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橙胚愈伤组织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橙(Cirtus sinensis Osbeck)胚细胞无性系(L76-Ⅰ细胞系)的生长量随培养基中NaCl浓度的升高而降低。0.5%NaCl时,生长量约为对照的50%。耐盐临界浓度为2%。巨型细胞数量与NaCl浓度呈负相关。L76—Ⅰ细胞系外渗液电导率与NaCl浓度呈显著负相关。NaCl造成细胞内Na~+积累,K~+、Ca~(2+)、Mg~(2+)、Mn~(2+)、Zn~(2+)含量减少,并对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产生明显的影响;过氧化物酶活性受到抑制,且随NaCl浓度升高,活性相应下降。蛋白质氨基酸分析表明,NaCl对其种类几乎没有影响,8种主要蛋白质氨基酸含量与NaCl浓度呈负相关。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几种主要的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可作为抗盐细胞系筛选和评价的生理生化指标。试验所得L86—Ⅱ细胞系的耐盐性比L76—Ⅰ细胞系高。  相似文献   

2.
糖萜素饲料添加剂抗应激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研究糖萜素抗应激作用,在饲料中分别添加500mg/kg(试Ⅰ)和750mg/kg(试Ⅱ)糖萜素与饲料中添加45mg/kg阿散酸 40mg/kg金霉素(对照),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较强的应激环境下(室内日平均温度30℃,饲养密度235只/m2,氨浓度16mg/m3)糖萜素对22~42日龄肉鸡具有抗应激能力,试验Ⅰ组,试验Ⅱ组比对照组成活率分别提高24%和45%,日增重分别提高51%和174%(P<005),料肉比降低47%和72%。肉鸡处在人为创造的室内平均温度2752℃,饲养密度225只/m2,氨浓度282mg/m3的强应激环境下,糖萜素对43~49日龄肉鸡生产性能无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章鱼下脚料为原料,V-3菌种发酵后,采用阴离子交换层析法分离章鱼下脚料发酵液中的多肽.通过改变缓冲液流速、上样量和洗脱离子强度,确定了最佳分离条件,并测定了分离组分的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分离条件为流速o.8 mL/min,上样量90 mg,洗脱离子强度1 mol/L.经测定发酵液多肽含量为40.5 mg/g(下脚料粉),分离后组分FⅠ多肽含量为65.2 mg/g,FⅡ多肽含量为921.3mg/g.同时,FⅠ和FⅡ两个组分在浓度为0.6 mg/mL时对羟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60.1%和40.2%,IC50分别为0.40 mg/mL、0.62 mg/mL,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42.0%和36.4%,IC50分别为0.83 mg/mL、1.08 mg/mL.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40.2%和31.5%,IC50分别为0.73 mg/mL、0.93 mg/mL,说明FⅠ和FⅡ对自由基具有清除作用,且FⅠ的清除作用强于FⅡ.  相似文献   

4.
选取160只1日龄白羽肉鸡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试验Ⅰ~Ⅲ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和Ⅲ组分别在饲喂的基础日粮中添加500、1 000和2 000 mg·kg~(-1)筋骨草超微粉.试验期42 d,研究筋骨草超微粉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肉鸡前期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肉鸡血清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提高(P0.05),试验Ⅰ~Ⅲ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极显著提高(P0.01).(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和Ⅲ组肉鸡血清的甘油三酯浓度极显著降低(P0.01);试验Ⅰ~Ⅲ组的尿素氮浓度极显著降低(P0.01),总蛋白含量和磷浓度显著提高(P0.05);试验Ⅰ和Ⅲ组的白蛋白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Ⅲ组肉鸡血清的IgA、IgM和C4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C3含量显著提高(P0.05);试验Ⅱ组的IgG含量显著提高(P0.05).筋骨草超微粉可有效改善肉鸡血清的抗氧化功能、生化指标、免疫指标及肉鸡前期的生产性能,可作为添加剂用于肉鸡饲料中.在本试验条件下,筋骨草超微粉在肉鸡饲粮中的适宜添加量为1 000 mg·kg~(-1).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复方金连菊中药制剂溶液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的体外作用。以药液浓度为3.90625mg/ml~500mg/ml为样品,观察其能否进入细胞或吸附细胞表面以阻止病毒的吸附和进入。结果表明,复方金连菊中药制剂溶液对Marc-145细胞的安全浓度为62.5mg/ml,对PK15细胞的安全浓度为31.25mg/ml,在安全浓度以下不明显引起细胞损伤,对细胞无毒性作用。复方金连菊中药制剂溶液浓度为7.8125mg/ml~500mg/ml对PRRSV感染细胞的阻断作用极为显著(P0.01),药液浓度为3.90625mg/ml对PRRSV感染细胞的阻断作用不明显(P0.05);药液浓度为15.625mg/ml~500mg/ml对TGEV感染细胞的阻断作用极为显著(P0.01),药液浓度3.90625~7.8125mg/ml对TGEV感染细胞的阻断作用不明显(P0.05);说明药液浓度高于15.625mg/ml分别能对抑制PRRSV与Marc-145传代细胞和TGEV与PK-15传代细胞的吸附、融合,从而阻止病毒的吸附和进入。复方金连菊中药制剂溶液浓度在3.90625mg/ml~500mg/ml范围内对PRRSV具有极显著的直接杀灭作用(P0.01),药液浓度在62.5mg/ml~500mg/ml范围内对TGEV具有极显著的直接杀灭作用(P0.01)。说明复方金连菊中药制剂具有一定的阻止病毒的吸附和进入效果,但具体应用尚需进一步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理化因素对变形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lecoglossicida)C-18吸附Cd(Ⅱ)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吸附条件。结果表明:在吸附剂浓度1.2 g/L、Cd(Ⅱ)初始浓度100 mg/L、pH7.0、温度30℃、转速200 r/min的条件下,吸附12 h,菌株C-18对Cd(Ⅱ)的吸附率和吸附量分别达到88.8%和74 mg/g。在金属离子Zn(Ⅱ)、Pb(Ⅱ)、Cu(Ⅱ)、Ag(Ⅰ)共存的条件下,菌株C-18对Cd(Ⅱ)的吸附效果明显受到影响,4种金属离子对菌株C-18吸附Cd(Ⅱ)的影响顺序为Cu(Ⅱ)Zn(Ⅱ)Pb(Ⅱ)Ag(Ⅰ)。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不同采收期对猕猴桃果实耐贮性的影响,以红阳猕猴桃为试验材料,在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Ⅰ(4%~5%),Ⅱ(6%~7%)和Ⅲ(8%~9%)时进行采摘,3组果实低温(4℃)贮藏,每10d测定1次相关指标.结果表明:Ⅱ时期果实最耐贮藏,在果实贮藏70d时好果率仍为80%以上;Ⅰ时期果实最不耐贮藏,果实好果率仅为38%;而Ⅲ时期果实最贮藏效果较好,好果率为71%.Ⅰ时期果实较Ⅱ、Ⅲ时期果实,失水率、酸度值更多,硬度、VC含量下降更快,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下降更提前;其中Ⅱ时期较Ⅲ时期的果实的耐贮藏效果更好.因此,猕猴桃要尽量在Ⅱ时期进行采摘保藏.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不同化学生态型紫苏的镉耐性与镉富集能力差异,设置不同浓度镉处理,测定了4种化学生态型紫苏种子的萌发指标及其幼苗的镉含量与镉富集特性。结果显示,10.0 mg·L~(-1)镉处理对PKPA型、EK型和PK-I型紫苏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抑制了PK-Ⅱ型紫苏种子的萌发。不同浓度镉处理下,不同生态型紫苏各部位的镉含量均表现为:根(1 052.0~5 337.1 mg·kg~(-1))茎(327.6~807.9 mg·kg~(-1))叶(104.8~343.3 mg·kg~(-1)),全株镉含量在348.1~1 416.73 mg·kg~(-1),远高于镉超富集植物的标准(100 mg·kg~(-1))。不同生态型紫苏的镉富集系数(BCF)存在显著差异,PAPK型、PK-Ⅱ型、EK型紫苏的BCF在2.0 mg·L~(-1)镉处理时最高,依次为252.0、300.5、295.3,显著高于PK-Ⅰ型,后者的BCF在5.0 mg·L~(-1)镉处理时最高(265.5),显著高于PAPK型、PK-Ⅱ型和EK型。不同生态型紫苏的镉富集量均以5.0 mg·L~(-1)镉处理时最高,PK-Ⅰ型紫苏镉总富集量为454.0μg·株~(-1),分别是PAPK型、PK-Ⅱ型和EK型的2.48、1.69倍和2.05倍。不同化学生态型紫苏的镉耐性间存在显著差异,镉胁迫下PK-Ⅰ型紫苏具有较高镉耐性及镉富集能力,可用于后续研究紫苏镉耐性作用机制以及镉污染稻田修复的主要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9.
采用MTT(四甲基偶氮唑蓝,methylthiazolyl-tetrazolium)法测定不同质量浓度印楝素(0.01,0.1,0.5,1.0,2.0mg·L-)作用不同时间(24,48,72,96h)对果蝇S2细胞的抑制率.结果表明,印楝素低质量浓度处理时,对果蝇S2细胞有促进生长的作用,表现为低质量浓度促进效应;在质量浓度为0.1~2mg·L-1处理剂量范围内,表现为明显的时间依赖性,随时间延长,抑制率增加.0.5mg·L-1处理48h抑制率达54%,为最佳作用条件.  相似文献   

10.
将128头25日龄、平均初始体重为(8.59±0.40) kg的杜×长×大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试验Ⅰ~Ⅲ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公母各半,分别饲喂基础日粮+110 mg·kg~(-1)抗生素(吉他霉素)+2 000 mg·kg~(-1) ZnO(对照组)、基础日粮+55 mg·kg~(-1)抗生素(吉他霉素)+1 000 mg·kg~(-1) ZnO+2 000 mg·kg~(-1)载锌凹凸棒石(Zn-Pal)(试验Ⅰ组)、基础日粮+2 000 mg·kg~(-1) Zn-Pal(试验Ⅱ组)、基础日粮+4 000 mg·kg~(-1) Zn-Pal(试验Ⅲ组)4种日粮.整个试验包含预试期7 d,正试期28 d,研究Zn-Pal替代抗生素和ZnO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器官指数、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Zn-Pal替代日粮中的抗生素和ZnO后对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及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Ⅲ组的腹泻率、腹泻指数与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组的腹泻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2)试验Ⅱ、Ⅲ组仔猪心脏、脾脏和肾脏的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胰脏指数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3)试验Ⅲ组仔猪血清的总抗氧化能力和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但与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Ⅲ组的丙二醛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5).(4)试验Ⅲ组仔猪血清总蛋白和球蛋白的含量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而白蛋白含量和白球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Ⅲ组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的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尿素氮浓度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试验Ⅲ组的高密度脂蛋白浓度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低密度脂蛋白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中添加4 000 mg·kg~(-1) Zn-Pal能够替代饲料中的抗生素和ZnO用于仔猪饲料生产.  相似文献   

11.
采用f/2培养基,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u(Ⅱ)、Zn(Ⅱ)和Pb(Ⅱ))对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特定浓度条件下,3种重金属离子对牟氏角毛藻的生长具有显著影响。当Cu(Ⅱ)浓度为0.1 mg/L、Zn(Ⅱ)和Pb(Ⅱ)浓度为0.1~1.0 mg/L时,能促进牟氏角毛藻的生长;Zn(Ⅱ)和Pb(Ⅱ)浓度为10~50 mg/L时,牟氏角毛藻能维持一定的速率生长;Cu(Ⅱ)浓度为1~50 mg/L时,牟氏角毛藻的生长受到显著抑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探讨春季不同质量育肥猪栏舍的氨排放特征。【方法】选取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某规模化生猪养殖场针对3、4、5月份育肥猪进行氨排放监测(按质量分为育肥猪Ⅰ(19.5~21.5 kg)、育肥猪Ⅱ(23.5~27.5 kg)、育肥猪Ⅲ(24.5~36 kg)3个阶段)。【结果】(1)育肥猪Ⅰ、Ⅱ、Ⅲ栏舍外氨质量平均浓度分别为0.093,0.104,0.201 mg/m3,栏舍内氨质量平均浓度分别为0.882,1.091,1.235 mg/m3;(2)各栏舍内氨排放具有显著的日变化过程,表现为06:00氨排放开始波动增大,达到一个相对的较高值,受人为饲喂的影响,13:00—15:00的氨排放也会相对较高,随后至夜间保持低值排放;(3)氨小时排放速率与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湿度呈显著负相关;(4)不同质量育肥猪氨排放速率存在明显差异,育肥猪Ⅰ、Ⅱ、Ⅲ栏舍日排放速率分别为3.46,4.99,5.68 g/(头·d);育肥猪Ⅲ的氨排放速率是育肥猪Ⅰ的1.64倍,育肥猪Ⅱ的1.12倍。【结论】春季干清粪育肥猪舍氨浓度及排放速率研究显示在对猪舍氨排放影响因子合理调控下,可有效降低栏舍氨排放量。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AD)_2)、与瑟伯氏棉(C.thurberi,D_1)、辣根棉(G.armourianum,D_(2-1))、裂片棉(C.lobatum,D_7)和松散棉(C.laxum,D_8)等4个D染色体组的杂种三倍体F_1主要形态遗传变异及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配对的研究结果。这4个种间杂种F_1,有的表型象海岛棉,有的象野生二倍体棉,有的表现为中间型。每细胞染色体平均构型依次为:12.83Ⅱ+13.27Ⅰ+0.024Ⅲ;12.10Ⅱ+14.84Ⅰ;12.44Ⅱ+14.24Ⅰ+0.02Ⅲ和12.70Ⅱ+13.40Ⅰ+0.025Ⅲ+0.033Ⅳ;完全配对成13Ⅱ和13Ⅰ的细胞,其比例分别为60.3%、19.9%、42.2%和45.9%。这表明:在这4个D染色体组棉种中,以瑟伯氏棉与海岛棉的关系最为密切,其次为松散棉、裂片棉,而辣根棉的关系最远。本文还讨论了这4个D染色体组种与海岛棉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4.
对柚子皮吸附去除水中Pb(Ⅱ)的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pH、吸附时间、柚皮粉用量和Pb(Ⅱ)初始浓度、温度等因素对柚皮粉吸附水中Pb(Ⅱ)有显著影响.适宜的吸附条件为:pH 5.3~6.0,吸附时间1.5 h,柚皮粉用量8 g/L,Pb(Ⅱ)初始浓度50 mg/L,温度30℃.在该条件下,Pb(Ⅱ)的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柚皮粉对水中Pb(Ⅱ)的吸附符合动力学二级反应,等温吸附规律可用Freundlich、Langmuir和Temkin模式较好地描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诱导泌乳期母羊发情的效果,同时通过测定血清中激素变化规律研究诱导发情机理。【方法】将35只泌乳60 d的小尾寒羊随机分为5组(n=7),第Ⅰ和第Ⅱ组分别放置含有5 mg和2.5 mg溴隐亭的炔诺酮阴道缓慢释放装置(NRID),第Ⅲ组放置NRID后的第3,4天各口服溴隐亭2.5 mg,第Ⅳ组仅放置NRID,以上4组在去除NRID时配合促性腺激素处理,第Ⅴ组为对照组。在处理的0,3,6,9,13,15,17 d早晨8:00采血,分离血清,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中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促乳素(PRL)、孕激素(P4)、雌激素(E2)的浓度。【结果】第Ⅰ、Ⅱ、Ⅲ和Ⅳ组诱导泌乳母羊发情率分别为100%,71.4%,57.1%和57.1%。第Ⅰ、Ⅱ和Ⅲ组发情羊血清中FSH浓度有缓慢升高的趋势,15 d时FSH浓度高于对照组;第Ⅰ、Ⅱ、Ⅲ组发情羊血清中PRL浓度迅速下降;第15天时,第Ⅰ组和第Ⅱ组发情羊血清中E2浓度迅速升高到95.34和117.55 pg/mL,显著高于同组13 d以前的E2浓度,其余3组发情羊血清中E2浓度在发情期间无明显变化;第Ⅰ、Ⅱ、Ⅲ组发情羊血清中P4浓度在发情时显著降低,达到基础水平;各组发情羊血清中LH浓度在试验期间无规律变化。【结论】使用溴隐亭和孕激素并配合注射促性腺激素能有效诱导泌乳期小尾寒羊发情,溴隐亭以阴道缓释给药的方式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苦参素(OM)作用不同时间对人肝正常细胞L02的损伤作用或不良反应.方法 体外培养人肝正常细胞L02;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的OM作用不同时间后观察肝正常细胞L02细胞形态变化及增殖的情况.结果 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较,OM作用时间在24h、浓度为0~2.0mg/ml时L02细胞的形态及数量无明显变化,当作用时间超过24h后,随着时间延长、浓度增加,OM实验组L02细胞收缩变小、与周围细胞分离、细胞核周围较多空泡样结构均越明显,细胞数量逐渐减少.MTT检测结果显示:①当作用时间在24h时,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较,OM浓度为0.5mg/ml、1.0mg/ml、2.0mg/ml时对正常肝细胞L02的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浓度为3.0mg/ml、4.0mg/ml、8.0mg/ml时对人肝正常细胞增殖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P<0.05),其抑制率分别为8.48%、15.43%、51.72%;②OM 1.0mg/ml、2.0mg/ml、3.0mg/ml、4.0mg/ml、8.0mg/ml各浓度组作用于L02细胞48h和72h的抑制率分别为18.79%、26.06%、27.58%、31.52%、76.36%和33.20%、38.53%、41.82%、55.61%、89.95%.与24h相比较,作用48h、72h对正常肝细胞的增殖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P<0.05或P<0.01).结论 OM在低浓度短时间内对人正常肝细胞L02无明显损伤或不良反应,但随着浓度增加、作用时间延长对人正常肝细胞L02的增殖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或不良反应,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7.
选取288只1日龄体重为(38.48±0.07)g的AA~+白羽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CK饲喂基础日粮,Ⅰ、Ⅱ、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200、300 mg·kg~(-1)大豆溶血磷脂(SLPL),试验期21 d,研究SLPL对1~21日龄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脂类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1)Ⅱ、Ⅲ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CK(P0.05),Ⅲ组的料重比显著高于CK(P0.05);(2)Ⅰ组肉鸡血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和Ⅱ、Ⅲ组的载脂蛋白B(ApoB)含量较CK均显著提高(P0.05),Ⅲ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和Ⅰ、Ⅱ、Ⅲ组的甘油三酯浓度较CK均显著下降(P0.05),Ⅰ、Ⅱ、Ⅲ组的游离脂肪酸浓度较CK显著提高(P0.05);(3)Ⅰ、Ⅱ、Ⅲ组肉鸡十二指肠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2(DGAT2)、载脂蛋白A(ApoA)、ApoB基因的表达水平和Ⅱ、Ⅲ组十二指肠乙酰辅酶A乙酰转移酶2(ACAT2)基因的表达水平较CK显著提高(P0.05),Ⅰ、Ⅱ、Ⅲ组空肠ApoA、ACAT2基因的表达水平较CK均显著提高(P0.05);(4)Ⅰ、Ⅱ、Ⅲ组肉鸡肝脏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脂肪酸合成酶(FAS)基因的表达水平较CK均显著下降(P0.05),而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1(CPT-1)基因的表达水平较CK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日粮中添加SLPL能提高1~21日龄肉鸡的生长性能,降低血脂水平,改善血清生化指标,促进脂肪代谢.  相似文献   

18.
鸡蛋胆固醇含量对孵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35周令尼克红蛋鸡受精后收集种蛋作为试验对象,研究种蛋胆固醇含量对孵化率的影响,试验分3组,每组270枚鸡蛋。Ⅰ组胆固醇含量为每百克蛋黄含胆固醇1400mg,Ⅱ组胆固醇含量为每百克蛋黄含胆固醇1500mg,对照组每百克蛋黄含胆固醇1910mg。结果表明:①试验Ⅰ组受精率、孵化率平均比对照组分别降低3.34%和3.79%(P<0.01);②试验Ⅱ组受精率比对照组降低1.49%,差异极显著(PO.05)。③低胆固醇含量组雏鸡雄性比例极显著上升(P<0.01)。证明种蛋低胆固醇含量可显著降低蛋鸡孵化率。  相似文献   

19.
以粉煤灰、膨润土等制备新型粉煤灰陶粒,考察粉煤灰陶粒对溶液中Cu(Ⅱ)的去除特性并进行吸附等温线拟合.结果表明,粉煤灰陶粒对Cu(Ⅱ)的去除主要为吸附过程,对Cu(Ⅱ)的吸附效果与陶粒用量、温度及振荡速度有关,较大的粉煤灰陶粒用量、适宜的温度及振荡有较好的Cu(Ⅱ)去除效果.当温度为25℃、pH4.5及振荡速度150 r/min时,2.00 g粉煤灰陶粒对50 mL溶液中浓度为100 mg/L的Cu(Ⅱ)去除率为100%,而同等条件下两种普通市售陶粒的Cu(Ⅱ)去除率分别只有14.6%、6.3%.陶粒吸附柱可连续4次对250 mL浓度为100 mg/L的Cu(Ⅱ)去除率达90%以上.25℃时粉煤灰陶粒对Cu(Ⅱ)的最大吸附量为2.78 mg/g,其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式,以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拟合则相关性较差.  相似文献   

20.
探讨锌添加水平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免疫机能的影响。选用21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30头,按体质量和性别随机分成3组(Ⅰ~Ⅲ组),每组10头,分别饲喂基础日粮添加氧化锌(以锌量计)Ⅰ组100 mg/kg(对照组)、Ⅱ组1 000 mg/kg、Ⅲ组2 000 mg/kg,预试验7 d,正式试验42 d。结果表明:(1)平均日增重和日采食量,试验0~14 d,Ⅲ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试验15~28 d,Ⅱ、Ⅲ组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组(P<0.05或P<0.01),试验29~42 d极显著低于Ⅰ组(P<0.01);试验0~28 d,高锌可降低料重比(P<0.05),试验29~42d,料重比Ⅱ、Ⅲ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2)脾脏、胸腺指数Ⅱ、Ⅲ组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3)淋巴细胞转化率OD值:第14天时,Ⅱ、Ⅲ组显著高于Ⅰ组,第28天时,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第42天时,Ⅰ组极显著高于Ⅱ、Ⅲ组(P<0.01)。猪瘟抗体水平Ⅱ、Ⅲ组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这表明高锌能提高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