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NKG2D系自然杀伤性细胞(NK)和CD8+T淋巴细胞表面的激活受体。NKG2D配体分子可被细胞在应急状态和发生感染的情况下诱导表达。在肿瘤免疫监视和肿瘤免疫治疗,进行了大量的研究。NKG2D与其配体分子的结合能够激活NK细胞,并为T细胞提供协同刺激,继而激活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机制,诱导机体的免疫杀伤作用。活化的NK细胞通过IL-15加强来自供体或受体的抗原递呈细胞(APCs)对T细胞的反应,导致机体对移植物的排斥反应。从另一面来说,经NKG2D受体激活NK细胞后,T调节细胞的数量可减小,这种调节T细胞免疫的能力下降。增加NKG2D与其配体分子的结合,可为寻找新的肿瘤免疫治疗提供研究思路。加强对这方面的研究为提高肿瘤存活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乳腺癌NKG2D表达及对NK细胞细胞毒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技术和流式细胞术(FCM)分选25例乳腺癌、25例健康对照的外周血NK细胞,定量分析NKG2D蛋白表达。用MTT比色法检测抗NKG2DpAb加入前后NK细胞的细胞毒效应。结果乳腺癌患者NK细胞的NKG2D蛋白表达量均低于正常对照,差异有显著性(P〈0.05)。抗NKG2DpAb能显著抑制NK细胞对K562细胞的细胞毒效应。结论NK细胞NKG2D表达异常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3.
自然杀伤(NK)细胞和T细胞是主要的抗肿瘤免疫效应细胞,在肿瘤免疫监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NKG2D及其配体的发现,对NK细胞抗肿瘤分子机制有了更进一步认识,从而为开发新的抗肿瘤免疫治疗开辟了新的道路。NKG2D不仅在所有的NK细胞上表达,  相似文献   

4.
人巨细胞病毒( 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是疱疹病毒β亚科的DNA病毒,基因组为线状双链DNA,全长约240 kb,编码200种以上基因产物.这些基因产物除参与病毒复制增殖外,还与免疫逃逸有关.HCMV感染后,宿主终身带毒并表现为持续性感染.免疫系统对HCMV有持续的选择压力,HCMV存在于宿主体内的关键是逃逸免疫清除.自然杀伤(NK)细胞是人体的固有免疫淋巴细胞,是抵抗感染和清除病变细胞的第一道防线,在体内阻止感染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NK细胞表面表达多种抑制性和激活性受体,如杀伤细胞凝集素样受体(KLR)中的CD94/NKG2C和免疫球蛋白样转录体受体1( LIR1/ILT2)为抑制性受体;NKG2D、NKp30则为激活性受体.NK细胞清除靶细胞的能力由抑制性和激活性受体所产生的抑制和激活信号的平衡所控制.HCMV感染细胞对NK细胞介导的细胞毒具有明显的抗性作用.迄今为止,已经发现HCMV 7个基因(UL16、UL18、UL40、UL83、UL112、UL141和UL142)可以编码相应产物,通过不同机制调节NK细胞抑制或激活信号,抑制NK细胞激活,从而对抗NK细胞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IL-15对CIK细胞NKG2D表达及对肿瘤细胞体外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常规培养的CIK细胞(常规组)为对照,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常规培养体系中加入IL-15后CIK细胞(IL-15组)的NKG2D表达情况;MTT法检测IL-15组及封闭NKG2D受体的CIK细胞对MDA-MB-231、SKBr-3等癌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①培养后的各个时段,IL-15组CIK细胞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CD56+细胞及总CIK细胞群的NKG2D表达水平高于常规组,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培养14、21d的IL-15组CIK细胞对MDA-MB-231和SKBr-3的杀伤活性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NKG2D单抗可以下调CIK细胞对MDA-MB-231细胞的杀伤效应,而对SKBr-3细胞的杀伤没有明显影响。结论 IL-15可以增加CIK细胞NKG2D的表达水平并提高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NKG2D途径是CI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相关分子A(MICA)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如乳腺癌、肺癌、胃肠道肿瘤、前列腺癌等中均有表达,被认为与恶性转化相关。但在这些肿瘤中NKG2D配体信号并不能有效诱导抗肿瘤的免疫应答。肿瘤细胞表面表达MICA分子可能有助于机体自然杀伤(NK)细胞与其结合并产生杀瘤活性。  相似文献   

7.
西咪替丁的新用途——免疫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制性T淋巴细胞(T_s)带有组胺H_2受体,组胺参与T_s细胞功能。近年来的研究发现H_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通过阻断T_s细胞的组胺H_2。受体,发挥着调节机体免疫机能的作用,如对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白细胞介素-2(IL-2)的生成,NK细胞的活性,抗体形成能力等方面均有影响。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都证实了西咪替丁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许多基于免疫细胞的癌症治疗方法已被报道,其中大部分依靠识别肿瘤相关抗原来起作用。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源自人外周血或鼠脾细胞,具有自然杀伤细胞(NK)和T细胞的表型标志物,可以表达自然杀伤细胞族2D(NKG2D)受体,而且不被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所抑制。CIK细胞通过识别肿瘤细胞表面所表达的一类应激相关配体(NKG2D)来杀死肿瘤细胞。在全身给药后CIK细胞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靶向性和细胞毒性。有理由相信CIK细胞和溶瘤病毒相结合可进一步增强其杀死癌细胞的能力。研究者从第一代腺病毒载体的研究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已开…  相似文献   

9.
活化性受体NKG2D免疫监视作用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人们对活化性受体NKG2D免疫监视作用有了新的认识,包括其配体为压力诱导型分子,在应激如感染,细胞变异等条件下诱导表达,这为临床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疗法——NKG2D及其配体介导的肿瘤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和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 DS)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评估M DS患者免疫功能状态。方法:采用FC 500流式细胞仪对35例M DS患者和10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标本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M DS组的辅助性细胞T细胞(T h),辅助性细胞T细胞/抑制性T细胞(T h/T s)和自然杀伤细胞(NK)的表达均低于正常对照组,T s细胞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随着M DS疾病的进展,抑制性T细胞(T s)的表达是逐渐增加的,其中只有RA/RA S组与RAEB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27);M DS患者各组间T h,T h/T s比值和NK细胞的表达均无差异性。结论:T h,T s和NK细胞参与人体重要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失调,则导致细胞免疫功能紊乱,T h,T s和T h/T s比值成为监测人体免疫功能、反映机体免疫状态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 NK)细胞是固有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通过表面抑制性受体与激活性受体的协同作用活化后,直接识别杀伤肿瘤细胞;可分泌细胞因子募集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s),促进DCs成熟,增强适应性免疫应答;可杀伤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 CSCs)与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TCs),维持肿瘤细胞休眠,抑制肿瘤转移。NK细胞具备独特的炎症趋向性,可响应肿瘤部位释放的细胞因子与趋化因子迁徙至肿瘤部位,使其在抗肿瘤靶向治疗中占据重要优势。因此, NK细胞载体、NK细胞膜包被仿生化载体和NK细胞外囊泡(NK ce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 NKEVs)的肿瘤靶向治疗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将重点介绍NK细胞抗肿瘤作用机制及其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 (RAU)中的免疫学机制和小剂量IL 2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FACS行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白细胞介素 2受体 (interleukin 2receptor ,IL 2R)及表型分析 ,以MTT法检测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 ,用ELISA法检测T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水平 ,重组人IL 2 (rhIL 2 )隔日皮下注射 ,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发现RAU患者外周血中的CD3+、CD4+淋巴细胞和NK细胞数量减少 ,CD8+淋巴细胞数量正常 ;T细胞对其丝裂原诱导的增殖能力和分泌IL 2、IFN γ的水平均降低 ,T细胞表面IL 2R也减少 ,经IL 2治疗一疗程后 ,能显著改善上述免疫指标。结论 T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可能是RAU发病和影响创面愈合的关键因素 ,小剂量IL 2治疗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有效地治疗RAU。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A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淋巴细胞表面IL-21受体(IL-21R)表达,探讨其在疾病发生过程中的免疫病理作用。方法收集72例AP患者(其中轻型AP52例,重症AP20例)和40例正常健康人外周血标本,分离外周血单个核淋巴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IL-21R在外周血CD4 、CD8 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表面的表达水平,分析它们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结果AP患者外周血CD4 、CD8 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表达IL-21R水平比健康者比较显著升高(P<0.05),其中重症AP患者上述细胞IL-21R水平显著高于轻型AP患者。结论IL-21R在A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淋巴细胞表达升高,并与病情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提示IL-21R参与胰腺急性炎症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酶2(mannanbinding lectin associated serine proteases-2,MASP-2)、自然杀伤细胞2D(natural killer cell 2D,NKG2D)水平与病理生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8年8月—2021年4月河南省荣军医院的104例肺癌患者作为肺癌组,同时选择68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MASP-2、NKG2D的表达水平,并分析肺癌组患者MASP-2、NKG2D表达水平与其病理特征的相关性。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MASP-2、NKG2D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肺癌组MASP-2水平(424.55 vs. 221.48,P <0.001)显著高于对照组,而NKG2D水平(74.42 vs. 84.23,P <0.001)低于对照组。MASP-2、NKG2D水平在肺癌中呈中度相关(r=0.554,P <0.05)。MASP-2水平在非小...  相似文献   

15.
重组人IL-21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活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勇  陈军浩  吴超 《江苏医药》2008,34(6):544-546
目的 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1(IL-21)对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活化作用,检测IL-21对外周血B细胞表面抗原提呈相关分子的表达及对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重组人IL-21与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共培养48h,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T、B淋巴细胞表面CD69的表达,并与未加IL-21组进行比较;同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B细胞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及Ⅱ类分子(MHC-Ⅰ、MHC-Ⅱ)、CD80及CD86的表达量.细胞培养96h后检测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重组人IL-21能显著提高T、B淋巴细胞表面CD69的表达量,与未加IL-21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却不能提高B细胞表面MHC-Ⅰ、MHC-Ⅱ、CD80及CD86的表达量.经IL-21刺激后人淋巴细胞亚群中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及自然杀伤T细胞(NKT)细胞比例明显增加.结论 重组人IL-21可以活化人的T、B淋巴细胞,同时IL-21刺激后人淋巴细胞亚群中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及NKT细胞比例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6.
欧阳建  杨芳  陈兵  杨永公  田婕 《江苏医药》2000,26(10):787-789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2 (IL 2 )激活的骨髓 (ABM )抗肿瘤作用的免疫学机理。方法 取恶性血液病缓解期患者骨髓 ,分离单个核细胞 (MNC) ,与IL 2共同孵育后 ,测定CD3-CD86 、CD2 8 、CD8 CD2 8 、CD3-CD16 /CD5 6 的细胞比例及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 ,干扰素γ(IFN γ)的含量。结果  (1)培养 72小时后 ,实验组CD3-CD86 细胞、CD2 8 细胞、NK细胞比例及上清中TNF α和IFN γ的含量均比对照组增高 (P <0 0 5 )。 (2 )培养 1周后 ,实验组CD3-CD86 比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1) ,CD2 8 细胞、NK细胞比例、CD8 CD2 8 均增高 (P <0 0 5 )。结论  (1)ABM中CD3-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CD86表达明显增加 ,与ABM中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s)的生成有关。 (2 )ABM中活化B细胞、NK细胞、CTLs、TNF α和IFN γ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ABM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相关疾病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3例自身免疫病患者及20例正常人的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CD3+细胞)、辅助性T细胞(CD4+细胞)、T抑制性细胞毒细胞(CD3+/CD8+)、NK细胞(CD3-/CD16+56)和NKT细胞(CD3+/CD16+56),对两者百分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者组中T抑制性细胞毒细胞(CD3+/CD8+)的百分比和绝对值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患者组中CD4/CD8数值上低于正常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NK细胞(CD3-/CD16+56)的百分比和绝对值明显低于对照(P<0.01),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可通过对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了解自身免疫病在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免疫系统的变化,并为采用的相关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蔡玉强  邓飞 《贵州医药》2007,31(4):291-293
目的 探讨WHO新分类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在我省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省36例以往诊断的NHL石蜡包埋组织重新进行HE、PAS染色,同时选择性进行免疫组化标记,根据WHO新分类标准进行重新分类.结果 在36例NHL中,B细胞肿瘤24例,占66.7%;T细胞肿瘤12例,占33.3%.免疫组化:B细胞肿瘤全B细胞标记物CD20阳性21例(87.8%);T细胞肿瘤均表达全T细胞标记物CD45RO(100%).NK/T细胞淋巴瘤(NK/TCL)2例均表达CD56.结论 我省NHL中,B细胞淋巴瘤发病率最高,为66.7%;T细胞淋巴瘤发病率为33.3%.除高质量的HE、PAS和Giemsa染色外,一套规范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是淋巴瘤分型所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9.
谭定春  秦惠何 《安徽医药》2021,25(10):2098-2101
目的 探讨抑制2型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基因表达对结直肠癌自然杀伤细胞92(NK92)细胞局部浸润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本研究起止时间为2018年5—11月.结直肠癌细胞(SW480、SW620和HT29)细胞及人正常肠上皮细胞(NCM460)购自美国模式培养物保藏所.Western blotting检测上述细胞中HER2的蛋白表达.Western blotting及ELISE检测HER2的特异性小干扰RNA(si-HER2)转染HT29细胞效率.Transwell小室检测重组HER2及肿瘤培养上清对NK92细胞迁移指数的影响.Transwell小室检测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si-HER2对NK92细胞迁移指数及β-catenin表达影响.结果 3株结直肠癌细胞HER2表达均明显高于在NCM460细胞表达[(0.104±0.011)、(0.141±0.015)、(0.243±0.018)比(0.018±0.003)].对照组HER2蛋白及HER2含量均明显高于si-HER2组[(0.467±0.046)比(0.101±0.012),(125.3±10.1)pg/mL比(74.7±4.6)pg/mL].重组HER2均能抑制NK92的迁移,促进β-catenin蛋白表达,而转染si-HER2可提高NK92迁移,且抑制β-catenin蛋白表达.结论 抑制HER2基因表达可增强结直肠癌NK92细胞局部浸润,机制与下调Wnt/β-catenin信号有关.  相似文献   

20.
自然杀伤细胞是固有免疫体系中具有抗病毒效应的重要成分,可发挥免疫清除和调节作用.其表面具有的一系列活化性受体和抑制性受体,共同决定着NK细胞的免疫功能.在HIV感染中,NK细胞能够通过细胞毒作用裂解靶细胞和免疫调节作用抑制HIV复制.但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HIV患者之NK细胞亚群分布出现变化,低能/失能NK细胞频数增多,进而弱化了NK细胞对HIV的控制作用.予以抗病毒治疗后,感染者体内的NK细胞功能通常会有所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