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四元共聚乳液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醋酸乙烯、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为共聚单体 ,经乳液共聚合反应制得了四元共聚乳液 ,探讨了单体配比、加料方式、乳化剂用量和配比、引发剂用量、聚合温度对共聚乳液及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为主要原料,以阴离子型乳化剂乙氧基化烷基醚硫酸铵(CO-436)和非离子型乳化剂壬基酚乙氧基化合物(CO-897)为混合乳化剂,通过原位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硅溶胶-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用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对纳米SiO2溶胶进行表面改性,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引入丙烯酸(AA)和丙烯酸羟乙酯(HEA)等功能性单体,采用半连续加料法,通过原位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硅溶胶-聚丙烯酸酯核-壳乳液。研究了聚合反应温度、引发剂、复合乳化剂用量及配比,单体与SiO2的质量比等因素对乳液聚合反应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第1阶段的种子乳液合成温度控制在75℃左右,第2阶段的核-壳乳液合成反应温度控制在85℃时较佳;乳化剂用量占单体质量的4.0%,m(阴离子乳化剂):m(非离子乳化剂)=1:3时,体系乳化充分,单体转化率较高,凝胶较少;以纳米SiO2溶胶中的SiO2用量占单体质量的8%较好,制得硅溶胶-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固含量为40%,乳液的稳定性达到使用要求;引发剂的用量以占单体质量的0.4%~0.6%为宜,此时聚合反应较完全,单体转化率较高,聚合过程稳定。  相似文献   

3.
纯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取预乳化工艺和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的方式,合成了纯丙烯酸酯乳液。探讨了引发剂的用量、单体的不同配比、乳化剂的用量、pH值对乳液聚合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醋酸乙烯酯/丙烯酸钠阴离子型无皂乳液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醋酸乙烯酯/丙烯酸钠(VAc/NaAA)阴离子型无皂乳液聚合体系进行了研究.研究了共聚单体配比对聚合反应及乳液性质的影响,考察了单体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测定了乳液的稳定性、黏度、吸水率、乳胶粒粒径大小及分布等性能,并根据机理做出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5)
以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和叔碳酸乙烯酯为功能单体,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有机硅改性叔碳丙烯酸酯(叔丙)乳液。研究了引发剂用量、乳化剂用量和软硬单体配比对乳液聚合性能及乳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发剂用量为0.3%(占单体总质量),乳化剂用量为3.0%(占单体总质量),软硬单体比为2∶1时制得的乳液及乳胶膜性能最佳,其转化率为93.5%,凝聚率为0.36%,接触角为112.5°,吸水率仅为3.79%。  相似文献   

6.
纳米级核/壳型苯丙微乳液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热引发剂与氧化-还原引发剂为复合引发剂,采用反应型乳化剂通过预乳化工艺,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得具有核/壳结构、性能优异的木器漆用苯丙微乳液研究聚合工艺、乳化剂配比、功能性单体、引发剂体系对乳液和涂膜性能的影响,并由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自动粒径分布仪(Lo-C)对聚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7.
采用预乳化种子乳液聚合和半连续滴加工艺,制备了JS防水涂料用有机硅改性醋丙乳液,讨论了有机硅用量、乳化剂比例及用量、引发剂用量对聚合过程和涂膜性能的影响以及共聚物序列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乳化剂配比OP-10/MS-60=1∶1、乳化剂总用量为2%、引发剂用量为0.5%时聚合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同时,有机硅参与共聚使得改性醋丙乳液的吸水率明显降低;半连续滴加工艺较好地克服了由于单体竞聚率差异较大带来的共聚物组成不均一的缺陷。  相似文献   

8.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一种高性能醋酸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三元共聚乳液(简称醋丙乳液),探讨了聚合过程中乳化剂的配比及用量、单体的选择等因素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并对乳液的性能与结构进行分析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阴离子乳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非离子乳化剂辛基酚聚氧乙烯(20)醚复配可以提高体系的稳定性,当阴/非离子质量比为1:1,总用量为3%时,乳液综合性能优异。此外,功能性单体甲基丙烯酸的引人可降低乳液的凝胶率并提高乳胶膜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为了克服均聚PVAc乳液的耐水性、抗冻性、贮存稳定性及成膜的抗蠕性差等缺点,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和叔碳酸乙烯酯为改性单体,对醋酸乙烯酯乳液进行共聚改性。研究表明,3种单体共同改性效果相对较好。研究了乳化剂、保护胶体和引发剂用量对共聚改性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醋酸乙烯酯用量(质量份,下同)为9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用量为4份、丙烯酸丁酯用量为2份、叔碳酸乙烯酯用量为4份、OP-10用量为4份、PVA用量为10份、APS用量为0.5份时,共聚改性乳液的稳定性及乳胶膜的耐水性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为了改善醋丙防水乳液耐水性差的缺陷,采用预乳化种子乳液聚合和半连续滴加工艺,通过与有机硅KH-570共聚对其进行了改性研究。实验讨论了有机硅用量、乳化剂复配比例及用量、引发剂用量对聚合过程和涂膜性能的影响,以及共聚物序列结构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乳化剂配比为m(OP-10)∶m(MS-60)=1∶1、乳化剂用量为2.0%、引发剂用量为0.5%、有机硅用量为2%时,聚合反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同时有机硅参与共聚使得改性醋丙乳液的吸水率降低至17.84%。实验通过半连续滴加工艺较好地克服了由于单体竞聚率差异较大带来的共聚物组成不均的缺陷。  相似文献   

11.
苯丙共聚乳液制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建平 《化学建材》1997,13(2):68-69,71
介绍了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三元共聚乳液的制备方法,讨论了单体配比、乳化剂、引发剂和保护胶对共聚乳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采用预乳化乳液聚合工艺,利用L25(56)正交试验合成稳定的环氧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环氧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复合乳化剂用最4.5%,引发剂用量0.6%,软硬单体配比(质量比)为50∶50,环氧树脂用量10%,交联剂用量2.0%,聚合温度75℃.由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已成功地将环氧树脂接枝共聚到丙烯酸酯分子上,改善了共聚树脂的物理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13.
对丙烯酸(酯)树脂乳液上光剂的制备进行了研究.实验采用预乳化工艺,研究了乳化剂的选择、复配与用量对聚合过程和聚合物乳液性能的影响,以及单体配比对聚合物乳液涂层的影响.实验确定的最佳反应条件是:单体配比为MA∶BA∶MMA∶St∶(M)AA=20~30∶40~50∶20~25∶15~25∶4;引发剂用量为单体量的0.4%~0.5%;复合乳化剂用量为单体量的4%~5%;最佳反应温度为80~85 ℃;单体预乳化液滴加时间控制在4~5 h,保温反应时间为2 h.实验合成的树脂乳液与其他成膜助剂、流平剂等助剂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和稳定性,使涂层光泽鲜亮,防水、耐磨性能良好,完全满足上光剂的各项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4.
交联改性醇溶性聚丙烯酸酯复膜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纸塑复合胶用醇溶性聚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以乙醇为溶剂,以醋酸乙烯酯(VAc)、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AA)、丙烯酸羟乙酯(HEA)为共聚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单体,采用溶液聚合方法合成了醇溶性复合胶。实验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13C-NMR)对该树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交联单体的用量对胶粘剂黏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交联单体的加入能一定程度提高胶粘剂的黏接性能。  相似文献   

15.
采用粒子设计、聚合物形态的概念,以St为核单体、BA为壳单体,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SB)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的混合乳化剂为乳化体系,K2S2O(8KPS)为引发剂,引入甲基丙烯酸(MAA)功能性单体,采用壳单体预乳化的核壳乳液聚合工艺。制备出的核壳苯丙乳液具有高Tg、低最低成膜温度和良好的稳定性。当St的用量为55.0%~57.5%、BA的用量为42.5%~45.0%时,混合乳化剂的用量占单体量的2.5%~3.0%,且m(OP-10)∶m(DSB)=2∶1,引发剂用量占单体量的0.55%~0.60%,pH缓冲剂的用量占单体量的0.55%~0.60%,当预乳化温度为45℃、反应温度为80℃,可以制备出具有核壳结构的苯丙乳液。该乳液在配制内墙涂料时可以不加成膜助剂、增塑剂和抗冻融剂,可以有效降低建筑内墙涂料的VOC。  相似文献   

16.
有机硅丙烯酸酯共聚弹性乳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彦军  常英 《化学建材》2005,21(1):9-11,14
本文采用有机硅氧烷与丙烯酸酯单体制备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共聚弹性乳液,研究了有机硅单体-丙烯酸 酯复合乳液中引发剂、乳化剂、有机硅含量、丙烯酸酯的配比等多方面因素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有 机硅单体与丙烯酸酯能很好地聚合,且制备出的乳液可以作为高性能外墙涂料的基体树脂应用。  相似文献   

17.
无皂乳液聚合丙烯酸酯涂料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曹玉廷 《化学建材》2002,18(5):26-28
以P(BA/AANa)齐聚物为基础 ,合成了一种性能优越的无皂乳液聚合 (SFEP)丙烯酸酯涂料。同时 ,本文详细考察了该涂料生产中乳化剂种类、乳化剂用量、引发剂比例、引发剂用量、单体比例及反应温度对合成工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二聚酸改性丙烯酸酯耐水乳液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新型功能单体二聚酸,通过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得了性能优异的纳米级改性丙烯酸酯乳液.考察了二聚酸用量对乳胶膜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粒径分析、DSC、FTIR分析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引入二聚酸单体用量为6.5%,复合乳化剂用量为2.3%,引发剂用量为0.7%时,合成的微乳液固含量达46.6%,粒径在90 nm左右,并具有分布窄的特点.合成的乳液可实现室温交联,涂膜硬度高,综合性能好,尤其耐水性得到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9.
淀粉-苯乙烯共聚乳液的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彦斌  苏琼 《化学建材》2005,21(3):12-13,16
在引发剂引发下,经糊化氧化处理后的淀粉和苯乙烯接枝共聚可制得稳定的乳液。探讨了单体与淀粉配比、引发剂用量、糊化及聚合温度对乳液黏度、稳定性、耐水性和乳液成膜特性的影响,得出了乳液聚合的最佳条件,为玉米淀粉在粘合剂、涂料、纸张加工行业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采用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TPEG-1200)、丙烯酸(AA)、甲基丙烯酸(MAA)和醋酸乙烯酯(VAc)进行四元共聚,合成了一种聚羧酸减水剂JN-1,采用正交试验探究了酸醚比、单体及链转移剂用量对净浆Marsh时间的影响,以此评价其降黏性能。结果表明,JN-1的最优合成工艺为:酸醚比为2.5,MAA用量为酸总物质的量的20%,VAc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1.0%,ME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1.0%。相较普通聚羧酸DJ-200和市售降黏型S901,JN-1具有更好的降黏性能和混凝土和易性,性能与市售进口降黏型B415接近,且不影响混凝土28 d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