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冠心病心衰的作用。方法随机将12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门冬氨酸钾镁,观察治疗3月后两组心脏超声结果、心功能级别和6分钟步行距离。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6min步行距离较对照组增加(P<0.05)心功能分级情况较对照组改善(P<0.05)。结论常规治疗心力衰竭药物的基础上加用门冬氨酸钾镁可进一步改善6min的步行距离和心功能分级。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钾、镁制剂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难治性心力衰竭并发低钾低镁血症46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结合文献说明了低钾低镁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难治性心力衰竭的影响,洋地黄中毒、哮喘与低钾低镁明显相关。揭示: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不仅要积极纠正低钾低镁血症,而且常规治疗上应用镁剂能增加心肌的舒缩功能,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这种对循环和气道的双重扩张作用,对改善心肌收缩状态,减轻心脏前后负荷,扩张肺小动脉,降低肺动脉压力,调整肺内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增强利尿作用,均具有较显著的治疗作用,体会: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难治性心力衰竭并发低血钾者,均并发低血镁,在迅速补钾同时必须补镁。补镁可显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难治性心力衰竭出现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和顽固性哮喘,顽固性低血钾,镁制剂不失为治疗的首选药物;镁为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难治性心力衰竭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和理论依据,可作为常规治疗的一组措施。  相似文献   

3.
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钾镁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50例为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控制心力衰竭、抗心律失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静脉滴注;另随机抽取相应患者40例为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5%;治疗组显效32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门冬氨酸钾镁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能量合剂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治疗效果优于能量合剂组,有显著差异。结论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李潇 《安徽医药》2014,18(3):579-582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反复发作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8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对患者服药依从性,睡眠,情绪进行护理干预.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焦虑、抑郁评分及心力衰竭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PSQI,SAS,SDS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6个月随访期间观察组治疗完全遵从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衰复发人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睡眠质量,降低焦虑、抑郁评分,有效提高治疗依从性,降低慢性心力衰竭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红花联合门冬氨酸钾镁在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CHF)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两组均给予利尿剂、血管扩张剂、B受体阻滞剂及门冬氨酸钾镁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红花注射液;观察记录治疗前后两组的总有效率及患者5min步行距离、心率、血压及心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5.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7%、7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64、14.52,均P〈0.05);两组治疗后5min步行距离、心率、血压及LVEF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红花与门冬氨酸钾镁联合应用治疗CHF疗效显著,该配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2011年9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6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具体特点采取相应的临床护理及指导措施。结果本组6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经过精心的临床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其中显效的患者有37例,有效的患者有18例,无效的患者有6例,则总有效率为90.16%。结论积极加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降低并发症的出现,故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心脏重构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2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强心、扩血管、利尿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和依那普利治疗,治疗6个月后,应用彩超机测定心脏结构相关指标,观察并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6个月治疗,观察组左房直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 、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 显著下降,左室射血分数(LVEF) 显著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均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0.9%,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6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应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抑制心脏重构,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氯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对患者心肌氧耗及心肌缺血情况的影响.方法 78例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应用氯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耗氧量、心率、舒张压、收缩压、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西地兰联合镁离子极化液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68例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给予西地兰联合镁离子极化液治疗,34例)和对照组(给予西地兰治疗,34例),对比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12%(32/34)高于对照组的73.53%(25/34)(P<0.05),观察组LVEDD、LVSED均显著小于对照组,且LVEF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地兰联合镁离子极化液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安全有效,能提高心功能,治疗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我国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标准的患者66例,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疗程15周,治疗前后分剐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E/A比值、左室舒张朱期内径(LVEDD),6 min步行耐量试验(6MWT)以及24 h动态血压检测等指标.结果 66例患者治疗后,心功能和运动耐量、动态血压实验检测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各参数间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中西结合方案在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上能显著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适合老年患者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镁极化液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择了2010年3月~2012年3月间进行诊治的140例慢性心衰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运用镁极化液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所选患者进行用药后,血清镁离子值为正常低值甚至低于正常值,用药后血清镁离子升高,血清钾离子含量较为稳定,在正常范围内,未见有高钾血症患者。患者用药后室性早搏的发生率明显减少,部分有短暂室速的患者,用药后症状消失。结论我们选择了镁极化液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效果相对较好,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现象有所减少,血清中的镁离子和钾离子数量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护理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并研究其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治疗组患者则采用循证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护士依次对患者进行生理体征和病情的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饮食护理和日常护理,观察患者病情改变情况。结果对照组痊愈3例,好转22例,有效率50.0%;观察组痊愈6例,好转36例,有效率84.0%,两组对比显示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应用循证护理的方式对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进行护理,较之于传统护理方式,有效率显著提高,病死率明显下降,患者病情有所好转,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急性心肌梗死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共6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给予常规治疗,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断药、利尿剂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左卡尼汀,每天3个,连续治疗4周.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采用6 min步行试验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 min内步行距离.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左卡尼汀能够显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5.
鲍平 《中国药业》2005,14(12):88-89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对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方法:对56例患者予口服卡托普利25 mg/次,3次/d,疗程共6周.结果:显效10例(17.86%),有效34例(60.71%),无效12例(21.43%),总有效率78.57%.患者心功能改善明显.结论:卡托普利能显著降低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运动康复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运动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运动康复治疗组在应用药物治疗上进行康复运动治疗,对照组进行药物治疗.3个月后以6 min步行实验和心脏三维超声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运动康复治疗组心功能明显改善,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增加,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应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康复运动治疗可以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钾镁联用培哚利治疗慢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对11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两组,其中,59例病人作为治疗组,在常规强心,利尿的基础上,使用培哚普利口服,加用静脉滴注门冬氨酸钾镁;58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常规使用强心,利尿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培哚普利口服.比较其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力为59/3%与对照组(22.4%)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疗效出现时间治疗组(3.6±0.8)d,校较对照组(6.3±0.6)d短(P<0.05);低血钾,洋地黄中毒,室性及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门冬氨酸钾镁联用培哚普利治疗心力衰竭,具有简单易行,疗效显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培哚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培哚普利,选取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健康组。检测40例慢性心力心衰竭患者和20例健康自愿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比较两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结果治疗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个月后观察组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及心室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E)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哚普利可以明显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有助于促进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慢性心力衰竭并发低钾血症时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情况及对患者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00年10月至2006年10月期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发低钾血症患者192例,与同期住院血钾正常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80例对比观察,统计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补钾后治疗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低血钾与室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螺内酯用于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就诊时间平均分为对照组(n=36)和研究组(n=36),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螺内酯进行治疗,治疗1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左室大小,射血分数下降,及6 min步行实验数据对比情况进行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不良反应差异不显著,统计学意义不存在。结论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螺内酯,其临床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心室重构,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