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锑(Sb)钛(Ti)复合催化剂,在300 L反应釜中合成半消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不同Sb/Ti复合比的PET在195~210℃的等温结晶性能,并对PET的常规性能和热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复合催化剂中Ti含量的增加,PET的等温结晶速度先快后慢,Ti系催化剂质量分数为50%时,PET等温结晶速度最快,Ti系催化剂质量分数为100%时,PET等温结晶速度最慢;当Ti系催化剂质量分数大于50%时,PET切片开始变黄;随着催化剂中Ti含量的增加,PET的冷结晶温度逐渐升高,熔融结晶温度先升高后降低,Ti系催化剂质量分数为50%时出现拐点。  相似文献   

2.
钛系复合催化剂合成聚酯的性能和纺丝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自制的钛系复合催化剂合成了聚酯切片。以锑系催化剂为比照,测试了切片的常规指标、DSC热分析曲线、热稳定性和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并且介绍了用钛系复合催化剂切片进行6000t/a工业化POY纺丝试验的情况。结果表明:钛系复合催化剂合成的聚酯切片各项性能指标良好,可纺性好,成功地通过POY工业化纺丝试验,并且提高了满卷率、成品率以及成品丝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在10 kt/a间歇式及1 kt/a连续式PET生产装置上使用钛系催化剂,在200kt/a连续式PET生产装置上使用钛-锑复合催化剂进行PET工业化生产,从反应时间、温度、产品质量等方面与使用锑系催化剂的生产状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使用锑系催化剂相比,在间歇式装置上,使用钛系催化剂时终缩聚反应时间延长30%,且产物色...  相似文献   

4.
《聚酯工业》2016,(6):34-36
应用钛系聚酯催化剂LT181在25万t连续缩聚PET生产线工程化生产瓶级PET切片。对切片的特性黏度、端羧基值、色值、乙醛含量、二甘醇含量进行检测分析,钛系催化剂能取得和锑系催化剂相似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5.
《合成纤维工业》2016,(4):54-57
采用均一的液相新型钛系催化剂STi C-B1,在2 L间歇式聚合反应釜中制备钛系瓶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切片;考察了催化剂中主要成分对PET切片色相及乙醛含量的影响,以及不同催化体系的PET切片的结晶性能及热性能;并进行了工业化应用评价。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聚合工艺条件下,STi C-B1钛用量为5μg/g(相对于PET)时的催化活性及其所得PET切片乙醛含量与乙二醇锑锑用量为180μg/g时相当;钛系PET切片结晶速度较锑系PET切片的慢,较慢的结晶速度可避免PET切片降温时出现结晶过快,从而有利于吹瓶;工业化应用表明钛系PET瓶片质量指标基本达到锑系PET瓶片的水平,其瓶坯乙醛含量低于锑系PET瓶坯的乙醛含量。  相似文献   

6.
朱燕 《山东化工》2014,(1):90-93
本文详细论述了天津石化公司研究院开发生产的新型钛系催化剂在20万t/a聚酯装置单条生产线上的工业化应用过程,试验表明该种钛系催化剂与锑系催化剂复配使用可以有效降低酯化反应温度,降低装置能耗,同时提高切片的色相L值和熔体的可纺性,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主要通过 DSC 对钛催化剂合成 PET 聚酯的预结晶性能进行了研究,以探索钛催化剂对聚酯预结晶性能的影响,并将其与锑系聚酯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比较锑系聚酯,钛催化剂合成 PET 聚酯切片内部残留结晶度低,冷结晶速度慢,同样工艺条件下钛系聚酯预结晶过程更容易粘结。  相似文献   

8.
《聚酯工业》2015,(5):28-30
在5 L聚合釜上评价研究液态钛系催化剂,确定催化稳定体系包括液态钛催化剂添加量、反应温度的选择,切片热性能和制备的PET性能进行分析。制备合格的环境友好型无锑PET。  相似文献   

9.
《合成纤维工业》2016,(3):59-61
在300 t/d聚酯(PET)装置上通过减少锑系催化剂添加量,逐步将钛系催化剂添加比例由15%提高至100%,最终实现钛系催化剂生产环保型PET产品,分析了钛系催化剂替代量对PET切片质量、热性能以及过滤器切换周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钛系催化剂替代比例的提高,PET切片色相b值大幅上升,将酯化Ⅰ釜温度由264℃下降至256℃,酯化Ⅱ釜温度由268℃下降至259℃,增大调色剂添加量控制在30μg/g以内,可保证色相L值不低于90;将预聚釜Ⅰ温度由271℃下降至265℃,预聚釜Ⅱ温度由276℃下降至274℃,终缩聚温度由278℃下降至276℃,可将端羧基含量控制在指标要求范围;将酯化Ⅰ釜压力由65k Pa提高至79 k Pa,工艺塔釜温由175℃提高至178℃,可缓解二甘醇含量下降幅度,但对二甘醇含量提高效果不明显;全钛系PET比全锑系PET降温峰值温度低13.66℃,降温峰值温度与冷结晶温度之差低20.29℃,有利于纺丝;全钛系PET生产中过滤器切换周期比全锑系PET的长。  相似文献   

10.
采用自制的钛系催化剂合成聚酯,以同一聚合釜合成的常规锑系聚酯为对比样,系统考察钛系聚酯的切片质量指标、纺丝性能、后加工性能、纤维色相方面的变化等。结果表明,相同装置上合成的钛系聚酯的纺丝、后加工性能与常规锑系聚酯未见差异,完全可以满足纤维生产要求;非锑聚酯应用于生产纤维时纤维的成型加工(纺丝、牵伸)等可以改善钛系聚酯切...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自主开发的PET缩聚复合催化剂的缩聚反应宏观动力学,以及合成PET的结晶性能、热稳 定性、流变性能、可纺性和纤维的染色性能,并与三氧化二锑催化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三氧化二锑催 化剂相比,复合催化剂可以提高PET缩聚反应速率20%以上,对切片的结晶性能无不利影响,切片具有良好 的热分解稳定性,切片的流变性能、可纺性和纤维的染色性能没有明显变化。在10 kt/a装置上聚合试验,证 实PET切片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2.
分别将玉米基乙二醇和常规乙二醇与对苯二甲酸反应,以三氧化二锑为催化剂,添加二氧化钛和纳米二氧化硅等,制得玉米基聚酯(PET)切片和常规PET切片,经纺丝、拉伸,制得玉米基PET纤维和常规PET纤维,并对其纤维的表面形态和染色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玉米基PET切片的熔点较常规PET切片的熔点低10℃,纺丝温度也低10℃;玉米基PET纤维表面粗糙,较常规PET纤维染色性能好。  相似文献   

13.
为了减少聚酯中重金属锑的含量,在降低三醋酸锑催化剂用量的基础上,添加少量的高活性的铁化合物作为助催化剂,组成锑钛复合艟化体系,在16m^3间歇聚酯装置上生产聚酯。与单一醋酸锑催化体系相比,锑钛复合健化体系中的锑含量大幅度下降,缩短聚合时间19.7%,在整个缩聚过程中锑钛复合催化体系表现出高的催化活性。两种催化体系生产的聚酯常规性能基本相当,分子量分布、热性能、流变性能等也基本相同,但锑钛复合催化体系生产的聚酯切片的色相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4.
纳米Ti/Si复合催化剂对聚酯的催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纳米Ti/Si复合催化剂在聚酯反应中的催化特性,讨论了催化剂浓度、Ti/Si比、催化剂添加 方式等对聚合反应及产物的影响,并与常规聚酯催化剂醋酸锑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着纳米Ti/Si复合 催化剂中Si含量的增加,催化剂浓度增大,PET缩聚反应时间缩短。相同反应条件下,Ti/Si比为94/6与 90/10的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约为醋酸锑的2倍;同时纳米Ti/Si复合催化剂对酯化阶段和缩聚阶段都有 较明显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效催化剂对切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芬 《聚酯工业》2004,17(6):25-29
研究了在1万t/a连续聚酯装置上使用高效催化剂合成的半消光切片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结晶性能、流变性能以及热稳定性能,并与相同装置由常规催化剂合成的切片相对比。高效催化剂与常规催化剂制备切片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结晶机理和流变性能。2种催化剂制备切片的热分解稳定性基本相同,高效催化剂制备切片的热降解稳定性略逊于常规催化剂切片,但可以满足纺丝加工要求。从总体上看,使用高效催化剂不会影响切片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16.
碱溶性聚酯切片的结晶与干燥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政  戴建平 《合成纤维》2004,33(3):10-12
通过对碱溶性聚酯切片在三种不同结晶工艺条件下的结晶性能的研究实践,分析了三种结晶方式工艺控制及其特性,并对结晶后碱溶性聚酯切片的干燥工艺控制及其影响条件进行研究分析,使连续结晶、干燥后的碱溶性聚酯切片能满足海岛纤维生产的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7.
陈日藻  张国忠 《合成纤维》1994,23(6):10-12,17
本文研究了锦、涤复合超细纤维在常规纺速下,影响可纺性及染色性能的相关因素以及采用的工艺措施。试验表明,两种高聚物表观粘度差、干切片含水均匀性以及纤维的剥离均匀性对可纺性和染色性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控制组成复合纤维的单元丝界面的粘合力、集束均匀性,也是保证纤维可纺性及染色均匀性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以二氧化钛(TiO2)为消光剂,采用钛系催化剂STiC-01或锑系催化剂乙二醇锑,在2 L间歇式聚合反应釜中制备半消光PET切片。根据PET切片的特性黏数和色度(L值及b值),比较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并研究了催化活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聚合工艺条件下,STiC-01的钛用量为5μg/g(相对于PET质量)时的催化活性与乙二醇锑的锑用量为250μg/g(相对于PET质量)时的相当,PET切片的特性黏数达0.676 dL/g,钛系PET切片的L值高于锑系PET的,b值相当;磷化合物和镁化合物的用量应适当控制;催化剂在酯化前加入,TiO2在酯化后加入,STiC-01的催化活性不受TiO2的影响;相比乙二醇锑,STiC-01的催化活性受原料质量的影响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