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符号学的分析方法,立足于消费社会的背景,以中国传统节日的当代状况为参照系,对“洋节”流行现象进行了多方位、多角度的符号学剖析,发现“洋节”是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节日符号,是从“娱神”到“娱人”的狂欢符号,是时尚的消费符号。  相似文献   

2.
罗兰·巴特的符号学思想涵盖了两个领域:文学符号学和文化符号学。文学符号学以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探究意义的生产方式;文化符号学以大众文化为研究对象,不仅研究意义的生产方式,更着眼于意义是什么。巴特的文化符号学思想使探求形式背后的终极意义成为大众文化研究的焦点。通过透视广告符号以缔造“现代神话”为己任的实质及其对广告受众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运作方式,进一步说明巴特以“神话”为核心的文化符号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语言符号单位的组合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符号学的角度透视索绪尔符号能指和所指的二元结构关系。音位这一语言符号中最为基础的单位,直接同体现音义的语素相联系,是意义不可或缺的物质实体。符号单位的内涵是概念或意义,其外在表征是与心理因素相结合的语音单位,二者的结合赋予符号单位的价值。而价值的赋予过程正是心理展现的过程,以心理运作的结果实现价值。  相似文献   

4.
无锡惠山泥人的文化底蕴深厚,是民间艺术形式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支,其中手捏戏文里传统官服的款式丰富多样,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将手捏戏文里官服看作符号,具有规则化的能指和所指。程式化的符号排列组合方式,表现了直观意义的所指,二者共同反映了制度化、概念化和社会文化这些隐含意义的所指。站在设计师的角度,了解手捏戏文中官服符号的成因,准确认识精髓的符号、次要地和删减的符号,有助于手捏戏文的传承与创新。如今,惠山泥人已成为当代设计中表现无锡地区传统文化艺术内涵的符号语言之一,在包装、服饰、标识设计等领域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对行为与“符号式行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行为的分类和符号式行为的起源、演变及生存。提出了产品的“符号式行为”设计理念,以“符号式行为”研究为依据,完成了交互式“净土”播放器的概念设计。  相似文献   

6.
从符号学的角度重新认识家具,将家具定义为一种由要素符号构成的特殊符号系统;探析符号语意下的家具形态要素的内涵、传达方式,尝试提出一种新的理念和家具设计方式;以自然界、传统文化为沃土,提炼符号要素,结合实践家具设计实例对各要素进行分析探究;通过形态符号要素、能指与所指、编码与解码细节等方面进行探析,以期全方位探索形态符号思维在家具创新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以广东医学院污水处理间设计项目作为研究对象,以可持续建筑的表现作为讨论主题,探讨了运用具体的建筑实体表现抽象的建筑意义的一种方法。确切地说,该建筑设计过程是在实体,能指与所指的交互作用约束下进行的。实体,能指与所指组成了建筑设计过程的符号三角(Sem iotic T riang le)关系。一方面,设计者运用建筑实体建立叙述场景,另一方面,又通过文脉响应和主题表达等手段强化建筑“符号”的形式(“能指”)。最终,借助具体的建筑技术手段使设计转换到建筑“符号”的意义(“所指”)。这种设计方法是建筑设计过程和符号美学研究成果的一种结合。从而,论文传递出以实体,能指与所指三者的交互作用切入设计的思想方法,赋予可持续主题建筑的设计以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为加深对网络语言这一新兴语言形式的认识,从符号学的角度,对网络语言符号进行了划分,并着重探究了网络语言符号的两方面,即"能指"的多样性、离散性和创新性的特征,"所指"的游移性、多变性和延展性等特征。充分认识网络语言的这些特征,可以帮助其在丰富汉语表达的同时自身也得到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以服饰色彩中的黑元素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符号学理论,从能指和所指两个方面解读其符号内涵。以此来研究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文化审美与身份标识及象征意义,从而在符号学的理论基础上为服饰色彩的深入研究寻求新的视点。服饰色彩中黑元素的符号化解读是推动现代服饰文化的发展与继承人类精神文化遗产的途径之一,同时也为黑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提供有利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结合相关历史典籍及考古资料,运用符号学理论,从图像的能指、所指及意指三个方面,解析了晚明宫廷应景丝绸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研究表明:晚明宫廷服饰中应景纹样是节庆日所穿戴的纹样,其出现在明代晚期;应景纹样的出现,既有深厚的思想根源,又与明代的时代背景及社会意识形态息息相关;应景纹样是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其符号的解读依赖于汉族共同的文化心理。该研究为传统节庆符号元素在现代礼服的传承与应用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人类生活在一个充满符号的世界里。来自于不同国家的人们有其各自不同的习惯,这些都与其文化因素密不可分。这与索绪尔提出的能指与所指的任意性是一致的,所以,就某种程度而言,正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这些不同形式的符号体现了不同国家的文化和风俗习惯。  相似文献   

12.
意象诗是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它以凝练晓畅的语言勾画出清晰生动的意象,含蓄地表达诗人的心声。这一特点使意象诗独具魅力,同时又为理解增添了障碍。从符号学的角度审视意象诗,发现它包含了语言和意象2种符号。利用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密切关系,通过对诗中能指与所指的分析,找到一条解读意象诗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理论联系实际归纳总结了消费符号的能指所指、传播及语义隐喻,试图分析消费符号依托互联网生存环境所产生的附加值及其在传播过程中所构建的消费群体自我认同的消费文化图景。最后提出由于资本红利驱动下网络经济产业化的盛行,容易使人们产生缺乏自主判断、过分依赖的从众心理,一旦形成扭曲消费观和价值观的结果令人隐忧。  相似文献   

14.
罗兰·巴特是法国结构主义符号学的先驱,他看到了语言与文化的相融性与相通性,并发现语言学、符号学及其结构主义之间的必然联系;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符号学的四对基本范畴:"语言结构与言语"、"所指和能指"、"组合段与系统"、"直指与涵指".其中语言结构与言语的二分是其他三对范畴的基础.就其符号学中语言结构与言语关系进行研究,力求为符号学理论多样化的发展及意义的重新阐释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标志中符号类型的研究,分析了有动机符号和无动机符号的关系,探讨了类象型、指示型与象征型这3种符号类型在标志中的体现.根据符号学理论,以中国工商银行标志、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标志、法国雪铁龙汽车标志等案例分别解读了类象型符号、指示型符号与象征型符号在标志中的视觉表现,为符号学理论在标志设计中进一步推广与应用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符号在包装装潢设计中的动机体现是以图像、语言、文字组合、系统规范、文化特点、结构设计等直接表现为一种设计符号代码或代码系统。符号的能指、所指与包装装潢设计之间的关系是通过设计符号的显性属性和隐性属性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形式通过语构层面的体现,把逻辑思维和理性思维通过形象思维的扩张,以符号结构、符号功能、符号意义和符号交流活动的形式表现。包装装潢设计解决的是产品的包裹和销售的应用手段问题,其核心知识是借助符号的象征性、图像性和指示性功能实现其价值取向,最终达到设计符号作为包装装潢的意识形态对物质的认识的直接表现客体。  相似文献   

17.
从符号学的角度追溯"蓝"元素的历史起源、演变趋势、文化内涵等诸多方面的因素,阐述以"蓝"符号为出发点的"中国蓝"在传统文化下的体现形式和古今色彩中的重要地位,并研究其符号在现代商业中的应用价值,这对中国传统色彩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高中国当代色彩设计水平、深化设计内涵、形成设计的民族语言,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符号学原理的阐述及概括,探讨符号与现代设计的关系,就作者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实际经验来诠释符号学与现代文字设计教学的关联。符号作为一种视觉表象,本身也起着沟通人们与文化、信息的作用。我们应该对此进行研究与认识,发掘更多的符号特性,从而更准确地运用符号学原理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因此,符号学的运用,影响着图形设计的表形性思维的表述,也正是由于它的存在,使现代设计的信息传达更加科学准确,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多彩,最后生成的设计作品更是让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9.
"商"字门是徽州古建筑视觉系统中最为独特的一种装饰形式,因其富有创意的造型特征和文化内涵成为徽州古建筑典型的视觉符号。文章在分析"商"字门视觉符号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商"字门在现代设计艺术中的意义,对于传播安徽地域文化、推动地域经济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从索绪尔的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出发,探讨了《蝇王》中包含的多重隐喻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深远的多层面的主题意义,以进一步理解作者对人类、对社会的深切感悟和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