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又称PIVAS,指的是在符合国际标准、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下,经过执业药师审核的处方由受过专门培训的药技人员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全静脉营养、细胞毒性药物和抗生素等静脉药物的配置,为临床提供优质产品和药学服务的机构.通过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配置后的处方在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够有效减少差错率并同时防止不合理用药发生的高频发生,在临床安全用药中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我院住院处方中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 依据药品说明书、《临床用药须知》等资料对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药师所记录的720份处方中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合理用药主要分类有:溶媒选择不当216份(30.04%),药物配伍不当144份(19.89%),药物稀释浓度不当137份(19.05%),给药次数不当108份(15.02%).结论 药师参与临床用药,可有效减少不合理用药,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所开处方中存在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并探讨解决的对策。方法:对2012年10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开出的88173张处方的点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由临床药师对静脉用药配置中心(PIVAS)的处方进行点评。根据卫生部颁布的抗菌药物的管理办法、临床药理学的相关知识及相关文献来探讨这些处方中存在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并分析进行解决的对策。结果:本次研究共点评PIVAS的88173张输液处方。在这些处方中,存在不合理用药问题的处方有4387张。其不合理用药的类型主要包括抗菌药物使用不当、溶媒选择不当、药物稀释浓度不当、药物配伍不当、给药次数不当、给药途径不当、单次剂量的使用不当及医嘱录入错误。通过对其采取干预措施后,PIVAS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有明显改善。结论:对PIVAS的处方进行点评,可减少处方中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提高患者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总结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干预情况,为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5月~2011年l2月东莞市人民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记录的不合理用药记录,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记录不合理用药医嘱631份,占输液配置的0.36%。不合理用药主要有用药无指征、诊断与用药不相符、药物选择不恰当、联合用药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等。结论通过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师审核医嘱可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合理用药,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我院静脉配置中心的不合理用药医嘱,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下称静配中心)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的处方358 307张及药师的审方日记4 849张进行分析。结果我院住院静脉输液存在的不合理用药干预处方为4 849张,主要表现为药物配伍禁忌、给药剂量、溶媒使用、重复给药等几种形式。结论我院住院患者静脉输液用药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情况,静配中心的药师通过审核处方,可有效地拦截不合理用药处方,预防与减少因不合理用药而引发的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抗肿瘤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及药师干预前后效果。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山西省肿瘤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静脉用药不合理医嘱进行分析,并比较药师参与临床用药前后的差异。结果:对抗肿瘤药物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对策后,不合理医嘱由原来的1.09%下降为0.69%,医嘱纠正率由63.18%提高到97.89%。结论:提高药师审方能力,运用药学知识对抗肿瘤药物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能有效促进抗肿瘤药物更安全、有效、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静脉用药配置中心质量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筛选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在2017年6月份开展持续质量改进,比较实施前后静脉用药配置中心配置差错,违规操作发生率变化情况。结果实施前配置差错发生率0.38%,违规操作发生率0.43%;实施后配置差错发生率0.19%,违规操作发生率0.15%;实施前后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用药配置中心质量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大降低配置差错、违规操作发生率,保证用药的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处方的发生状况和药师干预作用,为提升医院静脉用药安全性提供支持条件。方法以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2017年全年接收的全部静脉药物应用处方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临床中发生的静脉不合理用药处方事件基本情况和问题表现类型展开系统化统计学调查分析。结果 2017年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共计接收静脉药物配置应用处方384404张,其中出现静脉药物不合理配置应用处方468张,2017年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静脉药物不合理配置使用处方的报告发生率测算数值为0.12%(468/384404)。结论临床药师在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日常化静脉药物配伍使用过程中的指导和参与,能够显著改善提升基础医院日常化静脉药物应用行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相关经验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常见不合理医嘱情况,评估药师在审方中的作用,促进临床安全合理使用药物.方法: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2010年3月~2010年8月记录的不合理医嘱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记录不合理医嘱共237条,主要是溶媒选择、给药浓度、药物配伍等方面问题.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医嘱审核中能有效减少不合理用药,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统计分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常见的不合理医嘱,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年11月~2009年11月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审核处方中遇到的不合理医嘱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审查出不合理用药医嘱166例,存在配伍禁忌、给药方法、药物剂量、溶媒等问题.结论:药师通过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工作可及时发现并纠正临床不合理用药,减少了临床因用药不合理引起的不良事件,体现了药师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和干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宁波市鄞州第二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医嘱中的不合理处方类型及数量进行分析。结果在546527份医嘱中,共有不合理处方3816份,主要为载体选择不当、药物使用方法不当、药物配伍禁忌及电脑录入错误等。结论通过处方审核及用药干预,对于临床的用药合理性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院静脉配置中心自2004年成立至今,为临床患者安全用药提供了保证。大大提高药物配制合理、有效。但工作中常出现一些不合理处方,现本人对不合理处方做一分析,以供临床参考。1资料与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3月静脉配置中心不合理处方。方  相似文献   

13.
吴韶  杨新云  魏理  陈斯韵 《医学综述》2011,17(9):1427-1429
目的分析不合理处方的原因,减少发生不安全用药的各种因素,提高药物治疗水平。方法对我院166 326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处方进行审核分析,发现815例不合理处方,药师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结果不合理处方中抗菌药物处方占的比例为19.14%,使用溶媒不当的处方比例为28.47%,使用单一药品的处方占68.84%。结论要加强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有效性,建立合理用药规范。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分析住院患者肠外静脉营养液不合理处方,说明不合理用药的防范措施。方法临床药师及审方药师审查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医嘱,根据临床药理学知识及文献分析不合理情况。结果不合理处方主要包括使用天数不合理、氨基酸补给量不足、给药不合理、胰岛素使用不合理、配伍禁忌等方面。结论每日审核肠外营养液处方可减少不合理医嘱,药师在静脉药物配置的平台上发挥专业技能,在推进我院合理用药工作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为平台,搞好合理用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以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平台,加强临床药师作用,搞好合理用药。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审核医嘱,参与临床用药过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结果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的开展加强了医药护之间的联系与沟通,达到了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目的。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是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重要场所,已成为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药学服务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分析社康中心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针对原因探讨相应对策,为促进合理用药积累经验。方法随机选取本市27家社康中心为研究对象,在每家社康中心2012年全年开具的抗菌药处方中,采用随机数字法抽取50张进行审核,对审核过程中发现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进行分类、总结和分析;针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原因探讨相应对策,并比较对策实施前后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变化。结果 2012年随机抽取的1350份抗菌药处方中,经过审核发现不合理用药293份,占整个处方量的21.7%,其中药物选择不合理占13.0%,联合用药不合理占20.8%、重复用药占9.2%、溶媒不合理占18.8%、用法用量不合理占38.2%。经过实施规范用药对策,2013年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显著低于2012年(9.3%vs 21.7%,χ2=78.9,P<0.05)。结论通过对社康中心不合理用药情况的统计分析,制定相应的规范措施,为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以及采用合适的用药方法等奠定了基础,保证了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笔者所在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抗肿瘤药物溶媒错误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合理参考。方法对2015年-2017年本院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抗肿瘤处方进行分析。结果共审核抗肿瘤处方1461例,对处方中溶媒不适宜进行分析。其中不适宜处方共69例,超剂量用药1例,溶媒错误39例,溶媒量不适宜26例,超说明书用药3例。结论规范好溶媒的选择及剂量是加强抗肿瘤合理用药的重点。加强对抗肿瘤药的使用和配置的安全管理,必须从溶媒的选择、浓度,溶媒的剂量、流程,辅助用药的合理选择及给药顺序等各个环节把控,及时反馈给病区。对药物与溶媒之间相容性及溶媒的选择严格按照药物的属性说明书把关,给出最佳方案,以避免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及不合理现象,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静脉配置中心建立之后,改变了以往的以病区为单位进行汇总发药的模式。药师必须根据医生的处方或医嘱,进行审核,由专业技术人员在无菌条件下配置成品输液,供病区直接使用。这样,药师也参与了临床用药的治疗,消除了以往的各种弊端,提高了患者的合理用药性,确保了药物的相溶性和稳定性。本研究对我院静脉配置中心自2012年1月至12月配置的270袋液体所出现的不合理用药的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静脉配置中心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 对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期间的用药医嘱进行审核,对其中不合理用药的医嘱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216745张静脉药物配置医嘱接受审核,审核出现611张不合理用药医嘱,占所有医嘱0.28%,其中不合理用药情况类型溶媒选择、给药剂量、药物稀释浓度、给药途径、给药频次、配伍禁忌、全静脉营养液以及输入错误.结论 我院静脉配置中心存在一定不合理用药医嘱情况,临床药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对医嘱进行审核,及时发现不合理用药情况并反馈分析,积极推动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我院静脉输液配置中心不合理用药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和防范措施。方法:统计分析2013-07~2013-10间我院静脉输液配置中心不合理医嘱处方,总结不合理用药防范措施。结果:我院主要存在配伍禁忌、给药时间间隔不当、给药剂量不当、给药途径不当四类不合理用药情况,分阶段性和对象性提供用药指导科有效防范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结论:药师应对临床用药加强审核与监控,及时纠正不合理用药处方,可改善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