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对流动采血车内的空气、物品进行了消毒前后的细菌数量的对照调查,结果表明:流动采血车内污染情况严重,为此,采取流动采血车内空气紫外线照射、物品表面用消毒液消毒等措施,建立了消毒制度实施情况的监控制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而保证了流动采血中血液质量和临床用血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消毒方法对采血车内空气消毒效果。方法通过自然沉降法采样和细菌检测方法,对空气消毒机、紫外线灯和过氧乙酸熏蒸法等不同方法消毒采血车内空气的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臭氧消毒机、紫外线灯和过氧乙酸熏蒸等3种空气消毒方法按照各自使用方法处理1 h(过氧乙酸熏蒸2 h)之后,采血车内空气中细菌总数均存在不同程度超标。动态空气消毒机运行1 h后,采血车内空气质量均符合Ⅲ环境要求,且在工作期间保持运行状态,仍可保持空气质量始终符合要求。结论所试验的4种空气消毒方法,只有动态空气消毒机可用于采血车空气消毒。  相似文献   

3.
流动采血车在采血过程中空气消毒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多功能动态消毒机对流动采血车内空气动态消毒效果。方法:依据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使用平板沉降法采样 分别于采血前、采血期间和采血后对采血车内空气自然菌进行动态监测。结果:使用多功能动态消毒机消毒30 min至采血结束,空气中自然菌清除率81.4%-87.8%,采血车内空气自然菌含量随消毒时间延长持续降低。结论:多功能动态消毒机可以在有人的条件下持续运行,对采血车空气中自然菌具有明显消毒效果,可使采血车空气中菌落总数达到Ⅲ类环境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4.
高均翠 《中国输血杂志》2011,24(10):889-890
<正>细菌污染在临床输血中是很危险的因素[1],血液的污染往往是由于采血环境卫生条件差等原因所致,因此,流动采血车空气消毒效果直接关系到采集血液的质量。自1998年全国实施无偿献血以来,本站质量管理部门就建立了对流动采血车空气菌落检查制度。2009年,我们对本站流动采血车空气消毒效果每月进行了监测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评价动态消毒机在采血车上的消毒效果,采用现场试验方法对动态消毒机消毒采血车内空气的效果进行了观察并与紫外线灯作平行比较。结果,动态消毒机和紫外线灯在无人情况下消毒30min,使采血车内空气中自然菌数均可保持在≤200cfu/m3和≤500cfu/m3,符合II~III类环境卫生标准要求。仅用紫外灯照射,在有人工作情况下菌数持续增加而达不到消毒要求;紫外线灯与动态消毒机配合使用,可使车内工作中空气自然菌数维持在符合III类环境卫生标准。结论,用紫外线灯与动态消毒机配合使用,可使采血车工作中空气质量达到卫生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6.
采血车内空气消毒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血车流动性大,停留场所难以固定,车内环境受外界影响很大,特别是霉菌控制难度很大.目前国内对采血车内空气菌落数控制尚无标准,笔者参照卫生部对室内采血间空气菌落数的控制标准,即杂菌数应≤3个和不得有霉菌的要求,对采血车内空气消毒方法进行了近三年的摸索,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流动采血车的消毒质量价值及其效果。方法对车内进行紫外线灯照射,安装消毒机降低细菌污染,采血护士用消毒液擦手,对每一位献血者实行”四个一”。定期进行空气培养,对工作人员手指、无茵操作技术、物体表面、无菌物品、消毒溶液及环境空气等,每月定期或随时抽捡及时发现的隐患。结果做好流动采血车的消毒质量是保障血液安全可靠的措施之一。结论流动采血车的消毒质量是保证临床用血需要提供安全可靠的优质血液的第一道重要关口。  相似文献   

8.
不同空气消毒方法对流动采血车内空气消毒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动采血车在采血过程中常停放在人口相对集中,周围环境较复杂的街区,加之车内空间小,人员拥挤等因素存在,使得车内空气污染比较严重.为此,做好流动采血车的消毒工作对保证血液质量,预防输血引起的细菌污染反应,保证临床用血安全极为重要.为选择适合采血车使用的空气消毒方法,我们对4种空气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实施促进了无偿献血工作的力度,提高了自愿无偿献血比例,血站采集血液的场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采血环境由过去站内消毒设施保障的条件下转移到流动采血车(屋)等难以控制的环境。采血场所的空气质量直接影响血液质量,当穿刺暴露时间过长,环境污染严重,细菌污染的危险性呈量级增加。笔者为寻求在人员流动条件下对采血车空气消毒的效果,采用不同空气消毒的方法进行效果监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空气消毒机用于流动采血车的消毒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流动采血车内空气消毒机的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空气沉降法 ,在同样条件下 ,连续 30次对设置于流动采血车入口处和出口处的空气消毒机 ,分别消毒 1h、2h、3h后检测。结果  3个时间段空气消毒机放于入口处的平均细菌菌落数分别为 5 0、30、2 0 ;放于出口的平均细菌菌落数为 6 9、5 3、4 7,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3组均P <0 0 0 1 )。结论 空气消毒机放在采血车入口处消毒效果比放于出口处好  相似文献   

11.
动态消毒机对采血车空气消毒效果检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正> 为观察动态消毒机(型号 LHG—100B)对采血车内空气消毒效果,在采血车使用条件下,进行了实际消毒效果检测。 消毒方法是将LHG—100B消毒机(作用因子有过滤、紫外线等)悬挂在容积为 67.5 m~3的采血车内侧壁上,距离底面 2.4 m,到采血点后先消毒 30 min,然后医护人员开始采血前的准备工作,消毒机处于继续消毒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掌握血站消毒质量现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采取现场调查及采样检测方法 ,对血站固定采血点、流动采血车和成分分离室物体表面和工作人员手消毒质量进行评估。结果固定采血点、成分分离室空气和物体表面合格率均为100%;流动采血点空气和物体表面合格率分别为95.1%和96.6%;各采样点工作人员手合格率均为100%。结论血站总体消毒质量较好,但流动采血车消毒质量存在一定问题,应特别引起重视,采取改进措施,提高消毒质量。  相似文献   

13.
赵水长  温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3):3171-3171
目的 监测采血车空气消毒的状况,为有效控制细菌污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平板暴露法对采血车空气进行静态和动态监控.结果 采血车6~8月份空气中菌落数明显增高;臭氧与紫外线对采血车空气细菌杀灭率分别为79.4%、44.8%.结论 通过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时的监控整改、动态空气消毒等措施来提高空气质量,同时建议要加大献血屋建设,为献血者提供安全、卫生、便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温度对采血车空气消毒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无偿献血模式的改变,采血已经由站内采血转变为街头采血,整个采血过程基本上在采血车上进行。在血液采集过程中,对采血环境的卫生学要求是很严格的,按照消毒技术规范要求,采血车属于三类卫生区域,站内质控部门每月要对采血车空气消毒情况进行检测。2008年对廊坊市中心血站采血车连续进行9次检测,空气培养检测及紫外线辐射照度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两种空气消毒法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二溴海因超声波雾化空气消毒与紫外线空气消毒效果。[方法]分别应用两种方法对采血车工作环境进行空气消毒采样,检测其消毒前后的细菌数,同时对两种方法的作用时间与效果进行观察。[结果]二溴海因超声波雾化空气消毒杀菌率为89.8%,紫外线杀菌率为77.1%,动态环境下二溴海因消毒效果也优于紫外线。[结论]二溴海因超声波雾化空气消毒效果优于紫外线空气消毒。  相似文献   

16.
流动采血车消毒效果的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动采血车为献血者献血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但也有车内空间小 ,拥挤 ,外环境差等不利因素存在。为此 ,流动采血车的消毒对如何保证血液质量 ,防止医源性血液污染非常重要。笔者对本站 2年多流动采血车的消毒情况做了连续监测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采样 每月对流动采血车进行 2~ 3次采样 ,每次采样设 4~ 6个点。1.2 培养基 普通营养琼脂及改良马丁培养基 ,严格按说明书配制并压力蒸汽灭菌 ,在净化台 (百级 )内 ,倒入 9cm平皿 ,冷却后放入 30~ 37℃恒温箱培养 2 4h ,证实无菌生长 ,放4℃冰箱备用。1.3 空间消毒 采血车到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血车的结构对采血区域空气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本站使用的由3类大客车改造而成的Ⅰ型(出入口同一门)、Ⅱ型(后门为入口,前门为出口)、Ⅲ型(中门为入口,前门为出口)结构的采血车(均具备献血者筛查、候采、采血、休息和出入口等基本功能),按静态(消毒后,工作前)、动态(工作时间2—4 h)分区域[采血区(a)、候采区(b)、车间区(c)]进行空气培养,将3种结构采血车内的各区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数用q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动态时3种结构的采血车内各区域、同一采血车不同区域空气培养细菌菌落数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态时3种结构的采血车各区域空气培养细菌菌落数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血车内部结构对不同功能区域空气细菌菌落数有明显的影响,设置采血位的最佳区域是距离车门较远且在单位时间里人员流动量最小的位置。  相似文献   

18.
流动采血车的全面质量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流动采血车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以加强对流动采血车的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对街头采血的主要环节进行总结,分析可能导致献血者和血液不安全的因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结果商丘市20多万人次参加无偿献血,无1例感染事件发生。结论加强对流动采血车消毒灭菌管理,采血环节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有效地避免和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确保了血液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采血环境动态消毒方法及空气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空气微生物沉降法对采血环境进行采样,并使用细菌培养方法对1种空气洁净屏的消毒净化效果与常规的消毒效果进行比较,从而评价其消毒净化效果.结果 空气洁净屏应用于采血环境及储血环境时,空气净化合格率达100%,而且在正常工作状况下(采集室<20人时),随着时间延长,空气菌落数没有明显上升趋势.结论 可应用超级洁净屏在有人活动的采血环境中进行动态消毒,能明显降低动态空气中尘埃粒子及微生物,具有预防和控制站内感染的作用,建议在流动采血车、献血屋及成分制备等环境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二溴海因超声波雾化空气消毒与紫外线空气消毒效果。[方法]分别应用两种方法对采血车工作环境进行空气消毒采样,检测其消毒前后的细菌数,同时对两种方法的作用时间与效果进行观察。[结果]二溴海因超声波雾化空气消毒杀菌率为89.8%,紫外线杀菌率为77.1%,动态环境下二溴海因消毒效果也优于紫外线。[结论]二溴海因超声波雾化空气消毒效果优于紫外线空气消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