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介绍了无线资源管理上行链路中的虚拟MIMO技术,分析了该技术几种常用的用户配对方案的优缺点,最后重点分析了虚拟MIMO技术在TD-LTE系统中用来提高能量有效性的可能,并提出了基于虚拟MIMO的TDLTE终端省电机制的构想。  相似文献   

2.
虚拟MIMO技术     
介绍了无线资源管理上行链路中的虚拟MIMO技术,重点分析了该技术各种用户配对方案的优缺点和经典的资源调度算法,最后介绍了虚拟MIMO技术国内外研究成果及虚拟MIMO技术在无线传感器网络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钟磊  曹磊  杨大成 《移动通信》2008,32(6):76-79
文章介绍了上行LTE系统的结构,分析了系统所采用的功率控制方法和调度策略,重点对比了虚拟MIMO和接收分集技术的不同,并分析了几种虚拟MIMO配对方案的优缺点,最后介绍了上行LTE系统结构设计方法以及采用虚拟MIMO和接收分集技术的系统吞吐量比较。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在无线认知网络中主从用户协作的虚拟MIMO传输方案,给出了虚拟MIMO信号和系统干扰的互补累积分布函数的紧致上下界及其渐进分布,理论推导和数值仿真证明了上下界具有相同的渐进分布特性.仿真结果显示虚拟MIMO技术增强了主用户的抗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5.
MIMO雷达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体制雷达,已成为雷达领域中的研究热点。结合机载MIMO雷达在采用子阵级阵列处理时遇到的栅瓣问题,本文介绍了规则子阵划分方法,将时分虚拟技术应用到MIMO雷达中,引出时分虚拟重叠发射子阵技术,分析了不同划分方法下的波束形成并给出仿真结果和分析结论,得到一些有用结果。对当前研究的机载MIMO雷达子阵划分及栅瓣抑制问题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块空时分组编码DFT-S-OFDM虚拟MIMO传输方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块空时分组编码的DFT-S-OFDM上行链路虚拟MIMO传输方案,并给出一种低复杂度的虚拟MIMO系统接收机检测算法。仿真研究表明:基于块空时分组编码的DFT-S-OFDM虚拟MIMO传输方案可保持原DFT-S-OFDM系统低峰均比的特性,显著降低虚拟MIMO系统接收机检测门限,提高上行链路虚拟MIMO系统传输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陈庆华  谢显中  郑轶 《通信技术》2007,40(12):60-62
文中首先讨论了无线通信中的单用户单天线信号、虚拟MIMO信号和MIMO信号三种信号的模型,然后讨论了非混合信号情况下,通过用MUSIC算法对这三种信号的DOA进行盲估计,盲识别出平坦瑞利衰落信道中虚拟MIMO信号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多用户MIMO:下一代移动通信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旭彬  杨大成 《移动通信》2007,31(10):101-104
文章从信道模型、收发两端的相关信号处理、网络调度三个方面介绍了多用户MIMO系统,特别是虚拟MIMO技术,接着介绍了跨层研究的概况,最后给出了相关技术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MIMO雷达技术及其应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MIMO雷达是近年来引入雷达领域的一种新体制雷达。在对MIMO雷达的基本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后,首先介绍了这种新体制雷达的工作原理,讨论了MIM0雷达的并行多通道空间采样能力,而后着重阐述了该雷达体制的空间分集和虚拟阵元技术,并分析了它们潜在的技术优势。提出了将MIM0雷达技术与现有雷达系统相结合的应用路线,它能够有效解决现有雷达系统中的一些固有难题。最后,通过MIMO阵列成像雷达与MIMOSAR两种应用系统论证了MIMO雷达的技术优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基于空域稀疏性的嵌套MIMO雷达DOA估计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杰  廖桂生 《电子与信息学报》2014,36(11):2698-2704
针对传统MIMO雷达可分辨目标数受限于虚拟阵元数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嵌套阵的MIMO雷达阵形设计新方法并改进了相应的稀疏DOA估计算法。首先分析对传统MIMO雷达的虚拟阵元进行嵌套采样给DOA估计性能带来的影响;然后提出嵌套MIMO雷达阵形设计方法,在虚拟阵元数相同的情况下,该阵形比传统阵形分辨更多的目标;最后提出一种基于空域稀疏性的嵌套MIMO雷达改进DOA估计算法,该算法使用噪声子空间加权,在提高分辨率的同时可以有效消除伪峰。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文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陈霞  胡宏林 《电子与信息学报》2008,30(10):2454-2458
天线选择技术(AS)和虚拟MIMO(Virtual MIMO,VMIMO)技术都被广泛应用于只有一个无线射频(RF)模块的上行通信传输中。为了使两者的优势都得以发挥,该文提出将天线选择技术应用在虚拟MIMO系统中,该文中称作VMIMO-AS系统。然而,仅从被调度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中选择最好的天线组成虚拟MIMO并不能确保系统获得最佳的性能。该文提出了VMIMO-AS系统中几种不同用户设备配对算法,并对这些算法就吞吐量性能和用户间公平度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第1个用户的选择需要应用AS原则,而考虑到复杂度和性能的折中,配对用户的选择则不需要应用AS原则。  相似文献   

12.
邢天璋  陈天  白莹琦 《电子科技》2010,23(3):107-110
多输入多输出技术(MIMO)由于对天线之间的距离有要求,因此难以应用在实际的无线通信终端中。协作分集技术通过利用单天线移动终端之间的相互协作,共享彼此天线,形成一个虚拟MIMO系统,从而获得空间分集。介绍了协作分集技术的基本协议,讨论了目前的研究情况,分析了其中的一些主要方案,并探讨了今后研究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3.
MIMO技术与OFDM技术相结合被视为下一代高速无线局域网的核心技术。本文全面叙述了MIMO OFDM技术及其特点,分析了MIMO OFDM技术在无线局域网中的应用。探讨了MIMO OFDM中的关键技术,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唐岚  王树勋  梁应敞 《电子学报》2005,33(4):629-633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研究基于MIMO虚拟信道表述的可变速率多用户分集技术.为实现慢衰落相关信道中的多用户分集,本文在发射端采用随机波束成形技术,并提出一种新的利用MIMO虚拟信道来产生随机波束成形矩阵的方法.同时,我们对期望用户的子信道采用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以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5.
LTE引入了虚拟MIMO技术来解决终端天线数目较少的问题。用户配对是进行虚拟MIMO传输的重要环节,传统的配对算法只进行两用户配对,但在LTE-Advanced中,由于基站端最多支持8根发送天线,因此可以进行多用户虚拟MI-MO传输。文章提出了根据传输速率进行自适应用户配对数量选择的算法,并提出最低配对调制编码方案的概念,从而能在保证边缘用户吞吐量的基础上提升系统平均性能。  相似文献   

16.
MIMO与OFDM技术相结合被视为下一代高速无线局域网的核心技术。全面叙述了MIMO OFDM技术及其特点,分析了MIMO OFDM技术在无线局域网中的应用,探讨了MIMO OFDM中的关键技术。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OFDM和MIMO技术的基础上。探讨了一些与MIMO技术密切相关的领域。MIMO技术通过开发空间资源,采用空间复用和空时编码为系统提供复用增益和分集增益,在最大化传输速率的同时,也提高了传输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王树奇  吕方 《通信技术》2023,(3):263-268
基于实际场景测量,对地铁隧道有限空间Massive MIMO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复用天线阵列法实现收发同步切换分时虚拟MIMO测量。基于测量数据,主要分析了3.5 GHz和5.6 GHz频段Massive MIMO信道在隧道场景的性能,研究了信道矩阵的特征值分布和条件数,着重分析了不同收发天线距离对Massive MIMO信道容量的影响,考虑了基于信噪比的有效秩选择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3.5 GHz及5.6 GHz频段上,Massive MIMO信道矩阵条件数的范围处在30 dB至55 dB之间,信道容量有较大的提升,且信道矩阵的有效秩随收发机距离增大的衰减趋势明显。以上结果对隧道场景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与部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崔琪楣  余雯  陶小峰  张平 《通信学报》2005,26(10):116-129
针对因移动通信的迅猛发展使得移动通信系统重新显现的频谱匮乏、容量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单天线移动终端的蜂窝链路多入多出(MIMO)容量增强技术,即基于超宽带技术的广义虚拟多入多出(G-VMIMO)结构的应用。文章详细讲述了G-VMIMO结构的原理和特点,并从理论上分析该结构具有MIMO容量增强性能。文章给出了G-VMIMO系统的构成方法和协议流程,并针对系统实现所面临的难点进行了详细探讨。最后,计算机仿真验证了G-VMIMO系统的容量增强性能以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许小剑  刘永泽 《雷达学报》2018,7(6):655-663
2维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和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SAR)成像是目标散射机理高分辨率分析和散射诊断测量的重要手段,现有被广泛采用的技术主要包括转台ISAR和导轨SAR成像技术。相比于传统的2维成像,3维成像可以提供目标局部散射中心在空间的3维位置和散射强度信息。因此,探索新的、可工程化实现与应用的目标3维成像技术是一项极具吸引力的工作。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阵列技术的3维干涉成像方法。首先,设计并试验了一种具有高孔径利用率和通过虚拟孔径实现干涉成像功能的MIMO阵列;其次,分析了MIMO阵列合成的两组虚拟孔径所成两幅2维雷达像的干涉相位与目标散射中心高度之间的关系,发展了MIMO雷达3维干涉成像算法;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和原理样机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在目标散射机理分析和诊断测量应用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