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7 毫秒
1.
针对传动装置在低温环境下调转缓慢甚至无法转动的问题,提出支承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分析传动装置固定-游动支承,减小轴承与箱体壳体的接触面积,用一个偏心座代替2个偏心端盖,分析减小阻力矩的优势,并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蜗轮轴的变形在0.00083 mm之内,满足设计精度要求,可为解决传动装置低温环境传动阻力增大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工程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2.
液力机械传动履带车辆换挡规律优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履带车辆整车动力性能,针对某液力机械传动履带车辆提出了一种换挡规律优化方法.在MATLAB/Simdriveline环境下,构建针对液力机械综合传动装置的动力学模型,制定出针对不同工况的优化设计方案,运用优化软件iSight进行仿真模型的调用和换挡点的优化,得到了优化后的换挡规律.仿真分析表明,该方法对提高车辆动...  相似文献   

3.
坦克液力机械传动装置热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毕小平  许翔  王普凯  索文超 《兵工学报》2009,30(11):1413-1417
综合考虑液力机械传动装置中各系统间相互作用以及润滑油,动力舱空气和车体对传热的影响,建立了坦克液力机械传动装置的整体热分析模型。模型由传动箱、液力变矩器、变速器、侧减速器的产热模型和热网络传热模型组成。对坦克机械传动工况和液力传动工况进行了热分析,得到了传动装置产热量、传热量和部件温度的详细分布。给出了温度分析值与试验值的对比。结果表明,热分析温度值与实车行驶测试值对比最大相对误差小于10%.  相似文献   

4.
宫燃  刘宇航  张玉东  许晋  张真宇 《兵工学报》2022,43(12):3000-3007
旋转缝隙油道是重载车辆传动装置润滑系统的主要结构形式,传动系统高速旋转时,由于润滑油受到外力的作用,存在润滑油供油不足的风险,需要掌握传动装置润滑系统旋转缝隙油道内各主要参数对旋转缝隙油道通流特性的影响。为此建立旋转缝隙油道通流量的理论模型,探讨润滑系统旋转缝隙油道的润滑机理以及通流特性,分析油液温度、入口压力和旋转缝隙油道转速对润滑流场的影响规律,并利用传动装置旋转缝隙润滑油道试验台进行试验分析与结果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转速的增加,靠近入口的3组径向圆管出口流量呈现小幅增加的趋势,而缝隙出口的流量随着转速增加显著减少;入口压力的增大使旋转缝隙油道各出口流量呈现增加的趋势,但缝隙出口流量增加更加显著;通过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表明了车辆传动装置旋转缝隙油道通流量的理论计算模型的有效性,为传动装置润滑系统的精确供油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高普  李宏才  刘辉  孟杰克 《兵工学报》2023,(11):3447-3454
针对装甲车辆综合传动装置外接油管动态特性恶化导致的失效问题,研究不同车速动态激励下的外接油管动态特性和结构强度变化规律,提出外接油管有效优化改进措施。对综合传动装置上典型外接润滑油管和供油油管系统进行动态特性分析。利用试验测试获取油管关键部位的载荷激励,进行瞬态动力学仿真和理论动力学建模,探究关键参数对油管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规律。提出动态特性的优化改进方案,油管系统关键部位的振动幅值消减15%以上。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低温工况下车用起动系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合发动机的起动阻力矩、最低起动转速、电机工作特性、起动系统传动系数和电机热效应等因素,确定了起动电机的最大输出功率;考察了极板结构、电解液温度对蓄电池容量的影响;总结了起动阻力矩与起动电机功率、蓄电池容量之间的匹配公式;测量了起动阻力矩随环境温度、起动转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减少板极厚度、增加板极高度、适当提高电解液密度,可提高蓄电池容量;在相同的环境温度下,起动阻力矩随起动转速的提高而增大,当转速高于170r/min时,转速每提高50r/min,起动阻力矩增加3~8N.m;当环境温度低于0℃、转速不变时,环境温度每降低5℃,起动阻力矩增加2.5N.m.  相似文献   

7.
王雷  李毅  马智慧 《兵工学报》2022,(S1):35-45
环形橡胶减震器作为车辆传动装置的支撑部件,其径向刚度直接影响车辆传动装置的运行品质与机械寿命,其减震效果与橡胶材料的理化特性、减震器的结构形式密切相关。基于Mooney-Rivlin模型,在ANSYS-Workbench平台上进行环形橡胶减震器径向受载工况的仿真分析,对比采用两种橡胶材料的环形减震器在不同温度环境条件下的径向刚度,并以环形橡胶减震器最大径向刚度为优化目标,在橡胶层应力强度约束条件下进行环形减震器的几何参数优化。结果表明,参数优化后提高了车辆传动系统可靠性,所得结果为橡胶减震器的力学性能研究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旋转弹丸外弹道自转角速度衰减规律半经验公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得出简单、直观而又比较准确的旋转弹丸外弹道自转角速度衰减规律计算公式,根据弹丸结构特性对柔格里半经验公式进行了简化,由此得到了指数形式的半经验公式,又根据弹丸弹带刻槽后所形成的空气动力阻力矩大于弹丸表面摩擦力矩的实际,经分析和简化又得到了幂函数形式的半经验公式。利用所能搜集到的中外弹丸转速测试结果,给出了这两种半经验公式中的系数数值。数值算例表明,这两种半经验公式不但所需计算参数少,而且准确度也高于柔格里公式,可以满足弹丸与引信的工程设计、性能估算和分析论证要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鱼雷舵传动装置齿轮泵产生振动噪声的机理,对其特性进行了分析,通过运行状态下的齿轮泵振动测试,应用振动诊断方法对故障原因作了初步诊断。  相似文献   

10.
为提升装甲车辆传动系统的低温环境适应性,本文针对液压系统大面积阀体加热和长距离管道保温问题进行研究,用以提升润滑油的流动性.通过相似性试验设计,测试了薄膜加热在不同低温环境下的可行性.基于不同低温温度和加热功率的测试,结果显示在前10 min的温升较大,温升对横向距离较为敏感;不同低温环境下相同加热功率下的温升基本相等;加大加热功率能够有效提升平衡温度.  相似文献   

11.
综合传动装置载荷谱测试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载荷谱测试技术在综合传动装置研发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载荷谱测试技术的发展状况;介绍了综合传动装置载荷谱测试的具体实现方法、关键技术和解决途径;实现了综合传动装置中关键部件在车状态下的载荷谱测试.  相似文献   

12.
为准确地获取综合传动装置关重件的载荷谱,对自行火炮的综合传动装置非线性动力学仿真与疲劳可靠性寿命进行预测研究.建立非线性多级齿轮传动系统的虚拟样机,对其工作过程进行仿真,将同工况条件下综合传动装置虚拟样机仿真结果与综合传动实验台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基于虚拟样机获取载荷谱的可信性,对载荷谱进行插值运算得到齿轮危险点的应力-时间历程,采用三峰谷雨流计数法生成2维分布的随机疲劳应力谱,充分考虑材料的疲劳性能,预测关重件在多存活率下的疲劳可靠性寿命.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地描述齿轮-转轴-轴承非线性系统的动力学特性,预测关重件在多存活率下的疲劳寿命,为实现预防性维修和精确化保障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根据履带车辆对高供电能力、高体积功率密度、高机动性能、多使用功能、轻质量等发展需求,综合考虑液力机械综合传动、电力驱动技术发展趋势和技术成熟度,依据一种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液力机械综合传动、机电复合传动、纯电驱动、重混式综合传动、轻混式综合传动5种传动类型优选,进而提出一种基于扁平电机的轻混式多功能综合传动方案。该方案可有效补足液力机械综合传动装置供电能力短板,提高体积功率密度,提升机动性能,扩展履带车辆动力舱功能,有效控制质量;同时对该方案参数匹配与机动性能预测等开展研究工作。结果表明,新方案可以有效解决履带车辆动力舱的布置安装问题,避免了由于原方案导致车辆的车长方向过长引起的其他问题,结构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4.
传递效率是表征履带车辆综合传动装置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但综合传动装置内部复杂的动力传递路径和外部工作环境导致其传递效率预测模型建模困难,无法保证传递效率的准确计算。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一种基于综合传动装置直驶模式下多种工况传递效率数据驱动的传递效率预测方法。对75台综合传动装置不同工况下的传递效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到统计特征;通过统计特征选择智能优化相关向量机进行传递效率预测建模,进而实现待测综合传动装置在变工况直驶模式下的传递效率预测。结果表明,变工况下测试样本传递效率预测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控制在0.01和0.02以内,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对强磁场下金属熔体中的第二相晶粒发生旋转取向的机制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热力学判据和动力学运动规律。体系温度、重力和第二相自身的形状是影响旋转取向发生和进程的重要因素,分别对其进行了分析。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熔体中第二相的旋转运动是合力矩的作用结果;体系温度和重力决定第二相发生旋转取向的临界尺寸;形状因素影响取向的时间。在强磁场下可以利用物质内禀磁性的差异,通过改变上述的影响因素制备出具有取向一致的金属基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6.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军械系统部投资一百五十万美元成功地完功了新型液力机械式传动装置的研究计划。新传动装置HMPT-500-3显著地提高了功率、扭矩和特性,能适用于先进的军用履带式车辆。  相似文献   

17.
基于集成化的设计思想,在不改变传动装置实际使用性能的基础上,对被测试件进行了结构改进,对电器元件进行电磁兼容性设计,实现了测试技术与部件结构设计的结合,解决了传动装置部件的不可测问题,实现了传动装置性能参数的动态测试.  相似文献   

18.
在计算流体动力学中,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液力变矩器的叶片参数进行优化。研究了优化变量的选择方法。根据一维设计理论并结合计算流场的分布特征,选取对变矩器性能影响显著的叶片参数作为优化变量。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分别以起动变矩比、最高效率为单目标进行优化,得到最优目标值。在此基础上构建综合目标函数进行优化。对某变矩器优化后起动变矩比和最高效率分别提升了1.5%、7.3%,表明该方法效果较好,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低温等离子体的减阻效果,对表面安装低温等离子体激活版的NACA 0015翼型进行低速吹风试验,获得了低温等离子减阻特性规律.分析实验结果,认为低温等离子体能够有效抑制边界层分离,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大幅降低流动阻力,其效果与加载电压和频率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0.
基于剪应力模型的履带车辆转向力矩分析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研究在打滑条件下的履带车辆转向性能,提高履带车辆转向模型的模拟精度,建立了考虑履带滑转、滑移及转向离心力影响的高速履带车辆稳态转向模型。根据剪切应力-剪切位移关系模型推导了两侧履带牵引力、制动力及转向阻力矩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根据力平衡关系构建了履带车辆转向运动学方程,并采用迭代计算方法进行求解。以某型装备综合传动装置的高速履带车辆为对象,通过试验测试结果与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对履带车辆转向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基于履带车辆稳态转向模型,研究了履带车辆转向运动学及动力学特性随转向半径及车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履带车辆转向速度越高,转向半径越小时,离心力对转向性能的影响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