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非损伤性的粪便样本已在监测动物性激素水平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粪便处理和激素的提取方法在不同物种中因其食性与代谢不同具有明显的物种特异性。本研究以野生和笼养两种环境下的短尾猴(Macacathibetana)为研究对象,采集粪便样品,利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激素含量,比较不同粪便处理方式(湿便法、冷冻干燥粉碎法、冷冻干燥研筛法)和激素提取方法(乙醇加热法、甲醇乙醚法、乙醇丙酮法、甲醇乙醇法)的效果,探讨不同取食条件下短尾猴雌二醇(E2)和孕酮(P4)水平的最佳测定方法。粪便不同处理方法的比较中,冷冻干燥研筛法测得雌二醇和孕酮含量最高,冷冻干燥研筛法与冷冻干燥粉碎法在野生短尾猴中具有显著差异(P0.01),但在笼养短尾猴中无显著差异(P 0.05)。湿便法测得含量最低,与另两种处理方法均具有显著差异性(P 0.01)。激素提取方法的比较中,乙醇加热法提取雌二醇和孕酮含量最高,与甲醇乙醚法(P 0.01)、乙醇丙酮法(P 0.01)、甲醇乙醇法(P 0.01)之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综合考虑激素平均含量、处理过程的简便性、抽提步骤的可行性,野生短尾猴粪便处理建议选用冷冻干燥研筛法,笼养短尾猴粪便由于冷冻干燥粉碎法操作简便且与冷冻干燥研筛法无显著差异,因此笼养短尾猴建议选用冷冻干燥粉碎法。野生与笼养短尾猴粪便激素的提取均建议采用乙醇加热法。  相似文献   

2.
圈养林麝粪便类固醇激素保存时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非损伤性采样方法对圈养林麝在三个条件:1)未处理,2)90%甲醇,3)0.9%抗生素,15个时间梯度下(20℃)的粪便中类固醇激素及其代谢物的保存时间及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林麝粪便在室温下(20℃),孕酮及其代谢物48 h有明显的上升趋势;雌二醇、睾酮和皮质醇及其代谢物在18 h均出现显著变化;对比抗生素保存,用甲醇保存是一种较好的保存林麝粪便类固醇激素的方法;然而不同激素用甲醇保存的时间不同,孕酮不宜超过1个月,皮质醇不宜超过半个月,睾酮则不宜超过10天,而雌二醇可以保存2个月之久.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注射促黄体激素类似物(LHRHa)后,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血清性类同醇激素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在泥鳅繁殖季节时.孕酮(P)、睾酮(T)和雌二醇(E2)对性腺发育的作用及调节机制.实验共分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只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组注射LHRHa,雌鱼0.2 μg/g,雄鱼减半.注射前尾静脉采血,作为血液样本分析基础水平(Oh),注射药物后分别在7、24、48、72和96h尾静脉采血.测定雌鱼睾酮、雌二醇和孕酮,雄鱼孕酮和睾酬血清浓度.实验结果表明:注射LHRHa,雌鱼血清睾酮和雌二醇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雄鱼血清睾酮和孕酮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4h浓度较高.雌鱼孕酬、睾酮和雌二醇分别为(0.710±0.082)ng/mL、(9.00±0.57)ng/mL和(696.4±26.2)pg/mL,雄鱼孕酮和睾酮分别为(0.527±0.121)ng/mL和(9.62±0.62)ng/mL.实验组雌鱼孕酮变化基本规律为,基础水平(0-7h)-逐渐升至最高(7-24h)-逐渐降至基础水平(24-48h)-维持基础水平(48-96h).实验组雌鱼睾酮和雌二醇与雄鱼孕酮和睾酮变化规律基本相似,其规律为,逐渐上升至最高(0-24h)-逐渐降至基础水平(24-72h)-维持基础水(72-96h).24h对照组雌鱼睾酮和雌二醇显著升高,浓度分别为:睾酮(2.20±0.18)ng/mL,雌二醇(269.1±36.6)pg/mL.对照组雄鱼血清孕酮和睾酮浓度实验期间均无显著变化.研究认为:LHRHa能够刺激泥鳅性类同醇激素分泌,特别是睾酮的分泌,显著提高雌鱼性腺指数(GSI).但刺激P的分泌调控能力有限,实验期间处于较低水平,诱导排卵效果差,泥鳅的性类固醇激素可能有特殊的调节机制.雌二醇和睾酮对性腺成熟有重要作用,孕酮对介导卵细胞最终成熟和排卵可能起重要作用,而雌二醇和睾酮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4.
2017年7月1日-8月31日及2018年6月1日-7月31日,在甘肃兴隆山保护区马麝繁育中心,采用焦点取样法和连续记录法进行了圈养马麝的刻板行为取样,采集同期粪样,并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粪样中肾上腺皮质醇、睾酮及雌二醇激素的水平,分析了圈养马麝刻板行为表达与上述3种激素水平的关系。结果显示,展现刻板行为的圈养马麝的皮质醇水平(111.099 ± 16.231)ng/g略高于无刻板行为表达的马麝(95.640± 9.738) ng/g,差异未达显著(P> 0.05);展现刻板行为雄麝的睾酮水平(135.900± 21.582)ng/g略高于无刻板行为的雄麝(108.182 ± 9.689) ng/g,差异也不显著(P> 0.05);展现刻板行为雌麝的雌二醇水平(0.445 ± 0.116)ng/g显著低于无刻板行为雌麝(10.843 ± 1.142)ng/g(P< 0.05)。研究结果表明,圈养雄性马麝的刻板行为表达与其类固醇激素水平不相关;而雌麝的刻板行为表达与雌二醇分泌显著负相关,这与其繁殖及健康状况有关。在麝类驯养实践中,可将粪样类固醇激素水平(尤其是雌二醇)作为其受胁迫水平及行为健康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亚洲象是中国一级濒危保护动物,改善圈养亚洲象的繁殖状况是亚洲象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社群压力对圈养雌性亚洲象应激和动情状况的影响,从而探究圈养雌性亚洲象长期不动情的原因。通过放射性免疫法检测雌性亚洲象尿液中皮质醇、孕酮和雌二醇水平以及粪便中皮质醇和雌二醇水平,以雌激素水平反映亚洲象的动情状况,以皮质醇水平反映亚洲象的应激状态,以争斗行为和友好行为的发生情况反映圈养群体的社群压力。研究发现:(1)处于优势地位的个体表现出更多的斗争行为,处于从属地位的个体受到更多的攻击行为;(2)优势个体的皮质醇水平显著高于处于从属地位个体的皮质醇水平;(3)优势个体的雌二醇和孕酮具有小幅周期性波动,而从属个体的雌二醇和孕酮水平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波动。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圈养亚洲象群体中优势个体对从属个体的行为抑制可能是导致从属个体雌激素水平低,长期不能参与繁殖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川金丝猴粪尿中类固醇性激素抽提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旨在探讨川金丝猴粪尿中类固醇性激素的抽提方法, 实验比较了3 种尿液抽提溶剂和5 种粪便抽提方法的抽提回收率。结果显示, 以二氯甲烷为溶剂抽提雄猴尿液中的睾酮、雌猴尿液中的雌二醇和孕酮, 回收率分别为79.27%、73.39%和80.28%, 抽提效果较其它两种溶剂为好; 以乙醇加热法抽提雄猴粪便中的睾酮和雌二醇、雌猴粪便中的睾酮、雌二醇和孕酮, 回收率分别为1.33%、85.12%与67.41%、79.58%和77.71%, 抽提效果优于其它4 种方法,且该方法简便易于操作。实验表明, 以二氯甲烷和乙醇加热法分别抽提川金丝猴尿液和粪便中的类固醇性激素是较理想的抽提方法。  相似文献   

7.
川金丝猴粪样内3种类固醇激素保存时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是中国特有的灵长类物种,生存于海拔1 400~3 300 m的山地森林地带。采用拾取新鲜粪便的非损伤性途径研究该物种野生种群生理状态,必须首先确定其新鲜粪便在特定保存方法下的保存时效。本项研究探讨在川金丝猴自然分布区夏季可获得的低温(4±1)℃、在95%乙醇中保存条件下,该物种新鲜粪便内3种类固醇激素(睾酮、雌二醇、孕酮)在8个设定天数:0(标准对照)、5、6、7、8、10、20、30 d的保存时效。结果表明,雌性川金丝猴粪样内睾酮和雌二醇在30 d内可稳定保存,孕酮含量在保存10 d时的平均值显著性低于标准参照值(P0.05);雄性川金丝猴粪样中睾酮含量在保存6 d时的平均值显著低于标准参照值(P0.05)。本研究说明,在野生川金丝猴新鲜粪便保存条件一致的情况下,该物种新鲜粪样内睾酮、孕酮、雌二醇3种激素保存时效并不一致,实际运用时需要结合研究目的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8.
新疆塔里木马鹿粪便激素含量季节性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雄性塔里木马鹿的睾酮,雌鹿的雌二醇、雌三醇、孕酮等粪便激素含量,并比较不同月份之间的变化。方法: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在且末和尉犁县马鹿场采集塔里木马鹿粪便,检测了2004年2~12月间塔里木马鹿粪便中的激素水平。结果:粪便性激素水平有明显的季节变化(P<0.05)。雄鹿粪便睾酮水平月间差异显著(P<0.05),浓度在8月有2个高峰。雌鹿粪便雌二醇在3月和6月有2个高峰;粪便孕酮水平在3月有2个高峰,在8月有1个高峰;雌三醇差异不显著,但4月的最高值也显著高于其他各时间点(P<0.05)。结论:利用动物粪便研究激素具有对保护动物完全无伤害、材料收集容易等优点,并且有助于评估动物青春期的健康状况、判断动物排卵方式、早孕检查、产前预测等,因而是目前研究野生珍稀动物性激素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以独居型啮齿动物——黑线仓鼠(Cricetulus barabensis)为对象,主要测定了与优势-从属关系有关的体重、生理状态和粪便激素变化规律相关的参数。野生成年仓鼠捕获于鲁西南山区农田并于实验室内单独饲养。按照陌生和体重匹配的原则配对,实验动物在中立竞技场中每天进行15 m in的遭遇战并收集粪便,连续28 d。以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社会行为、非社会行为确定个体的优势-从属地位。用于实验的动物共33只。行为实验结束后,将动物解剖,确定其繁殖及生理状态。结果表明:4周重复遭遇战期间,(1)优势雌体体重显著增加;(2)肾上腺指数显著降低;(3)雌体肾上腺指数与卵巢指数无显著的相关关系;(4)雌体粪便皮质醇及雌二醇含量随时间表现出明显的波动,但优势与从属个体间差异不显著;(5)优势雌体的粪便雌二醇含量与皮质醇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提示,重复遭遇战未影响雌体的存活及潜在繁殖能力,这可能与黑线仓鼠的独居生活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繁殖期雌性蓝狐(Alopexlagopus)类固醇激素含量、发情表现与性器官组织学结构之间的关系,于2019年选取繁殖期不同发情状况的雌性蓝狐,共18只,分为典型发情、非典型发情和不发情3组。通过无损伤取样法采集粪便与尿液并通过放射免疫法(RIA)测定孕酮(P)和雌二醇(E2)的含量;每组选取1只在发情并输精的当天取卵巢和子宫,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所测定典型发情、非典型发情、不发情蓝狐类固醇激素水平,雌二醇在尿液中的含量显著高于粪便,且在不同组间差异明显,尤其在典型发情组更高,达到(11 065.17±546.76)ng/L;孕酮含量尿液与粪样差异不大,孕酮含量在典型发情雌性蓝狐粪便与尿液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在不发情雌性蓝狐中差异显著,为(16.61±0.63)μg/L。粪尿测定孕酮和雌二醇激素含量与三组不同情况的发情表现相比相关性显著。粪、尿作为类固醇激素检测样本,虽然含量有差异,但变化趋势一致,都可使用。卵巢与子宫在典型发情雌性蓝狐中体积较大,卵巢可见各级卵泡和多个黄体,子宫黏膜上皮为柱状上皮,排列紧密,固有层内可见大量腺体;非典型发情雌性蓝狐卵巢、子宫发育状况与典型发情雌性蓝狐相类似;不发情雌性蓝狐卵巢、子宫呈静息状态,卵巢中卵泡多处于闭锁状态,无卵母细胞,也无黄体,固有层间质细胞及肌层肌细胞排列更为紧密。说明检测孕酮和雌二醇激素的含量,可以准确判定蓝狐发情的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经典型21-羟化酶缺陷症(21-OHD)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鉴别要点,为临床准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临床及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患者中女性高雄激素血症病例,分析其临床资料的特点,并进行CYP21A2基因分析。结果共收集到合乎纳入标准患者44例,其中包括7例非经典型21-OHD和37例PCOS。实验室检测数据表明,非经典型21-OHD患者的17-羟孕酮、孕酮与PCOS患者相比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1、0.012),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睾酮、游离睾酮、雄烯二酮、促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催乳素等指标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非经典型21-OHD临床表现与PCOS很相似,但治疗方法截然不同,进行肾上腺相关激素测定,尤其是17-羟孕酮的测定,并结合基因检测,有助于这两种疾病的鉴别,从而使临床医师对治疗方案做出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应用钙离子特异荧光指示剂Fura-2/AM,使用Miracal影像系统(Miracal Image System)检测了糖皮质激素对高钾离子升高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皮质酮抑制高钾离子诱导PC12细胞[Ca2+]i升高与其预处理细胞时间的长短有关,预处理3 min时,皮质酮开始产生抑制作用;预处理5 min时,其呈现的抑制作用最强;预处理25 min时,抑制作用基本消失.(2)皮质酮在10-8~10-5 mol/L范围内时可呈剂量-效应关系,抑制高钾离子诱导的PC12细胞[Ca2+]i升高,皮质酮浓度为10-5 mol/L时,其产生的抑制作用最大;在10-9mol/L时抑制作用不明显.(3)其它甾体激素如皮质醇、地塞米松、孕酮、雌二醇、睾酮、醛固酮在浓度为10-5 mol/L时,也能抑制高钾离子引起的PC12细胞[Ca2+]i升高,但在同一浓度时作用强度有所不同.胆固醇浓度为10-5 mol/L时,对高钾离子诱导PC12细胞钙浓度升高没有抑制作用.在同一浓度时它们的作用强度顺序大致为:孕酮=皮质醇>地塞米松>睾酮>醛固酮=雌二醇>>胆固醇.(4)在皮质酮浓度为10-5mol/L时不能抑制由细胞外无钙到有钙过程引起的PC12细胞[Ca2+]i升高.  相似文献   

13.
采用双抗体夹心光化学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了3种性类固醇激素在四角瑞利绦虫体内含量及其相应受体在组织内的分布.结果 显示:睾酮浓度从头节和颈开始逐渐升高,幼节含量最高,随后逐渐下降,孕节中为最低水平;孕酮浓度在头节、颈、幼节中含量变化不大,都处于高水平,随后逐渐下降,成节处最低,孕节中浓度稍有升高.虫体中孕酬含量总体高于睾酮.雌二醇未检出.雄激素受体主要分布在虫体前段两性生殖器官中,雌激素受体主要分布在成节雌性生殖器官中,孕激素受体未获明显阳性结果.  相似文献   

14.
核酸适配体作为新型的识别分子,在分析检测领域有极大的潜力。甾体激素是一类以环戊烷多氢菲为母核的激素,包括性激素和皮质激素,在维持生命、调节生理状态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医药价值。监测体内外的甾体激素含量对于疾病监测和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甾体激素的适配体筛选是将适配体应用到甾体激素的分析和检测的前提。目前研究者已通过筛选获得了雌激素(如雌二醇(estradiol,E2)、雌酮(estrone,E1))、雄激素(如睾酮(testosterone,TES)、去甲睾酮)、孕激素(如孕酮(progesterone,P4)),以及皮质激素(如皮质醇(cortisol,COR))的核酸适配体。本文总结了上述已报道的甾体激素适配体的筛选原理及策略;对适配体序列、平衡解离常数(equilibrium dissociation constants,KD)及测定方法等进行了简要归纳;介绍了计算机模拟技术在适配体筛选和优化方面的新思路;对目前开发的各类甾体激素适配体传感器进行简要介绍,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动物社群的社会等级可对个体的资源分配、社群稳定及个体的行为对策产生重要影响,圈养动物的类固醇激素水平与饲养管理有关,可反映动物的社群紧张水平。深入理解圈养动物的社会等级与其类固醇激素水平的关系是进行濒危动物迁地保育和成功驯养的基础。2018年6月15日—8月15日,用焦点取样法对四川马尔康林麝繁育场的25头林麝进行了冲突行为取样及社会等级计算,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了同期粪样的类固醇激素水平,分析了林麝社会等级与粪样皮质醇、睾酮及雌二醇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低等级雌麝的雌二醇水平(289.037±59.710 pg·g-1,n=11)显著高于高等级雌麝(45.670±27.283pg·g-1,n=6)(P<0.05),低等级雄麝的睾酮水平(3.863±1.538 ng·g-1,n=3)和高等级雄麝(8.017±1.295 ng·g-1,n=5)无显著差异(P>0.05);低等级雄麝(37.891±7.564 ng·g-1,n=3)和雌麝(37.262±1.544 ng·g-1,n=11)的皮质醇水平与高等级雄麝(29.947±2.441 ng·g-1,n=5)及雌麝(37.478±4.628 ng·g-1,n=6)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区分性别,低等级林麝的皮质醇水平(37.397±1.826 ng·g-1,n=14)和高等级个体(34.055±2.886ng·g-1,n=11)间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圈养林麝雌体的社会等级与其粪样雌二醇水平呈负相关,低等级雌麝的粪样雌二醇水平显著高于高等级雌麝。在麝类驯养实践中,可监测雌麝的社会等级和粪样雌二醇水平变化,预测雌麝的行为健康及繁殖成效。  相似文献   

16.
动物生存环境的变化引起内分泌变化,而其程度则是动物适应环境的一种能力体现。以迁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野放繁育研究中心6只亚成年大熊猫个体为研究对象,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粪便中皮质醇激素,验证饲养环境改变是否引起其激素水平变化。研究发现:一方面,研究个体在迁入后的皮质醇水平较迁入前均呈明显下降趋势;另一方面,不同年龄和性别间,年龄越小则变化越明显,说明环境变化可能是引起其皮质醇变化的原因之一,即年龄越小这种环境引起的应激性越明显。因此,本研究亦可以为今后圈养大熊猫野化放归过程面临的环境适应性提供第一手的资料,进而为合理规划下一阶段大熊猫野化放归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对3种检测粪便样本中艰难梭菌的方法进行临床应用评估,为艰难梭菌的实验室检测提供参考。采用艰难梭菌毒素A/B(Clostridium difficile toxins A and B,CDAB)酶联免疫荧光检测法、环丝氨酸-头孢西丁-果糖琼脂(cycloserin-cefoxitin-fructose agar,CCFA)常规培养法和显色培养法(chromID~(TM))同步检测粪便样本中的艰难梭菌,并对培养所得菌株进行tcdB基因扩增以验证其产毒性。以艰难梭菌培养联合tcdB基因扩增为参考方法,分别计算上述3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等参数,分析其与参考方法的一致性。研究共收集临床粪便样本164份,参考方法检测结果为58份阳性,106份阴性。经统计分析,艰难梭菌毒素A/B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1.7%、95.3%、85.7%和78.3%,CCFA常规培养法分别为72.4%、98.1%、95.5%和86.7%,而艰难梭菌显色培养法分别为94.8%、92.5%、87.3%和97.0%。3种方法中,艰难梭菌显色培养法与参考方法的一致性最高(Kappa=0.856)。采用该方法检测粪便样本中的艰难梭菌操作简便,成本经济,结果判断直观、准确,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应用UE-SPE-HPLC/FLD法检测养殖业畜禽粪便中雌激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建立了超声提取(UE)-固相萃取净化(SPE)-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FLD)测定畜禽粪便中雌激素(雌三醇、17β-雌二醇、炔雌醇和双酚A)的分析方法.粪便样品用乙酸乙酯超声提取30 min,C18固相萃取柱净化,经Inertsil ODS-SP-C18(150 mm×4.6 mm, 5 μm)反相色谱柱分离4种雌激素,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HPLC/FLD)检测,流动相采用甲醇/乙腈/水(体积比为20∶30∶50),激发/发射波长为280/310 nm,流速0.8 mL·min-1,柱温40 ℃,进样量20 μL.结果表明: 4种雌激素在1.00~1000.00 μg·L-1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5),粪便中雌三醇、双酚A、17β-雌二醇和炔雌醇的检出限分别为3.35、5.01、2.13和1.12 μg·kg-1;粪便样品在雌激素浓度为0.05、0.40、1.00 μg·kg-1的添加水平下,猪粪、牛粪和鸡粪中4种物质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5.1%~91.1%、78.4%~117.0%和78.6%~97.8%;各物质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均小于6%.采用此方法检测了南京市部分规模化养殖场的猪粪、牛粪和鸡粪样品,结果显示,利用本方法得到4种雌激素检测平行性好、检出限低,适用于畜禽粪便中雌激素的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19.
应用兔抗雌二醇抗体、兔抗孕酮抗体,鼠抗雌激素受体和鼠抗孕激素受体抗体来检测乳腺癌等病例,结果显示,兔抗雌二醇抗体和兔抗孕酮抗体所标记的病例的阳性物主要见于癌细胞胞浆,应用石蜡切片且不经任何方法处理的结果为最好。应用鼠抗雌激素受体抗体和鼠抗孕激素受体抗体和鼠抗孕激素受体抗体的病例,阳性物见于癌细胞的胞核上,但需要用隔水热抗原修复法经较长时间的处理后,方能获得最佳结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miR-296-3p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大鼠颗粒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PCOS大鼠血清雌二醇(estradiol, E2)、孕酮(progesterone, P)、睾酮(testosterone, T)水平;利用苏木素-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HE)检测卵巢病理学改变;TUNEL法检测卵巢细胞凋亡;qPCR检测卵巢miR-296-3p表达水平;将各质粒分别转染卵巢颗粒细胞(ovarian granulosa cells, GCs)后分为miR-NC、miR-296-3p mimic、miR-296-3p inhibitor、miR-296-3p mimic+Vector、miR-296-3p mimic+PRKCA和miR-296-3p mimic+PRKCA+NF-κB组,以未处理的GCs为对照组;Western blot法检测p38、p-p38及NF-κB的表达水平,利用StarBase在线预测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296-3p与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