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酸雨对温州三土羊湿地水体氮营养盐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解酸雨对温州三羊湿地水体氮营养盐数量的影响,本文测定了三土羊湿地水体中不同形态氮的含量,其中氨氮2.90~10.75 mg·L-1,平均538 mg·L-1、硝态氮0.16~0.44 mg·L-1,平均0.31 mg·L-1;总氮34.04~63.20 mg·L-1,平均55.75 mg·L-1和水体的pH值,6.1~6.5,平均6.4;并测算了近两年通过降水输入到三羊湿地和三羊湿地水体中不同形态氮的数量及其占湿地现有水体中各形态氮的比例,其中输入到三羊湿地氨氮、硝态氮和总氮的量分别为2.48~2.86×104 kg、2.87×104~4.96×104 kg和5.35×104~7.82×104 kg,分别占湿地水体现有量的56%~64%、11.21~19.38倍和12%~17%;直接输送到三羊湿地水体各形态氮的数量0.72×104~0.84×104 kg、0.83×104~1.44×104 kg和1.55×104~2.27×104,分别占现有量的16%~19%,3.24~5.63倍和3%~5%.结果表明,酸雨是三,羊湿地水体氮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对三羊湿地水体富营养化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佛手山药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佛手山药块茎、叶片、茎段为外植体, 探讨了其组织培养技术。结果表明:块茎培养以暗培养MS+6-BA1.0 mg·L-1+NAA0 1 mg·L-1效果较好;叶片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 6-BA0.5~1.0 mg·L-1+NAA2.0 mg·L-1, 暗培养;茎段培养都是光培养,无节茎段以MS+6-BA1.0 mg·L-1+NAA0.5 mg·L-1较好;带节茎段的初代培养则以MS+6-BA0.5~1.0 mg·L-1+NAA0.1 mg·L-1效果较好,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0.5 mg·L-1+NAA0.1 mg·L-1,生根培养基为1/2MS +NAA0.5 mg·L-1。  相似文献   

3.
野葛叶片和茎段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探讨几种因子对野葛叶片和茎段高频再生体系建立的影响。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正交实验和单因子实验的方法。野葛叶片和茎段的最佳消毒方式为70%酒精处理30 s后再用0.1%HgCl2处理15 min;野葛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NAA 1.0 mg·L-1+2,4-D 2 mg·L-1,野葛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NAA 0.5 mg·L-1+6-BA 1.0 mg·L-1+2,4-D 2 mg·L-1;暗培养更有利于野葛愈伤组织的诱导;野葛叶片和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蔗糖浓度均为30 g·L-1;野葛叶片愈伤组织的最佳出芽培养基为MS+NAA 1.0 mg·L-1+6-BA 3.0 mg·L-1,而野葛茎段愈伤组织的最佳出芽培养基为MS+ NAA 0.5 mg·L-1+KT 2 mg·L-1;光照培养更有利于野葛叶片和茎段愈伤组织芽的再分化;野葛叶片愈伤组织再生芽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MS+NAA 0.5 mg·L-1+PP333 0.5 mg·L-1,而野葛茎段愈伤组织再生芽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MS+NAA 0.5 mg·L-1+PP333 3.0 mg·L-1;野葛叶片和茎段愈伤组织再生芽生根的最佳蔗糖浓度均为30 g·L-1;叶片再生苗移栽的最佳PP333浓度为1.0 mg·L-1,茎段再生苗移栽的最佳PP333浓度为3.0 mg·L-1;叶片和茎段再生苗的最佳移栽基质均为蛭石:珍珠岩(2:1)。  相似文献   

4.
利用二倍体蒙古黄芪种子为材料,以低能氮离子束为诱变源,将化学诱导与物理诱变相结合,探索出一套高效的多倍体诱导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氮离子注入种子后表现出明显的生物学效应;氮离子注入与秋水仙素联合诱导黄芪多倍体的效果很明显。氮离子注入剂量为2.6×1016 N+/cm2,秋水仙素浓度为100 mg·L-1,培养5 d诱导率最高为44.4%;氮离子注入剂量为5.2×1016 N+/cm2, 秋水仙素浓度为150 mg·L-1,培养10d的诱导率最高为46.2%;二者均高于对照组秋水仙素浓度为100 mg·L-1培养15 d的最高诱导率13.9%。利用细胞染色体计数鉴定多倍体为四倍体。  相似文献   

5.
长柔毛委陵菜对锌的吸收动力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不同Zn处理水平和处理时间下长柔毛委陵菜对锌的吸收动力学特性. 结果表明,在10 mg·L-1 Zn处理下,植株地上部和根系的Zn含量均在第8天达到最高值,分别为2.49×103 mg·kg-1和2.21×103 mg·kg-1;在100 mg·L-1 Zn处理下,植株地上部的Zn含量在第16天达最高值1.23×103 mg·kg-1,而根系Zn含量不存在饱和现象. 在0~160 mg·L-1 Zn处理下,植株叶片和叶柄Zn含量随Zn处理水平的提高显著增加,Zn浓度大于160 mg·L-1后, 植株叶片和叶柄Zn含量不再随介质中Zn浓度的提高而增加(甚至减少), 根系含Zn含量与介质中的Zn浓度和培养时间呈正相关,且根系Zn吸收动力学曲线具有二型性,即开始为快速的线性吸收,随后是较缓慢的饱和吸收,两者分界点约在1~2 h,这可能分别与根细胞壁吸附Zn和Zn跨根细胞膜运输有关.  相似文献   

6.
濒危植物珙桐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珙桐冬芽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研究,结果表明:珙桐冬芽直接诱导丛生芽的最适培养基为WPM+NAA 0.2 mg·L-1+6-BA 3.0 mg·L-1+AC 2.0 g·L-1;珙桐带芽茎段增殖的适宜培养基为WPM+NAA 0.05 mg·L-1+6-BA 1.0 mg·L-1+GA3 2.0 mg·L-1+AC 2.0 g·L-1;生根最佳培养基为White+IBA3.0 mg·L-1+6-BA 1.0 mg·L-1+AC 2.0 g·L-1,在此条件下,根发育良好,植株健壮;组培苗炼苗后移栽,成活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7.
吴双秀  祖元刚 《植物研究》2006,26(2):201-205
对杂交杨树新品种廊坊杨3号(Populus langfangensis 3,(P. deltoides (“Shan Hai Guan”)×((P. simonii × pyramidalys)12×Ulmus pumila) 的离体叶片和茎段在附加BA、NAA、IBA和2,4-D的MS培养基上的直接和间接的器官分化、愈伤组织形成和植株再生进行了研究。叶柄和叶片最容易在叶脉处直接诱导生芽。从叶片直接诱导生芽的激素条件为1~2 mg·L-1 BA和0.5 mg·L-1 IBA,最高生芽率可达90%。2,4-D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由愈伤组织诱导生芽的激素条件为0.3~0.5 mg·L-1 BA 和 0.02 mg·L-1 IBA或NAA,生芽率达76%。较好的生根条件为0.1 mg·L-1 BA和0.2~0.5 mg·L-1 IBA,生根率可达67%。以上再生条件为廊坊杨3号的转基因育种和无性快繁技术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8.
上海公园水体夏季浮游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薄芳芳  杨虹  左倬  由文辉 《生态学杂志》2009,28(7):1259-1265
为了解公园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状况,分析浮游植物物种分布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揭示浮游植物物种对生态环境的需求,于2008年7月和9月对上海市11个公园水体浮游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对获得的浮游植物数据和环境因子数据进行典范相关分析(CCA),并绘制了物种与环境因子关系的二维排序图。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共鉴定出浮游植物384种,隶属于8门,浮游植物密度范围为2.01×105~57.60×105 cells·L-1;群落组成以蓝藻、裸藻、硅藻和绿藻为主,主要优势种有细微颤藻、无常蓝纤维藻、尾裸藻、颗粒直链藻、梅尼小环藻、普通小球藻、四尾栅藻等;7月影响浮游植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依次为铵态氮、溶解氧、水温和总磷,而9月的pH值、水温、溶解氧、透明度和总氮含量对浮游植物的分布产生影响较大;其中,透明度和浮游动物量是影响隐藻、甲藻和硅藻藻类生物量的主要环境因子,而蓝藻、裸藻、绿藻主要受水体氮磷营养盐浓度和溶解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嘉陵江小三峡硅藻群落结构及水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嘉陵江小三峡硅藻群落结构及水质状况,按枯水期(2006年11月—2007年3月)、平水期(2007年4—6月)和丰水期(2007年7—9月)分别采集6个样点的硅藻样品,分析其物种组成、细胞密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及硅藻商等,并结合理化指标对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嘉陵江小三峡共有硅藻78种(含变种和变型),隶属2纲、10科、20属;硅藻细胞密度为0.53×104~3.58×104 ind·L-1,总平均1.55×104 ind·L-1;多样性指数值(H′)为1.62~2.96,总平均2.33;均匀度指数值(E)为0.28~0.56,总平均0.42;嘉陵江小三峡水质总体上属β-中污水体,沙溪、北温泉水质较好,属微污水体,碚石、牛石沱水质次之,为β-中污水体,盐井、毛背沱水质最差,为α-中污水体。  相似文献   

10.
花楸腋芽增殖途径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花楸茎节为外植体进行组培腋芽增殖途径研究,结果表明:利于花楸生长的最适宜基本培养基为MS培养基;芽诱导培养基为1/2MS+6-BA 2.5 mg·L-1+2.4-D 0.5 mg·L-1;增殖培养基为MS+6-BA(1.600~2.100)mg·L-1+NAA(0.140~0.230) mg·L-1,平均繁殖系数达到13倍以上;继代壮苗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0.2 mg·L-1+IBA 0.2 mg·L-1;在1/2MS+IBA 0.3 mg·L-1培养基上,平均生根数为5.96,生根率达90.20%。将生根后的组培苗移栽至腐殖土:泥炭土:河沙(比例为3:2:1)的基质中,成活率达95.55%。  相似文献   

11.
我国葫芦科植物离体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葫芦科植物包括多种瓜类蔬菜,对其进行离体培养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综述了国内在葫芦科植物器官培养、体细胞胚胎发生、花药培养、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及离体遗传转化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并对葫芦科植物离体培养、遗传转化与育种的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国内双歧杆菌制剂临床预防小儿继发性腹泻的效果。方法按照系统评价的要求检索CBMd isc、VIP、CNK I以及万方数据库等,获得18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计患儿4050例,对其进行M eta分析,并评价M eta分析结果的稳定性和发表偏倚。结果异质性检验χ^2=34.60,P=0.007〈0.05,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 eta分析,合并RR=0.41,95%C I为0.35~0.49,总体效应检验,Z=10.39,P〈0.00001,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固定效应模型RR值和95%C I与随机效应模型完全一致,剔除小样本报道后的合并RR=0.42,95%C I为0.35~0.50,与剔除前的结果基本一致,且本研究的发表偏倚得到了很好地控制。结论从现有的临床证据来看,双歧杆菌制剂能降低小儿继发性腹泻的发生率,对预防小儿继发性腹泻起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葫芦科植物包括多种瓜类蔬菜,对其进行离体培养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综述了国内在葫芦科植物器官培养、体细胞胚胎发生、花药培养、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及离体遗传转化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并对葫芦科植物离体培养、遗传转化与育种的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心率(HR)、心指数(CI)、体循环阻力(SVR)作为效应指标,明确右美托咪啶(Dex)用于SICU 镇静时年龄和血流动 力学效应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 年3 月~7 月间在我院SICU 接受普胸或者普外科手术后需要短期镇静患者38 例,各年龄段分 布相对均匀。在病人术后Ramsay评分≤ 3 分时给予右旋美托咪啶6.0 ug/kg/h,连续静脉输注10 min 后停药,应用脉搏指示连续 心输出量监测技术(PICCO)记录用药前及用药后3 min、5 min、8 min、10 min、15 min、20 min、30 min、45 min、60 min、90 min、120 min 的11 个时间点的HR、CI 和SVR。结果:HR、CI 和SVR 的EMAX 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大,可以通过数学模型表示:E= (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用于SICU 镇静时,患者HR、CI和SVR的EMAX 呈 年龄依赖性变化。  相似文献   

15.
我国蝴蝶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略介绍了我国目前蝴蝶产业的背景情况和发展现状,着重阐述了该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目标与思路、政策与法律、科研与技术、人才与培养等一系列问题,并针地性提出了相应解决意见。  相似文献   

16.
We have established xeroderma pigmentosum group A (XPA) gene-knockout mice with nucleotide excision repair (NER) deficiency, which rapidly developed skin tumors when exposed to a low dose of chronic UV like XP-A patients, confirming that the NER proces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eventing UVB-induced skin cancer. To examine the in vivo mutation in the UVB-irradiated epidermis, we established XPA (−/−), (+/−) and (+/+) mice carrying the Escherichia coli rpsL transgene with which the mutation frequencies and spectra in the UVB-irradiated epidermal tissue can be examined conveniently. The XPA (−/−) mice showed a higher frequency of UVB-induced mutation in the rpsL transgene with a low dose (150 J/m2) of UVB-irradiation than the XPA (+/−) and (+/+) mice, while, at a high dose (900 J/m2) they showed almost the same frequency of mutation as the XPA (+/−) and (+/+) mice, probably because of cell death in the epidermis of the XPA (−/−) mice. However, CC→TT tandem transition, a hallmark of UV-induced mutation, was detected at higher frequency in the XPA (−/−) mice than the XPA (+/−) and (+/+) mice at both doses of UVB. This rpsL/XPA mouse system will be useful for further analyzing the role of NER in the mutagenesis and carcinogenesis induced by various carcinogens.  相似文献   

17.
18.
我国大麦醇溶蛋白多肽的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湛小燕  黄培忠 《遗传学报》1991,18(3):252-262
对22个省的大麦农家品种487份和3个近缘野生种的10份材料,应用SDS-PAGE、IEF及双向电泳(IEF、SDS-PAGE)进行了醇溶蛋白多肽多态性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B醇溶蛋白多肽多态性十分显著。经SDS-PAGE可分出16种带型,归为α、β、γ、ω四组,不同的多肽带型中间也有一些多肽是共有的;(2)5种带型的地理分布表明,具有同种带型的品种分布于一定的地理区域;各区域品种所具有带型类型的数目虽然不同,但表现出一定的趋向,这种趋向似与大麦进化和生态区域有关;(3)近缘野生大麦的带型有的与农家品种带型相似,有的则相异;但一些农家品种的带型在供试近缘野生种中还未找到与之相近的带型;(4)初步讨论了醇溶蛋白多肽多态性在品种鉴定上的应用和作为栽培大麦生态区域划分辅助手段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细胞分裂素对植物衰老的延缓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细胞分裂素是一类重要的植物激素,它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植物的衰老。主要从3个方面综述了细胞分裂素与植物衰老之间的关系,即:(1)植物衰老过程中内源细胞分裂素含量变化;(2)外源细胞分裂素的影响;(3)转入与细胞分裂素的合成、降解相关的基因对植物衰老产生的影响。此外,还从细胞分裂素与糖、与脂质氧化反应以及与其它植物激素的关系方面探讨了细胞分裂素在延缓植物衰老中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