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周佳君  罗涟  郭莉丽  马兰  朱洲  李昆  邵森 《中华全科医学》2019,17(12):2038-2041
目的 探讨神经梅毒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水平与临床特征的关系,了解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5月就诊于杭州市西溪医院的神经梅毒患者(30例)、非神经梅毒患者(30例)及健康体检者(20例)。比较分析各组间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各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比较各组之间血清抑素C水平差异及治疗前后变化。 结果 神经梅毒患者血清胱抑素C显著高于非神经梅毒患者及健康对照组(P<0.05),非神经梅毒患者血清Cys C水平有高于健康对照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梅毒患者经驱梅治疗后血清胱抑素C可显著下降(P<0.05)。Cys C预测神经梅毒ROC曲线下面积0.71[P=0.022,95%CI(0.53,0.89)],最佳诊断界值为1.09 mg/L,其预测敏感度为55%,特异度为90%;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脑脊液蛋白水平及简明精神量表评分正相关(r=0.232,P=0.012;r=0.273,P=0.003),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脑脊液RPR滴度、细胞数及脑脊液压力无明显相关性(r=0.413,P=0.154;r=0.313,P=0.446;r=-0.124,P=0.142)。 结论 血清胱抑素C与神经梅毒发生具有相关性,可评估神经梅毒病情,并对神经梅毒存在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 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11月在肥城矿业中心医院行择期PCI术的ACS患者172例,检测所有患者血清Cys C、hs-CRP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Cys C、hs-CRP对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 172例患者中,共28例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发生MACE,发生率为16.3%;MACE患者血清Cys C、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非MACE患者[(1.53±0.41)mg/L比(1.19±0.28)mg/L,(8.24±1.50)mg/L比(7.17±1.2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Cys C曲线下面积(AUC)为0.713,最佳临界值为1.19 mg/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7.8%和57.6%;hs-CRP AUC为0.805,最佳临界值为130 mg/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7%和62.3%。结论 ACS患者PCI术后Cys C、hs-CRP水平升高对术后MACE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血清Cys C水平高于1.18mg/L或hs-CRP水平高于7.23 mg/L的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与血肌酐(SCr)等反映透析充分性指标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评价其在判断腹膜透析(PD)患者残余肾功能(RRF)状态及透析效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5月至2007年11月间行PD治疗、病情稳定的118例患者。所有患者在透析过程中,每3个月进行一次临床随访,全面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改变,包括Cys C、体表面积(BSA)、尿量(UV)、尿素氮(BUN)、SCr等。测定每周总尿素氮清除率(totalKT/V urea)、每周肌酐总清除率(total weekly CCr)、蛋白质表现率(nPNA)来判断透析效能。RRF以残余肾肌酐清除率(rGFR)表示。按有无尿量分为两组,分别检查Cys C、SCr判断有无RRF,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并求其曲线下面积(AUC)。结果:男性患者平均Cys C为(5.87±1.84)mg/L,女性患者为(5.17±1.4)mg/L(t=-2.31,P=0.02)。男性患者SCr为(8.15±3.29)mg/L,女性患者为(8.65±4.2)mg/L(t=0.6,P=0.08)。将rGFR按<1、1.1~4、4.1~8和>8 ml/min×1.73 m2分为四组,Cys C及SCr分别为(6.88±1.49)、(5.67±0.93)、(4.68±0.79)和(3.61±1.01)mg/L以及(12.8±5.25)、(9.3±2.49)、(6.08±1.82)和(4.12±1.46)mg/L。Cys C及SCr与rGFR呈显著负相关(r=-0.66,P<0.05及r=-0.59,P<0.05)。Cys C与total CCr(r=-0.64,P<0.05),以及total KT/V urea(r=-0.57,P=0.05)亦呈明显负相关,与nPNA(r=-0325,P>0.05)不相关。SCr与total CCr(r=-0.57,P<0.05)、total KT/V urea(r=-0.554;P=0.01)、nPNA(r=-0.132,P=0.01)呈明显负相关。Cys C与SCr的相关系数为0.65,P<0.05。ROC曲线显示有尿及完全无尿两组患者Cys C及SCr的AUC曲线完全一致,前者分别为0.921vs0.858,后者为0.707vs0.545,Cys C较SCr更敏感。结论:血清Cys C水平与PD患者的RRF有密切的关系,在判断PD患者RRF方面较SCr更为敏感,而且结果更加稳定,可作为判断PD患者RRF及透析效能变化的内源性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 C)联合尿微量白蛋白(mALB)在高血压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2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30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2组人群的Cys C、尿mALB和血Cr水平。结果2组血Cr分别为(63.9±21.1)μmol/L和(78±21)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ys C分别为0.79 mg/L和1.38 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 C诊断高血压肾病的价值显著高于mALB和Cr(P<0.05);高血压患者中血Cys C与血Cr联合诊断阳性率为50%,尿mALB联合诊断阳性率是80%,Cys C与尿mALB组合诊断高血压肾病的价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ys C联合尿mALB组合可明显提高高血压肾病检测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胱抑素C在2型糖尿病(T2DM)肾病早期检测的意义。方法将80例T2DM患者按糖尿病肾病(DN)诊断标准分为DN组与非肾病(NDN)组。另择52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NC)组。同时检测三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肌酐(Cr)、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 C),并对比分析。结果三组HbA1c、Cr、BUN、Cys 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N组Cys C水平均高于NDN组和NC组(P<0.01);NDN组和NC组的Cr、BUN、Cys C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N组和NDN组分别与NC组的HbA1c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N组和NDN组的HbA1c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N组的Cys C分别与BUN和Cr变量间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542,P<0.05;r=0.781,P<0.01)。结论 Cys C是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损害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血清胱抑索C检测在不同程度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并观察厄贝沙坦对其的影响.方法 选择1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并以36例健康人做为对照,分别测定血清胱抑素C(Cys C)、血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将17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血肌酐水平细化分为A、B两组,然后分别给予厄贝沙坦150mg/d服用,8周后重复测量上述指标.结果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血清Cys C和血肌酐(Cr)、尿素氮(BUN)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经厄贝沙坦治疗后,在A组中血清CysC和血肌酐(Cr)、尿素氮(BUN)均明显下降(P<0.01,P<0.05),B组中血清Cys C水平下降(P<0.05),血肌酐(Cr)、尿素氮(BUN)无明显变化.结论 血清Cys C可以作为2型糖尿病肾病肾功能损害早期的诊断指标之一,厄贝沙坦可以降低血清Cys C水平,延缓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胱抑素C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内分泌科2011年8月—2012年4月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37例进行研究,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将其分组。检测血胱抑素C,观察指标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无糖尿病肾病组(A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B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组)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分别是(15.24±10.83)mg/24 h,(198.71±63.08)mg/24 h,(1025.36±495.47)mg/24 h;胱抑素C分别是(0.73±0.25)mg/L,(1.43±0.41)mg/L,(2.05±0.59)mg/L。B组、C组与A组比较,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和胱抑素C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呈正相关(r=0.571,P<0.05)。结论血胱抑素C可做为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并评价不同程度糖尿病肾病患者胱抑素C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荆州市中心医院自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共收治9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m ALB)水平按照国际糖尿病肾病Mogensen分期标准将全部患者分为3组:正常白蛋白尿组29例(m ALB<30 mg/d);微量白蛋白尿组33例(m ALB 30~300 mg/d));大量白蛋白尿组36例(m ALB≥300 mg/d)。另选取本院同期体检者32例健康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对各组的血浆胱抑素C、血肌酐定量进行测定,对比分析各组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并对各组尿m ALB、胱抑素C、血肌酐及Ccr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大量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正常白蛋白尿组、健康对照组m ALB分别为(356.1±45.3)、(68.8±34.0)、(14.3±2.6)、(11.5±3.0)mg;尿胱抑素C分别为(2.42±0.69)、(1.91±0.78)、(1.05±0.17)、(0.88±0.22)mg/L;尿血肌酐分别为(99±32)、(70±18)、(83±16)、(76±18)μmol/L;Ccr分别为(1.9±0.4)、(2.6±0.4)、(2.8±0.6)、(2.7±0.6)m L/s。其中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患者血浆胱抑素C与尿m ALB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且大量白蛋白尿组尿m ALB和胱抑素C水平显著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P<0.01)。胱抑素C与m ALB呈显著正相关(r=0.769,P=0.008),与血肌酐呈显著正相关(r=0.779,P=0.007)。胱抑素C与Ccr呈显著负相关(r=-0.749,P=0.012),血肌酐与Ccr呈显著负相关(r=-0.668,P=0.021)。结论血浆胱抑素C水平变化可指示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改变,提倡将其作为糖尿病肾病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在脑卒中高危人群中,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对心血管事件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 2013年4月从杭州市朝晖街道筛查出脑卒中高危人群677例,收集其血清Cys C及其他临床资料。根据血清Cys C水平,将入选者分为4组:Q1(Cys C<0.830mg/L)、Q2(0.830mg/L ≤ Cys C<0.940mg/L)、Q3(0.940mg/L ≤ Cys C ≤ 1.060mg/L)和Q4(Cys C>1.060mg/L)。并在随后两年观察其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对不良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2例(发生率6.2%)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与无不良心血管事件组比较,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组血清Cys C、年龄和心脏病史比例明显升高(P<0.05),与Q1组比较,Q4组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比例明显升高(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ys C、心脏病史、脑卒中家族史是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独立危险因素。与Q1组比较,Q4组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是Q1组的5.143倍(OR=5.143,95% CI:1.831~14.444,P=0.002)。结论 血清CysC水平是早期判断脑卒中高危人群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0.
周小蕙 《吉林医学》2013,(32):6667-6668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中糖化血红蛋白、β2-微球蛋白、胱抑素C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8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糖化血红蛋白、β2-微球蛋白、胱抑素C、尿素、肌酐水平的测定。结果:糖尿病患者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为A组、B组两组,A组的β2-微球蛋白(1.88±0.71)mg/L、胱抑素C(0.89±0.30)mg/L和B组的β2-微球蛋白(2.26±0.95)mg/L、胱抑素C(1.19±0.41)mg/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的β2-微球蛋白(1.51±0.56)mg/L、胱抑素C(0.71±0.24)mg/L(P<0.05),糖尿病B组的β2-微球蛋白、胱抑素C阳性检出率高于尿素、肌酐(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β2-微球蛋白、胱抑素C水平的检测有助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在慢性非糖尿病肾病2~4期患者中的水平及与其他肾功能评价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129例慢性非糖尿病肾病患者和3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CysC和其他肾功能指标检测。结果慢性非糖尿病肾病2~4期患者的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肌酐(SCr)、C反应蛋白、尿素氮和CysC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慢性肾病2~4期患者的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回归分析显示,CysC与SCr呈显著正相关(r=0.802,P〈0.01);CysC与尿素氮呈显著正相关(r=0.796,P〈0.01);CysC与eGFR呈显著负相关(r=-0.812,P〈0.01)。慢性肾病不同分期患者中,随着eGFR的减少,CysC水平逐渐增加。结论血清CysC检测是评估慢性肾病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较理想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王宋青 《海南医学》2010,21(6):38-39
目的通过测定母乳性黄疸患儿血清Cys C、β2-MG的含量,探讨母乳性黄疸对肾脏滤过功能的影响。方法CysC采用ELISA法测定,β2-MG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对40例母乳性黄疸患儿(按血清胆红素水平分为A组:胆红素〈12.9mg/all;B组:胆红素≥12.9mg/d1)和30例正常健康儿(对照组:C组)血清中Cys C和β2-MG的含量与血肌酐(血Cr)、血尿素氮(BUN)进行比较。结果A组与C组Cys C、β2-MG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B组与A组Cys C、β2-MG的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随黄疸消褪,血CysC、β2-MG水平明显下降,血CysC与β2-MG水平呈正相关(r=0.582,P〈0.05);所有母乳性黄疸患儿血Cr、BUN全部正常,三组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母乳性黄疽患儿血清胆红素≥12.9mg/dl时,可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血CysC与β2-MG水平可早期敏感地反应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测定肝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和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等肝纤维化的指标,探讨Cys C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收集肝病患者3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临床诊断指标将其分为慢性肝炎组、肝硬化代偿组、肝硬化失代偿组及肝肾综合征组,同时收集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的血清Cys C、血肌酐(Scr)、尿素氮(BUN)、HA、PcⅢ、Ⅳ型胶原(ⅣC)和层粘连蛋白(LN)的浓度;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各患者组与对照者之间的比对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血清Cys C、HA、PcⅢ、ⅣC和LN水平随肝病的发展呈升高的趋势,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血清Cys C水平与HA、PcⅢ、ⅣC、LN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是0.987 7、0.989 0、0.998 3、0.976 8(P〈0.01);除肝肾综合征组外,血清Scr和BUN水平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表明血清Cys C水平随着肝病病程的进展而逐渐升高,可作为评价肝纤维化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及同型半胱氨酸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1年3月~2013年12月收入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按是否合并糖尿病肾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56例)和糖尿病肾病组(64例)。选择同期1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研究对象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及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肌酐浓度分别为(3.56±1.45)mg/L、(1.05±0.23)mg/L、(17.79±2.35)μmol/L、(88.19±10.06)μmol/L,对照组分别为(1.06±0.28)mg/L、(0.76±0.36)mg/L、(8.89±2.35)μmol/L、(66.88±15.34)μmol/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糖尿病组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肌酐浓度分别为(2.50±1.64)mg/L、(0.85±0.23)mg/L、(15.70±4.05)μmol/L、(65.19±10.06)μmol/L,糖尿病肾病组分别为(7.35±4.34)mg/L、(2.49±0.36)mg/L、(20.20±8.05)μmol/L、(150.30±30.23)μmol/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肌酐、高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均呈正相关(r=0.605、0.840、0.601,P〈0.05);高敏C反应蛋白与血肌酐、胱抑素C呈正相关(r=0.521、0.672,P〈0.05);血肌酐与胱抑素C呈正相关(r=0.593,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血清胱抑素C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能反映糖尿病患者早期的肾损害,为临床判定糖尿病肾病比较敏感的指标,可为临床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脂联素(ADPN)水平与性别、年龄、原发病、合并症、生化指标的关系.以及ADPN与不同分期CKD之间的关系,分析其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5月-11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肾内科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测定40例CKD患者血清ADPN水平,同时检测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酸(UA)、血钙(Ca)、血磷(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浆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水平,分析其相关性。结果CKD患者血清ADPN水平为(76.55±48.62)μg/mL,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45);Pearson简单相关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ADPN与BUN、Scr、P水平呈正相关(r=0.533、0.525、0.434.均P〈0.05),与Ca、TG、ALB、Hb水平呈负相关(r=-0.473、-0.406、-0.492、-0.343,均P〈0.05);BUN、TG、ALB进入回归方程(R。=0.469,P=0.000)为影响血清DPN最为显著的因素;ADPN与年龄、原发病、UA、TC、LDL、HDL-C及是否合并高血压和/或冠心病无相关性(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DPN与CKD各分期间呈正相关性(r=0.559,P=0.000)。结论CKD患者血清ADPN水平与年龄及原发病无关,与性别及肾功能有关。ADPN可能是早期干预慢性肾功不全、延缓其进展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水平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26例糖尿病(DM)患者,其中单纯糖尿病组6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DN)组60例,并选择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检测三组研究对象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及CysC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早期DN组中CysC水平明显高于单纯DM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但单纯DM组和早期DN组之间Scr、BUN、Ccr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早期DN组中CysC阳性检出率为58.33%,明显高于Scr(21.67%,P〈0.01)和BUN(20.00%,P〈0.01);早期DN组中CysC与Scr、BUN均旱高彦TF相关(P<O.01).结论 血清Cvs C县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7.
葛振江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11):1324-1326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损伤的实验室预警指标及与肾功能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27例慢性肾功能损伤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情况,将127例慢性肾功能损伤患者分为轻、中、重三组,同期选择30例来我院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肾功能损伤患者与对照组胱抑素C(Cys-C)、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及B型钠尿肽(BNP)等肾功能指标,并分析各项检测指标与肾功能损伤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Cys-C、β2微球蛋白(β2-MG)、Scr、BUN及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不同肾功能损伤程度患者以上肾功能指标及Cys-C、Scr、BUN阳性检出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Cys-C、Scr及BUN水平与肾功能损伤呈显著负相关,且Cys-C相关系数(r=-0.872)明显优于Scr及BUN(P< 0.05).结论 血清Cys-C、Scr及BUN水平与肾功能损伤有显著相关性,可作为肾小球滤过率异常症状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在慢性肾功能损伤的诊断和疗效判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尿胱抑素C (urinary cystatin C,UCysC)与尿白蛋白/肌酐(urine albumin-creatinine ratio,UACR)的相关性,进而探讨UCysC作为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早期诊断标准的意义.方法 采取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将100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依据UACR水平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19)、微量白蛋白尿组(n=59)和大量白蛋白尿组(n=22).常规记录查体结果和相关生化指标,同时采用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particle-enhanced turbimetric assay method)测定不同分组患者UCysC水平.结果 在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UCysC随着UACR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CysC与UACR之间呈正相关(r=0.766,P=0.000),以UACR值30mg/g为切入点,作ROC曲线,得出曲线下面积为0.915,这说明UCysC对于早期DN来说,具有很好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论 UCysC与UACR之间具有独立相关性,UCysC可以作为DN早期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血清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fin C,简称Cys C)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变化,评价其对肾滤过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68例(观察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轻度20例,中度26例,重度22例)及无黄胆(对照组)28例新生儿血清中Cys C的水平以及血肌酐、尿素氮进行测定,并采用SPSS11.0进行统计学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高胆红素血症组血肌酐、尿素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CysC水平升高,随着胆红素的消退,CysC水平下降。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时肾小球滤过功能会受损,血CysC是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敏感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