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经会阴骶前引流配合肠内营养治疗Dixon术后吻合口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直肠癌发病率较高,其中低位直肠癌约占65%~75%[1],由于TME(全直肠系膜切除)技术的普遍实施,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约为7%~11%[2].  相似文献   

2.
结直肠手术使用吻合器所致吻合口狭窄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结直肠外科使用吻合器技术,特别是处理低位直肠癌,被认为是近半个世纪以来.最大的进展之一。自1980年以后,Knight和Gfiffen发展了双吻合技术以及Moran和Docherty等的三吻合技术.它不但减少了外科医生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效率,更为重要的是使得保留肛门括约肌的直肠癌低位前(Low anterior resection.LAR)和超低位前切(ULAR)成为了可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经肛门拖出式前切术对低位直肠癌患者并发症及复发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接受腹腔镜下经肛门拖出式前切术治疗的低位直肠癌患者(观察组,n=80)临床资料,同期腹腔镜下非肛门拖出式前切术治疗的低位直肠癌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n=80)。数据统计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完成,术中术后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理切缘距离明显增大[对照组(3.0±0.6) cm,观察组(3.9±1.1) cm, P<0.05]、局部复发率明显降低[对照组5.0% ,观察组1.3%, 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和阳性淋巴结数目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下经肛门拖出式前切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简便易行,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4.
˫�Ǻϼ����ڵ�λֱ�����������е�Ӧ��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2  
低位直肠癌是我国直肠肿瘤性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所有直肠癌的 70% [1] 。近年来由于从理论和实践上证实了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加之手术技术的提高,全直肠系膜切除 (TME)原则的普遍实施,尤其是双吻合技术 (doublestaplingtechnique,DST)的广泛应用,使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得以很大的提高。双吻合技术在直肠癌术中的成功应用,在直肠癌外科手术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根据北京协和医院的统计资料,上世纪 60年代直肠癌的保肛率为 41%,到引进双吻合技术的 90年代后,直肠癌的保肛率达 72%。DST最初由Griffen等 [2]首先…  相似文献   

5.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低位直肠癌约占70%左右[1]。目前,手术切除仍然是当前直肠癌治疗中的主要手段[2],低位超低位保肛手术已成为中低位直肠癌的首选术式。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  相似文献   

6.
直肠癌超低位切除的理论基础与临床效果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于中、下段直肠癌 ,由于临床病理资料的积累和 DST(Double Staping technique)技术的开发 ,近年来 ,在根治的前提下 ,越来越注重手术后的QOL(Quality of life)。超低位切除术即是保存正常排便机能的最佳术式。1 直肠癌超低位切除的涵义  直肠癌的前切除术 ,如吻合口在腹膜反折以上称高位前切除术 ,吻合口在腹膜反折以下称低位前切除术。在低位前切除术中若吻合口位于肛提肌上缘 ,谓之超低位前切除术 [1]。  超低位前切除术的概念 ,初始是由白鸟常男(1 977) [2 ] 提出来的 ,称较低位前切除术 (Superlowanterior resection)。后在…  相似文献   

7.
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是常见的并发症[1-2],若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可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随着腹腔镜技术的进步,超低位(肿瘤下缘距肛缘≤5 cm)直肠癌保肛手术成为可能。但腹腔镜直肠癌术后具有与传统手术相似  相似文献   

8.
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术式探讨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低位直肠癌(距肛缘7cm以下)是最常见的直肠肿瘤。近年来,随着对直肠癌转移规律的认识、手术技术的提高、尤其双吻合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对肿瘤距肛缘6cm以上者行双吻合技术低位前切除术或超低位前切除术已成为常规术式,而关于距肛缘6cm以下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正成为当前探索的热点。  相似文献   

9.
正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是目前世界上致死率第四位的恶性肿瘤,仅次于肺癌、胃癌和肝癌[1]。其发病率逐年上升。2014年,直肠癌成为全世界女性发病率第二(9.2%)、男性发病率第三(10.0%)的恶性肿瘤[2]。20世纪末以来,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特别是吻合器的发展和使用,在低位及超低位直肠癌手术中提高手术效率、减轻术者工作负担。更重要的是,在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相似文献   

10.
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手术后局部复发率高[1],预后差.在根治性切除手术的基础上辅以放化疗,特别是随着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radiochemotherapy,NRT)的引入,直肠癌治疗在降低肿瘤局部复发率、提高保肛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进步.本研究通过对比对腹腔镜联合NRT与传统手术联合NRT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疗效,探讨两种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肛肠外科理论进展和吻合器应朋,中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已由40%提高到70%[1],但是术后吻合口瘘并发症的处理仍闲扰着肛肠外科医师。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2008年10月~2011年10月对120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了保月T手术治疗,分别采取经后会阴和左侧腹壁不同途径骶前引流预防和治疗中低位直肠癌吻合口瘘,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直肠癌柱状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技术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发展很快,以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TME)为最突出的代表,显著降低了局部复发率,提高了保肛率和5年生存率[1-3],也是普通外科医师最关注的领域.相比而言,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bdominoperlneal resection, APR)则没有明显进展,也缺乏关注.  相似文献   

13.
低位直肠癌、肛管癌,特别是肿瘤的下缘距肛缘2~5cmT3、T4期患者,目前仍以经腹会阴切除(APR)手术为主,但术后局部复发率高,5年生存率低[1],且容易造成直肠穿孔等并发症。我们采用了Holm等[2]介绍的一种称为柱状经腹会阴切除术(C-APR)的方法,治疗了5例低位直肠癌,介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改进,吻合器等手术器械及术前新辅助治疗(术前放化疗)的应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率显著增高。低位前切除或超低位前切除已成为目前常用的术式 [1]。但有关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指征、术式选择、手术并发症防治等问题仍存在争议。本文就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并发症及防治对策进行讨论。1 术中及术后出血低位直肠癌术中术后出血是较常见的并发症,重者可危及生命。出血的局部因素主要有骶前出血,系膜出血,吻合口出血及剥离创面出血等。1. 1 骶前出血 文献报告,低位直肠癌骶前出血占 2% ~4 6%,主要为: (1)骶前静脉丛出…  相似文献   

15.
<正>低位前切除术(low anterior resection, LAR)是目前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常用术式,能够达到根治效果且保存肛门控便功能[1]。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 LARS)是许多直肠癌术后的主要问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2]。LARS国际共识小组(LARS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Group)[3]提出,  相似文献   

16.
Ԥ���Գ�����ڵ�λֱ���������е�Ӧ��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近年来,随着吻合器,尤其是双吻合技术在结直肠手术中的广泛应用以及手术理念的不断改进,愈来愈多的低位直肠癌病人采用保肛手术。然而虽然保肛率上升,但是与低位或超低位吻合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治疗的质量,包括发生率较高的吻合口漏以及直肠低位前切除术后综合征等。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约在 10% ~20%之间 [1],主要与吻合口与肛缘的距离有关, 5cm以内的发生率为 5cm以上病人的 6倍 [2],而>8cm的结直肠吻合,一般很少发生吻合口漏。一旦术后发生吻合口漏,常常出现程度不等的吻合口周围炎、盆腔感染或弥漫性…  相似文献   

17.
中低位直肠癌手术中吻合器械的合理使用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治疗理念的进步,特别是以吻合器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应用,使中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不断增加.以全直肠系膜切除(TME)为基本技术的低位(LAR)或超低位(uLAR)前切除已成为目前常用的术式[1].但有关保肛手术的适应证、器械吻合的并发症及其预防等问题,仍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本文仅就中低位直肠癌手术中器械吻合的合理使用做一讨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腹腔镜器械切割缝合器(ATP45)在直肠癌低位保肛术中应用的方法和效果.为提高低位直肠癌保肛率探索新的吻合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应用ATB45,在全直肠系膜切除(TME)的基础上完成保肛手术.结果 低位前切除术5例,超低位前切除术12例.ATB45切割、吻合直肠肠壁满意,断端出血少.患者恢复顺利,无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等情况发生.结论 腹腔镜器械切割缝合器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使双吻合器技术更加方便,矿大了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适应证范围,安全可亍.  相似文献   

19.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原则与适应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汪建平 《临床外科杂志》2005,13(11):678-679
在低位直肠癌手术的选择上,保肛手术一直是被关注的热点。随着直肠癌根治术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原则的导入,对直肠癌浸润转移规律的进一步认识和吻合技术、吻合器械的发展等使得超低位结-直肠(肛管)吻合成为可能,以及术前新辅助治疗(术前放化疗)的应用可使一部分中晚期低位直肠癌病例肿瘤缩小和降期,为保肛手术创造了条件。近年来保留肛门括约肌的根治术比例已明显提高,成为低位直肠癌主流术式。保肛手术就其定义来说应该是:按传统经典手术原则需行Miles术的低位直肠癌改变为低位或超低位吻合以保留原肛门功能的一种术式。上段直肠癌的手…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低位直肠癌的发病呈上升趋势,治疗低位直肠癌不仅要求根治肿瘤,而且应尽可能保留健全的排便、控便及性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人们对直肠癌生物学特性及解剖结构认识的深入以及腹腔镜技术的成熟,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已得到广泛开展。现就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发展及现状综述如下。1开展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依据低位直肠癌是指距离齿状线5 cm以内的直肠癌[1]。低位直肠癌保肛最主要的问题是下切缘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