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建儿 《护理与康复》2008,7(9):694-695
目的探讨Z~track注射法的临床效果,提高深部肌内注射的质量。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对本院1282例患者作常规注射法和Z—track注射法比较,注射后在渗血、渗液、疼痛、拔针后压迫时间等方面作评价。结果除疼痛以外,在注射后减少渗血及渗液量、减少拔针后压迫时间等方面,Z-track注射法均优于常规注射法,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Z—track注射法能减少注射后渗血、渗液,并减少拔针后压迫时间。  相似文献   

2.
关于静脉输液后两种拔针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观察新拔针方法与旧拔针方法在临床上引起的疼痛反应及针眼出血和皮下淤血情况,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对普外科100例住院患者进行手背双侧同部位静脉穿刺后拔针方法对比观察研究。左侧采用快速旧式拔针法(对照组:用无菌干棉签按压穿刺点上方,常规快速拔出针头);右侧采用新式拔针法(观察组:常规快速拔出针头,用无菌干棉签按压穿刺点上方)。结果:新式拔针方法的疼痛、针眼出血及皮下淤血发生率显著低于旧式拔针方法(P〈0.01)。结论:新式拔针方法可减轻患者对肌肉的刺激,使疼痛、针眼出血及皮下淤血减轻,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静脉穿刺后新式拔针法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与传统拔针法相对比是否有优势。方法78例住院患者,采取自身对照法,对比观察同一患者新旧两种拔针方法的疼痛反应和皮下淤血。结果传统拔针法疼痛发生率为66.7%,新式拔针法为29.5%,两组比较,x^2=21.596,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而皮下淤血的发生率分别为46.2%和14.1%,两组比较,x。=29.118,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式拔针法明显优于传统拔针法。  相似文献   

4.
静脉输液时不同拔针法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金琴 《现代护理》2003,9(9):715-715
目的 探讨不同拔针法在静脉输液中的效果。方法 为减轻病人的痛苦,本文对不同静脉输液拔针法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新拔针法在减轻病人疼痛及出血方面明显优于常规拔针法。结论 提示新拔针法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拔针法在静脉输液中的效果.方法为减轻病人的痛苦,本文对不同静脉输液拔针法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新拔针法在减轻病人疼痛及出血方面明显优于常规拔针法.结论提示新拔针法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相似文献   

6.
两种静脉输液拔针方法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龚意  李敏 《现代临床护理》2004,3(4):34-34,49
目的探讨两种静脉输液拔针方法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60例输液病人,使用两种不同拔针方法,对其效果进行观察。结果使用新的拔针法较常规拔针法能明显减轻病人的疼痛和出血。结论新的拔针法能减轻病人的不适和出血,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减少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高位动静脉瘘拔针发生渗血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高位动静脉瘘患者10例,采用自身对照法每例患者采用透析后立即拔针(常规拔针法)和延迟10 min拔针(延迟拔针法)各780例次,比较两种拔针方法动脉穿刺点渗血发生情况。结果延迟拔针动脉穿刺点渗血明显低于立即拔针法。结论对糖尿病血液透析高位动静脉瘘患者透析结束采用延时拔针法可明显减少动脉穿刺部位渗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一次性胶贴的特性,探讨输液过程中头皮针固定及拔针改进方法。方法随机选择2004年11月门诊输液病人100例,静脉输液400次。单日用常规法、双日用一次性胶贴对静脉穿刺成功后头皮针固定及拔针法进行自身对照各200次,观察比较两种方法固定10min后穿刺局部液体渗出和拔针时病人疼痛及针眼处渗血情况。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结果两法固定10min后液体渗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者无明显差别;拔针时病人疼痛及渗血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改进法固定不增加病人重新穿刺的痛苦,而拔针时病人疼痛及渗血显著减少,显示改进法优于传统法。  相似文献   

9.
曾桂玉 《当代护士》2014,(8):132-133
目的探讨2种静脉穿刺拔针方法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静脉穿刺拔针法,实验组为改良静脉拔针法,比较2组患者拔针时疼痛、针眼出血及皮下淤血的情况。结果对照组拔针时疼痛40例、针眼出血20例以及皮下淤血5例;实验组疼痛5例,针眼出血3例及皮下淤血1例。实验组疼痛、针眼出血及皮下淤血情况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改良拔针法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静脉拔针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后自然滑脱拔针方法的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对门诊输液病人600例随机分组,观察组(300例)按自然滑脱拔针法,对照组(300例)按常规拔针法,观察2组病人输液后疼痛、皮下瘀血等情况.结果 2组病人的疼痛感及皮下瘀血机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自然滑脱拔针法可减轻病人疼痛、避免皮下淤血、减少拔针时静脉回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徐宝花 《护理与康复》2011,10(5):417-418
目的 探讨双手拔针法在乙型肝炎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 300 例乙型肝炎住院患者进行 2次穿刺输液,输液结束拔针时,第 1 次采用常规拔针法,第 2 次采用双手拔针法.观察两种拔针方法下出现回血、针头漏液、针眼出血及皮下淤血情况.结果 两种拔针方法下出现回血、针头漏液、针眼出血及皮下淤血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如何使用更好的拔针方法以减少血污染、护士职业暴露和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1月~2013年1月期间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分别用不同的拔针方法,观察纱布、创口贴上失血面积、患者拔针后满意率及护士血污染率。结果新式拔针法在减少失血的例次及患者满意率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法(P<0.05),在护士血污染率方面,新式拔针法也优于传统法,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新式拔针法明显优于传统拔针法,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了失血,同时还减少了护士职业暴露的机会,操作简单,值得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无痛拔针的方法。方法:将外科住院输液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单日采用常规拔针法(常规法),双日采用反方向绷紧皮肤拔针法(创新法),分别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创新法较常规法患者自感疼痛程度轻(P〈0.01)。结论:反方向绷紧皮肤拔针法减轻患者疼痛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静脉穿刺应用于静脉输液、注射和抽血。静脉输液和注射均是迅速而有效的给药方法,在各种给药途径中占有重要位置。笔者通过临床护理实践,对克服静脉穿刺拔针疼痛和拔针后皮下瘀血这两个问题总结出一些经验。1无痛性拔针由于针头及药液对血管、皮肤的刺激,拔针时会有不同程度疼痛,所谓“无痛性”拔针,并非一点也不疼痛,而是尽量减轻或避免疼痛而采取的相应措施。1.1心理护理病人过分紧张会导致血管痉挛,拔针时容易产生疼痛。因此,静脉穿刺拔针前需做好心理护理,设法让病人身心放松,使病人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然后向病人讲明拔针时及拔针后应注…  相似文献   

15.
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进针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操作方法,在前管内侧与腕横纹皮肤纹方向呈垂直的进针方法,患者有撕裂样疼痛。近年来我采用与腕模纹皮肤效手行进行针方法做皮内试敏,患者感觉做痛甚至无痛。经120例门诊观察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方法1.1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液用生理盐水配制一不要用其它注射用水配制。1.2注意部位应有前臂腕横纹上王横指正中处(患者同身指)与脱横纹皮纹平行进针注射0.1ml,患者无撕裂样疼痛或有一点微痛。2讨论2.1生理盐水配制的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液是等渗溶液,对皮内局部刺激小,而其它注射用水…  相似文献   

16.
静脉穿刺后拔针方法的比较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军玲 《护理研究》2005,19(15):1381-1381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基本的操作之一,穿刺后拔针的方法不同对血管的损伤及疼痛反应也不同。临床上常用3种拔针法,第1种是《基础护理学》教材中介绍的静脉穿刺拔针法均为“用干棉签按压穿刺点上方迅速拔出针头”(以下称旧法),运用此法操作,病人的血管损伤和疼痛明显[1,2];第2种方法是“迅速拔出针头,立即用干棉签按压穿刺点”(以下称普通法),病人的血管损伤明显减轻;第3种方法是“两点连线顺式压迫止血拔针方法”,即右手迅速拔针的同时,左手中指轻推压针眼上方0.5cm~1.0cm处,并立即用干棉签按压穿刺点(下称两点连线法),病人的血管损伤…  相似文献   

17.
管玲 《当代护士》2017,(12):100-101
目的比较2种不同拔针方法对胰岛素笔注射针头的溢液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1~6月于本科住院40例需注射胰岛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均注射同一种胰岛素,由一名糖尿病专科护士操作,对照组采用快速拔针法,观察组采用两步停留拔针法。结果采用两步停留拔针法胰岛素笔针头的溢液现象较快速拔针法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步停留拔针法可减少胰岛素笔注射针头的溢液现象,保证胰岛素注射剂量的准确性,避免胰岛素浪费。  相似文献   

18.
三种静脉输液拔针法回血量的观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而拔针如果处理不当则会导致局部疼痛,皮下瘀血,药物浪费,回血等,而其中回血会让患者产生焦虑,恐惧心理,影响护患关系,甚至引起医疗纠纷,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不同拔针法对回血量影响不同,所以对三种拔针法的效果进行了观察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点拔针对内瘘初期使用者穿刺点止血时间、渗血率、血肿率、及内瘘并发症的影响,为延长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提供依据。方法对40例内瘘使用初期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前10次穿刺后下机压迫止血进行干预研究,采用群组自身对照法将400次压迫止血分别在2个时间点进行:一种是下机后常规立即拔针;另一种是延时拔针法,拔针时间为下机后10min。对2个时间点拔针动静脉内瘘的止血按压时间及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1延时拔针法在止血按压时间(7.16±2.08)min、穿刺点出血量(0.98±1.03)ml方面优于常规立即拔针法(13.68±3.21)min、(4.15±1.5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止血按压时间t=-10.765,P0.001;穿刺点出血量t=-10.83,P0.001)。2延时拔针法渗血、皮下血肿、肢体麻木肿胀的发生率(38.00%,0.00%,6.00%)低于常规拔针法(51.50%,4.00%,2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渗血率χ2=7.371,P=0.009;皮下血肿率χ2=8.163,P=0.007;肢体麻木肿胀率χ2=25.823,P=0.001)。结论透析结束后保留内瘘穿刺针10min再进行压迫止血,可明显降低内瘘使用初期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CT增强扫描静脉注射拔针后不同方法按压的效果。方法将150名接受CT增强扫描检查者分别从皮下淤血和疼痛分级两方面对两种不同按压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新式法在局部疼痛,出血、淤血等各方面均优于传统法。结论在CT增强扫描静脉注射拔针后采用新式按压穿刺点方法更利于患者血管的保护,有效减轻疼痛,从而降低对检查者的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