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2 毫秒
1.
目的探讨加压骑缝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2月至2008年9月,我们采用加压骑缝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11例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患者,年龄18~39岁。术中采用克氏针固定月骨、头状骨,单夹骑缝钉固定舟骨,加压矫正分离移位,术中同时修复关节囊和韧带。术后8周拔除克氏针开始活动,6~12个月根据舟骨愈合情况取出骑缝钉,术后随访6~24个月。结果术后通过腕关节活动度、手握力、用力后腕关节疼痛程度、X线片和CT检查评价治疗效果,患者术后腕关节活动及手握力良好。影像学检查舟骨骨折均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4-10月。结论加压骑缝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直视切口手术,操作简便可靠,可同时修复韧带,并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是目前较好的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早期手术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早期手术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15例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加压螺钉和克氏针内固定.术后评估腕部疼痛、腕关节活动度、手部握力及骨折愈合,并用腕关节Krimmer评分法评估疗效.结果 13例获得6~12个月随访,平均9个月.2例出现静息痛,3例活动时疼痛.腕关节屈伸活动度(65±11)°,尺桡偏角度为(10±8)°,平均握力较健侧减少10%.X片检查3例腕关节炎,2例舟骨骨折近端骨质吸收致舟骨不愈合.11例腕舟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4.8个月.Krimmer评分法评估总体疗效:优7例,良1例,可3例,差2例.结论 早期切开复位应用克氏针和加压螺钉同时内固定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住手术方式可行、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桡骨茎突切除加植骨及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不愈合的疗效。方法采用桡骨茎突切除加植骨及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23例陈旧性腕舟骨骨折患者。结果 23例均获随访,时间1~4年。患者均骨性愈合。腕关节功能根据Krimm er评分进行评估:优21例,良2例。结论桡骨茎突切除加植骨及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不愈合操作简便,创伤小,疗效满意,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的早期手术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早期复位并进行切开内固定和修复损伤的腕掌侧关节囊和韧带的治疗方法。方法 从1995年6月~2001年6月,共7例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患者接受这种治疗方法。手术均在受伤后2周内进行,所有患者均为后脱位。结果 7例都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0.5个月。6例舟骨骨折愈合,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1例出现骨不连,腕关节功能部分受限。尚未发现月骨坏死者。采用Cooneyr评分法:优2例、良3例、可1例和差1例,优良率71.4%。结论 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应早期复位及切开内固定治疗,同时修复损伤的腕掌侧关节囊、桡舟头韧带和桡舟月韧带。可早期提供腕舟骨稳固的固定,有利于舟骨近段和月骨血供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体皮质骨棒结合松质骨、骨髓移植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13例陈旧性腕舟骨骨折骨不连的患者,骚刮骨折两端.建立新的骨折面,取胫骨近端前内侧皮质骨制作骨棒,舟骨复位后固定其骨折端,取其松质骨移植骨折端,结合或不结合克氏针内固定,胫骨近端内抽取自体红骨髓2ml快速加压注入骨折端,使其混合于松质骨内。结果术后随访6~25个月,平均11个月。术后CR片显示所有病例腕舟骨骨折均在4~5个月获得骨性愈合。功能锻炼后,腕关节活动度达健侧腕关节活动标准,所有病例无疼痛,均恢复了原工作。结论该方法具有促进骨折愈合和固定的双重作用。结合自体松质骨及骨髓移植提高了骨折愈合率。保留了原腕舟骨的解剖结构和生物力学特性.操作简单、经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切开复位无头加压空心螺钉及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17例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患者,均行早期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月骨和头状骨,无头加压空心螺钉对舟骨骨折端进行加压固定,同时修复关节囊和韧带。结果17例均获随访,平均10(3-12)个月,腕关节活动范围在106°-128°之间。X线片示舟骨完全愈合,腕关节轴线恢复好。根据Cooney评定标准,本组优11例,良4例,中2例,优良率88.2%。结论无头加压空心螺钉及克氏针内固定能达到舟骨解剖复位,恢复腕关节轴线,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较好,是治疗经舟骨月骨脱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的早期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早期复位并进行切开内固定和修复损伤的腕掌侧关节囊和韧带的治疗方法。方法 从1995年 6月~ 2 0 0 1年 6月 ,共 7例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患者接受这种治疗方法。手术均在受伤后 2周内进行 ,所有患者均为后脱位。结果  7例都得到随访 ,平均随访时间 2 0 5个月。 6例舟骨骨折愈合 ,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1例出现骨不连 ,腕关节功能部分受限。尚未发现月骨坏死者。采用Cooney评分法 :优 2例、良 3例、可 1例和差 1例 ,优良率 71 4 %。结论 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应早期复位及切开内固定治疗 ,同时修复损伤的腕掌侧关节囊、桡舟头韧带和桡舟月韧带。可早期提供腕舟骨稳固的固定 ,有利于舟骨近段和月骨血供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吴国正 《中国骨伤》2001,14(7):399-400
目的 探讨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经皮撬拨复位月骨,舟状骨切开复位,自体桡骨茎突植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11例,随访6-18个月,平均10个月。结果 3个月内骨折愈合,腕关节不痛,活动正常,恢复伤前所有功能7例;半年内骨折愈合,活动正常,腕关节剧烈活动后疼痛2例;1例后骨折愈合,腕关节活动度差1/3以下,腕关节存在运动性疼痛1例;骨折未愈合,或舟状骨、月骨一处坏死,腕关节疼痛,功能严重丧失1例,优良率81.82%。结论 采用经皮撬拨复位月骨,舟状骨切开复位,自体桡骨茎突植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具有损伤小、痛苦少、易操作、费用低、功能恢复满意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掌侧入路结合植骨、微型空心钉治疗腕舟骨陈旧性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9年6月-2012年9月.对8例腕舟骨陈旧性骨折患者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清理骨折端后植骨微型空心钉固定.石膏外固定8~12周,拆除石膏后腕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10-12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一般于术后3-6个月即获骨性愈合,愈合率100%。术后腕关节活动度良好。结论腕掌侧入路、微型空心钉内固定、植骨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对舟骨原有血供干扰较少、显露清楚、植骨充分、固定可靠.是治疗无骨坏死陈旧性腕舟骨骨折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是临床上最严重的腕关节损伤,早期误诊率极高[1],因漏诊误诊迁延治疗造成陈旧性病变,若再不及时处理,极易导致舟骨骨折不愈合、月骨缺血性坏死、腕关节创伤性关节炎,严重影响腕关节功能.本院自1994年7月~2004年3月采用带旋前方肌肌蒂桡骨瓣植骨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18例,取得一定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舟骨、月骨骨折和(或)脱位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并获得随访的舟骨、月骨骨折和(或)脱位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共77例患者纳入研究进行回顾性分析。男64例,女13例;年龄15~73岁,平均31.9岁。单纯骨折41例,骨折合并脱位32例,单纯脱位4例。按治疗方式分为保守治疗组(9例)和手术治疗组(68例),手术治疗组再依术式(加压螺钉固定术、克氏针固定术、近排腕骨切除术和月骨切除+头状骨移位术)分为4个亚组。术后1、3、6、12个月及超过24个月进行的末次随访进行疗效评价,临床评估采用改良Mayo腕功能评分,影像学评估采用腕关节正、侧位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腕关节稳定性。结果 7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8年,平均3年5个月。保守治疗的9例患者中4例骨折未愈合再次行手术治疗并纳入手术治疗组。手术治疗组中加压螺钉固定36例、克氏针固定34例、近排腕骨切除1例、月骨切除+头状骨移位1例。加压螺钉组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6.1周,克氏针固定组为7周。根据改良Mayo腕功能评价标准,优51例(66.2%)、良11例(14.3%)、可9例、差6例,优良率为80.5%。加压螺钉固定组治愈率为97%,克氏针固定组治愈率为85%,两组治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舟骨骨折畸形愈合4例,畸形程度不重且仅1例背曲畸形的患者为优势手,经对症处理后腕痛症状消失。1例舟骨陈旧性骨折合并经舟骨、月骨周围性脱位患者术后出现腕关节不稳定,18周后行桡、舟、头韧带紧缩术,再次术后Mayo评分为优。结论 腕关节正、侧位X线片是舟骨、月骨骨折和(或)脱位的常用检查方法,但易误诊、漏诊,须加摄特殊体位。治疗应以手术为主,宜根据骨折和(或)脱位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术式,加压螺钉固定术的治疗效果优势较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陈旧性腕舟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19例患者均采用带血管蒂的桡骨骨膜骨瓣翻转植入加克氏针贯穿内固定手术治疗。术中根据是否存在桡骨茎突撞击.选择性切除桡骨茎突。结果所有病例随访9个月~3.5年,平均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术后无桡骨远端撞击情况存在。腕关节功能恢复大多达健侧标准。疗效评价:优15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4.73%。结论舟状骨骨折端植入的带血管蒂骨瓣形成“骨桥”,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及提高愈合率。是治疗陈旧性腕舟状骨骨折的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早期诊断和手术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切开复位内固定同时修复损伤韧带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重要性。方法:1995年6月至2001年6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同时修复损伤韧带治疗14例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患者,其中男13例,女1例;年龄21~38岁,平均25.4岁。手术均在受伤后2周内进行,所有患者均为后脱位。结果:1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4~60个月,平均28.3个月。13例舟骨骨折一期愈合,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1例出现骨不连,腕关节功能部分受限。未发现舟骨和月骨坏死者。采用Cooney评分法:优9例,良3例,可1例和差1例。结论:对于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患者,如能得到早期诊断,采取早期复位及切开内固定治疗,同时修复损伤的腕掌侧关节囊、桡舟头韧带和桡舟月韧带,可早期提供腕舟骨稳固的固定,有利于舟骨近段和月骨血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唐春晖  姚高文  王林  罗伟 《中国骨伤》2018,31(9):863-866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内、外联合固定结合锚钉修复腕骨间韧带治疗月骨周围损伤的可行性、技术要点及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9月至2016年9月采用克氏针行腕骨间关节固定,3.0 mm空心钉固定舟骨骨折,可吸收锚钉修复腕骨间韧带,联合跨腕关节支架固定治疗月骨周围损伤患者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29~68岁,平均43.6岁。其中经舟骨骨折月骨周围脱位5例,月骨周围脱位6例,观察内容包括舟月角、桡月角、腕骨高度指数、腕关节活动度等。结果:所有患者伤口Ⅰ期愈合,1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X线片示舟月角平均51°(35°~65°),桡月角平均7°(-10°~15°),腕骨高度指数平均0.51(0.50~0.53),5例舟骨骨折均Ⅰ期愈合,未见舟骨及月骨坏死。临床检查腕关节活动度平均为91.5°,握力达健侧的78.5%。腕关节无痛者6例,轻度疼痛者3例,中度疼痛者2例。按照Cooney腕关节评价标准,优8例,良2例,可1例。结论: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超腕关节支架固定,联合腕骨间韧带修补治疗月骨周围损伤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等优点,临床操作安全可行,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桡动脉腕掌支蒂桡骨瓣植入腕舟骨骨不连处双克氏针固定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以桡动脉腕掌侧支为蒂挖取桡骨形成的带蒂骨瓣,植入已清理形成骨槽腕舟骨骨折骨不连处,用0.8 mm双克氏针贯穿固定骨瓣及骨折,治疗腕舟骨骨不连36例。结果术后随访9~37个月,平均17个月。骨折均愈合。Coony评分总体疗效:优25例,良9例,可2例,优良率为94.44%。结论桡动脉腕掌侧支蒂桡骨瓣是治疗腕舟骨骨不连的理想方法 ,双克氏针固定更容易、更微创、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自体松质骨加骨髓移植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不连及近端坏死型腕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4例陈旧性腕舟骨骨折不连患者,搔刮舟骨远、近两端死骨,保留皮质骨壳,取自体松质骨(桡骨远端或髂骨)移植至舟骨远、近两端,舟骨复位后交叉克氏针固定。髂骨内抽取自体红骨髓5ml,快速、加压注入舟骨骨折部位。术后6周开始,每周拍摄计算机X线片(CR-X)一次,至骨折愈合,并记录骨折愈合及恢复工作时间。结果术后随访10周~5年,14例陈旧性腕舟骨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8~12周,平均9.3周。13例腕关节活动度达到健侧腕部标准,活动时无疼痛,恢复了原来工作;1例较术前有改善,但腕关节活动未达健侧标准,且活动时疼痛。结论自体松质骨加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不连,较传统治疗方法,缩短了骨折愈合时间,提高了治愈率,保留了原解剖结构和生物力学特性,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腕骨间韧带修补治疗急性经舟骨骨折月骨周围脱位或经月骨周围脱位的疗效.方法 2004年2月至2006年8月共收治12例月骨周围损伤的患者,其中8例经舟骨骨折月骨周围脱位,4例月骨周围脱位.全部采用切开复位,3.0mm AO空心螺纹钉或通用公司Bold钉固定舟骨骨折,克氏针固定腕骨间关节,并使用Nitek锚钉修补腕骨间韧带.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37个月(33~48个月),X线片显示所有舟骨骨折均愈合,舟月角平均50°(35°~65°),桡月角平均5.(-10°~15°),腕骨高度指数平均0.51(0.50~0.53).临床检查腕关节活动度平均为92.5°,握力达健侧的76.7%,腕关节无痛者8例、轻痛者2例、中度疼痛者2例.按照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法平均为72分(50~95分),其中极好1例、好4例、可4例、差3例.结论 早期切开复位治疗月骨周围损伤可获得较满意的腕关节功能,结合韧带修补可防止腕骨间不稳以及继发的腕关节塌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改良体表定位法在掌侧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Herbert A、B型腕舟骨骨折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9-01—2022-12采用改良体表定位掌侧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的9例Herbert A、B型腕舟骨骨折,将5 mL注射器针头作为导向器沿腕舟骨长轴置入,X线透视观察注射器针头与腕舟骨长轴的相对位置,选择1枚直径0.8 mm克氏针于相同切口置入,导针进针点、头月关节间隙中点、桡骨关节面背侧缘这3个点尽可能位于同一直线上,确保导针沿舟骨长轴钻至舟骨近极软骨下骨,用空心钻沿导针钻孔后置入螺钉固定。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为40~60 min,平均50 min;术中X线透视次数为8~24次,平均16次。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20~28周,平均24周。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鼻烟窝压痛阴性,腕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X线片检查未发现舟骨坏死。末次随访时采用腕关节功能Mayo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6例,良2例,可1例。结论 掌侧经皮置入螺钉内固定治疗Herbert A、B型腕舟骨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而且改良的体表定位法辅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例腕舟骨骨折(改良Herbert分型A2型4例,B2型2例),采用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方法治疗。结果 6例获随访6~12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6~9周。腕关节屈伸活动度160°,尺桡偏55°,疗效按Krimmer等评分标准评定:优5例,良1例。结论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舟骨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有效、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掌侧入路AO空心螺钉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舟骨骨折不愈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掌侧入路AO空心螺钉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舟骨骨折不愈合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6例腕舟骨腰部陈旧性骨折不愈合患者,采用以舟骨结节为中心的掌侧入路,暴露、搔刮骨折断端,切除桡骨茎突并取松质骨植骨。自舟状骨结节远端穿导针确定舟状骨轴心后。用AO 3.0mm空心螺钉加压固定,术后适当的功能锻炼,观察骨折愈合时间。结果术后随访9-24个月,陈旧性舟骨骨折均获得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4周,腕关节活动度及握力达到健侧的92%和88%,腕关节疼痛及鼻烟窝压痛基本消失。结论对于舟状骨腰部骨折不愈合患者,采用掌侧入路,AO空心螺钉内固定加植骨治疗,在同一切口内可完成植骨及加压内固定,手术方式较为简单,术后骨折愈合率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