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对利用微波放电直接解离Cl2生成Cl, Cl与HN3反应生成NCl(a )和NCl(b1∑)的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较强的NCl(a 和NCl(b1∑)自发辐射光谱,考察了Cl2流量和He/Cl2配比对NCl(a 和NCl(b1∑)生成的影响。发现对于一定的He流量,Cl2流量对NCl(a 和NCl(b1∑)生成的影响存在一最佳范围,而最佳He/Cl2配比不是一定值,而是随He流量升高而变大,在实验所考察的He流量范围(5~40 L/min)内,最佳He/Cl 2配比在30∶1~100∶1之间。  相似文献   

2.
给出了3种典型超弦模型AdS5\otimes S1, AdS5\otimes S5和AdS2\otimes S2的一种简单的KRR参数化新方法, 并结合这些超弦模型所具有的κ对称性给出了它们的卡当1-form, Maurer-Cartan方程, 作用量和运动方程.  相似文献   

3.
钟瑞霞  张家骅  李明亚  王晓强 《物理学报》2012,61(11):117801-117801
三基色荧光粉中, 红色荧光粉性能较差, 为获得性能优良的红色荧光粉, 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Eu2+, Cr3+单掺杂及共掺杂的碱土金属多铝酸盐MAl12O19 (M =Ca, Sr, Ba) 发光体. 实验表明, 在以上三种基质中均存在Eu2+→Cr3+的能量传递, 利用能量传递可以有效将Eu2+的蓝光或绿光转换为红光. 三种碱土金属多铝酸盐基质的晶体结构相似,但Eu2+, Cr3+发光受晶体场影响,导致在不同的基质中Eu2+, Cr3+间能量传递效率不同.通过光谱分析及能量传递效率计算发现, 相同掺杂浓度下,CaAl12O19中Eu2+→Cr3+的能量传递效率最高,SrAl12O19次之, BaAl12O19最低.红光转换率在CaAl12O19中最高.  相似文献   

4.
郁宏  沈齐兴  张霖 《中国物理 C》1994,18(7):583-590
给出了过程e+e→τ+τ→a1υτ,a1→ρπ的密度矩阵和角分布的螺旋度形式.通过分段拟合把相应于W-a1跃迁和强作用顶点a1ρπ形状因子的螺旋度振幅比确定下来,给出了一个确定宽共振态a1质量和宽度而与模型无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谭鑫鑫  吕树臣 《光子学报》2014,39(7):1169-1175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晶ZrO2-Al2O3∶Er3+发光粉体.所制备的粉体室温下具有Er3+离子特征荧光发射,主发射在绿光,其中位于547 nm、560 nm的绿光最强,并得出稀土离子与基质之间有能量传递.对不同煅烧温度下的样品研究表明:因不同温度下所制得的样品晶相不同.研究了纳米晶ZrO2-Al2O3∶Er3+及ZrO2-Al2O3∶Er3+/Yb3+的上转换发光,并分析了上转换的跃迁机制.发现ZrO2-Al2O3∶Er3+的绿光为双光子过程,而ZrO2-Al2O3∶Er3+、Yb3+的上转换光谱中,红光和绿光也为双光子过程,而极弱的蓝光为三光子过程.讨论了Er3+的浓度猝灭现象.最适宜掺杂浓度的原子分数为2%(Er3+/Zr4+).  相似文献   

6.
基于北京谱仪收集的4.03GeV质心系能量下e+e对撞数据,分析τ±τ±→e±±+nπ0+ν's(n=0,1,2)事例,给出分支比值Br(τ±→π±ντ)=(11.64±0.49+0.76-0.73%,Br(τ±→π±π0ντ)=(24.00±1.34+1.36-1.30%,Br(τ±→π±0ντ)=(9.39±1.68+1.69-1.66%.  相似文献   

7.
周美娇  张加驰  王育华 《物理学报》2012,61(7):74103-074103
对节能灯用BaMgAl10O17: Eu2+,Mn2+荧光粉的热劣化和紫外辐照劣化机理进行了对比研究. 发现热处理和紫外辐照处理均对BaMgAl10O17: Eu2+,Mn2+产生明显的发光劣化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热劣化主要涉及到Eu2+ 的氧化及其格位偏移, 而紫外辐照劣化与上述过程无关. 紫外辐照劣化主要源自高能紫外辐照使Eu2+ 处于更加不稳定的状态, 从而降低Eu2+ 的直接吸收和发射强度.  相似文献   

8.
采用高温固相法获得了一种只具有 微弱余辉的新型电子俘获型光存储材料Sr2SnO4:Tb3 +, Li +. 发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该材料对980 nm的红外激光具有很好的上转换光激励信息读出响应, 同时292 nm紫外光为其最佳信息写入光源. 光存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该材料的浅陷阱较少, 因此其余辉发光很弱, 不到500 s; 另一方面, 该材料中存在大量的深蓄能陷阱. 因此, Sr2SnO4: Tb3 +, Li+是一种具有较好实际应用价值的新型电子俘获型光存储材料. 此外, 还讨论了Sr2SnO4: Tb3 +, Li+的光存储发光机理.  相似文献   

9.
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Eu2+,Mn2+共激活的Ca2SiO3Cl2高亮度白色发光材料,并对其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 该荧光粉在近紫外光激发下发出强的白色荧光,Eu2+中心形成峰值为419 nm和498 nm的特征宽带,通过Eu2+中心向Mn2+中心的能量传递导致了峰值为578 nm的发射,三个谱带叠加从而在单一基质中得到了白光. 激发光谱均分布在250—415 nm的波长范围,红绿蓝三个发射带的激发谱峰值分别位于385 nm,412 nm,370 nm和396 nm处,可以被InGaN管芯产生的紫外辐射有效激发. Ca2SiO3Cl2:Eu2+,Mn2+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单一基质白光LED荧光粉.  相似文献   

10.
王治龙  郑贵森  王世钦  秦青松  周宏亮  张加驰 《物理学报》2012,61(12):127805-127805
采用高温固相法在1300℃的温度获得了一种新型电子俘获型光存储材料 Sr2SnO4:Sb3+. 结果表明: 208 nm (Sb3+1S01P1)和265 nm (1S03P1)的紫外光是Sr2SnO4:Sb3+ 的最有效信息写入光源; 其发射是覆盖400---700 nm的宽带(3P0,1XXS0), 肉眼可看到淡黄色白光, 色坐标为(0.341, 0.395). 热释光谱研究结果表明: Sr2SnO4:Sb3+ 有分别位于39℃, 124℃, 193℃和310℃的四个热释峰. 其中, 39~℃的热释峰强度很低, 因而Sr2SnO4:Sb3+ 只具有不到140 s的微弱余辉. 而310℃的高温热释峰在空置1天后, 仍能保持约45.6%的初始强度, 并对980 nm的红外光有很好的红外上转换光激励响应. 因此, Sr2SnO4:Sb3+ 是一种具有一定的信息存储应用潜力的新型光存储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11.
根据最新的Cs2分子中间态A1+u -b3Πu全局解微扰获得的能级数据, 归属了通过微扰增强红外-红外光学双共振中间态A1+u 到上态231g的140条碰撞线, 包含之前实验观测到的221条231g←A1+u← X1+g 双共振跃迁[J. Chem. Phys. 128, 204313 (2008)], 重新计算了231g态的分子常数和势能曲线(排除54个微扰能级). 本次拟合得到的离心畸变常数和从经验公式计算得到的值相符合. 在亚多普勒激发光谱中,没有分辨出231g态的超精细结构. 对231g态的超精细结构进行初步计算,比较实验结果给出解释和说明.  相似文献   

12.
利用高能离子研究了110 keV 的He+注入Al2O3单晶及随后230 MeV的208Pb27+辐照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退火样品的光致发光的特性. 从测试结果可以清楚地看到在375 nm,390 nm,413 nm 和450 nm 出现了强烈的发光峰. 经过600 K退火2 h后测试结果显示,390 nm发光峰增强剧烈,而别的发光峰显示不明显. 在900 K退火条件下,390 nm的发光峰开始减弱相反在510 nm出现了较强的发光峰,到1100 K退火完毕后390 nm的发光峰完全消失,而510 nm的发光峰相对增强. 从辐照样品的FTIR谱中看到,波数在460—510 cm-1间的吸收是振动模式,经过离子辐照后,吸收带展宽,随着辐照量的增大,Al2O3振动吸收峰消失,说明Al2O3振动模式被完全破坏. 1000—1300 cm-1之间为Al-O-Al桥氧的伸缩振动模式,辐照后吸收带向高波数方向移动. 退火后的FTIR谱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3.
对Ca3Sc2Si3O12:Ce3+共掺杂N3-、Sc3+、Mn2+、Mg2+和Na+进行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不同的电荷补偿对发光中心Ce3+的影响.首先利用密度泛函理论构建超晶胞模型对Ce3+周围的局部结构进行了优化,然后通过CASSCF/CASPT2 RASSI-SO计算得到Ce3+的4f→5d跃迁能量.计算数据与实验光谱相吻合.实验光谱中的一个未知峰值理论分析确认是Sc3+替代Si4+导致的.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提拉法生长的Er3+/Yb3+:Gd3Sc2Ga3O12和Er3+:Gd3Sc2Ga3O12晶体在室温下320—1700nm范围的吸收光谱和500—750nm范围内的上转换荧光谱,同时对其上转换荧光的可能发生机制、途径以及上转换过程可能对Er3+相似文献   

15.
采用传统固相法和水热法成功地制备出棒状La2Zr2O7:Eu3+荧光粉. 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透射电镜和荧光光谱仪等分析了产物的结构、形貌和发光特性. 结果表明红色荧光粉La2Zr2O7:Eu3+有良好的晶相,属于立方结构,空间点群为Fd3m; 其形貌主要为纳米棒, 平均直径约47 nm, 长度为50~700 nm. 并对纳米棒的生长机理进行了探讨. 在466 nm蓝光激发下,La2Zr2O7:Eu3+荧光粉能发射出Eu3+的特征红色荧光,发射主峰位于616 nm处,归属于Eu3+5DO7F2超灵敏电偶极跃迁.此外,在产物的发射光谱中能够观察到5D17FJ (J=0, 1, 2)跃迁和5D17FJ (J=1, 2, 4)跃迁的劈裂峰,这说明Eu3+处在低对称性的晶体场格位中.  相似文献   

16.
王杰敏  张蕾  施德恒  朱遵略  孙金锋 《物理学报》2012,61(15):153105-153105
采用包含Davidson修正多参考组态相互作用(MRCI)方法结合价态范围内的最大相关一致基As/aug-cc-pV5Z和O/aug-cc-pV6Z, 计算了AsO+ (X2+)和AsO+(A2∏)的势能曲线. 利用AsO+离子的势能曲线在同位素质量修正的基础上, 拟合出了同位素离子75As16O+75As18O+的两个电子态光谱常数. 对于X2+态的主要同位素离子75As16O+, 其光谱常数Re, ωe, ωexe, Be和αe分别为 0.15770 nm, 1091.07 cm-1, 5.02017 cm-1, 0.514826 cm-1和0.003123 cm-1; 对于A2∏态的主要同位素离子75As16O+, 其Te, Re, ωe, ωexe, Be和αe分别为5.248 eV, 0.16982 nm, 776.848 cm-1, 6.71941 cm-1, 0.443385 cm-1和0.003948 cm-1. 这些数据与已有的实验结果均符合很好. 通过求解核运动的径向薛定谔方程, 找到了J=0时AsO+(X2+)和AsO+(A2∏)的前20个振动态. 对于每一振动态, 还分别计算了它的振动能级、转动惯量及离心畸变常数, 并进行了同位素质量修正, 得到各同位素离子的分子常数. 这些结果与已有的实验值非常一致. 本文对于同位素离子75As16O+(X1+), 75As18O+(X1+), 75As16O+(A1∏)和75As16O+(A1∏)的光谱常数和分子常数属首次报导.  相似文献   

17.
谭丛兵  钟向丽  王金斌  廖敏  周益春  潘伟 《物理学报》2007,56(10):6084-6089
利用溶胶-凝胶法在Pt/Ti/SiO2/Si(100)衬底上制备了Nd掺杂Bi4Ti3O12(Bi4-xNdxTi3O12, x=0.00,0.30,0.45,0.75,0.85,1.00,1.50)铁电薄膜样品.研究了Nd掺杂对Bi4Ti3O12薄膜的微结构和铁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Nd掺杂未改变Bi4Ti3O12薄膜的基本晶体结构.在掺杂量x<0.45时,Nd3+只取代类钙钛矿层中的A位Bi3+.当x=0.45时,样品剩余极化强度达最大值,在270kV·cm-1的电场下为32.7μC·cm-2.掺杂量进一步增加时,结构无序度开始明显增大,Nd3+开始进入(Bi2O2)2+层,削弱其绝缘层和空间电荷库的作用,导致材料剩余极化逐渐下降.当掺杂量x达到1.50时,掺杂离子最终破坏(Bi2O2)2+层的结构,材料发生铁电-顺电相变.  相似文献   

18.
Gd2O3:Eu3+纳米晶的燃烧合成及光致发光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柠檬酸作燃烧剂用燃烧合成法制备了Gd2O3:Eu3+纳米晶.用X射线衍射仪(XRD)、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等对Gd2O3:Eu3+纳米晶的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柠檬酸与稀土离子配比(C/M)制备的样品经800℃ 退火1 h后,均得到了纯立方相的Gd2O3:Eu3+纳米晶,晶粒尺寸约为30 nm,尺寸分布较窄,其中以C/M=1.0时制备的纳米晶结晶性最好,发光强度最大.Gd2O3:Eu3+纳米晶主发射峰位置均在612 nm处 (5D07F2跃迁),激发光谱中电荷迁移态发生红移,观察到Gd3+向Eu3+的有效能量传递.对柠檬酸与稀土离子配比(C/M)对结晶度、发光性质等的影响也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使用SimBes(探测器模拟软件)和UGNT(物理事例产生器)模拟了在即将建造的BEPCⅡBESⅢ上寻找η′c1P1的过程.初步结论是如果收集到3×109ψ(2S)事例,就有能力寻找这两个粒子,而且,寻找η′c比寻找1P1需要更少的ψ(2S)事例.  相似文献   

20.
利用L3合作组1992年和1993年的数据,通过τ→a1v→π±π0π0v道测量了由Z0衰变的τ的极化不对称性Apol=-0.239±0.126±0.100,其中第一项误差为统计误差,第二项误差为系统误差.由此推断有效电弱混合角sin2θw=0.2197±0.02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