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集贤  张平  朱志强  任朝晖 《北方园艺》2015,(19):114-117
以葡萄采后灰霉病菌为试材,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悬滴法以及活体接种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对葡萄灰霉病菌的菌丝生长率和孢子萌发率的影响,并对不同温度下不同方式接种灰霉病菌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葡萄采后灰霉病菌菌丝的生长受温度条件影响较大,菌丝生长量和孢子萌发率与温度、时间呈正相关。(25±1)℃适宜菌丝的生长,孢子萌发率随时间增加而增加,4h后孢子萌发率迅速增高;(10±1)℃菌丝生长较慢,孢子萌发率缓慢增长,6h萌发率仅为9.05%;(0±1)℃菌丝生长极慢,孢子萌发率也最低,6h孢子萌发率仅为3.48%。菌丝生长率和2h以后的孢子萌发率在各温度条件下的均为差异极显著(P0.01)。在有伤、无伤、不接种3种接种方式条件下,有伤接种方式下灰霉病菌极易(P0.01)造成对葡萄的损害,病情发展快,并随温度升高病斑直径也随之增大;无伤和不接种较有伤接种病情发展较慢,它们的发病率遵循相同规律,无伤接种较不接种的发病率高,二者间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2.
银耳及香灰菌为互生菌。香灰菌将木材中不易被银耳利用的物质分解,为银耳的生育提供良好的营养条件。一般银耳菌丝的分离是采用耳木分离法,分离到的菌种难以确保为纯银耳菌丝,是非银耳及耳友的混合菌丝。我们采用原生质体再生技术进一步分离,得到由单个银耳及香灰菌原生质体萌发形成的纯菌丝。  相似文献   

3.
CO_2浓度对西瓜枯萎病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DA培养基,研究了不同CO2浓度对西瓜枯萎病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CO2浓度范围内,随着CO2浓度的增加,4种菌株的菌丝日生长量和孢子萌发率均有相应的变化,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明显。与对照相比,Sh和H01、H02分别在1600、2000mg/L时菌丝生长受到显著抑制;H03对CO2不敏感,在整个测量过程中菌丝抑制无显著变化;4种菌株菌丝日生长量分别减少:H01,0.02~0.10cm;H02,0.02~0.12cm;H03,0.01~0.08cm;Sh,0.01~0.25cm。Sh、H01、H02、H03孢子萌发率分别在1400、1600、1800、2000mg/L时开始受到显著抑制;孢子萌发率分别降低:H01,4.3%~9.8%;H02,2.7%~5.6%;H03,2.0%~3.7%;Sh,2.2%~11.9%。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利用同一自然野生银耳耳木上各真菌菌丝之间不同生长条件,生长速度和生长周期来逐步淘汰有害菌,获得有益纯净野生香灰菌丝的方法。并与不同银耳菌丝作亲合试验,而获得好的混合银耳菌种,为野生香灰菌丝的驯化及利用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银耳菌丝体生长营养条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耳纯菌丝生长的营养试验表明,香灰菌浸出液对银耳菌丝体稳定生长、延缓其胶质化具有较好作用;添加了香灰菌浸出液的培养基较适于银耳菌丝体的稳定生长,但以香灰菌浸出液加入量为500ml的AL5培养基效果最好;而香灰菌菌龄及不同培养方式对这种促进作用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了解库尔勒香梨黑斑病菌生物学特性,通过接种试验,研究了不同外界条件因子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病原茵茵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5~28℃,最适pH为6~7;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8~30℃,最适pH为7.分生孢子在梨果肉和表皮上萌发率差异不显著,且在梨表皮30℃培养12 h,萌发率可达95.8%.同时证明接种病菌发酵液粗体毒素可导致库尔勒香梨发病.对于7种杀菌剂室内抑制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试验,得出甲基托布津对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最好,其2 000倍液抑菌率为92%.  相似文献   

7.
辣椒疫病拮抗放线菌的筛选及防治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平板对峙培养法,从辣椒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的276个分离物中筛选出对辣椒疫病菌有较强 拮抗作用的放线菌7株。室内测定其对辣椒疫病菌的抑菌带宽为7.8~13.0 mm;温室盆栽防治试验表明, 菌株CQ21-3对辣椒疫病控病效果最好,控病效果达73.2 %;无菌发酵液试验表明,放线菌CQ21-3无菌发 酵液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能有效抑制疫病菌菌丝生长,降低孢子萌发率。  相似文献   

8.
银耳菌丝原生质体分离和再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菌株Tr01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菌龄、溶壁酶浓度、酶解温度、稳渗剂对银耳工力丝在的原生质体产量及不同稳渗剂对原生质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原生质体分离的最佳条件为:菌丝菌龄9天,酶液浓度2%,稳渗剂0.4mol/L硫酸镁,在34℃下酶解4h,原生质体以0.4mol/L甘露醇作稳渗剂再生率较高,为1.13%。  相似文献   

9.
吴岚  陈双林 《食用菌》2009,31(4):18-19
目的:为了提高脱皮马勃单孢子菌种的分离效果、以及探讨脱皮马勃孢子萌发对自然生境条件的要求,方法:进行了不同温度、不同营养物及浓度和光照等条件对其孢子萌发影响的研究。结果:25℃是脱皮马勃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2%葡萄糖和Bonar液可促进孢子萌发,而氯化钠则对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光照或黑暗对孢子萌发无影响;来源于两个不同年份的孢子萌发率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0.
通过ITS序列测定、分析,将供试香灰菌株分成两大类,第一大类之间ITS的相似度为99.73%,与银耳T45配对都能出耳;第二大类之间ITS的相似度为99.21%,与银耳T45配对都不能出耳;而第一大类与第二大类差异性比较大,ITS序列相似度仅83%,可能属于两个不同的种。将不同颜色的银耳与不同香灰菌配对,结果显示银耳子实体的颜色取决于银耳菌株,与香灰菌特性无关。  相似文献   

11.
内生细菌Mg15对西瓜枯萎病菌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长健壮的甜瓜品种MR-1根部分离获得17株内生细菌,经与西瓜枯萎病菌对峙培养,获得有拮抗活性的细菌4株,分别为Mg2、Mg9、Mg15、Mg16。经对西瓜枯萎病菌生长速率的测定发现,Mg15菌株发酵液拮抗作用较强,抑菌率达到77.09%,并使西瓜枯萎病菌菌丝发生畸变。Mg15菌株不同稀释倍数的发酵液均对西瓜枯萎病菌孢子萌发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发酵原液的抑制作用最强,孢子萌发率仅为7.86%。而且对西瓜种子萌发没有太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应用3种肿瘤细胞模型对未破壁灵芝孢子、机械破壁灵芝孢子和全灵芝剥壁孢子进行抗肿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未破壁及不同破壁方式的灵芝孢子对人恶性乳腺癌细胞(MT-1)、人恶性淋巴癌细胞株(Jurkat)、人恶性脑肿瘤细胞(U343)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制效果强弱为全灵芝剥壁孢子机械破壁灵芝孢子未破壁灵芝孢子,表明破壁的确能提高灵芝孢子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而且选择破壁的方法也很重要,生物酶法破壁能使灵芝孢子的生物活性成分得到充分释放,所以大大提高灵芝孢子的功效。  相似文献   

13.
为反映提取剂类型对大蒜鳞茎提取液抑菌能力的影响,用水、乙醇,丙三醇作为大蒜鳞茎杀菌物质的提取剂,采用孢子萌发法对黄瓜镰刀菌枯萎病菌孢子抑杀.研究结果表明,3种提取溶剂制成的大蒜鳞茎提取液对枯萎病菌孢子抑制的EC50值分别为0.2884%、0.2818%和0.2454%,较低的提取液浓度达到了较好的抑菌效果.水、乙醇、丙三醇都可以作为大蒜鳞茎的提取剂,3种提取溶剂的大蒜鳞茎提取液毒力相当,孢子抑制萌发率随着大蒜鳞茎提取液浓度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14.
采后葡萄果实营养对灰霉菌致病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采后巨峰葡萄果实(Vitis vinifera L.cv.Kyooho)为试材,从葡萄的营养、pH、贮藏期生理状态以及环境温度对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生长发育和致病性影响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葡萄果实的营养和pH值适于灰霉菌的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在葡萄营养培养基上灰霉菌与葡萄的其它采后致病菌,如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镰刀菌(Fusarium sp.)、芽枝霉(Cladosporium sp.)和粉红单端孢菌(Trichotecium roseum)相比具有显著的生长优势。在pH 3.46的葡萄果汁上,灰霉菌分生孢子在0~35 ℃的温度范围内都能萌发, 最适萌发温度为15~24 ℃,0 ℃培养48 h后分生孢子仍然有8.7%的萌发率。灰霉菌分生孢子在低温下萌发需要较低的pH条件, 在pH 4的葡萄果汁中,4 ℃培养72 h后萌发率可达90%以上,高于pH 5~7的果汁。葡萄果实贮藏期的生理衰老状态与灰霉菌的侵染力存在着时序关系,即灰霉菌的侵染力随着葡萄果实贮藏期的延长而加强。受灰霉菌侵染后的葡萄果实产生过氧化物酶(POD)和几丁质酶的活性均低于链格孢菌诱导的活性。  相似文献   

15.
以"津优41号"黄瓜为试材,共设3个处理,分别为CK0,喷施清水;CK1,喷施0.5%磷酸二氢钾;T,喷施鸡粪发酵提取液500倍液,研究了鸡粪发酵提取液叶面肥对黄瓜植物学特性、光合速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将鸡粪发酵提取液叶面肥替代化学叶面肥在黄瓜上进行应用。结果表明:施用鸡粪发酵提取液对黄瓜株高、茎粗、叶面积等植物学特性、不同时期光合速率以及前期产量和总产量的效果与施用化学肥料磷酸二氢钾相当,而且可以显著提高黄瓜果实品质性状维生素C含量,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16.
以银耳为原料,采用胶体磨辅助热水浸提工艺提取银耳多糖。以多糖提取率作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银耳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进一步测定了银耳多糖分子量及其对SDS诱导HaCaT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银耳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55,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2 h,提取2次。在此条件下,银耳多糖的提取率可以达到(23.04±0.18)%,明显高于常规工业生产工艺。此外,最佳工艺条件下所得主要为100 k Da以下的小分子量银耳多糖,对经由SDS诱导的HaCaT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利用反向长距离PCR技术从银耳(Tremellafuciformis)芽孢gpd基因出发克隆上游gpd启动子序列,将预测的gpd启动子片段与多功能纤维素基因(mfc)连接构建表达载体,与潮霉素抗性质粒pBgGl-hph共转化银耳芽孢,对拟共转化子进行酶活发酵试验。结果表明:4轮反向长距离PCR克隆得到了1761bp的上游序列,经预测启动子落在上游1000bp左右区域内,包含两个高分值的起始转录位点,将gpd启动子分成gpd-Tre1(885bp)、gpd-Tre2(708bp)、gpd-Tre3(466bp)3段区域,分别与多功能纤维素基因(mfc)构建表达载体pgTre1-mfc、pgTre2-mfc和pgTre3-mfc。拟共转化子酶活发酵试验结果发现3个表达载体的转化子均能检测到多功能纤维素酶活,转化子T1-2包含gpd-Tre1启动子大片段,整体酶活最高,CMC酶活为14.12U/mL,比出发菌株Tr01提高34.3%,比工程菌株yLes3提高25.7%,木聚糖酶活为34.8U/mL,比Tr01酶活提高26.3%,略低于yLes3。3个启动子片段均具有表达活性,相比之下885bp的大片段gpd启动子表达活性更高。  相似文献   

18.
 通过高效筛选法从不同环境采集的土样中分离出44株对黄瓜枯萎病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通过平板对峙法初筛和复筛得到一株具有较高拮抗活性的放线菌XF-7。研究了菌株XF-7发酵液对黄瓜枯萎病病原菌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及黄瓜种子发芽的影响,以及对苗期枯萎病的生防效果。结果表明:菌株XF-7发酵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促进黄瓜种子发芽,且对黄瓜苗期枯萎病的防治效果显著,防效达79.57%。经16S rDNA序列分析,发现菌株XF-7与毒三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toxytricini)的16S rDNA序列同源性达100%。结合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将菌株XF-7鉴定并命名为Streptomyces toxytricini XF-7,在GenBank中该菌株的序列登录号为JN315670。  相似文献   

19.
利用亚硝酸盐和紫外线复合诱变对生防木霉菌Tr10进行了改良。采用平板对峙法、摇瓶液体发酵法、发酵产物平板活性测定法研究了突变株的生长速度、拮抗作用、代谢产物的抑茵活性和突变株的遗传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适宜诱变条件是0.01mol/L亚硝酸溶液诱变20min,然后在距20W紫外灯20cm处照射3min;遗传稳定突变株NUV147和NUV218生长速度分别是出发菌株的2倍和2.1倍,产孢量显著增加,突变株对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增强,拮抗机制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20.
扇叶铁线蕨孢子无菌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华  袁丽萍  王洋  陈龙清 《园艺学报》2010,37(3):457-460
 研究了扇叶铁线蕨(Adiantum flabellulatum)发育过程和不同因素对孢子、原叶体无菌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孢子萌发为书带蕨型,原叶体发育为铁线蕨型;孢子在无光条件下不能萌发;适当时间的低温冷藏有利于孢子萌发;播种20 d 后,1/4MS 培养基中孢子萌发率最高,可达22.7%;在培养基中添加15 ~ 45 g · L-1 的蔗糖有利于孢子的萌发,蔗糖有利于分生区的发育和性器官的分化;MS + 30 g · L-1蔗糖的培养基中,原叶体的成苗率可达48.3%;外源生长素不利于原叶体的成苗,但NAA 0.5 mg · L-1 促进原叶体的离体增殖;用无菌沙瓶做试管苗炼苗基质后的移栽成活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