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9 毫秒
1.
目的:建立和验证预测肾结石腔内手术后发生尿脓毒症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5月于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和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肾结石腔内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术后发生尿脓毒症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列线图的预测能力,使用内部验证(Bootstrap自抽样)方法和一致性指数(C-index)检验证列线图预测效果的准确性。使用决策曲线分析(DCA)分析列线图的临床实用价值。结果:共纳入724例肾结石手术患者,其中有38例患者术后发生了尿脓毒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2.451,95%CI:1.044~4.574,P=0.038)、糖尿病病史(OR=2.412,95%CI:1.217~5.161,P=0.013)、术前尿白细胞升高(OR=1.955,95%CI:1.049~4.516,P=0.037)、尿培养阳性(OR=3.683,95%CI:2.434~10.059,P=0.001)、中或重度肾积水(OR=2.491,95%CI:1.500~6.349,P=0.0...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日间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患者延迟出院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列线图。 方法回顾性审查370例日间PCNL患者的电子病历,根据患者是否在24 h内出入院,将其分为延迟出院组(61例)和正常出院组(309例)。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术后1 h生命体征和血液学指标。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延迟出院的危险因素,绘制列线图以预测延迟出院的风险,应用校准曲线评估列线图的内部校准性能。 结果370例患者中有61例(16.5%)出现延迟出院,18例(4.9%)住院时间超过48 h。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OR:3.992,95%CI:1.792~8.892,P=0.001)、通道数量(OR:3.139,95%CI:1.548~6.367,P=0.002)、术中严重出血(OR:12.207,95%CI:2.761~53.973,P=0.001)、术后1 h体温>38℃(OR:4.623,95%CI:1.445~14.789,P=0.010)、中性粒细胞比率>75%(OR:1.951,95%CI:1.008~3.777,P=0.047)和钾<3.5 mmol/L(OR:5.469,95%CI:1.641~18.226,P=0.006)是日间PCNL患者延迟出院的独立危险因素。延迟出院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4,通过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准确性。 结论基于年龄、通道数量、术中严重出血、术后感染和低钾血症构建的延迟出院风险预测列线图预测性能良好,可帮助医护人员快速识别术后延迟出院高风险患者,以便尽早实施医疗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腹膜后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并发症发生的列线图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6月至2022年5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管外科符合本研究条件的腹膜后肿瘤患者,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腹膜后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因素,基于风险因素建立预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列线图模型并对此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05例患者,其中有70例(34.1%)患者术后发生了并发症,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血清白蛋白<35 g/L [OR=2.355,95%CI(1.256,4.416),P=0.008]、肿瘤为肉瘤[OR=2.498,95%CI(1.219,5.120),P=0.012]及手术切除脏器[OR=2.008,95%CI(1.042,3.868),P=0.037]增加腹膜后肿瘤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基于这些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预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为0.704 [95%CI(0.626,0.781),P<0.001],Bootstrap法对列线图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具有较...  相似文献   

4.
《腹部外科》2021,34(3)
目的探讨个体化预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切口感染风险列线图模型的建立。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腹股沟疝于铜陵市市立医院行无张力修补术的病人的临床资料,分别使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相关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经Logistic回归分析,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60岁[OR=6.638,95%CI(1.521,28.966)],糖尿病[OR=7.924,95%CI(1.891,33.201)],低蛋白血症[OR=5.136,95%CI(1.086,24.294)],手术时间≥30 min[OR=7.354,95%CI(1.565,34.551)]及急诊手术[OR=8.294,95%CI(1.903,36.158)],均P0.05。基于以上5项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切口感染的列线图模型,校正曲线验证显示训练集和验证集预测值同实测值均基本一致,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显示内外部验证的一致性指数(C-index, C指数)分别为0.904和0.854,说明该研究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结论年龄≥60岁、糖尿病、低蛋白血症、手术时间≥30 min及急诊手术是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该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准确的预测能力和区分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相关危险因素,建立并验证个体化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谵妄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纳入2013年1月~2018年3月于淄博市中心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257例,收集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R软件构建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43,95%CI:1.076~1.214)、2型糖尿病(OR=4.591,95%CI:2.14~9.846)、ASA评分III级(OR=4.262,95%CI:1.600~11.352)、ASA评分IV级(OR=5.396,95%CI:1.868~15.583)、全身麻醉(OR=1.281,95%CI:1.066~1.540)及手术时间(OR=1.018,95%CI:1.001~1.035)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对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ROC曲线显示该模型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风险的曲线下面积为0.818(95%CI:0.752~0.885);校准曲线为斜率接近于1的直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x~2=8.760,P=0.363)均显示该模型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风险具有良好准确度。[结论]本研究基于年龄、2型糖尿病、ASA分级、麻醉方式及手术时间这5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与准确度,可为临床个体化防治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响乳腺癌术后子宫内膜病变的危险因素, 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1年11月烟台山医院乳腺癌术后阴道异常出血的患者103例, 收集患者临床资料, 根据其子宫内膜是否发生病变分为未病变组与病变组。建立Logistic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乳腺癌术后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风险因素, 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分析列线图模型预测子宫内膜病变的敏感性。结果分娩史(OR=37.100,95%CI:3.777~527.700, P=0.004)、子宫内膜厚度(OR=2.489,95%CI:1.699~4.007, P<0.001)、绝经(OR=0.099,95%CI:0.015~0.499, P=0.009)、异常出血时间(OR=6.922,95%CI:2.221~24.800, P=0.002)、治疗药物种类(OR=3.738,95%CI:1.187~13.200, P=0.030)对预测乳腺癌术后患者子宫内膜病变有统计学意义。使用以上5个变量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甲状腺癌患者术后迁延性甲状旁腺功能(简称"甲旁功")减退的预测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以指导临床早期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及北京市平谷区医院收治且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和LASSO回归模型分析甲状腺癌术后发生甲旁功减退的影响因素及迁延性甲旁功减退的预测因素。在训练集中构建预测术后迁延性甲旁功减退的列线图模型,然后分别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验证列线图模型的区分度与一致性。结果根据本研究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共有464例甲状腺癌患者最终被纳入研究,其中甲旁功正常患者364例,甲旁功减退患者100例,在这100例甲旁功减退患者中短期甲旁功减退患者62例、迁延性甲旁功减退患者37例(其中1例数据不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术前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高是术后甲旁功减退的保护性因素[OR=0.953,95%CI(0.931,0.976),P<0.001],而单侧腺叶+对侧部分切除[OR=3.247,95%CI(1.112,9.485),P=0.031]和甲状腺全切除[OR=11.096,95%CI(5.432,22.664),P<0.001]是其危险因素。将LASSO回归模型筛选出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第1天iPTH水平是迁延性甲旁功减退的预测因素[OR=0.719,95%CI(0.588,0.879),P=0.001],其预测迁延性甲旁功减退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48 [95%CI(0.755,0.942)],最佳截断值为9.405 ng/L,预测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0.659、0.944,且其联合与临床有密切关系的临床病理特征腺外侵犯、累计肿瘤最大径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迁延性甲旁功减退的AUC值为0.900 [95%CI(0.817,0.982)],最佳截断值为118.891分,预测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0.772、0.944;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证实模型拟合度良好(χ2=8.605,P=0.377)。在验证集(平谷区医院数据)中列线图预测迁延性甲旁功减退的AUC值为0.640 [95%CI(0.455,0.826)],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证实列线图预测模型拟合度良好(χ2=12.266,P=0.140)。结论术后第1天iPTH水平是迁延性甲旁功减退的重要影响因素,其联合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术后迁延性甲旁功减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浆细胞性乳腺炎(PCM)的发病危险因素,且构建预测PCM发病的列线图模型。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PCM患者120例(PCM组),另选同期非乳腺疾病的健康人群12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CM发病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PCM发病的列线图模型,再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与校准曲线进行模型验证。结果:PCM组与对照组在哺乳时间、体质指数、月经规律、乳头凹陷、乳房外伤、哺乳障碍、情绪焦虑、失眠、避孕药物史、泌乳素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哺乳时间<6个月(OR=1.828,95%CI:1.044~3.201,P=0.035)、有避孕药物史(OR=1.793,95%CI:1.029~3.122,P=0.039)、乳头凹陷(OR=2.336,95%CI:1.341~4.068,P=0.003)、泌乳素异常(OR=1.752,95%CI:1.011~3.037,P=0.046)、有哺乳障碍(OR=1.870,95%CI:1.073~3.256,P=0.027)为PCM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下面积为0.710(95%CI:0.645~0.776),提示该列线图预测模型有较好的区分度,对PCM有较强的预测能力;校准曲线斜率接近1,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提示该列线图预测模型的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有较好的一致性(χ^(2)=6.661,P=0.465)。结论:基于PCM的5项发病危险因素(哺乳时间、避孕药物史、乳头凹陷、泌乳素、哺乳障碍)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能力好,对防治PCM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女性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LE)的危险因素,构建女性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初步分析与LE相关的因素,再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导致LE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R软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绘制校准曲线评价模型预测结局概率与实际概率的一致程度,以C-index表示。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列线图预测模型对LE的预测能力。结果:489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纳入研究,术后LE发生率为16.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LE与体重指数(BMI)(t=-3.716,P<0.001)、糖尿病(χ^(2)=36.784,P<0.001)、高血压病(χ^(2)=4.525,P=0.033),肿瘤TNM分期(χ^(2)=3.955,P=0.047)、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χ^(2)=7.011,P=0.030),新辅助化疗(χ^(2)=4.025,P=0.045),腋窝淋巴结清除(χ^(2)=5.197,P=0.023),放疗(χ^(2)=8.068,P=0.005)有关。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BMI(OR=1.182,95%CI:1.083~1.291,P<0.001),糖尿病(OR=5.126,95%CI:2.924~8.989,P<0.001),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OR=0.242,95%CI:0.083~0.701,P=0.009),新辅助化疗(OR=2.181,95%CI:1.101~4.319,P=0.025),行腋窝淋巴结清除(OR=1.996,95%CI:1.156~3.447,P=0.013),放疗(OR=1.986,95%CI:1.109~3.556,P=0.021)是L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此构建出列线图预测模型,模型总分220分,通过校准曲线可见该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有较好的一致性,C-index值为0.775(95%CI:0.716~0.833),所绘制的ROC曲线显示其曲线下面积为0.775,提示该列线图预测模型对LE有较强的预测能力。结论:BMI、糖尿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新辅助化疗、腋窝淋巴结清除、放疗是L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这6项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以直观地预测术后出现LE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2014年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SUP)分组构建预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后标本较穿刺标本Gleason分组升级(GGU)的列线图,并进行内部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瑞金医院2012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429例因前列腺癌行RP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年龄(68.1±7.2)岁。体质指数(BMI)(24.2±3.2)kg/m^2。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11.5(6.7~20.4)ng/ml,PSA密度(PSAD)0.35(0.20~0.66)。2017年3月以前患者为6~8针穿刺,之后均为12针穿刺。429例均行RP。比较穿刺病理与根治术后病理的2014 ISUP分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GGU的独立影响因素,依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预测GGU的列线图并评估其预测效能。结果本研究429例,RP术后GGU组161例(37.5%),非GGU组268例(62.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28 kg/m^2(OR=2.54,P=0.030)、PSAD(OR=1.65,P=0.015)、术前2014 ISUP分组(OR=0.53,P<0.001)为GGU的独立影响因素。以BMI、PSAD及术前2014 ISUP分组建立预测GGU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35(95%CI 0.681~0.789),模型经过良好校准,平均绝对误差为6.7%,模型在预测RP术后病理升级方面与实际情况有较好一致性。结论BMI>28 kg/m^2、PSAD及术前2014 ISUP分组为前列腺癌患者RP术后GGU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上述指标建立的预测GGU的列线图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CRF)患者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脑病(AAE)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 方法回顾性分析784例CRF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使用了抗生素治疗,根据患者有无发生AAE,分为AAE组(103例)和非AAE组(681例),将两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AA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并使用列线图展示模型。采用ROC曲线、校准曲线判定该模型的区分度及校准度,使用Bootstrap法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 结果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OR 1.033, 95%CI: 1.012~1.054)、低血浆白蛋白(OR 0.852, 95%CI:0.802~0.905)、低GFR(OR 0.963, 95%CI:0.940~0.988)、单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类抗生素(OR 3.827, 95%CI:1.528~9.584)、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生素联用(OR 2.913, 95%CI:1.187~7.149)以及抗生素未减量使用(OR 0.343, 95%CI: 0.212~0.553)均为CRF患者发生AAE的独立影响因素。列线图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8(95%CI:0.770~0.846),内部验证C-统计量0.808。 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预测模型可对临床上早期识别CRF患者的AAE风险及实施预防性措施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延迟出院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7月择期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BMI、ASA分级、手术时间、麻醉方式、术中失血量、术中输液量、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术中血管活性药物用量、PACU停留时间、术后随访静息疼痛评分、术前住院时间、术前合并症、术后并发症及转归情况。根据术后住院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正常出院组(术后住院时间≤14 d)和延迟出院组(术后住院时间>14 d),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延迟出院的因素。结果共纳入908例患者。单因素分析显示,与正常出院组比较,延迟出院组的年龄明显偏高,术中失血量明显增多,手术时间、PACU停留时间、术前住院时间明显延长,术前合并症、术后并发症明显增多(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OR=2.075,95%CI 1.287~3.346,P=0.003)、手术时间>3 h(OR=1.997,95%CI 1.181~3.375,P=0.010)、术中失血量≥800 ml(OR=2.898,95%CI 1.449~5.794,P=0.003)、PACU时间>60 min(OR=1.745,95%CI 1.064~2.859,P=0.027)、术前住院时间≥7 d(OR=1.805,95%CI 1.114~2.924,P=0.016)、术前有合并症≥2个(OR=2.912,95%CI 1.513~5.825,P=0.003)是导致患者延迟出院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患者年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PACU停留时间、术前住院时间及术前合并症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出院延迟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进行有效干预是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复发形成肛瘘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术后复发形成肛瘘的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模型的预测效果。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19例肛周脓肿患者,按照7∶3随机分为建模组(293例)与验证组(126例),术后随访3个月,根据是否复发形成肛瘘分为肛瘘组与非肛瘘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复发形成肛瘘的独立危险因素,然后利用R 3.6.3软件建立列线图模型。以验证组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证实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术后3个月内有140例(33.41%)患者复发形成肛瘘,其中建模组96例(32.76%),验证组44例(34.92%)。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糖尿病史(OR=3.101,95%CI:1.620~5.935)、肥胖(OR=3.157,95%CI:1.707~5.587)、有脓肿病史(OR=4.120,95%CI:2.201~7.713)、深部肛周脓肿(OR=3.686,95%CI:1.988~6.833)、肠道来源致病菌(OR=...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个体化预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风险列线图模型的建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急性胆囊炎于眉山市人民医院行胆囊切除术治疗的233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使用单因素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然后用筛选出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性及准确度进行验证。结果 年龄≥70岁(OR 3.032,95%CI 1.289~7.132)、糖尿病(OR 3.321,95%CI 1.452~7.599)、肝硬化(OR 2.543,95%CI 1.004~6.438)、胆囊结石(OR 9.051,95%CI 1.833~44.687)、胆囊周边积液(OR 3.264,95%CI 1.428~7.459)及白细胞计数>10×109/L(OR 3.873,95%CI 1.673~8.966)是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以上6项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相关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验证,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的C-index指数分别为0.782和0.735。校正曲线分析显示,训练集和验证集的校正曲线和理想曲线拟合均较好,预测值同实测值均基本一致。ROC曲线分析显示,训练集和验证集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2(95%CI 0.821~0.883)和0.838(95%CI 0.812~0.864),说明本次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准度。结论 年龄≥70岁、糖尿病、肝硬化、胆囊结石、胆囊周边积液及白细胞计数>10×109/L是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关列线图模型的建立对临床筛查高危人群和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具有指导意义,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影响病人胰腺手术后胰瘘发生率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5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03例行胰腺手术病人资料,其中术后发生胰瘘50例。对影响术后胰瘘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术后胰瘘发生的因素包括性别、病理类型、胰管扩张、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血红蛋白、术前血清总胆红素、术后血清总胆红素(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术后胰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性别(OR=12.001,95%CI 3.049~47.230,P<0.05)、病理类型(OR=1.605,95%CI 1.108~2.324,P<0.05)、胰管扩张(OR=1.177,95%CI 0.188~0.468,P<0.05)、手术时间(OR=1.641,95%CI=1.173~2.339,P<0.05)、术中出血量(OR=1.096,95%CI 1.094~1.099,P<0.05)、术前血红蛋白(OR=0.888,95%CI 0.823~0.921,P<0.05)、术前血清总胆红素(OR=1.359,95%CI 1.335~1.381,P=0.010)、术后血清总胆红素(OR=1.030,95%CI 1.064~1.004,P<0.05)。结论 男性、手术前后血清胆红素浓度高、壶腹部癌或十二指肠癌是胰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胰管扩张则可减少胰腺手术后胰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7月铜陵市人民医院及安庆市立医院行TAPP诊治的230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经TAPP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以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 结果操作TAPP的例数(OR=3.337,95% CI:1.357~8.401)、术中出血量>10 ml(OR=2.925,95% CI:1.027~8.328)、手术时间>2 h(OR=2.492,95% CI:0.885~7.014)、疝囊最大直径>5 cm(OR=2.675,95% CI:1.018~7.031)、嵌顿疝(OR=7.329,95% CI:2.162~24.56)是经TAPP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五项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术后复发的风险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模型的预测准确度,实际值比较接近预测值,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833(95% CI:0.814~0.851),表明该模型预测精准度较好。 结论操作TAPP的例数、术中出血量>10 ml、手术时间>2 h、疝囊最大直径>5 cm及嵌顿疝是经TAPP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精准度较高,可以指导医务人员分析患者术后复发的风险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POD)的危险因素,探究术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的水平与老年患者POD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19年8月全身麻醉下接受非心脏手术后的老年患者531例,年龄≥65岁。使用混淆评估法(the 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CAM)每天2次评估术后3 d内POD发生情况。根据患者是否发生POD分为术后谵妄组和非术后谵妄组。主要观察POD的发生率,并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POD的危险因素。同时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进一步分析POD的危险因素。结果共125例(23.5%)患者发生POD。年龄[比值比(odds ratio,OR)=1.044,95%CI 1.006~1.048,P=0.025]、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CCI)(OR=1.189,95%CI 1.031~1.370,P=0.017)、Hb(OR=0.988,95%CI 0.977~0.999,P=0.039)、手术时间(OR=1.003,95%CI 1.000~1.005,P=0.043)、拔管时间(OR=1.028,95%CI 1.012~1.044,P=0.001)、术后入ICU(OR=2.222,95%CI 1.308~3.775,P=0.003)、术后NLR(OR=1.027,95%CI 1.000~1.054,P=0.048)是POD的独立危险因素。文化程度(P=0.061)、出血量(P=0.16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IADL)(P=0.36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术后NLR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得出POD风险增加的术后NLR拐点值为11.85,将术后NLR转换为二分类变量并代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校正影响因素后,结果显示术后NLR拐点值>11.85者POD的风险明显增加[OR=2.019,95%CI 1.292~3.155,P=0.002],同时将混杂因素进行PSM后显示,术后NLR水平升高使POD的发生风险增高(OR=1.033,95%CI 1.007~1.060,P=0.012)。结论对于非心脏手术后的老年患者,术后NLR水平升高增加POD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术前炎性指标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预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的价值。方法采用队列研究设计,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空军第986医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233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5年随访结果,将患者分成生存组(99例)和死亡组(134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 d炎性指标水平,单因素和Cox回归分析结直肠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的影响因素,应用R软件建立列线图术后存活预测模型。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和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白细胞计数和白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大小(OR=1.379,95%CI:1.094~1.737)、浸润深度(OR=2.020,95%CI:1.126~3.622)、NLR(OR=1.496,95%CI:1.009~2.219)、PLR(OR=1.927,95%CI:1.060~3.504)和CAR(OR=2.326,95%CI:1.479~3.657)是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列线图预测术后生存模型的C-index为0.831(95%CI:0.781~0.911),校准预测曲线和理想曲线拟合良好。结论术前NLR、PLR和CAR与结直肠癌术后生存呈负相关,且列线图具有预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情况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MOJ)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模型预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1年6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三六三医院就诊的ERCP治疗的MOJ患者302例,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并对患者胰胆管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出院后对患者进行随访,依据随访患者ERCP术后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