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尿素生产和试验中,为控制和降低缩二脲的生成量,常需测定工艺过程各工序尿素溶液中的缩二脲含量,以便选取适宜的工艺操作条件,生产缩二脲含量较低的合格尿素成品,並提供工艺设计的依据。目前,国内尿素工厂尿液中缩二脲含量的测定,均采用铜复盐分光光度法。即用预先盛有蒸馏水的球胆取约50克尿液试样,然后稀释  相似文献   

2.
优级纯农用尿素产品缩二脲含量,国标严格规定不大于0.9%.有效控制尿素产品缩二脲含量是尿素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内蒙古天野化工集团尿素装置采用意大利斯那姆工艺,一段时间以来尿素成品缩二脲含量居高不下,分析生产过程中各工段(高压合成\氨汽提\中压分解回收\低压分解回收\蒸发浓缩\造粒)缩二脲的含量以便工艺调整参数使缩二脲降下来。  相似文献   

3.
在流化床尿素造粒装置出现故障或定期清洗造粒机时,蒸发循环后的尿液只能送至尿液储槽中,由于尿素溶液被反复加热提浓且停留时间较长,在流化床尿素造粒装置恢复生产后,导致成品中缩二脲含量超标。在尿液循环管线上增设1条副线,蒸发循环返回的尿液与正常生产的尿液分别存放,同时对相关的工艺指标进行调整,使成品中缩二脲含量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
分析尿素产品中缩二脲高的原因,并采取措施对尿素低负荷生产时缩二脲的产生进行了控制,提高尿素成品的优级品率。  相似文献   

5.
由于尿素成品中或多或少均含有一定量的缩二脲,在含有尿素的复肥中也带入相应比例量的缩二脲成份。过高的缩二脲对植物和生物都是有害的。为了检验考查复合肥料生产工艺过程中缩二脲的变化情况和复肥成品中所含缩二脲的量,需要对工艺流程各段的半成品和最终成品进行测定。尿素-磷酸—铵系(三元复肥还加有KC1)复肥体系复杂,除含有大量不溶物外还含有高量的PO_4~(-3)。及铵盐,不能采用目前在尿素生产中使用的直接铜复盐法,必须将  相似文献   

6.
《中氮肥》2016,(1)
通过分析缩二脲的生成机理以及影响因素,采取降低汽提塔与精馏塔出液温度、降低蒸发系统真空度及温度、减少尿液的停留时间(降液位)等措施后,尿素成品中缩二脲含量明显降低,并阐述各调整措施对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影响成品尿素缩二脲质量分数的因素,以及尿素从合成到造粒过程中各工序产生缩二脲的质量分数,依据实际运行情况,从工艺上介绍尿素系统在低负荷运行时控制成品尿素缩二脲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通过技术改造、优化操作等手段将尿素成品中的缩二脲含量由农业合格品标准提升至农业一级品标准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小氮肥》2019,(9)
针对尿素装置成品中缩二脲质量分数无法达到GB/T 2440—2017《尿素》中优等品要求的情况,在不同生产负荷下,根据蒸发系统缩二脲生成情况,分析缩二脲生成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改造后,尿素装置在85%负荷下,优等品率由50%提升至95%以上,年创造经济效益1 350万元。  相似文献   

10.
李长友 《氮肥技术》2008,29(1):31-32
根据缩二脲的生成机理并结合实际生产情况,总结出尿素产品中缩二脲含量的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1.
王付生  王磊 《中氮肥》2023,(4):25-27
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300 kt/a尿素装置采用荷兰斯塔米卡邦CO2汽提工艺,于2013年2月建成投产,其运行初期尿素成品中缩二脲含量高达1.20%。分析与探讨影响缩二脲生成量的因素,对尿素装置实施持续性的优化改造,尤其是缩减尿液在装置中停留时间方面的技改——增设尿液小槽、新增熔融尿液上造粒塔管线、改造低压精馏塔出液管线、改造一段至二段蒸发分离器间管线,并配合尿素装置尽量满负荷运行以及将蒸发系统各段温度控制在指标低限的操作方法,实现了尿素成品中缩二脲含量稳定在0.80%~0.87%,保证了尿素产品优等品率不低于80%。  相似文献   

12.
尿素在生产过程中,经常要在不停车的前提下更换喷头,这时蒸发系统打循环(为保证尿液不结晶,使尿液在蒸发系统内循环),造成尿液重复加热,停留时间变长,再次造粒时次品增多。在添加了小槽后,改善了尿液打循环时的重复加热情况和尿液在尿液槽内长时间的停留情况,使再次送造粒后的次品量大幅度减少,并减少了正常生产时成品缩二脲的含量,提高了成品质量。  相似文献   

13.
聚磷酸铵具有养分含量高、溶解性好等诸多优点,用作肥料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聚磷酸铵在生产过程中有缩二脲生成,因此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聚磷酸铵中缩二脲含量的检测方法,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测定方法的准确可靠性。试验研究表明,缩二脲保留时间约为1.470 min,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7,加标回收率为98.9%~101.1%。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简单、检测快速、结果准确,可应用于以聚磷酸铵为原料的复合肥料生产过程中缩二脲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14.
《中氮肥》2016,(2)
针对尿素装置原始开车时蒸发系统尿液泵、熔融尿素泵打量波动大,一段、二段蒸发出液温度波动大,成品尿素缩二脲含量高,成品尿素粉料大包装料斗下料口易堵塞等问题,分析与查找原因,提出相应的技改方案,实施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中氮肥》2019,(4)
河南晋开化工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二分公司有3套400 kt/a CO_2汽提法尿素装置,包括2套中颗粒尿素装置(两段蒸发系统+塔式造粒)、1套大颗粒尿素装置(一段蒸发系统+造粒机造粒),3套尿素装置先后投产约半年后均达产达效,单套尿素装置日产稳定在1 450 t。但生产中尤其是高负荷运行时一直存在一大问题——成品尿素缩二脲含量高,成品一等品率、优等品率低。经对比分析及多方交流探讨,认为问题主要出在蒸发系统,包括一段及二段蒸发加热器设计换热面积余量较大、一段/二段蒸发分离器与加热器的一体式设计及二段分离器内件设计存在缺陷、一段及二段分离器水冲洗和外壁伴热蒸汽管线设置不当、一段与二段蒸发分离器位差偏小且U形连接管太长等,造成尿液停留时间延长而致成品尿素缩二脲含量高。分阶段实施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技改及工艺指标优化调整后,成品尿素缩二脲含量得以降低,成品一等品率、优等品率大幅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尿素装置的安、稳、长、满、优运行。  相似文献   

16.
多元尿素中缩二脲含量的测定1992年我厂开发生产了一批含硫酸锰1%、硫酸锌0.1%、硼砂0.05%的缓效多元尿素。采用GB/T2443-91(尿素中缩二脲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分析方法测定产品中的缩二脲含量,所得结果偏高。经分析,在上述分析方法的...  相似文献   

17.
刘勇  周寅仪 《大氮肥》2000,23(4):276-278
402-C改造扩能后,管内因液膜厚度减薄,传热效果的变化,使成品中缩二脲(Bi)增加。其后由于列管外壁垢层的生成,使Bi含量降低的定性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8.
王有 《化肥设计》2013,(5):27-28
以某30万t/a尿素装置为例,分析了尿素装置原始开车时成品中缩二脲含量异常超高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总结了尿素装置原始开车时应注意的问题和事项。  相似文献   

19.
尿液中缩二脲的快速测定法颜维龙(九江石化化肥有限责任公司332004)1引言尿液中的缩二脲含量是尿一生产装置的一项重要工艺指标,也是尿素产品的一项重要质量指标,通过对尿素装置各段出口尿液中缩二脲含量的控制,最终生产出合格的尿素产品。目前对尿液中缩二...  相似文献   

20.
采用国家化工行业标准(HG 2095-91) - 涂层尿素中缩二脲含量的测定方法系统研究了复混肥生产过程中缩二脲的生成,通过实验研究分析发现,在影响缩二脲生成率的4个因素:物料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物料中水份含量、物料中尿素的质量分数中,影响最显著的是尿素的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