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煤矿发生冒顶事故跟井下水、火、瓦斯、煤尘造成的后果比较,具有发生频率次数多、人员伤亡较多、造成影响时间较长等特点。新型连锁装置在采煤工作面的使用,回采工作面冒顶事故的次数得以减少,对实现井下安全生产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翟树春 《铀矿冶》1992,11(2):1-5
本文从地质构造、井下工程布置、采场管理等方面分析了铀矿山冒顶片帮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了预防冒顶片帮事故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冒顶是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之一,是井下最常见的事故,经常影响着煤矿的安全生产,并在煤矿井下事故中占有较大的比例。该文从冒顶事故的原因、预兆等方面分析入手,揭示了防治冒顶事故时应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从客观出发,有效减少冒顶事故的出现。  相似文献   

4.
回采工作面的冒顶事故具有发生频率高、影响时间长、人员伤亡多的特点,是煤矿井下的主要事故。仅以邢台煤矿为例,1973年至1977年五年间,仅回采工作面的冒顶事故就发生了636次,影响生产工时4778.7小时,少生产原煤130709吨,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占全矿井冒顶人身伤亡事故的81.3%,  相似文献   

5.
冒顶事故是井下常见事故之一,特别对于软岩下分层开采的工作面。本文结构三河口矿煤层顶板的特点,分析了分层开采发生冒顶事故的原因,提出采用长π型钢梁控制冒顶的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技术经验效果。  相似文献   

6.
孙亚男 《煤炭技术》2005,24(1):40-41
煤矿生产中 ,顶板事故是严重影响井下生产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的一类易发生产事故。文章主要介绍了发生在蔡园煤矿的一次再生顶板条件下工作面煤壁侧冒顶事故的处理过程 ,并进行了事故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煤矿中发生的冒顶事故是井下进行安全生产的大敌。根据多年来世界各主要产煤国家的统计资料,在煤矿井下事故中,顶板冒落事故一直占有很大的比重。这种事故与井下的水、火、瓦斯、煤尘等事故所造成的后果相比,特点是:事故的规模及其影响范围一般较小,然而事故发生的频率高,故累计起来,则不论是事故的次数及其对人员伤害总数所占的比例,都比其他各种事故为大。例如美、英、法、西德、波兰、加拿大、比利时、  相似文献   

8.
警示台     
《当代矿工》2010,(12):21-21
11月28日3时40分,云南迪庆州香格里拉县洪鑫矿业有限公司雪鸡坪铜矿发生冒顶事故,造成6人死亡,1人受伤。(2010—11—28)11月22日14时50分,贵州六盘水市水城县纸厂乡振兴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井下1101采煤工作面发生冒顶事故,造成3人下落不明.(2010—11—22)  相似文献   

9.
于乐泉 《中州煤炭》2016,(6):101-104
我国多半矿井均存在顶板安全隐患,为了切实有效地防范现场冒顶事故,通过大量已有事故分析、现场情况调研,设计了一种通过采集井下煤体(岩体)内部应力、支架工作阻力、支架倾角等参数对矿井支护实现动态监测的顶板监测系统。应用表明:该系统反应迅速、准确、误报率低,能实时有效地预测顶板危害,有效降低了矿井冒顶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矿工井下遇难矿主见死不救──清同治年间登封两起煤窑水灾事故纪略在旧中国,煤矿井下劳动环境十分恶劣,水、火、瓦斯、冒顶等自然灾害事故频繁。每当事故发生时,矿主往往不但不积极抢救,反而采取砍井绳、封井口,不让工人上井等丧尽天良的毒辣手段,消痕灭迹,隐瞒真...  相似文献   

11.
两起煤巷冒顶事故机理分析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描述了两起典型的煤巷冒顶事故实例,结合两起事故所采取的具体支护方式,通过对事故现场观察机理分析以及冒顶抽象力学模型的分析,得出了事故发生的原因所在,给出了事故的分析结论,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顶板灾害是我国煤矿各类灾害中发生频率最高和死亡人数最多的灾害,当前绝大多数顶板灾害事故发生在巷道,尤其是受采动影响的煤层巷道。在分析巷道冒顶事故与围岩体环境之间关系基础上,将煤层巷道冒顶分为围岩主导型和应力主导型两大类型,揭示了裂隙危岩坠落、松散岩体冒落、弱黏结复合顶板垮落、大变形巷道蝶叶型冒顶等煤层巷道冒顶的机理与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巷道冒顶隐患分阶段多层次的全时预警方法与机制,即设计阶段的冒顶隐患远期风险评价、巷道掘进施工阶段的随钻预估、服务周期内的长时临界预警,开发了岩层结构随钻探测仪、顶板多点位移监控器、锚杆锚索工况监测报警仪等用于长时和临界预警的仪器设备,形成的煤层巷道冒顶机理和预警方法与仪器设备将为顶板事故预报预防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煤柱工作面顶板岩层运动的特点及支承压力分布情况,总结了梨树煤矿防治煤柱工作面顶板事故的方法。对防治煤柱工作面冒项事故的发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煤巷顸板事故原因和机理进行了总结分析,指出现有煤巷掘进支护过程中顸板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是迎头地质情况调查不明、地质条件突变时缺少相应的预警机制和合理的应对措施.经过探讨指出利用煤巷超前地质预报技术预防顶板事故是可行的.通过对巨野矿区某矿煤巷多次冒顶事故教训的总结,指出建立合理的冒顶事故预警机制并设计相应支护预案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超前地质预报的煤巷顶板事故支护预案防治方法.以“地质先行、物探紧跟、钻探核实、预案配套、监控反馈”为指导方针,注重各预报环节的反复推演与相互修正.利用该方法成功预防了多起冒顶事故的发生,并对其中一起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显示该方法具有较理想的预报效果,以锚索梁为主的支护预案可以有效控制断层区巷道变形,防止冒顶事故发生,并具有很好的经济性指标.  相似文献   

15.
王国海  余芝云 《煤矿机电》2010,(1):99-100,111
煤矿综采工作面在生产中经常发生片帮冒顶事故,不仅使工作面产量降低,同时对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通过对综采工作面片帮冒顶的机理及特点进行分析,提出综采工作面片帮冒顶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2006—2009年贵州煤矿顶板事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顶板事故是煤矿的多发事故,发生频率高,总体死亡人数最多。文章通过2006~2009年贵州煤矿顶板事故的统计分析,总结了贵州煤矿顶板事故的变化趋势,分析了不同类型煤矿、不同作业场所、不同月份顶板事故发生情况,找出贵州煤矿顶板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和时间特点,对贵州煤矿的顶板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某矿Ⅱ6119工作面开切眼为沿空掘巷,留设窄煤柱隔离采空区;窄煤柱受相邻工作面采动支承压力作用,煤岩体比较破碎;开切眼直接顶为复合顶板,老顶含有裂隙水。受以上综合因素影响,切眼围岩变形剧烈,顶板极易离层,容易发生冒顶事故。通过对开切眼矿压规律进行观测,在分析切眼围岩破坏原因的基础上,确定了窄煤柱的合理宽度,提出了极易离层复合顶板条件下沿空切眼高强度锚杆支护的设计方法和支护参数,并对其支护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2004-2008年全国煤矿顶板事故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2004-2008年的5年间全国煤矿顶板事故统计资料分析,总结了全国煤矿顶板事故的变化趋势,分析了国有重点、国有地方、乡镇集体三类煤矿和不同省区、不同作业场所、不同月份顶板事故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