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综合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制定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综合医院急诊科405名在职医护人员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并与国内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急诊科医护人员症状自评量表中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抑郁、偏执、精神病性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常模(P〈0.05);医生焦虑、抑郁、恐怖、偏执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常模(P〈0.05),焦虑、恐怖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护士(P〈0.05);护士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偏执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常模(P〈0.05)。结论综合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护士的突出问题是人际关系、躯体化、强迫症状、偏执和抑郁;医生的突出问题是恐怖、焦虑、偏执和抑郁。应针对医护人员的心理问题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吸毒者在戒毒期间进行戒毒前后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治疗。方法对246例吸毒者在强制戒毒期间,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试。结果吸毒者戒毒前SCL-90测试结果示其抑郁、焦虑、敌对3项因子分与国内常模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及偏执等因子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精神病因子分高于常模(P〉0.05),恐怖因子分无明显差异。吸毒者戒毒后SCL-90测试结果显示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等6项因子分显著高于常模(P〈0.01),偏执因子分高于常模(P〈0.05),恐怖及精神因子分无明显差异。吸毒者戒毒前后SCL-90测试结果显示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等5项因子分戒毒前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强迫症状明显好转,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心理问题以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最为突出,因此对于戒毒者不能仅限于解除躯体依赖,更重要的是心理治疗,以促进他们早日康复,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3.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及自制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对193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症状自评量表评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因子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其中患者配偶躯体化、抑郁、焦虑因子分显著高于子女(P〈0.01),女性家属躯体化、抑郁因子分显著高于男性家属(P〈0.01),高中以下文化程度家属人际关系、焦虑因子分显著高于大专以上文化者(P〈0.01),农村患者家属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因子分显著高于城市患者家属(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不同家庭因素对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提高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西京医院精神科42名护士进行调查,并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精神科护士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躯体化、恐怖、偏执、敌对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全国成人常模(P〈0.05或0.01)。结论综合医院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较差,需要医院管理阶层给予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配偶心理健康状况,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30名住院精神病患者配偶,于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测评其心理健康状况,并与国内成人常模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症状自评量表评分,人院时配偶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国内成人常模(P〈0.01),除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出院时(P〈0.01);出院时配偶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精神病性因子分仍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0.05),而人际关系因子分显著低于国内常模(P〈0.05)。结论精神病患者配偶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应及时给予有效的心理干预,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银行工作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为其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391名建设银行工作人员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本组银行工作人员症状自评量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及偏执因子分和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总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结论建设银行工作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心理干预对重性精神病患者一级亲属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对87例重性精神病患者的一级亲属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心理健康状况,并根据测评结果予以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心理干预2个月后再次测评,比较2次的测评结果。结果心理干预后亲属的症状自评量表阳性项目数、阳性症状均分及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焦虑、抑郁、敌对、恐怖、偏执8个因子分均较心理干预前显著降低( P<0.05或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显著缓解重性精神病患者一级亲属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躯体症状及人际关系,有利于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肿瘤科护士心理状况及应对方式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肿瘤科护士心理状况及其应对方式。[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对49名肿瘤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肿瘤科护士SCL-90量表总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化、焦虑、强迫症状、抑郁、恐怖因子分高于国内常模(P〈0.05或P〈0.01);肿瘤科护士积极应对方式得分明显低于国内常模(P〈0.01);躯体化、强迫症状及恐怖因子与年龄呈正相关,抑郁因子与年龄呈正相关,与学历呈负相关,焦虑与婚姻状况正相关。[结论]肿瘤科护士躯体化、焦虑、强迫、抑郁、恐怖症状较重,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9.
诸丽萍 《护理学报》2009,16(24):65-66
目的了解教师住院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对58例教师住院患者(观察组)及58例非教师职业成年住院患者(对照组)进行测量、比较,并将观察组结果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7个因子分高于常模(P〈0.05或P〈0.001);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偏执4个因子分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教师住院患者的心理卫生状况低于国内正常人群,且与其他职业住院患者有差异,表现为躯体化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偏执,应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火车司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心理防御方式状况,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30名火车司机采用症状自评量表测评心理健康状况,防御方式问卷测评应付方式,对测评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火车司机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常模(P均〈0.01),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因子分均与防御方式问卷因子1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躯体化因子分与因子4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火车司机的心理健康水平均低于普通人群,心理防御机制存在明显缺陷,与其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中等卫校护理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对132名护理新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测评心理健康状况,并与国内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护理新生症状自评量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人际关系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常模(P<0.01),敌对、恐怖、偏执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常模(P<0.05或0.01);总分>160分者占42.42%,阳性项目数>43项者占52.27%,因子分>2分排前5位者依次为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结论 中等卫校护理新生存在诸多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学校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甲氰咪胍联合曲唑酮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因疗程不足脱落6例;研究组47例,对照组43例,两组均常规应用甲氰咪胍治疗,研究组联合曲唑酮治疗,观察4w。于治疗前及治疗4w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治疗1w内依据溃疡疼痛程度评定标准判定疼痛缓解程度;治疗结束后1w内复查胃镜或消化道钡餐判定溃疡愈合情况。结果研究组溃疡愈合率(80.85%)显著高于对照组(55.81%)(Χ^2=6.66,P〈0.05);缓解疼痛的速度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症状自评量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敌对和恐怖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而对照组仅抑郁、焦虑因子分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甲氰咪胍联合曲唑酮治疗能显著改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快速缓解疼痛症状,提高溃疡愈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协议解除劳动合同职工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中原油田115名协议解除劳动合同职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与国内常模比较,对不同收入水平、文化程度、性别、年龄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总均分、躯体化、强迫、焦虑、恐怖等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均〈0.01)。家庭月人均收入水平≤400元组总均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等因子分均显著高于〉400元组;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组总均分、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等因子分均显著高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组(P均〈0.05);女职工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均显著高于男职工(P〈0.01~0.05),人际关系、偏执因子分均显著低于男职工(P〈0.05)。结论协议解除劳动合同职工存诸多的心理问题,收入水平低、文化程度低、女性等弱势群体应引起社会、政府、企业及心理工作者的倍加关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女性性受害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102名女性性受害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自我接纳问卷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女性性受害者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女性性受害者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总分和家庭外支持维度评分均与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家庭内支持维度评分与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特质应对方式问卷消极应对维度评分与症状自评量表人际关系、抑郁、敌对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积极应对维度评分与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自我接纳问卷的自我接纳维度评分与症状自评量表人际关系、抑郁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自我评价维度评分与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人际关系、抑郁、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与症状自评量表人际关系、抑郁、精神病性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结论 女性性受害者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人群,其社会支持、积极应对、自我评价、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健康有负面影响,自我接纳、消极应对能改善人际关系及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制定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将56例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的父母设为研究组,抽取同期50名健康儿童的父母设为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两组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研究组症状自评量表评分,除恐怖因子分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外,其他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母亲症状自评量表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显著高于父亲(P<0.05),强迫、敌对、偏执因子分显著低于父亲(P<0.05或0.01).结论 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对其家属的心理健康有负性影响,对家属积极地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压力,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水面舰艇军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海军某水面舰艇部队200名男性士兵长期驻舰航行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应用社会支持量表评估其社会支持情况,并与中国正常人常模及男性军人常模分进行比较。结果水面舰艇军人出航前SCL-90中强迫、抑郁和偏执因子分显著高于中国正常人常模(t=2.416-4.800,P〈0.05、0.01),而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惧和精神病性因子分均显著低于中国正常人常模(t=3.676~10.154,P〈0.01);除了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之外,SCL-90总分及其他各因子分均较男性军人常模分显著降低(t=4.378~8.483,P〈0.01)。返航后水面舰艇军人SCL-90总分、躯体化、焦虑、恐惧和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出航前(t=2.085-3.837,P〈0.05、0.01)。相关分析显示,水面舰艇军人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与社会支持利用度呈负相关(r=-0.432- -0.289,P〈0.05);除强迫因子分外,SCL-90总分及其他各因子分均与主观支持呈负相关(r=-0.284- -0.172,P〈0.05),抑郁、恐惧、精神病因子分与客观支持呈负相关(r=-0.200- -0.156,P〈0.05)。结论相对于全国男性军人,被调查水面舰艇军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好。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尤其是主观的支持,会使官兵在特殊环境下保持较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家庭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将30例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设为研究组,同期随机选取31名在校中学生设为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对两组进行测评分析。结果研究组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及家庭功能评定量表问题解决、沟通、情感反应、情感介入、总的功能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研究组症状自评量表人际关系、抑郁、恐惧、偏执因子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研究组家庭功能评定量表问题解决、沟通因子分与症状白评量表各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情感反应因子分与躯体化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情感介入因子分与躯体化、人际关系、恐惧、偏执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行为控制因子分与抑郁、焦虑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总的功能因子分与除精神病性因子分外的其他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结论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并且存在家庭功能失调现象,其情绪障碍与家庭功能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奥氮平联合氟西汀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4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以奥氮平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氟西汀治疗.观察12周.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症状自评量表的躯体化、强迫、抑郁、恐怖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精神病性因子分显著高于正常成人常模(P<0.01).结论 奥氮平联合氟西汀能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单用奥氮平治疗.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患者心理状况与述情障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及述情障碍状况。方法对8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进行评定,并与国内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卒中患者症状自评量表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女性患者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因子评分显著高于男性(P〈0.01),强迫因子评分显著低于男性(P〈0.01)。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总分及Ⅰ、Ⅱ、Ⅲ、Ⅳ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常模(P〈0.01),男性患者总分及因子Ⅰ、因子Ⅱ分均显著高于女性(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和述情障碍,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实施早期心理干预,有利于患者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22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评定,根据评定结果予以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观察6个月。于心理干预6个月末再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评定,并与全国成人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干预前症状自评量表总分、总均分及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全国成人常模(P〈0.05或0.01);心理干预后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躯体化、抑郁、恐怖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心理干预前(P〈0.01),但总分及抑郁、焦虑因子分仍显著高于全国成人常模(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焦虑抑郁问题尤为显著,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