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全面小康社会的生活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静诚 《长江论坛》2004,(4):42-44,59
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是不同的两个概念.生活水平主要是指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可以相关的客观指标进行评估;生活质量则主要指人对生活的主观感受.客观条件和主观感受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全面建设小康,意味着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生活需求将向享受和发展转化,因此对生活质量的研究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公平与公正概念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收入分配问题的一些概念,涉及到两个不同的方面:一是客观的社会差异现象,二是探讨差异的原因、对于社会差异的主观评价。“公平”、“平等”等概念容易产生歧义。在表述纯粹客观上的差异现象时,应尽量使用“均等不均等”、“平均不平均”这样的概念;在表现主观上对差异现象的评价时,应尽量使用没有歧义的术语,比如“公正不公正”、“合理不合理”、“正当不正当”等概念,以使学术表达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3.
基于可行能力理论,构建"生活条件—功能性活动—主观生活质量"分析框架,考察功能性活动在农民的生活条件与主观生活质量之间的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分析结果表明:生活条件的改善一方面通过直接路径促进主观生活质量的提升,这一路径排除了功能性活动的作用,体现生活条件本身对主观生活质量的影响;另一方面借助间接路径提升主观生活质量,即通过引起功能性活动的变化从而间接实现主观生活质量的提升。在所列举的功能性活动中,书报阅读和个人安全在生活条件与主观生活质量间发挥较强的中介效应,而看电视、个人信任与社会参与发挥的中介作用则较弱或不稳定。  相似文献   

4.
陈胜 《青年探索》2005,(4):31-33,49
为了研究主、客观社会分层对青年生活质量的影响方式和强度,本文以广东青年的生活质量调查资料建构三者之间的结构模型,发现客观社会分层对主观社会分层和青年生活质量有着显著影响,主观社会分层对青年生活质量也有显著影响,但主观社会分层的影响强度要高于客观社会分层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青年的住房状况和主观阶层认同是关系到青年个人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议题。本研究对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20年数据进行分析,发现:(1)住房负债(包括正规金融借贷和非正规金融借贷)会显著降低青年的主观阶层认同,提高青年阶层认同向下偏移的概率;(2)“有房无债”的青年的主观阶层认同显著高于“无房无债”的青年,但是“有房有债”的青年的主观阶层认同与“无房无债”的青年并没有显著差别;(3)机制分析表明,住房负债主要通过降低青年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削弱青年的主观幸福感来影响青年的主观阶层认同;(4)异质性检验表明,住房负债对主观阶层认同的负向影响在城镇、教育水平较低、中等以下收入的青年群体中更加突出。本研究揭示了住房负债对青年主观阶层认同的深刻影响,拓宽了住房分层研究的视野,对青年的家庭资产配置、债务管理以及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也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6.
周宁 《中州统战》2003,(4):8-11
近年来,对社会中介机构中的专业人士等新的社会阶层的统战工作受到关注和重视。在相关调研报告和研究文章中,经常出现“自由职业者”、“社会专业人士”、“自由择业知识分子”和“自雇知识分子”等称谓。由于对这些称谓的概念在认识上不一致,以致在运用时比较含混。为此,本文对这些概念作粗浅的分析,以加深大家的认识和理解。自由职业者不是新概念,在社会学研究中经常使用。过去,在我们党的文件和领导人著作中也曾多处提到并对这一社会阶层作过深入分析,明确了相关的政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把自由职业者与知识分子、小商人、手…  相似文献   

7.
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邢占军 《新东方》2004,(11):19-24
主观幸福感是反映社会及个体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指标,西方对其研究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历程。近几年随着我国政府和学界对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视,主观幸福感问题也引起了国内不少研究者的关注。本研究拟考察我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在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分析探讨城市公立学校流动人口子女学校主观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发现,城市公立学校流动人口子女对学校主观生活质量评价很好.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级、自评家庭经济条件、传媒接触、学校活动参与、相对剥夺感对其学校主观生活质量评价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9.
引导学生“生成”概念、原理。在教学某些概念或原理时,增加一些铺垫,提供一些资料,并引导他们有针对性地挖掘素材。通过分析、归纳、例证,“生成”相关的概念和原理,使其在“重复”创建概念、原理的过程中,体验研究过程,学习研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许多具体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甚至与学生及其家庭的利益密切相关,是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热点问题。例如,可引导学生列出问卷调查表,拟出调查提纲,深入社会开展调查研究;并引导学生对调查中获得的材料进行加工处理,从而获取对热点问题的正确认识。引导学生进行热点论…  相似文献   

10.
工作生活质量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工作生活质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涵的界定、内容维度以及测量等方面。其中存在以下问题:工作生活质量没有统一的概念,而且其内涵也过于空泛庞大;工作生活质量的内容维度模糊,独立性差;对工作生活质量的测量具有片面性,缺乏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的测量工具;工作生活质量与后果变量的关系研究缺乏代表性。这些问题的根源是工作生活质量概念缺乏清晰一致的界定,这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1.
仅限于主观诉讼的传统行政诉讼制度已不能适应现代日益增加的公益保护的要求。为此 ,发达国家通过立法在环境保护、消费者保护等领域中确立了客观诉讼 ,或通过判例扩张性解释“法律权利”与“损害”等概念 ,使传统的主观诉讼客观化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什么是”和“如何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两个方面,简要述评了国内学界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现状.“什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主要阐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与比较;“如何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主要阐述包括历史经验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有关理论、机制、路径、介体、原则和方法等.  相似文献   

13.
现当代中西方幸福观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当代西方从心理学和哲学的角度深入阐释了幸福特别是个人主观幸福感.国内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幸福的概念、幸福与快乐、幸福与道德的关系、幸福的要素和主观幸福感.国内研究认为幸福和快乐是相互关联又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的两个概念.现当代西方主要有禁欲主义、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等幸福观.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才有科学的幸福观.中西研究指出: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很多.主观因素包括个体的人格特质、价值观念,对待事物的态度和取向等与认知有关的因素,客观因素包括个体的实际生活和工作环境、自身健康情况、个人和家庭经济收入等.  相似文献   

14.
休闲经济的发展及组织管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提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一个大众化的休闲时代正在到来,由此产生出全新的休闲产业和休闲经济概念。因而,有必要对休闲经济进行全面、系统、前瞻性的研究,关注政府、私营等多种服务组织的作用,以树立全新的“休闲观念”,开发多样的“休闲产品”,发展多元的“休闲经济”,制定适宜的“休闲政策”,全面提高“休闲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一般而言,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从哲学角度看,精神是同物质范畴相对应的与意识、思维相一致的最基本的哲学范畴.在西方文化中,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康德、黑格尔,再到雅斯贝尔斯、弗洛伊德、舍勒、格里芬等学者都对精神概念作出自己独特的解读.西方文化中的精神概念,具有“灵魂”、“心智”、“意识”、“普遍理性”、“先天逻辑”、“宗教”等多种含义,而西方文化中的精神概念所内涵的“普遍理性”、“先天逻辑”、“宗教”的意义,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概念所没有的.研究西方文化的精神概念,有助于在比较中深入理解中国文化中的精神概念,有助于深化理解西方民族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概念,从而对民族精神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西方文化中的精神概念,也利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一般人们将“科学认识”、“事实判断”、“真理”、“实证分析”与“事实”、“客观”作等价的思考,而把“价值评价”、“价值认识”、“价值判断”、“规范分析”、“善、美”、“主观”与“价值”给以并列的联想。这里,用语的准确性可以商榷,重要的是必须将事实与价值区分开来。由于过去我们在理论上一贯强调主观与客观的对立,强调从客观,从客体出发,以达到符合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实体、属性、关系和规律的真理认识,追求彻底客观化,不掺杂主观成分的理想目标,这种区分人们是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正由于这一  相似文献   

17.
在古希腊哲学的发展进程中,“世界”逐渐取代“天”而成了西方哲学史上一个重要概念,同时,它还关联着整体、全体、秩序、混沌、虚空、努斯、神、宇宙等诸概念.从中西比较哲学角度讲,梳理清楚“世界”及其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问题,不仅为推进西方哲学史研究提供恰当的切入点,而且也为理解“世界观”问题奠定基本的理论性前提.  相似文献   

18.
《公安研究》2014,(7):92-92
周长城、徐鹏在《宏观质量研究》2013年第3期撰文认为,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城市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日益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以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库为资料来源,探讨影响城市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客观因素的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的家庭经济条件对主观满意度高低有明显影响,且老年人的家庭经济条件、晚年生活丰富程度、危机意识三个潜在变量之间存在着正向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生活质量是指人们对自身发展、对物质和文化需求的满足程度以及为保证这种需求得到满足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保障等多方面“外部”因素的认知程度,它分物质生活状况、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总体的主观评价等四个维度。研究结果表明归侨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杭州普通市民,仅有心理功能不存在差异。归侨的生活质量不存在性别差异,也不存在年龄的差异。在被调查市民中54%把生活幸福的主要原因归功于平安健康,22%归功于家庭美满,18%归功于心态平和,3%归功于地位财富,1%归因于住房理想。由此可见,被抽样市民的幸福感主要来自于和谐杭州。  相似文献   

20.
充分认识新常态下加快发展健康产业的重大意义 21世纪是健康产业的世纪,健康产业正成为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健康产业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我们今天讲的健康产业,是指与维持健康、修复健康、促进健康相关的一系列有规模的产品生产、服务提供和信息传播等相关产业的统称,包括服务业,也包括制造业,是“大健康”的概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迫切需要我们树立“大健康”理念,发展“大健康”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