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两相邻建筑“结构土结构体系”的动力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建筑群中相邻结构存在导致结构动力特性的变化,将上部结构简化为等效单自由度模型,采用刚性基础明置于均质土层上,系统地研究两个相同结构所构成三维结构土结构体系中,邻近结构存在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根据结构土结构相互作用下体系存在两阶频率相近相位相反振动模态的现象,提出了孪生频率的概念。随后,探讨了孪生频率随结构与土层的频率比、结构之间的相对距离、基础宽度与土层厚度比等因素的变化规律,以反映两结构通过土体耦合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行波地震输入下结构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动力反应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孪生频率的存在,易于使结构和场地产生拍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1)
构建对外贸易结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对外贸易结构,包括总量结构、商品结构、地理结构、方式结构和模式结构进行评价,确定黑龙江省对外贸易结构演进路径。评价结果显示:1995—2012年黑龙江省对外贸易演进路径整体为"S型",目前已经进入结构减速阶段。从各分量结构的逻辑关系和变化情况看,可以通过优化方式结构和模式结构带动商品结构的优化,再结合地理结构的优化一起促进总量结构的改进。黑龙江应依托于原路径的优势,通过明确进出口的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均衡地理方向等优化措施适应新形势,避免进入原路径的下滑通道。  相似文献   

3.
王怡  唐兰 《安徽建筑》2012,19(3):172-173
文章在前人研究的砌体墙-钢筋混凝土墙组合结构体系的前提下,进行创新,提出了砌体-钢筋混凝土薄壁筒组合结构这一新型结构体系,该组合结构由砌体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两大部分组成。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砌体结构和组合结构进行模态分析,通过模态分析得到结构各个方向的主振型及自振周期。通过对比分析普通砌体结构和砌体-钢筋混凝土筒体组合结构,证明组合结构抗震性能优于普通砌体结构。  相似文献   

4.
对称性在结构力学中有着广泛应用,往往能为结构的复杂分析打开便利之门。特别是在求解超静定结构内力时,无论是力法,还是位移法,都是十分复杂的。但对于对称结构或准对称结构,利用对称性,可使结构内力计算大为简化。对称结构利用对称性分析,人们都很习惯;至于准对称结构,则不然。为此,本文对准对称结构利用对称性求解内力时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包括提出了准对称结构的定义,对准对称结构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准对称结构利用对称性求解内力时的应用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准对称结构要利用对称性求解内力是有条件的,利用对称性求解超静定结构时,可取准对称的基本体系。具有对称形式的结构利用对称性能够最大程度简化结构,提高结构内力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5.
基于过往参与的超高层公共建筑结构方案设计经验,采用归纳总结的研究方法,从结构选型、结构布置原则、常见问题分析3个方面,探讨了超高层公共建筑结构方案设计要点。结构方案设计应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和楼盖体系,并根据高宽比初步判断可行性,且结构平面布置应根据项目情况选择合适的结构构件形式并遵循相关原则,在结构方案设计过程中还应注重与其它专业的配合,达到结构的合理高效性。  相似文献   

6.
双段消能摇摆结构体系是通过两段串联的摇摆结构,控制主体结构各楼层在地震作用下均匀变形,抑制薄弱层的产生,也降低了主体结构对于摇摆结构的刚度需求。在变形集中的摇摆结构底部布设位移型阻尼器,可进一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但是该体系存在承载力较低、上段结构地震反应相对较大的不足。基于此,提出了消能摇摆高位隔震结构体系,即在双段消能摇摆结构体系的分段楼层位置增设劲性支撑,以抑制上段结构的摇摆运动,提高结构的刚度与承载力;同时,下段结构允许发生摇摆,发挥高位隔震层的作用。以消能摇摆高位隔震结构体系为研究对象,分析对比了其他三种结构体系:传统支撑框架结构体系、双段消能摇摆结构体系、不含位移型阻尼器的摇摆高位隔震结构体系。采用OpenSees软件建立了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四种结构体系进行弹塑性抗震分析和增量动力时程分析。研究表明,消能摇摆高位隔震结构体系的刚度与承载力较高,地震反应较小,抗震性能与抗倒塌性能良好。在摇摆结构分段位置加设劲性支撑层,可以抑制上段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并发挥下段摇摆结构的隔震作用。布设于分段位置与摇摆结构底部的阻尼器,可以充分消耗地震能量,提高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7.
许永 《门窗》2022,(7):44-46
当代建筑工程中最为常见的施工结构就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该结构的普遍性,从业人员需要从质量安全角度出发,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工程质量进行监测,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就是在保护工人的人身安全,守护人民的财产安全.本文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特点出发,简要阐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势,并从钢筋结构和混凝土结构两个方面讲明两...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树状结构在满足结构合理受力状态基础上,树状结构形态布局与结构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基于逆吊递推找形法建立树状结构几何模型,考虑结构初始缺陷和几何-材料双重非线性,采用有限元法对树状结构进行结构稳定性计算,分析了管径、相邻级杆外径比、分支节点位置等参数对结构稳定性和失效模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JGJ 7—2010《空间网壳结构技术规程》中规定的幅值下,初始缺陷对结构稳定性影响较小,几何-材料非线性对树状结构稳定性影响较大;主干管径与结构高度之比为0.045时,结构稳定承载力最大,结构单位质量承载力随管径增加呈先增加后趋于水平的变化规律;外径比影响结构失稳形式,结构稳定性随外径比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外径比为0.8时结构单位质量承载力最大;分支夹角(结构形态布局)对树状结构稳定性影响显著,当分支与主干轴线夹角为30°时,树状结构材料利用率最大,形态布局最优;树状结构稳定性随外侧杆件刚度的增大而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基于地下结构的概念,介绍了地下结构的类型及形式,针对地下结构的特点,分析了地下结构的震害特性与地震反应时的特征,指出地下结构震害发生会波及其周边结构,且修复比地面结构难度大,因此研究地下结构的抗震性能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
隧道上穿既有车站结构的变形预测及安全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FLAC3D程序建立三维地层一结构模型来预测某拟建隧道上穿已建成但尚未运营地铁车站在施工期间引起的既有结构变形,再利用SAP2000程序,建立荷载 - 结构模型以叠加法计算出既有结构在初始状态下和变形条件下的结构内力,再根据既有车站结构的工程材料、结构尺寸及所配钢筋可计算出结构各部位的承栽能力,将计算出的结构内力与结构承载能力进行比较,以评估既有车站的结构安全性,为隧道穿越既有车站施工时的结构安全性评估提出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对超高层建筑与一般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差异、超高层建筑结构方案选择的主要考虑要素、超高层建筑中混合结构类型设计主要考虑问题及基础设计要点,依据已有的工程实践,进行了初浅的介绍,以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李珂  李正斌 《山西建筑》2009,35(33):70-71
通过分析高层建筑的现状,总结了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特点,并简要论述了现有的各种结构体系及其优缺点,最后探讨了高层建筑的分析方法,从而进一步完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促进高层建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峰 《山西建筑》2009,35(23):58-59
通过分析高层建筑的受力性能,从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基础设计三方面来介绍高层建筑的概念设计方法,以及如何处理结构体系与建筑功能的关系,从而创造出更加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高层建筑。  相似文献   

14.
吴晋阳 《福建建筑》2010,(10):24-28
介绍了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特点,高层建筑结构常用的结构体系特点分析及新结构体系最新发展趋势;结合在建工程实例论述合理的结构方案即最优的结构设计对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成败的重要意义,能否达到最优结构设计对结构满足建筑功能要求、结构经济性方面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5.
王晓锋 《城市建筑》2014,(23):62-62
抗震概念设计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从多个角度对抗震概念设计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等内容做了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16.
高层建筑的改造加固有其本身特有的特点,不能简单地套用多层建筑加固改造的方法,而应结合现行的高层建筑设计规范和工程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加固方法。结合高层建筑加固改造设计实践,讨论了高层建筑加固改造设计中遇到的一些设计原则、结构计算、结构构造等具体问题,并针对结构构件的特点提出了具体、合理的加固构造做法,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7.
程昌明 《城市建筑》2014,(24):36-36
本文就现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及应遵循的设计原则进行了介绍分析,并提出了建筑结构设计问题的解决措施,以供有关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单位或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8.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若干问题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多年从事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经验,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主楼与裙房间的关系问题、高层建筑基础的选型、地下室外墙的设计、连梁超筋问题以及高层建筑转角窗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为结构设计人员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保障高层建筑的结构安全以及满足人们的居民需求,本文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高层建筑结构不规则性有关的问题、关于扭转效应产生的原因分析及控制这三个方面对高层建筑平面不规则结构设计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随着土木工程技术的发展,结构选型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但是由于高层建筑结构选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本文提出应用MATLAB神经网络方法对高层建筑进行结构选型。并用MATLAB语言编制了人工神经网络高层建筑结构选型专家系统使选型过程简单明了。结果表明此方法可行,可以帮助设计人员选择恰当的结构型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