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职高专教育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技术人才为根本任务。面向社会,突出知识和技能教育,加强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实践,提高专业素质和专业工作能力,适应新时期条件下的需求,是实验教师教学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目的: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其运维面临各专业系统结构复杂、运维保障难度高等诸多挑战。传统运维体系下,主要以人工日常维护、设备盯控和应急处置为主,存在效率低下、成本高和跨专业协作困难等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多专业数字化运维体系。方法:介绍了多专业数字化运维系统的“业务数字化”和“数字业务化”过程以及系统架构;介绍了多专业数字化运维模式的组织模式和维修规程的优化内容;介绍了多专业数字化运维体系下一线工班、运维中心工班的运维模式;以应急抢修为例,分析了宁波地铁多专业数字化运维体系的应用效果。结果与结论:宁波地铁的应用实践结果表明:多专业数字化运维体系建设促成了宁波地铁运维管理模式的数字化转型;该体系的建立有助于优化运维流程、提升运维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和降低运维成本。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电力机车专业产学合作教育的有效途径——专业“N+1”教学模式,全面回顾了电力机车专业“N+1”教学的实践历程,分析了目前专业“N+1”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注意事项,对本专业和其他专业实施“N+1”教学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简称专业委员会)和北京市交通委共同主办“2008年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北京研讨会”,于2008年10月18日举行。  相似文献   

5.
提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质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全面提高质量,高职教育在专业培养目标上要定位准确,要全面调整与优化课程体系与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善实验实习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理论教学以“能用”、“实用”为度,突出技能训练,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6.
城市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具有影响范围广、涉及主体多、协调工作量大等特点,设计中常会受到进度管控、动态变更、工程量算繁复等因素制约。基于西安火车站北广场综合改造工程,针对工期紧、周边环境复杂与协同需求大等特点,构建BIM正向设计管控平台。通过在设计中严格贯彻平台应用原则、明确专业间数据链传递与冲突解决机制、合理协调模型生长与信息量关系的方式,实现了平台在场地部署、土方开挖分析、参数化建模、机电深化设计、施工模拟与进度管控等方面的应用,解决了开挖优化、多专业协作工作流、快速建模与拼装接驳等问题。实践表明:利用BIM正向设计平台能确保各专业的协同作业,保障模型生长的完整性与有效性,实现了“一模多用”效果。该平台正向设计效率较传统翻模模式提升了17.3%,使项目提前1个月完工。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关键是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要重视和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8.
《铁道技术监督》2008,36(2):55-55
标准化技术组织是“在一定专业领域内从事标准化工作的技术工作组织”的统称。不同的国际标准组织、不同国家的标准化组织在对标准化技术组织名称的使用上有所不同,如ISO、IEC、CEN、BSI称其为“技术委员会”,德国称为“标准委员会”,中国称为“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按照国际标准化的大格局来划分,标准化技术组织可以分为国际标准化技术组织和国家标准化技术组织两类,  相似文献   

9.
方子岩 《铁道勘察》2004,30(4):16-19
当今构建数字国土、数字省、数字城市的工作已在测绘行业深入展开 ,测绘专业学生将涉及到各种专业的数据库软件。结合《数据库技术》的教学 ,分析课程特点、探索教学方法。通过教学实践 ,给出了课时分配的原则。开发制作了一个“学生管理数据库应用系统” ,用于具体的教学中 ,并结合测绘专业特点 ,阐述在测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结合铁路建设的实践,从“铁路选线设计要注意地下水失衡”、“线路经过居民集中区要留有适当的距离”与“作好绿色防护工作”三个方面,作者阐述了自己对铁路环境选线的认识与体会。  相似文献   

11.
袁犁 《铁道勘察》2007,33(6):55-58
数字城市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各部门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其建设过程中,需要通讯网络基础设施、计算机硬件基础设施、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共享环境、安全保障措施、软件系统等一系列物理实体和逻辑实体的支撑来实现。概括地讲,数字城市信息共享服务体系大致可以从“软”和“硬”两个角度来进行研究和建设。“软”是指信息共享服务相关的标准、政策、安全保障、软件功能等的研究和建设;“硬”是指信息共享服务体系实现所需要的计算机硬件、存储设备、网络基础设施、基础数据、专业数据等的研究和建设。  相似文献   

12.
中铁物总进出口有限公司在铁路物资供应工作中,秉承“专业领先,结盟取胜”的经营理念,把总公司提出的为铁路服务“两情三主动四尽责一目标”的要求落实在具体工作中,为铁路建设与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以中原工学院中外合作办学会计专业为对象,依据中外合作办学相关文件精神和财政部根据《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结合会计专业人才需求实际,对现有中外合作办学会计专业培养方案进行剖析,并从优化思路、方案优化及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建议,期望对相关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4.
论团队     
举凡成事,必以团队建设为先,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何谓“团队”,查阅了许多管理书籍,表述不尽相同,搜索引擎上键入两字简直浩如烟海,正如“岳阳楼记”所说:前人之述备矣。其中我认为比较;隹确表述是这样说的:“团队”是由来自不同背景、拥有不同技巧和能力的人组成的群体,他们具有共同的使命和目标,能够较好进行沟通。  相似文献   

15.
2006年10月30-11月1日。第八届铁路线路及站场工程科技动态报告会在鹏城深圳召开。会议由铁道部建设管理司、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主办,上海建设路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协办。大会由铁三院副总工程师。科技处处长郭珠远主持,铁三院总工程师屈晓辉对线站中心成立以来的工作进行了系统回顾,并就线路站场专业的技术发展、线站中心下步工作的开展提出指导性建议。大会安排了5个专家报告和3个新技术成果报告,其中,铁一院总工程师冉理作“青藏铁路建设技术创新”的报告。中铁山桥集团王柏重副总经理作“无碴轨道道岔技术与结构”报告,北京交通大学魏庆朝教授作“磁浮铁路技术发展及技术比较”报告,铁四院副总工程师鄢巨平作“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线网与建设规划”报告,铁三院航测分院王长进总工作“无碴轨道精密工程控制测量”报告。这些报告技术舍量高,内容新,代表了当前线站专业的水平,对当前我国的大规模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得到了参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6.
机车电气线路的故障很多,而且看不见摸不着。“通过定期对车上电气线路进行检测,测试电器件及其线路的性能和参数,让故障点暴露出来,及时排除故障部位”是提高机车可靠性的重要途径,在实行“单司机值乘,双司机配班”的今天这种检测尤为重要。“地乘分离”要求以往由乘务员承担的“保养、保洁和自检自修”工作转为由地勤人员负责,“专业保养、专业保洁、专业检查、专业检测”的要求也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7.
铁路继续教育从90年代开始起步,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而铁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的培训班、课时登记和验证工作,一直是手工操作和原始管理。通过开发证书管理系统,使管理证书单位能方便地对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课时查询、折算、复核等工作进行管理。使管理人员从繁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相似文献   

18.
1 问题的提出铁路企业机务系统在 2 0 0 0版 90 0 1标准认证工作中 ,如何使机务系统专业规章制度中本来存在的“2 2 0”文件与 90 0 1标准有机地结合起来 ,是摆在每一个机务工作者面前应认真思考与实践的实际问题。在贯标过程中对 90 0 0标准的学习与理解的基础上 ,结合贯彻落实“2 2 0”文件的工作实践 ,浅议ISO 90 0 0族标准与机务系统“2 2 0”文件的关系与实践 ,与同行探讨。2 ISO 90 0 0族标准与“2 2 0”文件关系的理论探讨与检修实践2 .1 ISO 90 0 0族标准与“2 2 0”文件的异同2 .1 .1 编制的目的与指导思想不同ISO 90 0 0…  相似文献   

19.
呼和浩特铁路局的信息化建设在铁道部的统一规划和领导下,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全路TMIS等工程实施以来,有力地推进了铁路运输现代化进程。在铁路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培养和造就了一支专业技术队伍。这次组织的主题为“信息系统管理与维护”学术交流会,对激励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特别是年轻的技术与管理人员,为铁路信息化事业的献身精神,进一步作好信息系统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了有效地落实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我院于2000年确立了《高职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的综合性课题,在护理专业教学改革上进行了探索。历经三年的实践,全面实现了预期成果目标。现将我院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方案的实施情况及今后护理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的实施性方案向各位领导、专家作一汇报。敬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