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患儿,男,7岁。右股部红色浸润性斑块3个月,表面皮温较正常皮肤高,无破溃,无明显自觉症状,无发热等全身症状。组织病理示非典型淋巴细胞围绕单个脂肪细胞形成特征性的花边样结构。免疫组织化学:CD3(+),CD4(+),CD68(+),穿孔素(+)。诊断为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  相似文献   

2.
报告1例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患者女,26岁。面部结节、斑块半年。皮肤科检查:右颧部可见约4 cm×6 cm暗红色浸润性斑块,类圆形分叶状,境界清楚,皮损中央破溃。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全层及皮下脂肪间见较多致密的异形淋巴细胞浸润,细胞中等大小,核膜薄,染色质细,核分裂象易见。免疫组化:CD4(+)、CD56(+)、CD123(+)、CD43(+)、CD34(+),Ki-67(60%阳性);CD20、CD79a、丝氨酸蛋白酶(granzyme)B、CD3、CD45RO、CD68、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髓过氧化物酶(MPO)、T细胞内抗原(TIA)-1均阴性。诊断: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36岁。会阴部反复红斑、斑块及溃疡1年余。患者既往有垂体瘤及尿崩症病史17年。皮肤科情况:左腹股沟见小片状浸润性斑块,中央浅溃疡。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浅层见弥漫性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组织样细胞浸润。增生的组织样细胞轻度异型,部分胞核呈肾型。免疫组织化学示:CD1a(+),S-100(+),CD68(+),Ki-67(5%+)。诊断:成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22岁。因急性白血病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3年,左大腿单发红色斑块2个月。皮肤科检查:左大腿伸侧可见一红色半球形斑块,质稍韧,活动度较差,大小约5 cm×5 cm,边界清,其上可见白色鳞屑及黄痂。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全层可见瘤细胞弥漫性浸润,瘤细胞呈中等大小,圆形至卵圆形,可见有凹痕的肾形嗜碱性的细胞核,偶尔也可见大的异形细胞。免疫组化:溶菌酶(+),CD43(+),CD99(+),CD68(+),CD15部分(+),髓过氧化物酶(-),CD3(-),CD20(-),CD30(-),CD56(-)。诊断:急性白血病(M5)骨髓移植术后;皮肤髓系肉瘤。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60岁,藏族。全身斑块、结节及肿块6月,肿块破溃伴疼痛2月。皮损病理组织示:表皮变薄,基底层液化变性,瘤细胞在真皮及皮下脂肪层呈弥漫性浸润,瘤细胞形态不一,核深染,可见血管中心性浸润及凝固性坏死。免疫组化标记瘤细胞CD3,CD3ε,CD56,TIA-1,粒酶B均为(+),CD30约10%(+),CD8(-),CD79a(-),EBER1/2原位杂交(+)。TCR-γ重排未见明确克隆性重排条带。诊断:皮肤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89岁。左小腿结节、肿块2个月。皮肤科情况:左小腿伸侧可见一鸡蛋大小肿块,中央破溃、结痂。周边可见多个红色结节,质硬,伴轻度压痛。皮损活检示:真皮弥漫性淋巴样肿瘤细胞浸润,不累及表皮,与表皮间可见无浸润带。免疫组织化学示:CD3(-),CD20(+),CD10(-),CD21(-),BCL-2(+),BCL-6(-),MUM-1(+),Ki-67(80%~90%+),CD30(-),CD79a(+),EBER(-),ALK(-)。诊断:原发性皮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腿型)。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27岁.左侧腹股沟包块2个月,间断发热伴疼痛3周.皮损初起于左腹股沟内侧皮肤,为暗红色丘疹,后增大破溃,伴左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发热.体检:左腹股沟内侧可触及直径约4 cm浸润性肿块,中央约1 cm溃疡,少许血性浆液渗出,明显触痛,皮损外侧可触及数个蚕豆大小肿大淋巴结,质硬,粘连呈条索状,活动度差.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深层至皮下脂肪层致密片状异形淋巴样细胞浸润,淋巴结穿刺部分区域见团片状异形淋巴样细胞.浸润细胞免疫组化标志示:CD30、CD43、CD45阳性,ALK表达为核浆型,诊断为ALK+ CD30+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治疗:患者接受3次环磷酰胺+表阿霉素+长春新碱+醋酸泼尼松化疗(CEOP)后,皮疹完全消退,破溃处愈合.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56岁。因左侧股部及膝关节处皮肤斑块50余年,破溃半年余就诊。患者自幼左膝关节上方有鸡蛋大小暗红色斑块,质脆,外伤后易破溃流血。因无自觉症状,未影响日常生活,故未系统诊治。皮损逐渐扩大,增厚明显,以近10年为著。半年前,于外伤后左膝关节内侧出现一溃疡,起初溃疡面积约2.0 cm × 2.0 cm,不易愈合……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38岁。全身反复红斑、斑片8年,丘疹、结节1年。全身多处泛发色素沉着斑及红色小丘疹,左腰部有一直径1cm大小的斑块。斑块处组织病理示:真皮及皮下弥漫大细胞,有异形性;免疫组化:异形细胞LCA(+)、CD3(+)、CD4(+)、CD8(+)、CD30(+)、GranzymeB(+),诊断为淋巴瘤样丘疹病,A型。该患者以红斑起病之后出现丘疹,但从未出现溃疡坏死,丘疹的大小和可自行消退的特点符合淋巴瘤样丘疹病,CD8+是LyP较为少见的免疫表型。该病应与皮肤CD30(+)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和蕈样肉芽肿鉴别,需监测其预后及转归。  相似文献   

10.
<正>患者女,39岁。左股内侧丘疹4个月。患者4个月前偶然发现左股内侧近腹股沟处一黄豆大丘疹,无自觉症状。丘疹逐渐增大,无破溃史,曾于外院诊断为皮肤纤维瘤,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无改善,近2个月明显增大,为明确诊断遂于2013年5月11日来我院门诊就诊。患者既往健康,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增大。皮肤科检查:左股内侧近腹股沟处一2.5 cm×2.0 cm暗红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