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胎儿心内膜垫缺损是指一组房室间隔发育不全,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房室瓣发育异常的复合型先天畸形,发病率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4.2%[1],常伴有先天性痴呆及其他先天畸形,预后甚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温心通脉汤治疗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阿托品片口服,治疗组给予温心通脉汤内服,疗程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分别为85.7%、76.2%,对照组分别为64.3%、57.1%;两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心通脉汤治疗房室传导阻滞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病毒性心肌炎动态心电图(DCG)心律失常的特征;方法:采用DCG监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168例,对其24小时心律失常进行分析;结果:168例患儿中,24小时发生室性早搏103例(61.3%),成对室早12例(7.1%),室性心动过速5例(2.9%),房性早搏66例(39.2%),房性心动过速8例(4.7%),度窦房传导阻滞9例(5-3%),I度房室传导阻滞11例(6.5%),Ⅱ度房室传导阻滞5例(2.9%),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1.2%).ST-T改变28例(16.6%);结论:DCG检查为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可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病证结合治疗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对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律缓慢,临床选取现代药理研究有增快心率之效的中药,组增律方为基础方,结合临床辨证用药,治疗患者35例。结果:总有效率88.6%。结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曾明  姚廷周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6,24(11):2094-2095
目的:探讨心脏电生理检查与中医传统辨证分型之间是否存在某种相互关系。方法:对53例患者首先进行辨证分型,其中阴虚火旺型11例、阳气虚弱型22例、心血不足型13例、心血瘀阻型7例,然后进行心脏电生理检查(经食道心房调搏)并记录其结果,与中医证型进行对照,探讨其中的关系。结果:阴虚火旺型中有6例存在房室结双径路(54.55%);阳气虚弱型中隐匿性房室传导阻滞占17例(77.27%),病态窦房结综合征7例(31.82%);心血不足型中正常10例(76.92%);心血瘀阻型中诱发出心房纤颤、心房扑动共5例,隐匿性房室传导阻滞2例。结论:中医传统辨证分型与心脏电生理检查存在一定的关系,为临床辨证提供了一定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6.
预激综合征并发心房颤动(简称预激房颤)是该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其发生率报道不一,Wellens和Campbell曾报道可高达30%。虽然房室旁道并不直接参与房颤的发生和使之维持,但快速心房激动可经房室旁道下传心室,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前牙切角、切缘缺损的疗效。方法 前牙切角、切缘缺损部置入牙本质钉或根管螺纹钉 ,酸蚀、冲洗、吹干牙面及固位钉 ,涂黏结剂 ,光固化 ,送光固化复合树脂于缺损部 ,修复雕刻牙齿外形 ,光固化 ,打磨 ,抛光。结果 修复后 1年成功率 91% ,3年成功率 83.7% ,5年成功率 77.6 %。结论 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前牙切角、切缘缺损近期疗效满意 ,远期疗效虽有逐年下降趋势 ,但目前仍为一种较理想的牙齿美容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宁心定悸汤治疗阵发性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临床疗效。方法 5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人给予宁心定悸汤治疗,对照组28人给予普罗帕酮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3.55%,对照组总有效率78.57%,两组资料对比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宁心定悸汤治疗阵发性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射频消融(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常规RFCA治疗PSVT患者。结果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65例,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3例,计有旁道70条,显性旁道35条,隐匿性旁道35条,其中位于冠状静脉窦憩室颈部心外膜旁道1例,双旁路2例均为左侧。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42例,均为慢-快型,其中有两例患者术中未能诱发出心动过速,予RFCA阻断慢径治疗。RFCA治疗PSVT总成功率为99.1%,其中房室结双经路介导的PSVT成功率高达100%,复发率为3.6%,均复治成功,并发症发生率5.6%。结论采用常规方法RFCA治疗PSVT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探讨房室传导阻滞的特点,以及阻滞的程度与梗死范围的关系。方法:对42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2例病例中,I度房室传导阻滞15例,占35%;Ⅱ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9例,占21%;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4例,占9%;高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占7%;III度房室传导阻滞11例,占26%。单纯下壁(或合并右室)心梗,I度房室传导阻滞出现的频率高于下壁合并正后壁(或合并右室)心梗,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则反之。结论:I度房室传导阻滞最常见,其次为Ⅲ度房宣传导阻滞;梗死的范围越大,阻滞的程度越严重。  相似文献   

11.
邵荣世治急重症验案2则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226001)顾庆华邵荣世主任中医师,从事内科临床已30年,学验俱丰。现将邵师急重症验案择录2则于次,以飨同道。1心力衰竭案张某某,女,50岁。1992年3月7日初诊。先天性心脏病,左房室隔缺损,手术修补后仍...  相似文献   

12.
“房室不节”所致肾虚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单纯房室不节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方法:以李震创立的“劳倦过度,房室不节”肾虚模型作为对照,分别设立4周、8周、12周3个“房室不节”造模组进行造模,比较各组的精子活动率和计数,精子畸形率,母鼠怀孕胚胎数;睾丸的脏器称重及病理改变、睾丸乳酸脱氢酶X同功酶(LDH—x)相对活性。结果:“劳倦过度,房室不节”组精子活动率和密度、精子畸形率、母鼠怀孕胚胎数、睾丸重量及系数、LDH—X相对活性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房室不节”4周组、8周组试验参数接近空白对照组,12周组接近“劳倦过度,房室不节”组。结论:单独使用“房室不节”方法进行12周造模。能有效建立“房室不节”致肾虚证“肾主生殖”功能虚损雄性小鼠模型。  相似文献   

13.
1资料汪某,男性,32岁,2001年9月5日入院,住院号:132035。患者于2000年3月初感冒后2周左右,出现晕厥1次,约2min后能自行苏醒,当时无抽搐,无大小便失禁,无口吐涎沫。即到南方医院就诊,心电图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诊断为(1)病毒性心肌炎;(2)Ⅲ度房室传导阻滞;(3)阿-期综合征。经用异丙肾上腺素、阿托品、地塞米松等治疗,病情稳定,但患者不愿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而转至我院治疗。入院时心电图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入院诊断:中医诊断为胸痹气阴不足,热毒攻心;西医诊断为(1)病毒性心肌炎;(2)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遂以参麦注射液30ml加5%葡萄糖注射液25…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保存自体颅骨修复颅骨缺损护理。方法:颅脑损伤患者行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后将骨瓣在无菌状态下置入75%医用酒精,密封于冰箱中冷冻保存,作日后颅骨缺损修补材料,对130例颅骨缺损患者行保存自体颅骨修复颅骨缺损术进行护理。结论:自体颅骨是修补颅骨缺损理想材料,方法简单、安全、可靠,二期原位再植修补颅骨缺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牙列缺损患者应用口腔种植法修复治疗的应用价值与优势。方法:本研究抽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开封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35例牙列缺损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措施修复缺损牙列,观察组采取口腔种植法修复缺损牙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为94.44 %,对照组为58.8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44 %,对照组为64.7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美观度、咀嚼功能、固定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牙列缺损患者应用口腔种植法修复治疗的应用价值显著,美观度更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6例牙列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全部46例患者在治疗1个月后的满意率为86.96%,治疗6个月后的满意率为97.83%,治疗12个月后的满意率为100.00%。结论: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的整体效果良好,对于牙列缺损的修复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房室传导阻滞 (atrioventricularblock ,AVB)又称房室阻滞 ,是指房室交界区脱离了生理不应期后 ,心房冲动传导延迟或不能传导至心室。AVB可以发生在房室结、希氏束以及束支等不同部位。临床常分为 3度。笔者现报道我院使用烟酰胺治疗的 30例Ⅱ~Ⅲ度AVB患者的治疗效果。1 临床  相似文献   

18.
旁道与房室结、希-浦纤维均为房室间径路,只是前者属异常,后者正常而已。如冲动在两条以上的多房室径路间进行连续折返,就会形成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或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AVRT按其是否经希-浦纤维或旁道下传又有顺向、逆向之分。折返环路的下传支为房室结、希-浦纤维者称顺向型,QRS波呈室上性型,此型占大多数;如折返环路的下传支是旁道则称逆向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aVL导联切迹在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顺传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138例经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成功的阵发性窄QRS波心动过速患者12导联心电图进行分析,其中AVNRT 74例,AVRT 64例,比较传统指标与单独aVL导联切迹对AVNRT与AVRT鉴别价值。结果 aVL导联切迹在AVNRT出现29例(39.2%),在AVRT出现1例(P〈0.01);下壁导联伪s波在AVNRT出现28例(37.8%),在AVRT出现1例(1.6%,P〈0.01);V1导联伪r'波在AVNRT出现33例(44.6%),在AVRT出现3例(4.7%,P〈0.01)。aVL导联切迹诊断AVNRT的敏感性为39.2%、特异性为98.4%;下壁导联伪s波诊断AVNRT的敏感性为37.8%、特异性为98.4%;V1导联伪r'波诊断AVNRT的敏感性为44.6%、特异性为95.3%,三种判断标准的敏感性、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aVL导联切迹为判断标准,对慢快型AVNRT的诊断特异性强,敏感性较高,可作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治疗措施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患者房室传导阻滞情况。结果48例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均恢复,死亡3例。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房室传导阻滞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