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晓玲  林红云  栗霞 《护理研究》2008,22(35):3238-3239
[目的]探讨盆底肌综合康复锻炼对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发生尿失禁的护理效果.[方法]对36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出现尿失禁的病人采用盆底肌锻炼、生物反馈治疗、中医针灸等综合护理措施,观察病人控尿能力及尿流动力学检测腹腔漏尿点压力(ALPP)情况.[结果]采用盆底肌综合康复训练措施3个月后控尿总有效率达86.3%;6个月后控尿总有效率高达98.0%.治疗前后尿流动力学检测ALP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盆底肌综合康复训练是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获得良好恢复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 系统评价术前盆底肌锻炼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尿失禁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搜集关于盆底肌锻炼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盆底肌锻炼联合膀胱训练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8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出现尿失禁的患者采用盆底肌锻炼联合膀胱训练的治疗措施后患者控尿能力改变的情况。结果:治疗后LT、ICI-Q-SF1及1小时尿垫试验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而PVLP和PMUC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8例术后不同程度尿失禁患者,治愈5例(62.5%),有效2例(25.0%),无效1例(12.5%)。术后控尿总有效率为87.5%。结论:盆底肌联合膀胱训练的综合康复锻炼在治疗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的控制方面有良好的效果,是一种相对无损伤、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王莉萍  陆泽怡   《护理与康复》2020,19(1):58-60
目的观察群组管理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及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91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门诊一对一健康宣教和随访,观察组在门诊一对一健康宣教基础上增加群组管理。干预3个月后评价患者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并对患者进行1 h尿垫试验和盆底肌肌力测定评价临床效果。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盆底肌功锻炼依从性比较,观察组依从性良好率为76.1%、对照组依从性良好率为22.2%,经比较,χ^2=26.403,P<0.01;观察组尿失禁程度轻于对照组,经比较,Z=5.481,P<0.05;观察组盆底纤维肌力治愈率Ⅰ类肌93.5%、Ⅱ类肌91.3%,对照组Ⅰ类肌68.9%、Ⅱ类肌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群组管理能提高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盆底肌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并改善患者的盆底肌肌力情况和尿失禁程度。  相似文献   

5.
王琼 《当代护士》2022,(9):22-25
目的探讨盆底肌联合膀胱锻炼对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患者尿失禁症状、排尿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72例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盆底肌联合膀胱锻炼,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尿失禁症状、排尿情况、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的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问卷简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每日的排尿次数、漏尿次数、排尿量均少于对照组,试验组的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联合膀胱锻炼可有效改善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患者的排尿情况,减轻患者的尿失禁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盆底肌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64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以健康信念模式为指导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健康信念、自我效能、尿控率及盆底肌康复锻炼依从性比较均得到提高(P<0.05),但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以健康信念模式为指导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增强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健康信念及自我效能,提高患者盆底肌康复锻炼依从性及尿控能力,减少尿失禁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微波并盆底肌锻炼治疗中老年尿失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观察微波配合盆底甩锻炼对中老年尿失禁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远期疗效。方法 用随机对照双盲试验,通过尿失禁问卷式量表和10分制排尿紧迫程度感的调查,在治疗前后及一3个月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微波配合/或盆底肌锻炼组与对照组比较(均P〈0.01),能显著减轻尿失禁患者排尿时紧迫感、频数和溢尿量,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并将此效果保持一段时间(3个月)。疗效以微波配合盆底锻炼组较显著(P〈0.01)。结论  相似文献   

8.
王颖 《中国临床医学》2014,21(4):482-483
目的:探讨盆底肌锻炼用于防治前列腺切除术后暂时性尿失禁的效果。方法:将72例需行前列腺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试验组患者于术前、术后拔管前和拔管后计划性地进行盆底肌锻炼;对照组患者仅在术后发生尿失禁时进行盆底肌锻炼。比较两组术后暂时性尿失禁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结果:试验组术后拔除尿管后5d、10 d和15 d的尿失禁发生率分别为22.2%、16.7%和13.9%,对照组则相应为52.8%、33.3%和27.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Ⅰ度尿失禁6例,Ⅱ度2例,Ⅲ度3例;对照组中Ⅰ度9例,Ⅱ度8例,Ⅲ度2例。对照组中Ⅱ度尿失禁发生率明显高于试验组(P0.05)。结论:盆底肌锻炼有助于降低前列腺切除术后暂时性尿失禁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并能缩短尿失禁的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9.
盆底肌锻炼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效果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 检测盆底肌锻炼对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效果。方法 经系统文献回顾,筛选出4个随机临床试验.进行Meta-分析,对判断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盆底肌锻炼对“治愈”、“有效”、“无效率”、自觉尿失禁症状和排尿紧迫感等判断指标的作用,有显著意义;但对盆底肌快速收缩肌力和最大尿道闭合压力的作用,无显著意义。结论 盆底肌锻炼对压力性尿失禁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在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期间行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的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尿失禁所有患者半年内均恢复了尿控功能,患者术后尿失禁平均持续时间为(1.57±0.71)月,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达100%,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措施应用于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中,疗效显著,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并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王耀苹  佟玉静  王坤 《中国康复》2024,39(5):292-297
目的:探究普拉提联合盆底康复训练对青年宫颈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盆底肌张力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前瞻性收集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宫颈癌术后尿失禁患者13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盆底康复训练,观察组实施普拉提联合盆底康复训练。对比2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3周膀胱功能(储尿时和排尿时的膀胱压、尿道分布压,采用牛津评分法(MOS)评估盆底肌张力;评估女性性功能指数量表(FSFI)评分;采用Kolcaba舒适度量表对舒适度进行评估比较,并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2组术前、术后1周时,储尿时及排尿时的膀胱压、尿道分布压组内及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2组术后13周时储尿时的膀胱压、尿道分布压以及排尿时的膀胱压高于术前、术后1周时,排尿时尿道分布压低于术前及术后1周时(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3周时膀胱功能储尿时的膀胱压、尿道分布压以及排尿时的膀胱压均高于对照组,排尿时尿道分布压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时Ⅰ、Ⅱ类肌纤维肌张力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3周时Ⅰ、Ⅱ类肌纤维肌张力较术前、术后1周时均有所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2组性交痛评分逐渐降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余各纬度及总分评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3周,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65/66(98.48%)显著高于对照组42/66(63.64%)(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09%)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普拉提联合盆底康复训练对青年宫颈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提高盆底肌张力和性功能,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Urinary incontinence (UI) is a major complication among patients after radical prostatectomy (RP). Although previous research supports the efficacy of pelvic floor exercises for male UI, there are both positive and no significant effect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pelvic floor exercises on UI after RP. This was a quasi‐experimental, randomized, mixed‐method study design. All participants were older than 45 years and had undergone an RP. Outcome measurements included a 1‐h pad test, personal demographics, and disease‐related data. After catheter removal, participants were distributed into either an exercise group (n = 39) or a non‐exercise group (n = 28). Patients in the exercise group took part in a pelvic floor exercise during their regular daily activities. The non‐exercise group did not perform the prescribed exercise. We examined urinary function at 1, 3 and 6 months after catheter removal. Following a mixed‐model anova test for differences, the results of the pad test reveal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for the main effect of time (F = 75·30,P < 0·001), indicating that the amount of urine leakage decreased over time regardless of the group. Results for the main effect of group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F = 8·85,p < 0·01), indicating that urine leakage also decreased over time in both groups, but that urinary control in the exercise group was better than in the non‐exercise group. Although improvements in surgical technique hav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outcome of prostate surgery, we believe that patient education regarding pelvic floor exercises by a nurse prior to and after surgery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early recovery of urinary continence. We believe these exercises would certainly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our patients undergoing RP b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after major urological surgery.  相似文献   

13.
韩皓  韩微  樊雅静 《护理研究》2008,22(6):1563-1564
尿失禁是指不能由意志控制的流尿,任何年龄和性别均可发病,尤其是女性和老年人。1998年重庆和北京两地抽样调查显示其发生率接近30%。随着尿动力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尿失禁的病因学研究、诊疗方法方面已取得一些突破性进展。随着妇女寿命延长,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患病率逐年增高。近年来,利用盆底生物反馈治疗轻度、中度压力性和急迫性尿失禁受到重视。2005年12月~2006年8月,我院采用生物反馈治疗仪对30例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病人进行盆底肌生物反馈治疗,治疗中护士对病人进行护理干预,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韩皓  韩微  樊雅静 《护理研究》2008,22(17):1563-1564
尿失禁是指不能由意志控制的流尿,任何年龄和性别均可发病,尤其是女性和老年人.1998年重庆和北京两地抽样调查显示其发生率接近30%[1].随着尿动力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尿失禁的病因学研究、诊疗方法方面已取得一些突破性进展[2].随着妇女寿命延长,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患病率逐年增高[3].近年来,利用盆底生物反馈治疗轻度、中度压力性和急迫性尿失禁受到重视.2005年12月-2006年8月,我院采用生物反馈治疗仪对30例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病人进行盆底肌生物反馈治疗,治疗中护士对病人进行护理干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电切除术后盆底肌康复训练方案的构建。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定性访谈和专家组会议讨论,初步构建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盆底肌康复训练方案。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函询,根据专家意见和建议对方案进行修改。结果 最终构建的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盆底肌康复训练方案包括3个一级指标(康复训练评估、康复训练时间及内容、康复训练形式),12个二级指标,以及53个三级指标。结论 构建的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盆底肌康复训练方案科学、安全、可行,可为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盆底肌康复训练临床护理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日记式康复指导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日记式康复指导。采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调查简表(ICI-Q-SF)评估患者尿失禁症状的主观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自我效能得分、盆底肌锻炼依从性、主观改善情况、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后3个月,两组患者自我效能得分均明显升高,试验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3个月,两组患者盆底肌锻炼依从性均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3个月,两组ICI-Q-SF评分均明显降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日记式康复指导能够明显提升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锻炼依从性,增强患者自我效能,有效改善尿失禁症状,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盆底肌锻炼联合膀胱训练对前列腺摘除术后尿失禁的影响。方法:将60例前列腺增生行前列腺摘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由责任护士指导其进行盆底肌锻炼和膀胱训练。术后10 d、20 d、30 d、90 d评价两组患者排尿功能情况。结果:术后20 d、30 d、90 d实验组尿失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90 d后两组压力性尿失禁分度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锻炼联合膀胱训练治疗尿失禁简单、易行且有效,可作为前列腺摘除术后轻、中度尿失禁初次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盆底肌系列行为训练法对压力性尿失禁(SUI)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41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对他们开展为期6个月的泌尿系统和盆底肌相关解剖、生理知识讲座,视觉错误图引导式盆底肌训练法,循序渐进式间断排尿训练和尿急训练等.并对训练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训练后患者的主观评价有所改善,1 h尿垫试验、3 d漏尿、初始尿意膀胱容量、最大膀胱容量等指标训练前后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结论盆底肌系列训练法简便易行,可减轻SUI患者的身心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