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解决传质作用不能忽略时炭粒燃烧反应动力学参数不易精确测定的问题,修改了扩散反应速率计算式和燃烧速率表达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处理燃烧失重数据的方法。采用此方法,能同时整理出燃烧反应动力学参数和扩散反应速率系数,本方法主要适用于气体温度低于1300K的燃烧情况。  相似文献   

2.
由液体声速与自由程关系出发,导出声速压力系数表达式,并结合Kuczera的结论,研究了液体分子有效摩尔体积与分子势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从追溯热力学第二定律建立的历史过程中,剖析类比和理想化模型方法在指明提高热机效率的方向、揭示热现象的不可逆性、阐述熵函数的提出及其物理意义、导出热力学第二定律数学表达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改进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教学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粗糙多孔保温层内部的热质耦合传递过程广泛存在于能源利用、机械隔热等工程中,为了更加真实地体现该热质耦合传递过程,将粗糙的孔隙通道描述为短周期正弦变化的毛细管道,根据达西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牛顿冷却定律,同时考虑粗糙度和粗糙密集度两个影响因素,提出了粗糙毛细管道的渗流系数和对流换热系数模型,分析了粗糙表面对渗流系数和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渗流系数模型的理论预测值与实验数据相吻合;渗流系数与面积分形维数、粗糙密集度呈正相关,与迂曲分形维数、粗糙度呈负相关;对流换热系数与渗流系数、粗糙度和粗糙密集度呈正相关,与面积分形维数、迂曲分形维数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基于管式反应器运混程度不大这一事实,对进行二级不可逆反应ZA{p等温管式反应器中的轴向扩散作了近似处理;提出了计算出口转化率的近似表达式。该表达式较之其他任何未解轴向扩散模型的数值计算方法具有计算简便的优点。在较宽的参数范围内,将近似表达式的计算结果与用打靶法计算的结果比较,二者吻合程度满意。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吸附等温线为线性的物系,研究了平衡级理论.动力学理论模型,提出了 任意边界条件下平衡级理论关于固定床穿透曲线的表达式。在同时考虑吸附剂颗粒内 扩散所得出穿透曲线表达式的基础上,提出了CTX图,使用该图可由实验数据查 求模型参数。此方法简便而迅速.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径向扩散的毛细管质量平衡微分方程组进行Laplace变换,并模仿Giddings在色谱过程动力学研究时提出的假设,将模型适当简化,得到了流出曲线一级矩及二、三级中心矩的数学表达式。结果表明,不仅径向扩散对溶质的保留时间存在影响,而且径向扩散与其它传质过程偶联可以对色谱峰形产生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8.
根据5条具有对称片体的双体船模型在静水中横摇试验资料,讨论了双体船横摇附连质量惯性矩系数,线性阻尼以及纯平方规律阻尼下的减幅系数与船型参数关系,并归纳得这些系数的估算表达式,这些计算式均以船型参数,重心高度以及舭龙骨面积等参数的函数形式表面等参数的函数形式表示,应用本文提出的方法估算双体船横摇减幅系数与附连质量惯性矩,可获得较准确的结果,因而实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In原子在InGaAlP外延生长表面的扩散、并及及脱附过程,给出了In并入外延层的效率表达式,依据该表达式,解释了生长速率、生长温度及生长压力等生长参数对LP-MOCVD生长InGaAlP外延层中In组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理论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回顾了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理论模型研究的基本进展,指出了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材料非均质性、有限大体、多维扩散、可变扩散系数与可变边界条件、结构微缺陷对扩散的加速作用、氯离子结合能力及其非线性等.针对多个暴露面的有限大长方体的氯离子扩散,引进了氯离子扩散的劣化效应系数和时间依赖性常数,提出了线性氯离子结合能力及其非线性系数,采用幂函数和指数函数修正了时间边界函数,系统地解决了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理论问题.经过严密的数学推导,在理论上得到了综合考虑氯离子结合能力、氯离子扩散系数的时间依赖性和结构微缺陷影响的混凝土氯离子扩散新方程.结果表明,混凝土氯离子扩散新方程的简化表达式与Fick第二扩散定律在形式上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1.
以多元传质的扩散方程为基础,提出化学反应,吸附对气液传质增强因子以及伴有化学反应、吸附的气液传质过程的多元传质系数的估算方法,用非平衡级模型及上述方法得到的传质系模拟脂肪酸甲酯化反应精馏过程,与实验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萃取塔中的扩散模型均假设以轴向的体积传质系数为常数,本研究通过实验和分析文献的数据发现,作为填料萃取塔,轴向的体积传质系数是 ,而且塔底和塔顶相差较大,同时提出了体积传质胡轴向变化的扩散模型,并拟合出了模型的返混准数。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连续环状色谱床中的传递参数辨识方法、包括建立连续环状色谱轴向扩散系数的辨识模型,以惰性物作为示踪剂采用扰动-应答方法在环状色谱床中直接测定轴向扩散系数;考虑轴向扩散的作用,建立了线性吸附体系的吸附平衡常数及相间总传质系数的辨识模型,并采用扰动-应答技术进行了测定。考察了操作因素对轴向扩散系数及总传质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流体流速增加,轴向扩散系数增大,总传质系数也增大。  相似文献   

14.
针对新型螺旋形加压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提出了一种液态水生成和输运效应的数值模型.该数值模型基于燃料电池的物理机理、流体流动、传热导、多孔介质中的传质、电化学反应、含相变的多相流动、电流输运、多孔介质和固体导电区域中的位势场以及穿过聚合物膜的水的输运设计优化过程.在分析中还使用了燃料电池模型.例如,电化学模型--用于预测局部电流密度和电压分布;位势场模型--用于预测多孔介质以及固体导电区中的电流和电压;多相混合物模型--用于预测在多孔扩散层中的液态水和气体流;薄膜多相模型--用于研究气体流道中的液态水流.最后给出了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液态水生成和输运的理论模型的数值结果,包括催化层和膜中的H2,O2和H2O的质量和克分子数的等值线图.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采用扰流色谱技术[1、2]测定传质系数的原理及计算方法,测定了正己烷、甲醇、乙酸甲酯、丙酮在氮气载气流中的传质系数和扩散系数,并研究了温度、载气流速和搅拌各种参数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大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16.
VOCs在土壤孔隙中扩散模型的适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污染物在土壤多孔介质中迁移性质,建立了一种可快速测定非保守性污染物在土壤孔隙中有效扩散系数的新方法,采用了土柱扩散实验研究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土壤中的有效扩散系数.根据多孔介质为干燥和含水体系将挥发性有机物分为保守性和非保守性两种类型的扩散组分,建立了不同的迁移模型方程进行过程描述,并提出了迁移方程的一维解析解,对三氯乙烯和苯在砂土体系的研究表明,利用土柱扩散实验测定挥发性有机物的有效扩散系数的方法可靠,同时表明采用经验扩散模型描述非保守性组分的扩散时应考虑适用范围,孔隙中气相体积含率低时,Millington模型和Collin模型适用性较好,且Collin模型更优一些,当气相体积含率很高时,则应考虑应用Marshall模型和Penmen模型。  相似文献   

17.
从连续介质力学的观点出发,建立了描述非饱和多孔介质内部热质传递现象的二维稳态模型.并用此模型对水平多孔窗的传热传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运行工况下的床内各量的场分布及其蒸发制冷量分布,从而揭示了环境参数与多孔窗内部热质传递及其换热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的研究低渗介质中污染物的运移规律,运用低渗岩芯中溶质运移实验,比较了不同启动压力梯度下溶质运移规律及其特征,并应用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模拟了饱和的低渗岩芯中溶质运移过程。结果表明:不同质地的低渗岩芯,其启动压力梯度不一样,启动压力梯度越大,流速越小,水动力弥散作用对溶质运移的影响更加明显,应用对流扩散方程可以很好的模拟溶质在低渗岩芯中运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热湿迁移机理出发,通过在液相渗流中引入毛细滞后的影响,采用液相运动的最小梯度假设,建立了未饱和含湿多孔介质在考虑毛细滞后效应时传热传质的较普遍的模型理论.并对方程中的热湿迁移特性系数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发展确定热湿迁移特性的有效实验方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当换热面试件中带有封条或其他必须考虑横向导热效应的材料时,这部分材料的质量是否要计入换热面介质的质量,计入多少,将对现有的瞬变传热试验配比结果产生较显著的影响。本文求得了封条质量修正系数的近似分析解,并给出了修正系数图,可以准确、方便地得到参与换热、需要计入换热面质量的那部分封条质量的份额。对封条质量影响进行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这一封条质量修正的计算方法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