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养密度对鹌鹑生产性能、羽毛评分及血清免疫和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1 380只36周龄健康的朝鲜鹌鹑,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笼)。A、B、C、D组每个重复(笼)鹌鹑的饲养量分别为65、60、55和50只/笼,每个重复(笼)的面积为0.734 5 m~2,每笼饲养量折算成饲养密度分别为89、82、75和68只/m2。预试期3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1)B、C、D组的产蛋率极显著高于A组(P0.01),其中B组产蛋率最高。各组间平均蛋重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初期和试验末期各组间羽毛评分和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2)B、C、D组血清总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A组(P0.01),其中B组血清总蛋白含量最高。B、C组血清球蛋白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5),D组血清球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A组(P0.01)。各组间血清补体3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3)B、C组血清钙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5),其中B组血清钙含量最高。各组间血清磷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不同的饲养密度会对鹌鹑的产蛋率及血清免疫和生化指标产生影响,产蛋期鹌鹑适宜的饲养量为60只/笼,即饲养密度为82只/m2。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饥饿法和氧化锌法强制换羽对种鸽产蛋性能、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和换羽基因表达量的影响,将健康、体重相近的96对12月龄美国白羽王鸽随机分为3组,其中对照组饲喂常规饲料;试验A组限饲8~14 d;试验B组饲喂高锌日粮,7 d后饲喂常规饲料。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换羽后产蛋期试验A、B组产蛋量分别提高19.78%(P0.05)和13.85%(P0.05),平均蛋重和日均采食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畸形率和料蛋比均显著减少(P0.05)。换羽后产蛋期试验A、B组IgA、IgM和IgG含量均增加。换羽中期试验A、B组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5(FGF5)m RNA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5)。换羽后期试验A、B组BMP4和FGF5 m RNA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5)。换羽后产蛋期试验A、B组BMP4、FGF5 m RNA表达量均无显著变化(P0.05)。因此,两种强制换羽方法对蛋鸽第二周期的产蛋性能、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我国地方鸽种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方向,以太湖点子鸽、塔里木鸽、石歧鸽为研究对象,同时以白羽王鸽为对比,对体型外貌、生产性能(生长和繁殖性能、体尺和屠宰测定)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太湖点子鸽、塔里木鸽、石歧鸽和白羽王鸽各项指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差异。28日龄体重,白羽王鸽(506 g)和石歧鸽(461 g)极显著大于太湖鸽点子(367 g)、塔里木鸽(390 g),P0.01;屠体重,白羽王鸽(443 g)和石歧鸽(405 g)显著大于太湖鸽点子(325 g)、塔里木鸽(344 g),P0.05;结合这两个数据来看,白羽王鸽、石歧鸽确实是良好的肉用品种,塔里木鸽和太湖点子鸽直接当肉鸽使用体重太小。年产蛋数,白羽王鸽(18.3个)显著高于石歧鸽(16.1个)和太湖点子鸽(15.4个)(P0.05),极显著高于塔里木鸽(12.5个)(P0.01)。白羽王鸽也可以作为蛋鸽使用,石歧鸽和太湖点子鸽可以往蛋鸽方向选育,塔里木鸽不适宜作为蛋用。太湖点子鸽是良好的观赏用鸽,其五趾性状将来在肉鸽培育中可以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烟酸添加水平对产蛋期种鹅产蛋性能、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34周龄体况相近的种鹅18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鹅(1公4母)。各组(Ⅰ~Ⅵ组)饲粮烟酸添加水平分别为0、10、20、30、40、50 mg/kg。预试期1周,正试期10周。结果表明:1)饲粮烟酸添加水平对产蛋期种鹅平均日采食量、产蛋率、平均蛋重影响不显著(P0.05);但当饲粮烟酸添加水平为40 mg/kg时平均日采食量、产蛋率、平均蛋重均达到最大值。Ⅴ组的料蛋比显著高于Ⅰ和Ⅱ组(P0.05)。2)饲粮烟酸添加水平对产蛋期种鹅蛋形指数、蛋白高度、蛋黄颜色、蛋黄比率和哈氏单位影响不显著(P0.05)。Ⅴ组蛋壳强度显著高于Ⅰ、Ⅱ、Ⅲ组(P0.05),Ⅴ组蛋壳厚度显著高于Ⅰ、Ⅱ组(P0.05)。3)饲粮烟酸添加水平对产蛋期种鹅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葡萄糖、尿酸含量及谷草转氨酶活性影响不显著(P0.05)。Ⅳ、Ⅴ、Ⅵ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Ⅰ、Ⅱ组(P0.05),Ⅲ、Ⅳ、Ⅴ、Ⅵ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Ⅰ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或P0.01),Ⅴ、Ⅵ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组(P0.05或P0.01)。由此可见,饲粮添加烟酸可以降低产蛋期种鹅料蛋比,提高蛋壳厚度和蛋壳强度,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建议产蛋期种鹅饲粮烟酸添加水平为40 mg/kg,此时饲粮中烟酸总含量为69.16 mg/kg。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研究饲粮不同缬氨酸水平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并探讨蛋鸡饲粮中缬氨酸的最适添加量.试验选用720只体重相近的40周龄的海兰褐壳蛋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6只鸡,分别饲喂缬氨酸水平为0.6%、0.7%、0.8%、0.9%、1.0%的饲粮,试验期为56 d.结果表明:1)0.8%水平组料蛋比和1.0%水平组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最低,与其他各组均差异显著(P<0.05);各组产蛋率、平均蛋重和日产蛋均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2)0.8%水平组蛋壳强度最大,1.0%水平组蛋清蛋白质含量最低,与其他各组均差异显著(P<0.05)或有显著的趋势(P<0.10);各组蛋壳厚度、哈夫单位、蛋黄颜色、蛋白高度、蛋黄和蛋清相对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3)0.8%水平组血清葡萄糖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0.8%水平组血清尿素氮和尿酸含量最低,总氨基酸含量最高,与其他各组均有差异显著的趋势(P<0.10).4)二次曲线分析表明:当饲粮代谢能为11.31 MJ/kg、粗蛋白质水平为15.81%、赖氨酸水平为0.77%时,以料蛋比为评价指标,产蛋高峰期蛋鸡缬氨酸需要量为0.78%,以蛋壳强度和血清白蛋白含量为评价指标,缬氨酸需要量分别为0.81%和0.75%.由此可知,基础饲粮中添加一定量的缬氨酸可降低产蛋高峰期蛋鸡料蛋比,增强蛋壳强度和提高血清葡萄糖含量.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黑水虻幼虫粉在蛋鸡育雏期饲粮中应用的可行性。选用480只健康状况良好的1日龄海兰褐蛋雏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G0、G3、G6、G9组蛋雏鸡分别饲喂含0(对照)、3%、6%、9%黑水虻幼虫粉(由采食餐厨垃圾的15日龄黑水虻幼虫制成)的等能等氮饲粮。试验期42 d。计算各组1~21日龄和1~42日龄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测定21和42日龄胫骨长度,并分别于21和42日龄采集血液检测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结果显示:1)与G0组相比,G3组1~21日龄和1~42日龄平均日增重显著升高(P0.05),G3组1~21日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1~21日龄和1~42日龄平均日采食量以及21、42日龄胫骨长度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G3、G6组血清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显著高于G0组(P0.05),G3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G0组(P0.05),G3、G6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G0组(P0.05)。3) G6、G9组21和42日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G0组(P0.05);与G0组相比,G3、G6、G9组21和42日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21和42日龄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21和42日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采用等能等氮进行配方设计优化,黑水虻幼虫粉替代豆粕等蛋白质饲料原料配制蛋雏鸡饲粮是可行的,且以3%的使用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光照强度对"京红1号"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随机选取同一饲养条件下,健康、体重接近一致的100日龄"京红1号"蛋鸡54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60只,3个试验组分别采用30 lx、20 lx、10 lx光照,测定高峰期产蛋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1)光照强度30 lx组产蛋率达90%日龄为149.67日龄,比光照强度20 lx组提前7.33 d(P0.05),光照强度30 lx组和20 lx组,产蛋率达95%时的日龄无显著差异(P0.05),但比光照强度10 lx组分别提前6.00 d和7.00 d(P0.05);(2)在产蛋率90%和95%持续时间上,光照强度20 lx组分别为265.66 d和43.33 d,极显著高于光照强度30 lx组和光照强度10 lx组;(3)产蛋率90%时,光照强度30 lx组蛋重为53.92 g,比光照强度20 lx低2.08 g(P0.05),比光照强度10 lx组低2.44 g(P0.05),产蛋率95%时,光照强度30 lx组蛋重为57.80 g,比光照强度20 lx组低1.42 g(P0.05),比光照强度10 lx组低1.94 g(P0.05);(4)血液中GLU含量,光照强度30 lx组显著高于20 lx组和10 lx组(P0.05),血液中Ca2+含量,光照强度30 lx组显著低于20 lx组(P0.05),血液中P含量,光照强度30 lx组显著低于10 lx组(P0.05),AST、ALT、ALP、TP、ALB、TCHO、TG、LDL-C含量各试验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根据研究结果,推荐蛋鸡高峰期以光照强度20 lx为宜。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水平的维生素E对笼养蛋雏鸭免疫功能及血液中激素指标的影响,将180只1日龄的健康金定蛋雏鸭随机分成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鸭.第Ⅰ组为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维生素E:15.4 IU/kg),第Ⅱ、Ⅲ、Ⅳ、Ⅴ组为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0、15、20、40 IU/kg的维生素E.试验期为4周.结果表明:(1)维生素E对笼养蛋雏鸭T3、T4、生长激素(GH)影响显著(P<0.05),但对血清皮质醇浓度影响不显著(P> 0.05);15 IU/kg维生素E添加组血清G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5 IU/kg维生素E添加组血清T3、T4显著升高(P<0.05);以T4、GH估测的维生素E适宜添加量为20.0~20.5 IU/kg.(2)IgA、IgM、IgG、白介素-2含量随着日粮维生素E水平升高有增加的趋势,其中15 IU/kg维生素E添加组IgA、IgM、白介素-2显著升高(P<0.05).(3)饲粮中添加15 IU/kg的维生素E胸腺、法氏囊指数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但脾脏指数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以IgA、IgM、白介素-2估测维生素E适宜添加量为18.7~20.5 IU/kg.综合考虑,蛋雏鸭饲粮中维生素E适宜添加量为18.7~20.5 IU/kg.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对白羽王鸽和泰平王鸽种鸽繁殖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白羽王鸽年均产蛋量为20.687±4.150个,极显著地高于泰平王鸽(P0.01);年均产雏量为12.915±3.897只,显著高于泰平王鸽(P0.05);白羽王鸽和泰平王鸽的孵化率都能达到90%以上,且白羽王鸽的孵化率高于泰平王鸽,但差异不显著;在受精率上,泰平王鸽略高于白羽王鸽,但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白羽王鸽繁殖性能明显优于泰平王鸽。  相似文献   

10.
试验以爱拔益加(AA)肉鸡为对象,旨在研究不同光照节律对白羽肉鸡生产性能、胴体性能和福利的影响。选用480只1日龄AA肉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网上平养。4个处理组从第二周分别采用4种光照节律,即连续光照(23L∶1D)、模拟自然光照(16L∶8D)、模拟自然+夜间补光2h光照(16L+2L∶6D)和变程光照(光照时间随日龄先减少后增加)。光照强度为5lx。结果显示,4组平均体增重无显著差异(P0.05);连续光照在各阶段料重比高于其他三组(1~3周:P=0.01,4~6周:P=0.0004)。连续光照在4~6周和1~6周龄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其他三组(P=0.01,P=0.004)。变程光照和模拟自然+夜间补光2h光照的胸肌重和胸肌率高于其他两组(P=0.01,P=0.0001)。模拟自然+夜间补光2h光照的腹脂重和腹脂率最低(P=0.03,P=0.0001)。四种光照节律在屠体重、屠宰率和全净膛重、全净膛率上无显著差异(P0.05)。连续光照组步态评分值≤1的个体比例最小,腿部健康最差。这些结果说明,在AA肉鸡生产中可以考虑采用模拟自然+夜间补光2h光照代替连续光照,以提高胴体质量和动物福利,同时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11.
光照强度对北京鸭生产性能、胴体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旨在探究光照强度对北京鸭生产性能、胴体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选择600只1日龄健康的北京鸭,随机分配到5个组中,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30只鸭(公母各占1/2)。试验光照强度各组分别设置为1、5、10、15和40 lx,白炽灯24 h全人工光照。试验期6周。结果表明:1)1~6周,各组间平均耗料量和平均体增重无显著差异(P0.05),5 lx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10、15、40 lx组(P0.05)。育雏期(1~2周)和生长期(3~5周)时各组生产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而肥育期(6周)时1 lx组的平均耗料量和平均体增重显著高于5、10、15 lx组(P0.05)。2)光照强度对屠体率、全净膛率、腿肌率、腹脂率及眼球指标(重量、横径和前后径)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5 lx组的胸肌率显著高于40 lx组(P0.05)。3)光照强度对最终p H(p Hu)、滴水损失率、黄度(b*)值的影响不显著(P0.05),40 lx组的最初p H(p Hi)显著高于5、10、15 lx组(P0.05),但亮度(L*)值显著低于5、10、15 lx组(P0.05)。15、40 lx组的红度(a*)值显著低于1 lx组(P0.05)。综上,5 lx光照强度不仅节能有效,还能提高北京鸭的饲料转化率和胸肌率。此外,低光照强度还有助于提高肉色的L*和a*值。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霉菌毒素吸附剂(分别命名为CZ和SF)对产蛋鸡生产性能、蛋黄中微量元素含量、血清抗氧化和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216只38周龄健康的罗曼蛋鸡,随机分成3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CZ组、SF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 g/kg的CZ和SF。预试期为10 d,正试期为35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CZ组产蛋鸡试验3~5周产蛋率、日产蛋量显著提高(P0.05);饲粮中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对产蛋鸡的平均蛋重、平均日采食量、料蛋比和死淘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产蛋鸡第14天和第35天蛋黄铜、锰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CZ组第14天蛋黄锌含量显著提高(P0.05)。3)饲粮中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对第14天和第35天产蛋鸡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产蛋鸡第14天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均显著提高(P0.05);SF组第35天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4)与对照组相比,CZ组产蛋鸡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葡萄糖含量显著降低(P0.05);SF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CZ明显提高了产蛋鸡产蛋性能,2种吸附剂CZ和SF都增强了产蛋鸡血清抗氧化功能,改善了部分血清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探索添加大豆黄酮后对肉种鸡产蛋和繁殖性能的影响。选取43周龄体况接近一致(体重、产蛋率)的肉种鸡S2系母鸡2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选取1组作为对照组,饲喂无大豆黄酮的基础饲粮,其余3组分别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5、10、20 mg/kg大豆黄酮。再挑选20只强健的S2系公鸡采集精液,混精对试验鸡进行人工授精,试验期为15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添加大豆黄酮对S2系母鸡体增重、采食量及死亡率无显著影响(P0.05)。2)添加大豆黄酮后能显著提高产蛋率(P0.05),其中10 mg/kg组产蛋率提高了4.1%(P0.05),日产蛋量提高了3.5%(P0.05),为3组最佳。5、10 mg/kg组料蛋比分别降低了8.0%和11.2%(P0.05)。3)10 mg/kg组受精率、孵化率和健雏率分别提高了13.1%、20.5%和5.8%(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大豆黄酮能显著影响肉种鸡产蛋和繁殖性能,其中10 mg/kg组综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增钙模式对蛋鸡生产性能、胫骨质量以及血清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蛋鸡生产过程中饲粮钙的增加模式以及钙的添加量。选取18周龄海兰灰商品蛋鸡4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增钙时间点分别为18周龄以及产蛋率为5%、50%和90%时,各时间点增钙方式分别为:Ⅰ组2.00%、2.20%、2.40%和3.75%;Ⅱ组2.00%、2.50%、3.00%和3.75%;Ⅲ组2.00%、3.00%、3.75%和3.75%;Ⅳ组2.00%、3.75%、3.75%和3.75%。试验期9周。结果表明:1)Ⅲ组蛋鸡产蛋率显著高于Ⅰ组和Ⅳ组(P0.05),各组间平均日产蛋重差异不显著(P0.05);2)Ⅲ组胫骨强度、胫骨重、胫骨钙含量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与Ⅳ组差异不显著(P0.05);3)蛋鸡产蛋率达50%时,Ⅰ组和Ⅱ组血钙含量显著高于Ⅲ组和Ⅳ组(P0.05);产蛋率达90%时,Ⅳ组血钙含量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Ⅲ组与Ⅳ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当蛋鸡产蛋率达5%、50%和90%时,饲粮钙水平分别为3.00%、3.75%和3.75%有助于提高蛋鸡产蛋率,改善体况和稳定骨骼质量,同时不造成钙源浪费。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长期饲喂亚麻籽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表观消化代谢的影响,试验选用48只体重相近的55周龄健康海兰褐蛋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12只,即试验1、2、3和4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6%、12%和18%亚麻籽,饲喂10周。结果表明,试验2、3组对蛋鸡增重无影响(P>0.05),试验4组蛋鸡体重显著下降(P<0.05);各试验组排泄物的水分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试验2组可提高产蛋性能,试验3组可改善部分产蛋性能,但试验4组能降低产蛋性能。对于营养物质的消化代谢,试验2组不影响日粮表观代谢能和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试验3组显著降低能量表观代谢率和磷表观代谢率(P<0.05),试验4组降低能量及多项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提示,日粮中添加6%亚麻籽可用于长期饲喂蛋鸡。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比例青干草与青贮玉米对崂山奶山羊泌乳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产奶量为(1.65±0.05)kg/d的崂山奶山羊2胎母羊20只,随机分为4组,粗饲料青干草与青贮玉米比例分别为8∶2(试验Ⅰ组)、6∶4(试验Ⅱ组)、4∶6(试验Ⅲ组)、2∶8(试验Ⅳ组),每组5只。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各组产奶量、干物质采食量和料奶比无显著差异(P0.05)。乳脂含量在第0天、第20天、第40天无显著差异(P0.05),第60天试验Ⅱ组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5)。试验Ⅱ组的乳蛋白含量平均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试验Ⅱ组和试验Ⅳ组的血清葡萄糖含量均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Ⅱ组的血清胆固醇含量为最低值,且显著低于试验Ⅲ组(P0.05)。综合得出,崂山奶山羊粗饲料青干草与青贮玉米以6∶4组合效果最好,乳脂、乳蛋白、乳糖等营养物质含量相对较高,血清中胆固醇含量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钙水平对22~28周龄临武鸭产蛋性能、蛋品质、胫骨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临武鸭产蛋初期的钙需要量。试验选取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临武鸭200羽,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鸭。饲粮钙水平分别为1.50%、2.00%、2.50%、3.00%、3.50%。预试期7 d,正试期49 d。结果显示:1)饲粮钙水平对平均日采食量和产蛋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1.50%钙水平组平均蛋重显著低于其他4组(P0.05)。3.00%钙水平组日产蛋重显著高于1.50%钙水平组(P0.05),而与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2.50%和3.00%钙水平组的合格蛋率显著高于1.50%和2.00%钙水平组(P0.05)。3.00%钙水平组料蛋比最低且显著低于1.50%钙水平组(P0.05)。2)饲粮钙水平对蛋品质各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3)饲粮钙水平对胫骨折断力、脱脂胫骨钙含量和灰分钙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且上述3项胫骨指标2.50%、3.00%和3.50%钙水平组显著优于1.50%钙水平组(P0.05)。4)1.50%钙水平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5)二次曲线分析表明,以平均蛋重、灰分钙含量和脱脂胫骨钙含量为评价指标,产蛋初期临武鸭钙需要量分别为2.79%,2.98%和2.98%。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为获得最佳产蛋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胫骨指标,22~28周龄临武鸭饲粮中钙推荐量为2.79%~2.98%。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赖氨酸水平对产蛋高峰期(30~38周龄)临武鸭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及氮代谢的影响,以确定产蛋高峰期临武鸭赖氨酸需要量。试验选取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产蛋率无显著差异(P0.05)的临武鸭200羽,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鸭。饲粮中赖氨酸水平分别为0.65%、0.75%、0.85%、0.95%、1.05%,试验期63 d。在饲养试验结束后,每组挑选出10只体重接近各组平均体重的试验鸭进行代谢试验。结果显示:1)0.95%和1.05%赖氨酸组日产蛋重显著高于0.65%和0.75%赖氨酸组(P0.05),而0.95%和1.05%赖氨酸组料蛋比显著低于0.65%和0.75%赖氨酸组(P0.05)。2)饲粮赖氨酸水平对蛋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3)0.85%、0.95%和1.05%赖氨酸组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0.65%赖氨酸组(P0.05)。0.95%赖氨酸组血清中三碘甲腺原氨酸含量显著高于0.65%、0.75%和1.05%赖氨酸组(P0.05)。4)0.95%赖氨酸组净蛋白质利用率和氮沉积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0.65%赖氨酸组(P0.05或P0.01)。5)二次曲线分析表明,以总蛋白、净蛋白质利用率和氮沉积为评价指标,产蛋高峰期临武鸭饲粮中赖氨酸需要量分别为0.92%、0.96%和0.95%。由此可见,30~38周龄临武鸭的日产蛋重、料蛋比、总蛋白、净蛋白质利用率和氮沉积对于饲粮中赖氨酸水平的变化较为敏感,而获得较佳的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氮平衡的适宜赖氨酸水平为0.92%~0.96%。  相似文献   

19.
试验选用10周龄金定蛋鸭144只,研究在高温环境下(29~35℃)日粮中分别添加酵母硒(以硒量计)0(对照组)、0.15(处理Ⅰ组)、0.45(处理Ⅱ组)和0.75 mg/kg (处理Ⅲ组)对笼养育成蛋鸭(10~16周龄)生长性能和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酵母硒能显著增加14~16周龄育成鸭的平均日采食量(P<0.05);处理Ⅰ组13~15周龄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16周龄体重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且与标准体重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3组均极显著低于标准体重(P<0.01);4个组的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以处理Ⅰ组的最低;处理Ⅰ组的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低于处理Ⅱ组(P<0.05),3个处理组的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处理Ⅰ组的乳酸脱氢酶活性又显著低于处理Ⅱ、Ⅲ组(P<0.05);处理Ⅰ、Ⅱ组血清总胆固醇(TCH)浓度显著高于处理Ⅲ组(P<0.05)。综合上述结果,高温环境下,在日粮中添加0.15 mg/kg的硒(以酵母硒的形式)可明显改善笼养育成蛋鸭的生长性能,保护肝脏功能,提高育成鸭血清总胆固醇含量。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益生菌对肉鸽生长性能和免疫机能的影响。选取72对种鸽和144只1日龄乳鸽,乳鸽称量初始体重后随机分成4个试验组,每个试验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对种鸽及6只乳鸽。各组饲喂相同基础日粮,对照组补饲保健砂,Ⅰ组补饲保健砂+复合菌Ⅰ(6×107 CFU/g嗜酸乳杆菌+6×107 CFU/g乳双歧杆菌),Ⅱ组补饲保健砂+复合菌Ⅱ(6×107 CFU/g乳双歧杆菌+6×107 CFU/g粪肠球菌),Ⅲ组补饲保健砂+复合菌Ⅲ(6×107 CFU/g嗜酸乳杆菌+6×107 CFU/g粪肠球菌)。试验期56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Ⅱ组显著提高了肉鸽的28和56日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P<0.05)。Ⅱ组显著提高了28日龄肉鸽的胸腺指数(P<0.05);Ⅲ组显著提高了56日龄肉鸽的脾脏指数(P<0.05)。3个复合菌组提高了28和56日龄肉鸽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综上所述,保健砂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可提高肉鸽的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并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肉鸽的免疫力,其中乳双歧杆菌和粪肠球菌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