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VCU(车辆控制单元)是列车网络与控制系统的中枢,是保证列车运行安全的关键设备,其冗余设置非常必要.文章介绍了基于MVB(多功能车辆总线)通信的软冗余功能包的开发,使VCU冗余不再依赖硬件,既能保证列车运行安全,又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HMI(人机界面)是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显示终端,是司机和维护人员监控列车运行状态的重要平台,可实现列车运行状态监视、故障诊断和警报、数据配置和车辆控制等功能,是保证列车运行安全的关键部件。因此,动车组列车HMI多重冗余设计显得尤为重要。介绍了基于以太网双向环路通信的列车HMI多重冗余功能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包括硬件设备、车辆拓扑结构及HMI软件控制策略等冗余设计。全方面的冗余设计能有效保证列车运行安全,降低列车维修维护成本,提高列车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问与答     
L KJ2 0 0 0型监控装置与L KJ- 93型监控装置的区别在哪里 ?答 :与 L KJ- 93型监控装置比较 ,L KJ2 0 0 0型监控装置主要有如下特点 :(1)采用双机热备冗余工作方式 (模块级冗余 ) ,提高了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而 L KJ- 93型监控装置采用的是单机 ;(2 )采用先进的 32位微处理器作为系统主 CPU,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提高了系统的运算速度及控制的精确度 ,而 L KJ- 93型监控装置采用的是 16位微处理器 ;(3)可实现车载数据与地面信息相结合的控制模式 ,而 L KJ- 93型监控装置采用纯车载数据控制模式 ,不能与地面信息进行交换 ;(4 )可选用数…  相似文献   

4.
叙述了控制器局域网(CAN)通信总线的主要特性,采用CAN通信总线作为LKJ2000型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系统的串行通信网络,并采用双CAN总线冗余方式来提高监控装置系统工作可靠性的具体原理,以及CAN总线报文格式的详细说明,CAN总线每个结点数据处理的仲裁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前列车运行监控装置(LKJ)采用将基础数据经过地面编辑后,通过写入EPROM预先装入监控记录插件中。列车运行过程中,由乘务员操作调用相关线路数据,达到监控列车运行的目的。大量新线开通、频繁的设备改造给LKJ数据换装带来极大的工作量、成本消耗及安全控制压力。随着我国铁路的  相似文献   

6.
由于机车运用交路的变革和乘务员值乘方式的改变以及线路等基础设施施工频繁,带来列车运行监控装置(LKJ)基础线路数据的频繁修改、更新。目前的工作方式是在PC机上编辑修改数据,编译生成LKJ使用的芯片写入文件,然后写入测试设备(LKJ2000型列车运行监控装置或LKJ2000型便携式测试装置),人工设定运行参数,观察LKJ调用数据,确认数据的修改是否正确。由于LKJ  相似文献   

7.
基于目前电力机车车载电量计量装置无法实现自动分段计量的现实。设计一种新型电力机车分段计量系统,以单片机为核心,在车载监控记录装置定位的基础上,将GPS和GSM技术相结合来实现提高列车的组合定位精度,从而比较准确地确定列车运行的位置,实现电量分区段计量,并通过GS M网络将列车运行状态数据实时发送到地面服务器。本系统把GPS模块、GSM模块以及单片机系统集成到一起,通过TAX箱转接出列车监控参数,综合分析三者定位数据,以实现最小误差融合算法,提高系统定位精度。该系统具有通用性,通过修改地图数据可适用于不同机车车型和不同运行线路,以实现电力机车电量全自动分段计量、记录、传输。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LKJ2000型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的双机冗余控制以及双机的故障导向安全控制原理,对其在监控模式上的改进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9.
电力机车过分相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常用的电力机车自动过分相方案,并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对国内采用的车上自动控制断电过分相方案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增强过分相装置的可靠度,开发过分相状态记录、地面磁枕检测、监控装置语音提示、加快冗余控制研究和加强管理措施,提升电力机车过分相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电力机车过分相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简要介绍国内外常用的电力机车自动过分相方案,并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对国内采用的车上自动控制断电过分相方案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增强过分相装置的可靠度,开发过分相状态记录、地面磁枕检测、监控装置语音提示、加快冗余控制研究和加强管理的措施,提升电力机车过分相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以某在研的新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列车控制与管理系统的设计研发工作为依托,从提高列车运行安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在配置两种控制总线的列车上网络主控设备同时实现总线级和设备级热备冗余控制的设计思路,并在软件实现后进行了实验室模拟,验证了该设计在保证控制系统运行稳定性的同时,使热备冗余功能得到了优化。研究成果为未来轨道交通车辆的列车控制与管理系统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城市轨道列车车载电缆是其整个电力系统中传输和分配电能以及传输信号控制信息的重要设备,电缆的绝缘状态对列车安全可靠运行有重要影响。传统绝缘检测装置都未考虑到电磁干扰对绝缘检测的影响,列车运行环境中严重的电磁干扰易造成绝缘在线监测系统数据的波动大及工作不稳定的问题,为此提出基于双T滤波器的列车电缆绝缘检测新方法。此方法不仅可以提高电缆绝缘检测精度,而且还可以适应列车复杂噪声信号干扰环境,保证设备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3.
动车组列车通信网络及其可靠性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树宾 《铁道车辆》2007,45(10):20-22
简要介绍了动车组列车通信网络的拓扑结构及其组成,阐述了系统的冗余设计和技术诊断。  相似文献   

14.
数字化铁路行车安全保障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数字化铁路行车安全保障体系按逻辑模式分为行车安全决策模块、行车安全管理模块及行车安全监测模块。行车安全决策模块包括行车安全信息系统、行车安全分析系统及安全决策支持专家系统。行车安全管理模块,从横向上划分为运管部分、机务部分、工务部分、电务部分和车辆部分;从纵向上分为站段、路局、铁道部。行车安全信息监测控制模块分为数据采集单元、数据接收单元、数据处理/输出单元。行车安全保障体系采集的信息包括:运输设备信息、行车调度管理信息、工作人员安全信息、铁路沿线环境安全信息。信息处理包括:数据采集层、初级处理层、隐患分析层、决策支持层、全局分析层。结合现行铁路管理体制,构建基于站段、路局、铁道部的三级救援保障运作模式体系。  相似文献   

15.
列车管充风流量是重载组合列车无线通讯网络冗余的重要参考数据,文章介绍了DK-2型机车电空制动机列车管流量监控系统结构原理以及试验验证。实践证明该流量监控装置能对总风向列车管充风的流量进行实时检测,能避免组合列车中的主、从控机车运行状况的不一致性,满足重载组合列车安全运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上海地铁13号线列车视频监控系统采用全数字网络化传输,具备高冗余性以及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整个系统性能稳定,监控效果良好。从系统技术方案、设备配置以及系统功能方面对13号线列车视频监控系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该系统选用了区别于普通摄像机的数字全号摄像机,并介绍了数字全景摄像机的拍摄视角、机械结构以及画面处理等功能。  相似文献   

17.
CTCS-3列控系统使用GSM-R网络作为车载和地面之间数据承载通道。通过GSM-R网络空中接口(Um接口)监测能够分析车地之间网络信令和用户数据,能够为CTCS-3列控系统运营维护和通信故障诊断提供依据。在对3GPP协议深入分析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GSM-R无线Um接口信令和业务数据的动态监测方案,重点阐述方案的关键技术,系统结构和实现方法,并且通过实验室测试对系统进行论证。该系统填补了目前GSM-R网络监测系统只针对有线接口进行监测的空白。  相似文献   

18.
针对CR200J型动力集中动车组微机网络控制系统的通信要求,提出了基于MVB和以太网双网冗余的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并详述了具体解决方案。从软件、硬件以及双网通信的技术指标入手,通过介绍人机交互界面的功能结构图,重点说明了基于双网冗余的关键界面设计,以及在双网情况下全网子设备的数据显示和处理机制。经过试验验证表明,运用本设计方案的显示屏运行稳定、界面友好、功能完善,满足设计要求,提高了机车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有效地利用机车上的现有资源,提出监控装置和微机控制系统的显示器互为冗余的实现方案。介绍了TPX10型通用屏幕显示器的结构、功能、设计原理。运用表明,该显示器性能良好,采用冗余设计,可进一步提高监控装置和微机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