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团体心理咨询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咨询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5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两组均予以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团体心理咨询治疗6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生活质量指数问卷(QLI)评价其效果.结果 治疗6周后,两组HAMD、QL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团体心理咨询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治疗护理中起重要作用,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对性的心理康复治疗,疗程8周。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评分,确定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在治疗前HAMD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在第8周后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组在第8周后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的心理康复治疗能明显缓解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病人护理干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为探讨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病人护理干预的效果 ,将 5 2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 30例 ,对照组 2 2例。两组均采用脑卒中后常规治疗与护理 ,观察组同时实施精神支持、早期功能康复训练。两组在入组时、实施不同护理干预 3周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进行测评。结果显示两组在 3周后 HAMD均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 .0 1)。提示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恢复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中医护理方法。方法将60例首次发生卒中及确定有抑郁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入组48h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包括情志护理、饮食护理、服药护理、生活起居护理、肢体康复护理、健康教育、家庭与社会支持等。两组患者均于干预前.干预后第30天、60天采用HAMD表进行测评。结果两组干预后30d、60d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中医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卒中后患者的抑郁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抑郁症状、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10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脑血管病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度洛西汀50mg/d,每日早饭后口服,疗程均为12周。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Fugl-Meyer运动量表(FMA)和生活质量评定问卷(SF.36量表)评定患者抑郁症状、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并对度洛西汀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和NIHSS评分明显下降,BI和FMA评分明显上升,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或上升更明显。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4.4%(38/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1%(2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F.36量表指标项目评分均明显升高,且治疗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度洛西汀可有效地改善PSD患者的抑郁情绪,并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对高位复杂性肛瘘围手术期患者焦虑、抑郁、疼痛及术后恢复的影响,将57例高位复杂性肛瘘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心理护理方式干预,观察组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方式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抑郁及疼痛情况,以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创面愈合时间、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当日及术后第7天焦虑、抑郁、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个性化心理护理可缓解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减轻疼痛,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情感障碍患者认知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62例情感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情感支持;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认知行为护理干预。6周后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疗效。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SCL-90评分中。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躯体化、精神病性各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护理干预可降低情感障碍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及躯体症状。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的中医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117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52例)和对照组(65例),两组均采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情志护理及穴位疗法。分别对两组患者在入院确诊后和治疗20d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效果评定。结果治疗20d干预组抑郁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情志护理及穴位疗法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抑郁症状,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肩关节被动运动预防脑卒中后肩痛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62例).两组均予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肩关节被动运动训练。发病3个月后,测量肩关节前屈的最大活动范围时疼痛程度。结果 对照组肩痛发生率60.5%.观察组肩痛发生率29.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上肢体位护理及肩关节被动运动训练可有效预防脑卒中患者肩痛的发生,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卒中失眠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将9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倒)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患者失眠的症状及影响患者睡眠的因素.并针对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干预。结果干预3周后,观察组睡眠情况、药物辅助睡眠患者数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易受环境、情绪、疼痛、药物治疗及病理性因素影响而导致失眠,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脑卒中失眠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改变不良的行为和生活习惯.改善睡眠,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及跟踪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患者远期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将47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0例)和对照组(10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入院即实施心理干预.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指导。出院后继续进行健康教育.连续5年。结果患者首次发病观察组病死率分别为5.9%、18.9%.对照组分别为12.0%、27.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因抑郁自杀、脑卒中再发致死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及时实施心理干预及全程跟踪健康教育可改善其抑郁状态,降低复发率及远期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随机的方法将21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1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108例按神经内科常规进行护理,疗程均为6周,运用HAMD量表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33%,优于对照组(6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卒中后抑郁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酒依赖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将97例酒依赖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均配对选择患者1名与其生活关系密切的家属。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1次/周。共6周。于入院第1周及第6周末.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自行设计的感受描述问卷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家属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主观感受描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酒依赖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有显著的缓解作用,对增强家属对患者摆脱酒依赖的信心、减轻恐惧心理、增加与患者的感情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对高血压伴抑郁焦虑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30例高血压患者,其中5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作为A组,将80例高血压伴抑郁焦虑的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B、C两组,每组各40例,三组均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10mg口服,1次/d,C组加用文拉法辛25mg,2次/d,疗程4周,观察各组降压有效率。比较B、C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的变化。结果降压有效率A组86.0%、B组52.5%、C组87.5%,B组分别与A组、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C组HAMD、HAMA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文拉法辛能提高高血压伴抑郁焦虑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方法入选的60例PS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服用黛力新,每日早、午各服1片,连服4周;对照组(30例)服用阿普唑仑片与七叶神安片各1片,每日3次,连服4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后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为(10.06±5.98)分,较治疗前的(24.86±6.94)分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9.16±6.98)分,较治疗前的(19.36±7.54)分显著下降(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黛力新治疗PSD疗效明显,并能促进神经功能康复,且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焦虑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和健康教育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性心理干预,包括行为干预、生物反馈、放松训练、支持性心理治疗等。连续干预6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生活质量评定问卷(GQOL-74)的社会功能和心理功能维度评分显著提高(均P〈0.05),临床疗效及ECG表现显著改善(均P〈0.01)。结论综合性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不稳定性心绞痛焦虑抑郁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疾病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木香顺气丸加减联合草酸艾司西酚普兰片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2月~2014年2月诊治的抑郁症患者116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58例患者采用草酸艾司西酚普兰片治疗为对照组,58例患者采用木香顺气丸加减联合草酸艾司西酚普兰片治疗为观察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状况,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QOL-BREF)评定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情况、生活质量、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均显著下降,而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增加。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木香顺气丸加减联合草酸艾司西酚普兰片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方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状况,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少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卫生行为的调查及其健康教育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阶段性护理干预对复发性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的影响。方法 将96例复发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予以氟西汀系统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黍组在此基础上分阶段实施护理干预,时间为8周,随后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OL-100)分别于治疗前及随访结束时进行评估,并于随访6个月、1年、2年时了解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复发率及再住院情况。结果 随访结束时,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P〈0.05,P〈0.01),但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评、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及社会关系领域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复发率及再住院率分别为10.42%和6.2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和27.1%(P〈0.05,P〈0.01);而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分阶段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复发性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服药依从性,降低复发及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减轻恶性肿瘤患者的负性心理。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将226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1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包括尊重患者的自主权,提供专业化心理干预,按制定的路径实施健康教育,举办患者沙龙等。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纽(均P〈0.05),生活质量总分及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及社会功能维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系统护理干预能够更有效地降低恶性肿瘤患者焦虑及抑郁等负性心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28例手术治疗的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4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抗抑郁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治疗组采用认知干预、心理干预等护理。采用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测定和运动功能(FMA)评分,评价2组疗效。结果经过6周护理和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测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有助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