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建矿井的通风系统容易出现循环风现象,从而影响矿井通风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降低矿井的抗灾能力。以青岗坪煤矿为例,提出了基建矿井出现循环风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案,并从理论上对方案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为解决基建矿井循环风现象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在矿井基建期间,随着矿井井筒的不断延深,特别是矿井开始进入二期工程后,没有正式形成通风系统,往往需要对通风和运输系统进行调整,以满足矿井安全生产的要求。介绍了高瓦斯矿井赵家山煤矿在基建时期,矿井进入一期工程后期,通过对主副斜井通风系统和副斜井运输系统进行改造和优化,实现了矿井建设高效、安全。  相似文献   

3.
杨辉 《煤炭技术》2013,(8):215-217
大量实践经验表明,将构件技术引入到嵌入式系统的开发与利用当中,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利用效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开发难度和减少部分投入成本。构件模型利于对嵌入式系统构件库的建立,同时可以作为基础为组织、查找、检验与修复作业提供服务。文章从多个角度切入,着重分析以Java程序语言为主体的嵌入式构件模型MJ概念,并针对MJ涉及元素、符合方式及交互性等动态特征作深入浅出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以青岗坪煤矿为例,对如何建立基建矿井辅助通风系统进行了有益尝试,提出了利用局部通风机风压克服矿井自然风压及巷道风阻、达到建立基建矿井辅助通风系统的目的,缩短了通风流程、优化了通风系统,具有较好的实际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基建煤矿安全管理较生产矿井具有危险性高、人员流动性大、生产系统不完善、风险因素不断变化等特点,安全管理工作难度大。为提高基建矿井安全管理水平,应用系统安全管理理论,对所属基建煤矿安全现状进行系统分析评价,通过审查资料、现场调查、井下勘查和专家访谈等形式,对建设项目存在的危险源、有害因素进行了全面地辨识,研究确定安全检查表和评价方法。并对影响矿井当前建设和长远发展的重大安全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研究提出了在基建矿井建立安全风险预警预控管理体系的方法与措施,使基建煤矿在施工运行期内的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确保煤炭建设工程的安全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6.
赵术江  臧燕杰  袁越 《煤矿安全》2012,43(9):139-142
针对大中型基建矿井工作量大、掘进工作面多、施工环节复杂、井下需风地点多等特点,通过对比实验研究,确定利用临时机械通风实现基建矿井通风系统的构建。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在矿井不同的施工阶段,平衡好生产与装备之间的关系,选定了临时主要通风机的型号,并安装2台于副井附近,副井井筒内布置2道风门,形成了主井、风井进风、副井回风的机械通风系统。工程实践表明,该通风系统稳定、安全、可靠,管理方便,缩短了矿建工程周期,提高了矿井抗灾减灾能力,为其它大中型基建矿井通风系统的构建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基建矿井热害防治综合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基建矿井热害治理技术研究较少、 热害治理复杂的现状, 基于基建矿井掘进工作面作业环境温度高, 降温负荷大, 供风沿途冷量损失较大, 低湿空气与掘进工作面的热湿交换不充分,基建降温设备利用率低的矿井热害特点, 设计了非机械制冷和机械制冷方式相结合的基建矿井降温综合治理措施。 非机械制冷方式包括增加风量, 选择合理的通风方式, 双巷掘进, 采用双层隔热风筒通风, 控制热源和加强管理等。 当非机械降温方式无法满足降温需求时, 采取机械降温方式, 以赵楼基建矿井为例进行分析, 发现机械降温系统运行效果较好, 井下掘进工作面温度符合 《煤矿安全规程》 要求。  相似文献   

8.
针对大中型基建矿井工作量大、掘进工作面多、施工环节复杂、井下需风地点多、个别地点瓦斯涌出量大、煤尘具有自燃爆炸性等特点,以沙吉海煤矿二期矿建工程为背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定了系统选型,全面论述了KJ70N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组成及功能,依据系统总体设计进行了系统现场安装。通过现场应用,结果表明KJ70N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稳定、安全、可靠,管理方便,确保了矿井安全生产,缩短了矿建工程周期,提高了矿井抗灾减灾能力,为其它大中型基建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构建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李楼铁矿500万t工程项目2009—2010年基建期间,由于井下掘进工作面多,分布范围较广,同时未形成矿井通风系统,各井巷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效果差,井下作业环境恶劣。为了解决基建时期矿井通风问题,改善井下-425 m、-325 m水平各掘进工作面的通风条件,保证基建工程顺利进行,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李楼铁矿矿井基建过程中存在的通风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建时期井下通风技术方案并加以实施和调整改进,达到预期效果,为500万t工程项目的安全顺利实现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
李楼铁矿500万t工程项目2009-2010年基建期间,由于井下掘进工作面多,分布范围较广,同时未形成矿井通风系统,各井巷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效果差,井下作业环境恶劣。为了解决基建时期矿井通风问题,改善井下-425 m、-325 m水平各掘进工作面的通风条件,保证基建工程顺利进行,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李楼铁矿矿井基建过程中存在的通风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建时期井下通风技术方案并加以实施和调整改进,达到预期效果,为500万t工程项目的安全顺利实现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梧桐庄矿井田精查地质报告和基建期热环境观测资料 ,运用矿山地热学和工程热力学的基本原理对矿井热环境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矿井热害综合治理措施 ,为矿井生产、通风与安全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李爱平 《煤》2008,17(11)
目前企业ERP系统的刚性较强,难以适应企业业务的不断发展变化。通过对柔性ERP软件体系结构、柔性构件的可变性和柔性构件的可配置性的研究,提出了"将应用程序中SQL语句抽出并集中作为一层的柔性多层软件体系结构"和"通过可配置获得柔性构件"的技术,并设计和实现了一个柔性ERP平台产品原型,通过柔性化技术使ERP系统能够灵活的适应企业战略思路、应用模式和组织结构的变化以及企业业务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ERP系统的柔性研究与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山东省煤炭生产现状,分析了基建矿井安全管理工作的要素,认为,加强基建矿井安全管理工作要从抓认识,加强对基建矿井的监管力度;抓规范,提高基建矿井安全保障能力;抓程序,确保基建矿井合法合规建设等3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大部分煤业集团的生产矿井已进入或接近资源枯竭阶段,必须新建矿区或矿井以保持正常接续.全国煤炭行业矿井基建高峰期的到来,使矿井基建时期的安全管理成为重点.充分剖析了基建矿井的现状及安全管理体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基建矿井安全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针对煤矿基建时期瓦斯涌出特点,提出了在基建矿井施工中采取科学的通风系统及必要的监测手段等瓦斯综合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较低,当矿井基建施工进入冬季,进风井温度低于0℃,且井壁有淋水时,井筒会产生结冰现象。井筒结冰不仅会影响基建施工进度,还对施工人员及井筒内设施的安全带来极大威胁。以通化钢铁集团桦甸矿业公司基建矿井施工为例,对基建矿井井筒结冰的原因、预防措施及井筒结冰后除冰和应急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付伟 《煤炭技术》2012,31(4):205-207
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基于接口自动机理论提出了一种构件交互形式化方法模型。它将接口自动机的输入输出动作分别对应为构件接口所提供的调用接口和使用接口,以接口自动机的组合来描述构件间的交互。在此构件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为不匹配的构件自动产生构件适配器的构件适配算法。  相似文献   

18.
矿井基建期间,在进风井与回风井之间常年存在风流温差,产生自然风压,因此可以利用自然风压满足通风的需要。当采用冷冻法施工的主井井壁解冻后,由于井壁多处出现涌水,破坏了原有的自然通风系统,自然风压反向,造成了通风系统紊乱,破坏了基建矿井的正常施工和作业。通过采取注浆堵水措施,恢复了正常自然通风系统。  相似文献   

19.
采用现场实践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基建矿井的提升系统进行技术改造,着重研究了集中电控系统。杨村煤矿通过技术改造,尤其采用了集中液压站和可编程控制器(PLC),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以基建矿井为工程背景,以掘进工作面危险源为研究内容,从分析基建矿井掘进工作面特点入手,得到了基建矿井掘进工作面的各个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了基建矿井掘进工作面面临的灾害威胁类型,并分析了造成威胁危害的可能原因;最后提出了预防基建矿井各类威胁危害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