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又名大脑炎,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急性传染病。发生于夏秋之际。其特征是季节性强,发病急,病情变化大。临床上表现为高热,头痛,呕吐,嗜睡,惊厥,昏迷等。从中医温病(热性病)学来分析,本病属于“暑温”的范围。如以突然惊厥、昏迷而发病,则为“暑风”、“暑厥”。  相似文献   

2.
19.何谓暑温、署湿?怎样治疗?暑温以感受夏季炎热之暑邪为主,临床以高热,多汗,脉洪大,口渴喜饮,小便短赤为主,并伴有心烦闷乱,气短乏力等症。甚则可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此为暑热邪气,耗气伤津所致。治疗以清热祛暑为主,用白虎汤方加减。如气虚明显者,应清暑益气,用党参6克、西瓜翠衣30克、莲梗30克、黄连3克、粳米15克、石斛9克、麦冬9克、竹叶6克、知母6克、  相似文献   

3.
现代医学认为乙型脑炎是一种滤过性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常流行于八至九月间,黑斑蚊为传染媒介,潜伏期约4—15日,发病急骤,有显著的脑症状及脊髓液变化等。乙型脑炎的症状,相当于祖国医学所称的暑温,在我国最早的医书内经里有详细的解释:“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暑温的发病多在夏末秋初,因此有“先夏至为病温,后夏至为病暑”之称,前人在治疗和护理暑温病里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如“暑当与汗皆出,勿止”,亦就是说暑温病出汗时要让它排泄汗液,不要止汗,这对于护理和观察整个机体的病理机转是有其积极意义的。我国温病学家王孟英说:“暑热原为一症”,吴鞠通对该病又作了结论说:“暑温,伏暑,名虽异而病实同”,后人对暑温的阐述是很多的,临床观察“暑温、伏暑、暑厥”都是温病的一个类型,“伏暑”是发于深秋季  相似文献   

4.
孙荷华 《新医学》1990,21(1):37-38
高热是指体温在39℃以上的疾病状态,是儿科常见的急诊,在婴幼儿常可导致惊厥。大多数高热是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其他如肺炎,肠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急性传染病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高热也可由非感染性疾病引起,如暑热症,变态反应性疾  相似文献   

5.
脓疱疮中医称为“天疱疮”,又因脓疮破后渗出黄水,称为“黄水疮”。本病因感受夏、秋季节暑毒而生。患者主要为儿童,多生于颜面、四肢。皮疹如黄豆大,或更大的白色或黄色水疱,疱壁薄易破,化脓后脓沉积在下半部而呈半月形,周围有红晕。抓破后通过接触可以传染。  相似文献   

6.
高热是临床上常见的一个危重症状,可以发生在许多疾病的过程中。中医认为引起高热的原因虽多,但一般可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护理工作应该根据这两大类的特点进行辨证施护。外感高热是指感受风、寒、暑、湿、燥、火等六种外邪为主的外感热病。发热是邪正相  相似文献   

7.
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流行颇广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为五指山区常见病之一。我科自1969年3月至1982年6月共收治本病788例,2例死亡。现将我们对本病的高热、肺出血,感染性休克等护理体会介绍如下。高热的护理本组788例中均有发热,呈弛张热型者587例(74.49%),次为稽留热173例(21.95%),少数呈间歇热型,常伴有畏寒或寒战、往往以寒热交替,日达数次,热期一般为3-5天。致使患者肌体消耗很大。对心血管及神经系统机能亦有很大影响。高热期我们采取以下措施: 1.早期卧床休息,此为本病“三早”原则(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休息)之一,以减少体力消耗,避免病情恶化,以利恢复。 2.物理降温:依不同情况给予各种方法降  相似文献   

8.
斯蒂尔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彭远莹  彭兴 《新医学》2002,33(8):491-493
进修医生教授,我们经常听人提及“斯蒂尔病”(Still病)这一病名,但对它究竟是什么性质的疾病和为何如此命名却不了解,希能告其详。有人说本病也叫“变应性亚败血症”,对不对?教授斯蒂尔病是以高热、皮疹、关节症状和血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四项为主征的一种甚常见的  相似文献   

9.
超高热的急诊处理张慧欣056201河北省峰峰矿务局第二医院超高热(极高热或过高热)是指体温在40℃以上。常由严重感染或输血、输液反应引起,其次是体温调节功能衰竭。其原因可为产热过多(如甲状腺危象)、散热障碍(如中暑、大面积烧伤、脱水、阿托品中毒等)或...  相似文献   

10.
夏季热又称暑热症,是婴幼儿在暑天发生的一种特有性季节性疾病。以长期发热、口渴多饮、多尿、少汗或汗闭为特征[1]。本病西医无特殊疗法。笔者采用清暑益气汤治疗小儿  相似文献   

11.
暑热证因其发病多在夏季,故又名夏季热.本病是小儿时期特有的疾病,尤以婴幼儿为多见,临床以长期发热、口渴、多饮、多尿、汗闭或少汗为主证,笔者用王氏清暑益气汤加减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作者于1986年夏季采用中药复方退热清暑饮治疗61例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高热患者,总有效率为100%。治疗方法:根据病因、病史、发病季节及症状,辨证为暑温表实证,治疗以解表、清热、化湿为法。复方退热清暑饮由香薷10克、生石膏25克、银花15克、连翘12克、板蓝根12克、薄荷6克、滑石10克、甘草3克等组成。诸药共为粗末,装入透析纸袋,每袋8克。服药方法:用开水浸泡药袋15~20分钟,可搅拌2~3次,每隔2~3小时服药1次,昼夜频服,每日平均服药6~8次。3岁以下每次1袋,  相似文献   

13.
<正>急性前列腺炎是因某些致病菌感染或其他因素所致的急性炎症的一种病变,临床以高热、尿频、尿急、尿痛、会阴部胀痛为基本特征。近年来,本病发病率有所增长。我院自2004~2006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38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钩端螺旋体病,祖国医学属于“暑温”、“湿温”范畴,多发于7~10月,由感受暑湿时邪所致。其临床表现:发病之初,邪在卫分,始恶寒,发热,头痛身痛;邪热上扰,湿热蕴结肺胃,则口渴,壮热,咳嗽,气喘,胸痛,或腹痛,渴不欲饮,脉洪大而数。湿热交蒸,则目黄,身黄;气分邪热不解,内传营血,则鼻衄,咯血,斑疹隐隐,神昏谵语,动风痉厥。其治则按卫、气、营、血之不同病程,以清热,除湿,解毒为主,注意解表,兼顾养阴,生津,凉血。在治疗本病中,注意把好气分关,对防止传变,缩短病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近人认为本病的发病,由感受暑湿的多少,可见不同的临床证型。各个不同  相似文献   

15.
“中暑”在祖国医学中属“暑温”范畴。它是夏季感受暑温病邪所发生的外感热病。对暑温病的发病原因,祖国医学认为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暑热或暑湿秽浊之邪乘虚侵袭所致。因夏季气候炎热,人体汗出过多,中暑病人极易  相似文献   

16.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药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清结)是一种以结肠粘膜糜烂、溃疡、反复发作为特征的炎症性肠病,常常以腹痛、腹泻或泻秘交替、粘液血便为主要症状。目前认为溃结的发病与自身免疫、遗传、肠道感染、过敏及精神因素等密切相关。迄今为止,治疗尚无大的突破。近几年来,国内学者运用中医中药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概述如下。1病因病机根据溃结的证候特点,绝大多数医家把其归于“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痢疾”等范畴。在病因上,一般认为与风、湿、热、暑、情志等有关。在病机方面,认为湿邪,暑邪等外…  相似文献   

17.
先天性软骨发育不全又名先天性软骨发育不全性侏儒,或胎儿性软骨营养障碍。病儿出生后,大都表现正常,仅在以后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为身材矮小呈侏儒状态,智力多属正常,体力较好。本病的轻重程度不一,最重者可在母体内死亡。陈某某,男,2个月。因“发热咳嗽2天伴抽搐2次”,以“支气管肺炎,高热惊厥”收入院。入院查体:精神反应差,神志清,呼吸促,鼻煽,三凹征( ),  相似文献   

18.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炎症性肠病。起病大多缓慢,有腹泻及腹痛,以后逐渐加重,出现便血和脓血便为主的肠道症状,同时可伴有发热、乏力、纳差、消瘦等,严重者有高热、多汗、便血、进行性消瘦等肠道外表现,诸证中尤以腹泻为多见,据文献报告腹泻占30%以上。本病于1875年由Wilk's首先描述,于1920年起被医学界公认为特殊的临床病证。由于其发病率有日渐增长之趋势,故已受到临床重视,但对本病的治疗,因病因尚未完全明嘹,西医迄今尚无特效的方法治疗,故研究运用祖国医药学治疗就显得十分必要。根据本病的表现,中医可从“久泻”、“下利”辨证施治。笔者近年来用于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9.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疫源性急性传染病,传染源主要是鼠类及猪等动物,流行季节是4~6月及11月至次年1月,发病以青壮年为主,多为从事野外工作人员。本病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可涉及全身脏器。临床以高热、出血、休克和肾脏损害为主要特征。属祖国医学“温病”、“温疫”、“疫疹”、“疫斑”等范畴。典型病科叶分为发热、低血压、少尿、多尿和恢复等五期。由于患者体质强弱及受邪轻重不一,证候表现极不一致。重型患者往往五期重叠出现,卫气营血症状不能截然分开,又以营血为病机重点,心、肝、肾三胜为病变关键,死亡原因主要为尿毒…  相似文献   

20.
夏令暑湿之邪当季,为多种皮肤病的高发季节。暑为夏令主气,其为阳邪,炎热升散。感暑而病者,多出现身热汗多、口渴多饮、心中烦热、小便黄赤、疲倦乏力等症。夏季潮湿多雨,特别是长夏季节,不仅气候炎热,同时雨量较多,即所谓“暑多挟湿”,可兼见四肢困倦、食欲缺乏、胸闷、恶心等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