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II型受体(AT1R)A/C1166多态性、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4G/5G多型性和因素与高血压性肾脏损害发生的关系。方法 高血压病患者96例,采集详尽临床和生化资料。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寡苷酸探针杂交方法分析AT1R基因型和PAI-1基因型。通过多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识别高血压病人群肾脏损害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PAI-1基因型与肾脏功能无显著性关系(P〉  相似文献   

2.
陈义汉  龚兰生 《铁道医学》2000,28(4):222-224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A/C1166多态性、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N-1)4G/5G多态性与高血压病人群肾脏损害(RD)和脑梗死(CI)发生的关系。方法 以高血压病人群为随机研究对象,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分析AT1R基因型和PAI-1基因型。结果 (1)AT1R基因型与肾脏功能显著相关,AC基因型肾脏功能显著差于AA基因型,PAI-1基因型与肾脏功能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AT1基因与高血压性肾脏损害的关系,评价十余种候选危险因子原发性高血压肾脏损害的危险,方法:随机选取上海地区汉族人种原发性高血压病例96例,采集的所有病例均有详细的病史资料,留取血样本,进行生化指标检测和基因型分析。结果:(1)血内生肌酐清除率和血肌与AT1 A/C多态性呈显著相关(P<0.01),AC基因型肾功能明显差于AA基因型;(2)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年龄,糖 病和A/C基因型是原发性高血压并发肾脏损害的三个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结论AT1基因A/C多态性是内生肌酐清除率的独立影响因素,AT2基因型部分决定了高血压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血管紧张素II1型受体(AT1-R)基因A/C^1166多态性的特征。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87例汉族老年EH患者和55例正常老年人的AT1-R基因A/C^1166多态性分布。结果 87例老年EH患者的C^1166等位基因频率为0.1 15,55例正常老年人为0.036,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国人原发性高血压及其合并冠心病的关系,并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酶解的方法检测70例健康人和70例高血压患者,其中34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AT1R基因型。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组的C等位基因频率13.6%,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3.6%(P〈0.005);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的C等位基因频率13.2  相似文献   

6.
血浆PAI—1水平及其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性肾损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血浆纤溶酶原活化剂抑制-1(PATI-1)水平及其4G/5G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高血压性肾损害的关系。方法随机收集高血压病患者96例(男45例,女51例,年龄33-88岁,平均62岁)。高血压性肾损害根据校正后的肌酐清除率「Ecr(ml.min^-1.1.73m^-2)」分为:肾功能组(Ccr≥80),肾功能轻度损害组,肾功能中度损害组Ccr(30-50)和肾功能重度损害组。血浆PAI-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 H 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病人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 基因多态性、血清 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 2017-10 ~ 2018-11 期间我院心内科诊断为 H 型高血 压合并冠心病病人 120 例作为试验组,其中合并稳定型心绞痛(SAP)40 例为 A 组,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UAP) 42 例为 B 组,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38 例为 C 组,H 型高血压病人 40 例作为对照 D 组,检测 MTHFR C677 T 基因、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采用 Gensini 评分法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结果:H 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 Hcy 25.34±9.25μmol / L 较 H 型高血压组16.46±8.12μmol / L 明显增高。TT 型 Hcy 32.14± 12.44μmol / L 较 CT 型23.26±10.27μmol / L、CC 型14.52±8.23μmol / L 明显增高。H 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 TT 型 (33%)、T 等位基因频率(54%)较 H 型高血压组 TT 型(18%)、T 等位基因频率(40%)明显增高。TT 型 Gensini 评分41.56± 4.48明显高于 CC 型28.42 ± 3.23,有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 TT 型(36%)、T 等位基因频率 (56%)、C 组 TT 型(37%)、T 等位基因频率(58%)较 A 组 TT 型(28%)、T 等位基因频率(49%)增高,有统计学 意义(P<0.05)。B 组、C 组 TT 型、T 等位基因频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 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 Hcy 水平、TT 型、T 等位基因频率较 H 型高血压组明显增高。TT 型 Hcy、Gensini 评分明显增高。B 组、C 组 TT 型、T 等位基因频率较 A 组增高,B、C 组 TT 型、T 等位基因频率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检测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两个重要成分血管紧张素原(AGT)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在正常人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频率分布,阐明AGT和ACE基因在高血压的发病作用。方法对两组对象进行血压、身高、体重及空腹血脂、血糖的测定。用饱和盐析法常规提取DNA。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结合限制性内切酶方法检测AGT的两种等位基因—M235T与T174M的突变;PCR扩增后直接电泳检测ACE基因多态性。结果(1)M235T等位基因突变频率在高血压组中比正常对照组高(0.45vs0.32,P<0.05),尤其在男性高血压患者与男性对照组中差别更为明显(P<0.01);T174M及ACE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人群中分布没有差别。(2)在有家族史的高血压患者中,ACED等位基因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0.58vs0.43,P<0.05),M235T突变基因型(TT型)高于正常对照组(42.1%vs18.8%,P<0.05)。结论(1)M235T基因突变与高血压患者密切相关。AGT基因变异对男性高血压影响更大。T174M基因突变与EH之间不存在相关性。ACE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无关。(2)在有家族史的高血压患者  相似文献   

9.
AC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及高血压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裘云仙  戴利成 《浙江医学》1999,21(5):261-262,267
为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冠心病(CHD),原发性高血压(HTN)的关系,我们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304例CHD及HTN患者和102名正常人的ACE基因I/D多态性,同时测定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结果示ACEA在因I/D多态中DDA在因型及D等位基因频率在CHD及伴CHD的HTN中者,CHD中DD型患者的血浆AngⅡ水平与Ⅱ型患者比较差  相似文献   

10.
心钠肽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易感性的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  叶萍  阮敏芝 《浙江医学》2000,22(3):133-135
目的 探讨心钠肽(ANP)基因C/T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间是否存在关联,评估其在2型糖尿病视网病变遗传易感性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运用聚合酶莲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在78例2型糖尿病患者(包括40例2型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患者和38例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和40名正常对照者中对ANP基因C/T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 ANP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较2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11.
慢性心衰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及其与肾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慢性心衰(CHF)患者血浆内皮素(ET)水平并探讨其与肾功能的关系。方法测定和比较了18例心功能Ⅱ级患者和35例心功能Ⅲ~Ⅳ级患者及19例健康人的血浆ET,并分析了CHF患者ET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关系。结果心功能Ⅲ~Ⅳ级患者ET(6.86±1.35)n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4.12±1.03)ng/L(P<0.01);心功能Ⅱ级组ET(4.71±1.10)ng/L较健康对照组(4.12±1.03)ng/L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CHF患者ET与BUN呈正相关(n=53r=0.4974P<0.01),与Ccr呈低度负相关(n=53r=0.3766P<0.01)。结论CHF患者ET明显升高并与心衰严重程度有关,ET可能与CHF患者肾功能的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12.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 M235T 分子变异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M235T分子变异与中国人冠心病(CHD)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对76例CHD患者和76例无CHD证据的对照组进行AGT基因M235T等位基因检测。结果CHD患者AGT基因235TT型(0.70)和T235等位基因(0.82)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42和0.63,P=0.002和P<0.01)。经校正CHD的主要危险因素后,AGT基因235TT型仍可显著增加CHD发生的危险性(比数比为3.56,P=0.012)。结论中国人AGT基因M235T分子变异与CHD显著相关,AGT基因235TT型可能是CHD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武汉地区汉族人AT1受体基因A1166C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管紧张素Ⅱ1型(AT1)受体基因突变体A1166C(碱基A被C取代)可能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有关,但目前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利用对靶基因的PCR扩增片段进酶切的方法对武汉地区103例汉族人AT1受体基因多态性(A1166C)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生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正常人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两组间A1166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0%和62%(X^2=4.95,P〈0.05)。初步结果表明,被检测者中A  相似文献   

14.
肾素系基因突变与原发性高血压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血管紧张素原基因编码区第235号苏氨酸取代甲硫氨酸的突变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插入/缺失研究肾素系基因突变与原发性高血压关联性。结果表明:1.ACE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不关联。2.在EHT中QTO基因TT突变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比NT明显增加,ATO M/T基因多态性EHT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载脂蛋白B(apoB)基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I)的关系,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了国人85例ACI和56例正常人(NC)的apoB基因的XbaⅠ位点多态性。结果显示:中国人XbaⅠ位点等位基因频率与国外种族有差异。本研究X+等位基因频率高于日本人、新加坡人,低于印度人、南亚人及欧洲人。NC组X-X+基因型血浆总胆固醇(TC)水平明显高于X-X-基因型(P<0.001)。X-X-基因型个体:ACI组血浆TC、甘油三酯(TG)、apoB、Lp(a)水平明显高于NC组,apoA水平明显低于NC组。提示:X-X-基因型可能与ACI患者血脂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和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在原发性高血压中的遗传倾向。方法应用聚合 酶链反应-限制性长度多态及四角分析法检测并比较各组ACE和AGT基因多态的频数和优势比(95%可信区间)。结 果ACE基因DD/Ⅱ基因型及D/I等位基因在各组间均无差异(P>0.05);而AGT基因TT/MM及TM等位基因在高血 压父母与正常血压父母的正常血压子代者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优势比分别为18.0(3.09~104.9)和2.69(1.63~4.45), 其余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AGT基因M235T突变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可能是汉族人群易患高血压的候选 基因(遗传标志)。  相似文献   

17.
情感性障碍与单胺氧化酶基因的遗传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单胺氧化酶(MAOA)和MAOB型基因多态性与情感性障碍(双相型和单相型)间的遗传关联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FLP)研究132例情感性障碍患者的MAOA(CA)N,MAOB(GT)n和MAOB(TG)n基因座的基因型分布。结果 在132例患者中观察到MAOA(CA)n,MAOB(GT)n和MAOB(TG)n基因座的等位基因数目分别为8,12和9个  相似文献   

18.
张军  许乃贵 《当代医师》1998,3(11):15-17
为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CRF)的载脂蛋白(Apo)水平与血脂酐(Cr)和肌酐清除率(Ccr)的关系。采用免疫法测定36例CRF病人及正常对照者20例血清Apo的水平。结果显示:CRF病人血浆Apo水平明显异常并与血肌酐及肌酐清除率相关(P〈0.05)。结论说明:Apo异常不权是肾功能减退的结果,而且还影响肾脏疾病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及其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方法对131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IRS1和GLUT1基因多态性进行了观察,并结合肾脏病变、体重指数(BMI)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进行了分析。结果IRS1基因多态性在NIDDM和正常人中的分布没有明显差异。NIDDM患者GLUT1基因XbaⅠ(+/-)基因型和XbaⅠ(-)等位基因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XbaⅠ(+/-)基因型和XbaⅠ(-)等位基因在糖尿病肾病(75%和44%)的发生频率明显高于不伴肾病者(44%和29%)和正常人(33%和21%),而GLUT1基因多态性在不伴肾病者与正常人之间无明显差异。ISI在XbaⅠ(+/+)、XbaⅠ(+/-)和XabⅠ(-/-)3种基因,分别为082、076和048;GLUT1基因各基因型患者间BMI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GLUT1基因XbaⅠ(-)等位基因不仅与糖尿病肾病的易感性相关,而且可能还与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0.
周萍  谢秀梅 《湖南医学》2000,17(3):169-171
目的 研究芦沙坦,氨氟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小板活化与肾功能的,并探讨血小板活化与内高血压性肾损害的关系。方法 将66例1~2级EH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芦沙坦、氨氯地平治疗3个月,用药前后测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尿素氮(BUN)、血肌酐(Cr)、肌酐清除率(CCR)。结果 (1)治疗后2组血压症均明显下降,(2)GMP-140,UAER均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