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实验结果表明,二硝基氯苯(DNCB)能致敏正常小鼠产生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DTH),而化疗,荷瘤小鼠皮肤DTH受到明显抑制(P<0.001);当DNCB致敏的正常,化疗,荷瘤小鼠同时口服与腹注猪脾转移因子(PS-TF)一定剂量后,对正常小鼠皮肤DHT无明显影响(P>0.05);对化疗,荷瘤小鼠皮肤DTH有明显增强作用(<0.05-0.001)。表明,PS-TF对化疗和肿瘤所致的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有  相似文献   

2.
背景:青蒿琥酯是青蒿素低毒、高效的衍生物,具有免疫调节功能,但其具体机制仍需研究阐明。目的:初步探讨青蒿琥酯对迟发型超敏反应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建立迟发型超敏反应小鼠模型,40只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正常对照组、青蒿琥酯干预组、p-38 MAPK抑制剂组、基质对照组进行实验观察。T淋巴细胞转化实验检测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38丝裂酶原激活蛋白激酶(p38 MAPK)蛋白的活性表达。结果与结论:局部给药后青蒿琥酯明显减轻迟发型超敏反应小鼠耳肿胀、降低脾指数、抑制刀豆蛋白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同时减弱p38MAPK的磷酸化活性表达。提示青蒿琥酯可以有效抑制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其作用途径可能与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
背景:青蒿琥酯是青蒿素低毒、高效的衍生物,具有免疫调节功能,但其具体机制仍需研究阐明。目的:初步探讨青蒿琥酯对迟发型超敏反应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建立迟发型超敏反应小鼠模型,40只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正常对照组、青蒿琥酯干预组、p-38 MAPK抑制剂组、基质对照组进行实验观察。T淋巴细胞转化实验检测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38丝裂酶原激活蛋白激酶(p38 MAPK)蛋白的活性表达。结果与结论:局部给药后青蒿琥酯明显减轻迟发型超敏反应小鼠耳肿胀、降低脾指数、抑制刀豆蛋白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同时减弱p38MAPK的磷酸化活性表达。提示青蒿琥酯可以有效抑制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其作用途径可能与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桑色素(morin)对二硝基氟苯诱导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影响。方法建立二硝基氟苯(dinitroflu-orobenzene,DNFB)诱导迟发型超敏反应(delayed type hypersensitivity,DTH)模型,观察morin对DTH模型小鼠耳组织肿胀、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和胸腺指数、脾指数的影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小鼠耳廓组织学变化,噻唑兰(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检测淋巴结细胞和脾脏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双耳称重的结果显示,morin(70mg/ml)处理组与DTH组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能明显抑制DNFB引起的炎症反应;耳廓局部组织学检测也表明,morin能够抑制DNFB诱导的DTH,明显减少淋巴细胞的浸润。morin能降低DTH小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抑制淋巴结淋巴细胞(P〈0.01)和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P〈0.05)。结论 morin可显著抑制DTH小鼠耳组织肿胀和淋巴细胞浸润程度,降低胸腺和脾脏指数,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四物汤对60Co照射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本文观察了60Co照射小鼠免疫功能的改变及中药四物汤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60Co照射剂量为150,30rad时,分咖可造成小鼠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四物汤对这种免疫功能的损伤具有拮抗和纠正作用。实验结果表明:10%,100%四物汤对60Co照射小鼠的抗体产生,外周血T及B细胞数,迟发型超敏反应,血清溶菌酶含量及小鼠体重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胸腺指数,脾指数及巨噬细胞的吞  相似文献   

6.
根据淋巴因子激活的骨髓细胞(LABMC)或脾细胞(LASC)具有介导否决(Veto)效应和自然抑制(NS)效应的特性,实验分别以新生小鼠和亚致死剂量照射的成年小鼠为受鼠,腹腔注射同种脾细胞制备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模型,实验组同时注射LABMC或LASC。结果显示:与受鼠带相同H-2单型的LABMC可明显减轻新生小鼠GVHD(P<0.001);与受鼠带相同H-2单型的LASC可有效预防致死性G  相似文献   

7.
大鼠→小鼠异种骨髓移植耐受诱导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索适合临床应用的有效诱导异种骨髓移植耐受的方案。方法 给亚致死照射(5Gy) 的C57BL/ 6 (B6) 小鼠尾静脉注射4 ×107 Lewis 大鼠骨髓细胞,2 天后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50mg/kg 。分别于骨髓移植后30 天、60 天、90 天,对受体小鼠外周血、脾脏及胸腺中的淋巴细胞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 作FACS 分析, 检测大鼠源性的骨髓细胞在小鼠体内植活情况,并于30 天后,对受体小鼠作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MLR) 及迟发超敏反应(DTH) 检查。结果 经处理的B6 小鼠外周血、脾脏及胸腺中检测出了大鼠源性的骨髓嵌合体, 嵌合体可长期存在( > 3 个月) 。MLR 及DTH 检查证明B6 小鼠对Lewis 大鼠的脾细胞产生特异性耐受, 对无关第3 者DA 大鼠及BALB/ c 小鼠的脾细胞仍表现出强烈的免疫应答。结论 在B6 小鼠体内成功地诱导出了供者特异性的大鼠→小鼠异种骨髓移植耐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喘可治口服液的抗过敏作用。[方法]观察不同剂量喘可治口服液对磷酸组胺所致豚鼠皮肤过敏反应的影响,计算过敏反应的致痒阈值。用2,4-二硝基氯苯(2,4-DNCB )对昆明小鼠皮肤致敏和诱发制成迟发型超敏反应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连续灌胃10 d ,d9对小鼠右耳激发过敏。观察记录激发后各组小鼠左右耳耳郭肿胀度、肿胀率、抑制率、胸腺指数及脾脏指数。利用卵白蛋白做抗原,百日咳疫苗做佐剂,制取大鼠抗过敏血清。同种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将抗血清皮内注射于各组大鼠背部皮肤,利用抗原攻击,同时尾静脉注射1%伊文思蓝溶液,剪下带蓝斑皮肤于丙酮-生理盐水(7∶3)溶液,检测吸光度值。[结果]高剂量能明显提高组胺所致豚鼠致痒阈值,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阈值差异有显著性。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高、中、低三剂量组小鼠耳郭的肿胀度、肿胀率、抑制率以及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均有所下降。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均能明显地抑制同种大鼠的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结论]喘可治口服液具有一定抗过敏及抗迟发型超敏反应作用,其中高剂量组作用较显著。  相似文献   

9.
C57BL/6小鼠在0.25MPa下吸99.2%氧,其脾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2(IL-2)产生能力及对IL-2反应能力变化如下:高压氧(HBO)组均明显低于正常组小鼠,去肾上腺组、去肾上腺髓质组均明显高于HBO组、假手术组.实验证明,高压氧可降低脾淋巴细胞IL-2的产生及对IL-2的反应能力,在这一影响中肾上腺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褪黑激素对30%Ⅲ度烧伤大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影响,估计它在严重烧伤中的免疫调节作用。 方法:实验于2005-07/12在青岛大学医学院完成。24只SD大鼠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烧伤组及褪黑激素组,每组8只。烧伤组及褪黑激素组麻醉状态下将动物背部皮肤置于沸水中15S制备烧伤模型,对照组大鼠背部皮肤置于37℃水中15S。对照组和烧伤组伤后立即腹腔注射溶剂(体积分数为0.01的乙醇生理盐水),而褪黑激素组注射剂量为10mg/kg的褪黑激素,烧伤当天下午4点补充注射一次药物或溶剂,此后按同法每天注射一次至伤后第7天。末次注射后立即将5异/L二硝基氟苯溶液100μL涂抹于大鼠腹部,次日同法强化一次,以诱导迟发型超敏反应。致敏后第5天,测定大鼠右耳肿胀百分率(对照组定义为100%)代表迟发型超敏反应强度。此外,还测定烧伤前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估计动物的一般免疫反应状态。 结果:24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右耳肿胀百分率:烧伤组大鼠显著低于对照组[(41.2&;#177;8.2)%,(100&;#177;7.6)%,P〈0.001],褪黑激素组高于烧伤组[(73.0&;#177;10.1)%,P〈0.01],但仍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②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烧伤组及褪黑激素组大鼠在烧伤后12h内均明显升高(P〈0.05),伤后72h和120h,两实验组白细胞再次出现升高(P〈0.05),褪黑激素组白细胞数值在这两个时间点均明显低于烧伤组水平俨〈0.05,0.01)。 结论:褪黑激素治疗能明显改善烧伤大鼠严重受抑的迟发型超敏反应,提示它在烧伤中可能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C57BL/6小鼠在0.25MPa下吸99.2%氧,其脾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2(IL-2)产生能力及对IL-2反应能力变化如下:高压氧(HBO)组均明显低于正常组小鼠,去肾上腺组、去肾上腺髓质组均明显高于HBO组、假手术组。实验证明,高压氧可降低脾淋巴细胞IL-2的产生及对IL-2的反应能力,在这一影响中肾上腺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固相合成的Hymenistatin-1(以下简称HS-1,序列为cyclo-(-Pze-Pro- Tyr-Val-Pro-Leu-Ile-Ile)]及其四种statine类似物的免疫活性.方法 通过DNFB诱导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体外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和小鼠碳廓清试验,研究HS-1及其类似物对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体外淋巴细胞增殖和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结果 HS-1及其四种类似物对淋巴细胞增殖都表现出抑制作用,且修饰后的HS-1类似物在低浓度时表现出比阳性对照和天然HS-1更强的免疫抑制作用;A3 HS1低浓度组(50 μg/ml)对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为28.4%.用statine修饰的HS-1类似物A2 HS1和A4 HS1能够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但不能对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有很好的抑制作用.通过胸腺指数和肿胀度的比较可以得出,阳性对照在高浓度的时候对迟发型超敏反应有抑制作用,HS-1类似物的低浓度组比高浓度对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的抑制作用强.其中A1 HS1和A3 HS1的低浓度组已经表现出比天然HS-1组和阳性对照组强的免疫抑制活性.结论 HS-1类似物A2 HS1和A4 HS1对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抑制作用和对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比阳性对照组和天然HS-1组强;HS-1类似物A1 HS1和A3 HS1对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的抑制作用和对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比阳性对照组和天然HS-1组强.由此可见,通过对天然HS-1进行statine修饰,能增强其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种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制备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iRNA0的制备条件及生物活性进行了探索。用乙肝疫苗免疫山羊,待抗HBs达1:256(对冯免疫电泳地)时,放血处死羊,取新鲜肝脏用肝碱缓冲液-冷酚法iRNA。采用体外过继免疫及动物试验,证明RNA制剂对乙肝患者白细胞过继免疫活性,动物试验可诱导正常小鼠产生HBs表明其具有过继HBsA特异性细胞和体液免疫的活性。制剂经无菌试验,毒性试验、过敏试验、热源试验等试验符合生物制品  相似文献   

14.
替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病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口服替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病(BV)的疗效及副作用发生情况。方法:口服替硝唑治疗BV60例(A组),对照组(B组)口服甲硝唑治疗BV35例,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副反应情况。结果:A组总治愈率87%,与B组的80%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替硝唑治疗BV时副反应发生率17%,低于甲硝唑组的37%,差异有显著意义;A组副作用较B组少。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对静脉注射肿瘤细胞第13天的荷瘤小鼠给予75mGyX线单次全射照射,24h天检测其免疫学功能。结果发现,与未照射组的荷瘤小鼠相比,照射组小鼠脾细胞IL-2反性明显增强(P〈0.001),对ConA刺激反应性变化不大(P〉0.05),脾细胞NK和LAD活性明显提高(P〈0.05-0.01)。上述结果提示,小剂量X线全身照射可提高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采用改良的Boyden趋化室微孔滤膜法,检测了人,猪,牛脾转移因子(transfer factor,TF)对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的趋化活性以及人脾TF对单核细胞趋势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三种TF对单核细胞有较强的趋化活性,其最适宜浓度为0.025mg多肽/ml,56,30分钟水浴仅使TF的趋化活性部分下降。人脾TF不仅对单核细胞趋化反应具有作用,且可拮抗氢化可的松对单细胞趋化反应的抑制作用。本  相似文献   

17.
探讨常用中药与转移因子复方配伍口服后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实验剂量下复制剂(复方氨肽口服液)对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其抑效率达44%,其作用优于同剂量的单方制剂。  相似文献   

18.
沈颖  张Yun 《中国综合临床》2002,18(4):375-376
目的:观察金双歧与转移因子合用降低转氨酶的疗效。方法:应用随机对照方法,对不同病因引起的转氨酶增高患儿分3组,口服联苯双酯组,金双歧组(对照组),口服金双歧与转移因子组为治疗组,并比较3组疗效。结果:金双歧组与联苯双酯组比较无差异(P>0.05),金双歧合用转移因子组与金双歧组及联苯双酯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金双歧有降低转氨酶作用,而转移因子能提高患儿免疫功能及抗病毒能力,与金双歧合用,除降低转氨酶作用外,还可明显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冷冻疗法配合转移因子治疗尖锐湿疣(CA)的效果,比较转移因子注射法和口服法的效果。方法对64例CA病人在冷冻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局部并皮下注射转移因子(A组,32例)或口服转移因子胶囊(B组,32例)治疗。结果A组治愈30例,治愈率为93.8%;B组治愈27例,治愈率为84.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1.44,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CA均具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中药“肝炎汤”治疗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中医药对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毒复标志物的作用,对临床确诊的20例乙肝患者用自拟的“肝炎汤”进行治疗观察,并设立对照组(18例)用乙肝宁治疗,两组同时连服药3个月或6个月。治疗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肝脾缩小,肝功能恢复正常,HBsAgHBeAg及抗-HBe转阴或抗-HBs、HBe转阳)7例,,好转(肝脾缩小,肝功改善,HBeAg滴度下降,HBeAg和抗-HBe转阴)10例,总有效率8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