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软件构件表示与检索形式化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引言软件复用被认为是提高软件生产效率和软件质量较为现实的途径。尽管软件复用的思想已经提出了30多年,但软件复用的现状离人们最初的设想仍然相距甚远。阻碍大规模软件复用的技术与非技术因素很多,主要的技术因素有构件分类、构件表示、构件检索、构件更改及构件库的管理与维护等。其中,软件构件表示与检索是软件复用获得成功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构件业务流程建模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工作流技术的构件模型——工作流构件模型。首先分析了工作流过程定义的组成和流程控制方法,识别出可用于构件业务流程建模的工作流元素;然后根据构件的独立性、封装性和组装性需求,选取工作流元素设计实现了工作流构件模型,并给出了应用实例。与传统的构件模型相比,工作流构件模型提高了业务流程构件的灵活性,丰富了业务流程构件的组装形式,降低了业务流程构件的复杂度,从而提高了构件的业务流程建模能力。  相似文献   

3.
基于移动Agent技术的构件软件框架研究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吕建  张鸣  廖宇  陶先平 《软件学报》2000,11(8):1018-1023
随着移动Agent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构件软件的广泛应用,对一种新型的基于移动agent技术 的构件软件框架的需求日益增长.通过对传统的构件软件框架的不足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 构件软件框架.与传统的构件软件框架相比,新的构件软件框架具有较强的网络环境的动态适 应性.  相似文献   

4.
软构件与面向对象技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辉  龚杰民 《计算机工程》1998,24(5):15-17,32
该文论述了软构件的含义,软构件的基础技术之一OLE/COM,并从作者研究实践欠构件与面向对象技术在软件重用方面的区别,及软构件的基础技术对面向对象技术的扩展。  相似文献   

5.
构件化程序开发模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文章研究采用分布对象技术的软件构件集成的可行性,提出了构件化程序开发模式,把程序开发分为三个过程:构件开发过程,构件累积过程,构件集成过程。列举了构件化程序设计的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6.
软件构件求精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体系结构设计的角度,对构件的求精设计技术进行了研究.针对分布式系统的应用特征,给出分布式构件的描述模型,应用I/O行为状态机对分布式构件提出一种基于求精的构件设计方法与步骤,重点研究构件的层次分解的方法与实现算法.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支持面向重用的设计,可实现组合构件的松散耦合,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构件适应技术是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中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分析了三种构件适应结构的应用条件,采用了形式化语义的方法描述和推导了与构件以及构件适应相关的问题,根据构件描述与应用需求描述动态地选择不同的适应层次来适应构件,从被适应的构件描述中推导出复合构件的描述,为构件适应的形式化分析、组装正确性检验提供了保证,并列出了一些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基于构件的柔性软件开发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柔性软件的广泛应用,柔性软件开发也逐渐成为软件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笔者对国内外相关的软件开发技术进行了研究,运用一些最新学术和应用成果,提出了基于构件的柔性软件开发方法.探讨了构件与软件柔性的关系,并给出了基于构件的柔性软件的开发步骤.并对在开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为柔性软件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方法,并结合构件技术和框架技术从理论上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软件构件组装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构件组装技术是基于构件软件开发的核心技术。构件组装方法可以分为“黑盒”、“白盒”和“灰盒”3类,“灰盒”方法是研究的重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基于框架的方法、基于连接子的方法和基于胶合代码的方法方面。当前,软件构件组装技术正与其它软件技术的研究相结合,但离实际应用仍存在一定的距离。  相似文献   

10.
软件构件组装技术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4个方面对软件构件组装技术的发展进行研究:①从软件工程发展规律的角度,揭示软件构件组装技术发展历程;②从软件构件技术本质的角度,比较了几种软件构件组装技术,浅析这些技术的优缺点;③从软件系统实现的本质,提出了软件构件组装技术研究的内容;④以Internet的出现为背景,探索了软件构件组装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基于构件的电信运营支撑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基于构件的电信运营支撑系统软件的开发方法进行了研究,结合运营支撑系统和构件技术的先进理论,提出了一套从分析、设计到实现的开发过程,并举例介绍了如何运用这些方法来开发一个实际系统。  相似文献   

12.
在分布式应用技术和吸收基于构件开发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用分布式计算机软件总线的思想解决现有的软件开发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了分布式计算机软件总线的体系结构。最后围绕该结构分析了软件总线的接口,设计了软件总线间的通信结构。  相似文献   

13.
首先描述了组件产生的技术背景,带来的重大影响和目前的研究情况。讨论了将组件技术应用于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必要性。接着分析了为支持这种新的开发技术,需要引入新的嵌入式操作系统体系结构。最后以一个实例来展示基于组件的嵌入式系统开发。  相似文献   

14.
基于C/S的软件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向对象的技术为人们带来了无限希望和与软件危机做斗争的工具。该文介绍了以面向对象的技术为基础,以软件体系结构为核心的软件开发过程,描述了如何从软件体系结构的观点去考虑C/S系统,以达到最大限度的设计复用。  相似文献   

15.
张广梅  李晓维 《计算机工程》2005,31(5):90-92,196
在对组成软件系统的组件间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组件间关系的软件可靠性的数学模型,该模型给出了在已知组件的可靠性和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的基础上计算系统可靠性的方法。通过各组件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分析,给出了改善系统可靠性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软件体系结构与组件软件工程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介绍了组件类型和体系结构的概念。在ACA和NCA之间作了比较,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给软件开发带来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基于构件的分布式软件体系结构的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宁伟 《计算机应用研究》2001,18(11):57-58,61
在充分结合C/S和B/W/S两种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并设计了一个基于构件的分布式软件体系结构的框架模型;同时,讨论了系统功能分解中的分层与分离原则。最后,以开发的通用查询系统为应用实例,说明了这种开放式体系结构带来的可扩展性、易适应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基于框架和角色模型的软件体系结构规约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冯铁  张家晨  陈伟  金淳兆 《软件学报》2000,11(8):1078-1086
  相似文献   

19.
一种构件化动态软件系统组态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讨论软件构件技术复用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工业控制领域的组态概念,提出了一种构件化动态软件系统组态模型。其基本思想是:在一定的软件体系结构基础上,用系统的宏观逻辑组态描述联结实现系统具体功能的软件构件,定制组装成完整的应用系统。构件化大大提高软件开发的速度和效率,逻辑和实现的分离明显改善软件系统的灵活性和逻辑可扩充性,系统逻辑组态描述能始终保持软件系统应用和需求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史殿习  丁博  张威  王怀民 《计算机科学》2011,38(4):159-163,169
适应性是普适计算软件的主要特征。现有研究工作在模型和体系结构层面上缺乏对软件自适应的内在抽象,因而很难为自适应软件的建模、开发和运行提供全面支撑。针对现有研究工作存在的不足,首先以适应性为核心,提出了自主单元的概念及其构件化参考实现模型,用统一的、具有适应能力的自主单元来对普适计算实体进行抽象和描述;进而提出基于自主单元的自适应软件体系结构,从概念、开发和运行3个层面对其进行了系统化阐述,并且实现了支撑该体系结构、基于微内核架构的普适计算软件平台UbiStar;最后以智能博物馆应用为典型案例,对自主单元模型和UbiStar平台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