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矿岩爆破分区研究是以矿岩混合爆区作为研究对象,将穿插于岩层中的矿体,通过合理设计起爆网络和起爆时间间隔,爆破后矿石区域与岩石区域形成比较明显的分界线,易于区分采掘,对改善和优化爆破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矿岩难分穿的混合爆区,通过合理炮孔布置、设计矿岩区域起爆时间间隔、分别设置矿岩爆破抛掷方向等方法,达到减少矿石损失的目的。而对矿岩分布均匀,易于分穿分爆的区域,采用经验爆破技术即可达到分爆、分采,控制矿石损失的目的。因此,对露天采场进行矿岩爆破分区是优化爆破技术、改善爆破效果、降低矿石开采损失率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矿岩爆破性分区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永强  南世卿  孙艳秋 《矿冶》1999,8(4):6-8,5
以能量平衡准则与岩石波阻抗为判据的岩石爆破性分级方法为依据,结合分析矿岩节理、裂隙和高应变率下的矿岩动载特性,将爆破性一致的矿岩地段划分为一个爆区,以此确定不同的孔网参数和材料消耗定额,优化爆破设计与施工。  相似文献   

3.
东鞍山矿矿岩可爆性分区灰色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功卓  邹雪芹 《中国矿业》1993,2(5):27-29,63
本文论述了矿岩可爆性分区与分级的区别、可爆性分区指标的合理选择及分区灰色模型的建立,介绍了在东鞍山铁矿应用该模型而得到的矿岩可爆性分区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岩石可爆性分级的缺陷及影响爆破效果的诸因素,根据露天矿山生产需要,提出了矿、岩体可爆性分区的概念及必要性。采用岩石力学特性,岩体节理、裂隙作为可爆性分区的技术指标,确定了露天矿岩体可爆性分区的准则。采用灰色系统决策理论,建立了各分区指标的数学模型。将爆破性分区应用于巴润矿爆破技术优化中,结果表明分区方法科学、合理、实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镜铁山矿业有限公司黑沟矿区现行爆破参数设计方法缺乏理论依据导致爆破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分析了国内外矿岩可爆性分级方法,优选爆破作用指数法对黑沟矿区典型矿岩开展可爆性分级。在黑沟矿区典型矿 岩赋存区域,基于室内岩石力学实验、现场波速实验和单孔爆破漏斗现场实验,获得岩石强度、室内及现场波速和矿岩 的波阻抗数据;利用多旋翼摄影测量分析,获得爆破后矿岩的大块率、小块率、平均合格率等分级指标,提出一种基于 现有爆破作用指数法评价可爆性的修正方法,完成了黑沟矿区典型矿岩可爆性分级。分级结果表明灰绿色千枚岩、镜 铁矿、白云岩和铁质千枚岩的可爆性由易到难。爆破作用指数法及分级结果的修正方法能够准确描述岩体可爆性,对 规范爆破设计,改善爆破效果,优化爆破经济指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矿岩可爆性是确定凿岩爆破参数的主要依据。采用波阻抗及岩体坚固性系数两个评价指标,对北斗山磷矿矿岩可爆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导该矿的实际生产,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安庆铜矿2#矿体爆破漏斗工业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贤季 《采矿技术》2006,6(2):97-98,118
针对安庆铜矿2#矿体矿岩的稳固性、矿体赋存特性等开采技术条件的复杂性,根据利氏理论,结合安庆铜矿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爆破漏斗试验,得出爆破漏斗最佳状态的技术参数,结果显示该技术参数可以有效适用于2#矿体.  相似文献   

8.
裂隙性矿岩属碎裂结构岩体,由于能量传递效率减低和泄压严重,极大地影响了爆破质量。经矿山多年研究与实践,采用 对角线起爆的微差挤压爆破方法,合理选取爆破参数和装药结构,大大改善了爆破效果,使爆破矿岩的大块率由30 % 降到10 % 左右。  相似文献   

9.
通过爆破提高石灰石矿块矿率一直是熔剂石灰石矿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结合酒泉钢铁公司西沟石灰石矿的实际进行了爆破技术诊断,指出了目前露天石灰石矿台阶深孔爆破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底部间隔装药爆破技术提高石灰石块矿率的爆破作用原理,进行了水泥砂浆小台阶模型试验,在西沟石灰石矿应用了底部间隔装药爆破技术,实现了小超深爆破,采用单孔顺序起爆方法,降低矿岩之间的挤压作用,有效地减缓了台阶顶部粉矿层的厚度,提高  相似文献   

10.
裂隙性矿岩属碎裂结构岩体,由于能量传递效率减低和泄压严重,极大地影响了爆破质量。经矿山多年研究与实践,采用对角线起爆的微差挤晨爆破方法,合理选择爆破参数和装药结构,大大改善了爆破效果,使爆破矿岩的大块率由30%降到10%左右。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白云鄂博铁矿东矿端部裂隙岩体难爆问题,在对白云鄂博铁矿东矿端部裂隙做详尽分析和调查的基础上,采用与优势节理走向垂直或者斜交的起爆技术,改善了以往在端部普通排间起爆的爆破效果,对矿山的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以11届国际岩石爆破破碎会议论文为参考,结合国内近3 a来的研究成果,归纳总结了国内外研究者在岩石爆破破碎理论、爆破块度模型及分布函数分析、岩石爆破破碎数值计算和岩石块度测量技术4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讨论了国外学者在矿山岩石爆破破碎领域的研究动态和未来发展趋势,认为在矿岩爆破破碎的理论研究方面,我国具有领先优势,在爆破块度模型及统计函数研究方面的创新意识明显,但在数值软件开发与图像处理等自动化、智能化方面还存在差距。期望讨论结果能为我国的科研工作者以及技术人员在矿岩爆破破碎、爆炸能量利用与矿岩高效开采研究方面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复杂矿体大方量压渣爆破在纵深方向上的爆破质量变化和矿废混合情况,在非洲某大型露天铀矿进行了现场试验,爆破台阶高度7.5 m,炮孔18排,爆破方量35万t。结果显示,靠近渣体的爆堆(松散区)在隆起高度、块度分布以及电铲效率等方面优于远离渣体的爆堆(密实区),揭示出大方量压渣爆破效果沿纵深方向变差。爆破后,试验区块矿量总体增加14.6%,品位下降4%,废石量减少28.8%,松散区矿废互混更加明显且矿岩量增加,密实区矿岩量减少。为改善密实区爆破效果,提出采取“一个爆破区块,两套爆破参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白云鄂博铁矿现已进入深深部开采,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工程地质条件均已发生较大变化,特别是对于大直径中深孔的爆破现状,原爆破参数已不能满足现在的露天生产要求。调整和优化爆破参数,提高爆破质量对于矿山降本增效具有重大意义。为适应日益变化的采场条件,利用LS-DYNA 有限元模拟软件,模拟白云鄂博铁矿磁铁矿区和白云岩区爆破漏斗的形成过程,相邻炮孔不同间距的爆破效果,进而探讨不同时刻和位置冲击波的压力影响范围和应力应变等参数。分析了不同时刻和位置冲击波的压力传播范围和应力应变等参数。研究表明:磁铁矿区的孔距为8 ~9 m,但不能大于9 m,白云岩区的孔距可大于9 m。结合中深孔爆破模拟参数,对白云鄂博铁矿采场矿石区、岩石区和矿岩混爆区进行爆破试验。优化后爆破大块率降低了0. 5 个/ 万t,电铲满斗系数提高了4 个百分点,装车时间快了3. 5 s/ 台,铲装与试验等量矿岩铲斗牙尖用坏个数减少1 个。  相似文献   

15.
我国长石资源丰富,但富矿资源少,可被直接开采利用的优质钾长石资源并不多,绝大部分需通过富集才能达到工业应用的标准。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床是世界闻名的 Fe-Nb-REO超大型矿床,钾板岩属于白云鄂博矿体上部围岩。在包头钢铁(集团)公司对该铁矿40余年的开采中,已剥离的富钾板岩作为废石在矿区大量堆存,总量超过3.0亿t,每年新增剥离富钾板岩达200万t,白云鄂博矿区钾板岩资源丰富,为提高白云鄂博矿物的综合利用,实现钾长石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从白云鄂博矿钾板岩中回收钾长石。长石矿物常与其他杂质矿物共生,特别是其中的铁等少量杂质元素,影响钾长石精矿的品质和应用。针对内蒙古白云鄂博矿钾板岩,试验的主要目的是确定有效去除高铁钾板岩中铁矿物和云母等硅酸盐类含铁杂质的工艺流程。对白云鄂博高铁富钾板岩进行工艺矿物学分析,确定了“破碎-磨矿-永磁磁选-超导磁选”试验工艺流程,以K2O品位12.66%,Na2O品位为0.6%,TFe品位为5.55%的钾板岩为原矿,在磨矿粒度-0.074mm为92%的条件下,经永磁磁选,超导磁选试验最终得到K2O品位为15.53%,回收率为54.21%,TFe品位为0.55%的钾长石精矿,结果表明利用永磁+超导磁选工艺可以实现从钾板岩中高效回收钾长石,工艺简单可行,为从白云鄂博矿钾板岩中回收钾长石探索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异种介质界面爆破技术在廉江银矿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矿岩爆破破坏机理和爆炸应力波在夺与充填体的界面上产生透射与折射的原理,了 种介质界面爆破技术,并成功应用于廉江银矿,取得很好爆破效果,这种技术较好地解决了上向进种胶结充填法回采爆破时防止爆破充填体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7.
湖山铀矿矿体形态复杂、厚度不稳定且有用组分分布不均,采用露天开采方法,利用地质资源模型进行爆区的爆破设计时,受限于模型精度低,矿、废石界线不够准确,时常达不到预期的爆破效果,导致采矿贫化率和损失率偏高。品位控制模型是基于单个爆区的炮孔品位数据进行创建,模型精度较高,可较为准确地反映该爆区矿、废石的实际分布情况,可为爆破设计提供可靠依据。由于炮孔品位数据仅在钻孔、测井之后获得,故需对传统的爆破流程进行优化。在爆区矿、废石界线清晰,且各自分布相对集中的情况下,可通过改变爆破装药量、装药结构以及连线方式等手段,有助于实现矿、废石爆破分离,进一步降低采矿贫化率和损失率。从品位控制模型研究入手,对传统爆破流程进行了优化,并选择合适的爆区进行了分离爆破试验,结果显示:爆破流程优化后可有效降低爆区的贫化率。研究表明:基于品位控制模型对湖山铀矿进行爆破设计流程优化,可有效改善采矿质量和效率,基本满足现代矿山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冬瓜山岩爆倾向性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灰色关联度理论 ,探讨了冬瓜山铜矿床岩石岩爆倾向性与其物理力学性质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 ,该矿岩石岩爆倾向性与其单轴抗压强度强烈相关。  相似文献   

19.
某铜矿薄矿体主要采用浅孔留矿嗣后充填法开采,开采效率低下,贫化及损失指标难以控制。针对薄矿体开采存在的技术难题,运用中深孔对矿岩界限进行预裂爆破形成预裂缝,对矿体和围岩进行预分离。利用矿体内布置的中深孔爆破,改变矿体内岩石的稳固性,从而实现采场矿体的自然崩落落矿并与围岩进行有效的分离。研究表明:薄矿体中深孔预裂爆破开采技术通过矿岩界限预裂爆破分离矿体及围岩,矿体内炮孔爆破贯通对矿体稳固性改性后实现自然崩落落矿,能够控制采场回采边界,为采场的大规模开采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开采技术适用于急倾斜薄矿体的地下高效开采,可大幅提高开采效率,有效控制矿体开采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20.
开采技术因素对露采矿石损失与贫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开采技术因素对于露天采矿过程中矿石,贫化有较大的影响。运用图解分析法对损失率,贫化率的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并就采矿工作面的推进方式,矿岩接触处分爆线位置,矿岩分爆面倾角等开采技术因素对矿石损失,贫化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