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解决目前水源水浊度高,受有机物污染严重的问题,以硅藻土和葡萄糖配置浊度53NTU,COD30mg/L的高浊度微污染原水,以聚合氯化铝为絮凝剂,利用斜板沉淀池进行絮凝沉淀的模拟试验。试验研究了聚合氯化铝投加量、原水p H及水力停留时间对水样浊度及COD去除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斜板沉淀池对高浊度微污染水的处理效果良好,在最佳条件下处理后出水浊度在2NTU以下,处理后COD为18mg/L,满足自来水厂的进水要求。  相似文献   

2.
采用均匀设计(UD)和响应面法(RSM)相结合开展聚合硫酸铁(PFS)和聚合氯化铝铁(PAFC)絮凝处理含有As(Ⅴ)废水的实验.设定了三个影响因子:As(Ⅴ)初始浓度(0.55~5.20 mg/L)、絮凝剂投加量(50~300 mg/L)和废水pH(6.0~9.0),分别进行了三因素四水平实验;应用Design Expert 8.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建立了模型1(PFS,R2=0.990 2)和模型2(PAFC,R2=0.976 6);通过对两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得出优化的实验参数.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以PFS为絮凝剂,As(Ⅴ)去除率在96%以上,残留As(Ⅴ)可小于50 μg/L;以PAFC为絮凝剂,As(Ⅴ)的去除率在95%以上,若As(Ⅴ)初始浓度为1.0 mg/L左右,残留As(Ⅴ)也可低于50 μg/L.在上述条件下废水经过处理能够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地下水回灌水质标准(GB/T 19772—2005)的要求.该实验方案能够通过较少的实验次数建立数学模型,且模型的预测效果良好,优化实验结果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3.
试验研究了难生物降解石油树脂生产废水Fenton氧化处理效果,考查了各影响因子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pH值为2.5、FeSO4投加量为800 mg·L-1、H2O2投加量为3000 mg·L-1、反应时间为2 h、反应温度为50~55℃的条件下,Fenton氧化工艺COD去除率为73%左右.将Fenton氧化处理水同低浓度含油废水混合后经进一步混凝沉淀处理,处理水COD值可降低至350 mg·L-1左右,达到了污水三级排放标准(COD<500 mg·L-1).  相似文献   

4.
【目的】由于水性油墨废水色度高、化学需氧量高且难生物降解,需对其脱色及生物处理工艺进一步进行研究。针对某水性油墨废水(色度为1 000倍,pH值为6.5~7.5,COD为1 609 mg/L)使用硫酸亚铁、壳聚糖分别作为混凝剂和助凝剂对其进行脱色处理,同时为解决传统铁盐混凝剂使用后出现的溶液“泛黄”问题提供解决方法。【方法】在混凝剂投加量为1 000 mg/L、助凝剂投加量为0.7 mg/L、pH值为8.0左右,总反应时间为8.5 min条件下,使用有效氯含量(以Cl计)达到6%,并用7 mL/L的次氯酸钠溶液对试验体系进行优化。【结果】油墨废水脱色率可达98%左右,在保证脱色效果的前提下采用优化方法可将混凝剂投加量降至500 mg/L,且能有效解决“泛黄”问题。【结论】针对脱色后无法去除的COD(725 mg/L左右),通过“水解酸化+好氧”生物处理可将COD降至103 mg/L,符合企业排污许可证的排放标准,提出的解决常见的铁盐混凝剂“泛黄”问题的思路,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的是铁盐和铝盐等金属盐类絮凝剂为基础的新型絮凝剂,取代了无机絮凝剂在水处理中处理效果差,腐蚀性大的缺点,目前,聚合铝、铁、硅以及其他各种复合絮凝剂的研究成为一个热点。聚硅酸铝铁锌综合了聚硅酸、铝盐和铁盐的絮凝特点,充分发挥了吸附架桥,网捕卷扫,电性中和等各种絮凝作用,絮凝效果好,具有较好的去浊脱色效果。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分别用混凝剂PFAS,FeCl3与助凝剂PAM复配对阳离子染料废水进 行混凝处理.考察了混凝剂的投加量、助凝剂的用量、溶液的pH值、混凝时间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剂选用PFAS效果比FeCl3好:在溶液pH值为6,PFAS投加量为75mg/L, PAM的用量为0.5mg/L,搅拌时间0.5min时,对废水处理得到较为满意的效果,COD的去除率 达56.7%以上.  相似文献   

7.
若干氧化剂对水中嗅味物质2-MIB的氧化去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几种常见氧化剂对饮用水中嗅味物质2-甲基异莰醇(2-methylisoborneol,2-MIB)的相对氧化去除效能.结果表明,KMnO4、NaClO、ClO2和H2O2投加量达到50mg·L-1时,氧化3h~24h,高浓度的2-MIB(25μg·L-1左右)的去除效率为10%~21%,对低浓度的2-MIB(10μg·L-1左右)的去除效率为45%~53%.这些氧化剂对2-MIB的去除效果均弱于臭氧.臭氧投量为3mg·L-1时,氧化时间为5min,在偏酸性条件下,2-MIB的去除率可达60%以上;而中性及偏碱性条件下对2-MIB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臭氧化过程中形成的自由基对于2-MIB氧化效果显著,因此,自由基是分解水中2-MIB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8.
生物絮凝强化一级处理城市污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城市污水生物絮凝强化一级处理的基础上,通过投加高效微生物凝剂产生强化生物絮凝作用,以提高强化一级处理出水水质,首先采用静态正交实验确定强化一级处理工艺的优化运行参数,然后通过两个动态实验(普通工艺和投菌工艺)的对比,证实了投加高效絮凝剂产生菌M-25能促进天然絮凝物质的产生,强化生物絮凝吸附作用,使污水COD,SCOD和SS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3.7%,35.2%和74.2%,比普通工艺分别提高9.2%,7.2%和12.6%,有利于减少城市污水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减轻对自然水体的污染。  相似文献   

9.
吕树芳  祝梦林 《松辽学刊》2009,30(3):138-141
将Fe3+引入铝酸钙粉酸溶液的反应体系中,采用酸溶一步法制备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合氯化铝铁(PAFC).探讨了PAFC制备的原料配比、投加量及反应时间等影响因素.当原料FeCl3·6H2O、铝酸钙粉和盐酸以300 mg、5g及18mL的对应比例配制,100℃水浴下反应120 min制得产物,其Al2O3含量为10.6%,FeO3含量为0.92%,碱基度为70.8%.用于模拟印染废水的处理,投加量为250 mg/L时,对废水的COD、色度、浊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5.7%、91.7%和95.8%.  相似文献   

10.
投加复合耐冷菌提高低温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寒冷地区冬季漫长,生活污水生物处理效果差一直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从微生物学角度投加耐冷复合菌群于低温 ( 10℃以下 )污水中,在水温为 4 ~6℃,原水水质化学需氧量为343 8mg·L-1,氨氮为 21 0mg·L-1,总磷含量 6 2mg·L-1的条件下,能使CODcr得到很好的去除,并能以营养物质的形式吸收一定的NH3 -N和TP。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城市污水厂工艺出水氨氮和总氮值偏高等问题,采用电化学氧化的方法对低浓度模拟氨氮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分别考察了氨氮初始浓度,电流密度,氯离子浓度对氨氮和总氮的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流密度5 mA.cm-2氯离子浓度300 mg.L-1,氨氮初始浓度20 mg.L-1时,氨氮与总氮可在短时间内得到去除并达到国家标准。在反应过程中,氨氮与总氮的去除符合准零级反应动力学,该方法用于低浓度废水的脱氮处理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以三蕊柳的休眠芽为材料,进行了萌动芽的生长,不定芽的分化,试管苗的继代培养与留茬培养,生根苗扦插和移植的研究,成功地建立起三蕊柳快速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证明:MS+BAO.1mg·L-1 +GA 1.0 mg·L-1+ IAA0.2mg· L-1是休眠芽生长培养的理想培养基;1/2MS+BA 0.6 mg·L-1+ IA...  相似文献   

13.
霜层生长初期冰晶体结构实验研究及分形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自行研制的图像放大及采集系统,对霜层生长初期冰晶体的形态进行了显微观测,得到了不同生长条件下冰晶体的图像.随后采用数字图像处理的方法,将原图像转换为二值图,并使用计盒维数的方法对图像进行了分形分析.结果表明,充分发展的树枝状冰晶体在一定的尺度范围内具有分形特征,并求得其分形维数;而尚未充分生长的冰晶体则不具有分形特征.最后讨论了分形维数在研究霜层生长过程中的意义,为建立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霜层生长模型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采用离子色谱分析方法研究了UV/过氧单硫酸盐(UV/PMS)体系中溴酸盐的生成规律以及控制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溴离子初始浓度为20μmol·L-1,PMS投量为500μmol·L-1,反应15 min时溴酸盐的浓度为4.96μmol·L-1。溴酸盐浓度随着PMS投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溴离子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而向UV/PMS体系中投加过氧化氢,能够明显地抑制溴酸盐的生成。为基于硫酸自由基的高级氧化工艺处理含溴水体时溴酸盐的生成和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R/S法的径流时序复杂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R/S(重标极差)分析法是一种描述分形结构的有效方法.针对径流序列所具有的复杂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应用R/S分析法,通过对时变指数Hurst的计算及其检验,以新的视角对河川径流时间序列的分布特征、统计循环长度等复杂特性进行了有益探索.实际径流时间序列的计算结果表明:黄河上游径流序列服从分形分布,具有较强的状态持续性,而且拥有一定的非周期循环,这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聚丙烯酸钠溶液中,利用紫外光还原制备银纳米粒子.通过调控光照波长、时间、聚丙烯酸钠质量分数和硝酸银的浓度,获得不同粒径和形貌的银纳米粒子.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合成粒径在50~90nm球形银纳米粒子的最佳实验条件为聚丙烯酸钠质量分数为25%,硝酸银浓度为0.025moL·L-1,365nm紫外光源照射,照射时间4h.  相似文献   

17.
负载铁分子筛降解活性艳红KE-3B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负载三价铁离子分子筛对活性艳红KE-3B配置的废水进行了脱色研究。染料初始浓度200mg·L-1、催化剂50H用量是40g·L-1、初始pH值为4,H2O2质量浓度为1153mg·L-1,反应温度在80℃时,脱色反应速率常数达到0.2663min-1,半衰期为2.6min,反应活化能Ea为4.27kJ.mol-1。  相似文献   

18.
基于CT图像分维估算的沥青混凝土损伤演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沥青路面芯样进行轴向压缩疲劳试验时,结合CT扫描技术拍摄了不同疲劳阶段下沥青混凝土的细观结构图像,综合应用图像分析技术和分形理论,估算了细观结构图像的分形维数,并简要分析了沥青混凝土材料的细观结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定义的分形维数随着损伤的演化发展逐渐增加,可将细观结构分维值作为研究沥青混凝土细观缺陷演化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19.
图象的自相似性测度可作为图象识别和图象压缩的重要特征参量.分形几何图形具有自相似性和递归性,分形维数自然成为有效的自相似性测度.基于目前常用的有效的计算图象分形维数算法,其中包括"毯子"法、"盒子"法、"分数布朗随机场模型"法和各种改进算法,对各种方法的计算量、适用范围进行了研究比较.  相似文献   

20.
从气候、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条件论述黄河水资源水少沙多、水沙异源、时空分布不均及连续枯水时间长的成因,以及流域内供水和引水矛盾,并就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开发提出域内生态环境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