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时值盛夏,八月的桂花已悄然绽开。冰镇甜品三味就属于很时令的消暑隽味。京津两地的特色冰碗,最新鲜的藕片、菱角、杏仁、莲子配在荷叶上蒸得软烂,用蜜汁、糖桂花一淋,有脆有糯,甜香一片。  相似文献   

2.
正在翻读《民俗学》,见有“约定俗成,相沿成习而尝新”的内容,不禁吃兴大发:“春色已尽,蝉声喧噪,该有多少时令荤素应临菜市?”常言道:凡事上了心,不怕做不到。真乃皇天不负有心人,刚刚入夏,我家的餐桌上已多次有时令美食光临,我不禁沾沾自喜起来。最让我兴奋不已的是前不久回杭州探亲时买到的那多年没有谋面的香椿芽。  相似文献   

3.
羊肉担 羊肉为老上海的时令风味,多在立秋季节上市,一直可卖到春节。过去夏天很少见到羊肉担。上海滩卖羊肉的小贩,担子很轻巧,前担下面为一箩筐,筐上放一整板羊肉,上面盖层白布,只露出一小部分羊肉,方木板一角,放一把磨得亮光闪闪的切肉刀;后担上放些碧绿的荷叶和铜盘秤,如有顾客买肉,根据他的需要,从后担取出秤,或一斤或半斤,称好用荷叶一包,收了钱,生意  相似文献   

4.
菱,俗名菱角,为夏秋时令果蔬。嫩菱生吃,在嘴里甜滋滋、脆生生,清香爽口;老菱煮熟食用,质香味糯,堪与糖炒栗子媲美,因而有水栗之雅称。 菱生长在我国的南方湖泊之中,久负盛名的有嘉兴南湖的红菱、杭州的西湖菱、苏州太湖菱、江西鄱  相似文献   

5.
研究荷叶黄酮提取工艺条件,优化荷叶中黄酮提取的工艺参数;研究荷叶黄酮抗氧化作用。以百朋荷叶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设计,从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等方面,对提取荷叶黄酮工艺进行优化;并研究荷叶黄酮对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乙醇浸提荷叶黄酮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为60%、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1小时、浸提固液比l:60;荷叶黄酮对羟自由基、超氧自由基均有明显的清除作用,且最高清除率分别为55%,45%;荷叶黄酮对油脂有一定的抗氧化性。结论:在优化工艺参数下荷叶中黄酮的提取率为130.83mg/g;荷叶黄酮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史巧观 《丝绸》2005,(3):52-52
最近,杭州中国丝绸城和浙江湖州丝绸城一些真丝经营者积极推出了一批色泽文雅、风格迷人的时令面料,一款“弹力剑乔绉”面料引起了南来北往客商的极大兴趣,购买者络绎不绝,呈小批量多批次销售。  相似文献   

7.
荷叶     
前不久,我在闹市的路旁见个老汉在卖荷叶。这情景几十年没见了,真是好奇。问问价吧,老汉说这荷叶五毛钱一张。老汉是莲藕种植户,家里有几十亩的藕塘,将藕收获后,便把荷叶拿到城里来叫卖。"这荷叶有啥用?"有个小姑娘好奇地问我。生活中荷叶的用途还  相似文献   

8.
以干荷叶为原料,利用超声波提取法浸提荷叶黄酮测定其稳定性,以期拓展其应用。对荷叶黄酮浸提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葡萄糖、蔗糖、柠檬酸、淀粉、结冷胶、海藻酸钠和CMC,每天测定其吸光度,确定其稳定性。结果表明,葡萄糖对荷叶黄酮的稳定性影响不大;较低浓度的蔗糖对荷叶黄酮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当蔗糖浓度太高,荷叶黄酮稳定性稍有下降;淀粉对荷叶黄酮的稳定性影响不大,但呈现正相关;结冷胶、海藻酸钠和CMC对荷叶黄酮的稳定性整体影响不大,趋于平稳,在长期保存时,能够保持荷叶黄酮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荷叶黄酮。选择3种大孔吸附树脂,通过比较其对荷叶黄酮的静态吸附结果,筛选出较好的荷叶黄酮吸附剂,并对其动态吸附及解析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荷叶黄酮有较好的吸附和解析效果,适合用于荷叶黄酮的精制。  相似文献   

10.
荷叶蒸饼     
荷叶蒸饼,又称“荷叶饼”,因形圆、片薄似荷叶而得名.我国南北皆有,多卷菜肴食用.家庭食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荷叶生物活性效应标志成分,为荷叶质量及活性评价提供评价指标。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分析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荷叶的8种黄酮、生物碱成分,进行荷叶抗氧化、抑制脂肪酶的活性效应成分相关性分析;薄层色谱法分离分析荷叶特征色谱斑点,聚类分析法筛选质量标志成分;结果:定量分析标志物荷叶碱为2.48±1.80mg/g,2-羟基-1-甲氧基阿朴啡为0.61±0.33mg/g;荷叶有较强的抗氧化及抑制脂肪酶活性;薄层鉴别标志物为2-羟基-1-甲氧基阿朴啡、荷叶碱。结论:荷叶中黄酮、生物碱成分含量测定为荷叶多成分的含量测定提供一定技术支持。2-羟基-1-甲氧基阿朴啡、荷叶碱为薄层鉴别标志物及抗氧化、抑制脂肪酶活性效应的质量评价成分,有助于全面评价荷叶药材质量及生物活性效用。  相似文献   

12.
夏日荷香     
"荷叶生幽渚,芳华信在兹."每到盛夏时节,我就会想起老家屋后的那一池绿荷.我的母亲有一双巧手,她会用荷叶做出一道道清凉的饮料和美味食品,比如荷叶茶、荷叶粥,还有荷叶清蒸鱼和荷叶粉蒸肉……  相似文献   

13.
荷叶消暑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每逢夏日来临,荷塘中荷叶碧绿、荷花娇艳,赏荷成为人们避暑纳凉的休闲好去处。在品味美景的同时,不可错过的还有荷叶美食,风味独特,清香味美。荷叶在我国食用和入药的历史悠久。《本草纲目》记载,荷叶能"生发元气、散瘀血、消水肿",《本草再新》记载有"荷叶清凉解暑,止渴生精,治泻痢,解火热"。中医学认为,荷叶性平,味苦涩,归肝、脾、胃、心经,有清暑利湿、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等功效。  相似文献   

14.
清楚了解荷叶降脂、抗氧化的作用情况。检索、查询近十年国内外荷叶研究文献,并按荷叶不同活性成分的降脂和抗氧化作用情况、提取工艺对荷叶降脂、抗氧化作用的影响进行列表综述。荷叶生物碱和黄酮均有降脂、抗氧化的作用,但两者的侧重点不同,生物碱的降脂作用强,黄酮的抗氧化作用强。以醇/水溶剂加热回流提取法提取荷叶黄酮提取率高,且提取物抗氧化作用强;以加酸回流提取法提取生物碱降脂作用强。荷叶的医疗、保健使用要注意其主要活性成分的来源。  相似文献   

15.
荷叶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功能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荷叶为原料,提取出荷叶多糖,经过脱蛋白、脱色初步纯化,进行抗氧化性及抑菌功能研究。采用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对荷叶多糖的抗氧化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荷叶多糖对羟自由基、超氧自由基均有明显的清除作用,且最高清除率分别为95.8%、70.8%,同时其清除率随多糖浓度增加而增大。荷叶多糖对动植物油的抗氧化性有一定的效果,比酒石酸、柠檬酸稍强,但明显比VC弱。抑菌实验表明荷叶多糖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对酵母、黑曲霉的抑制作用都不明显。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在10 mg/m L~40 mg/m L之间。  相似文献   

16.
夏日来临,荷叶碧绿,莲花泛香,餐桌上的荷叶菜肴也应该有一席之地。荷叶可以直接入菜,也可作为配料,因此,近年来,出现的荷叶系列菜肴,已形成了一种风味,称为“荷香味”。其实,荷叶作为包裹菜肴的“外皮”,成菜十分独特,胜过糯米纸包、锡纸包等菜肴,可以将原料的本味与调料同荷叶的清香交融在一起,形成奇特的“复合味”,具有营养丰富,清热消暑,原汁原味的特点,所以更受欢迎。现在介绍笔者近日创制的四款荷叶包新菜,供试用。  相似文献   

17.
微波辅助干燥荷叶茶的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去梗的新鲜荷叶为原料,在清洗、分级、切割和蒸汽杀青后,微波干燥处理,最后鼓风干燥成荷叶茶产品。与常规干燥处理比较,考察新工艺对荷叶多糖、荷叶黄酮和荷叶生物碱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料后,蒸汽杀青3min,高火微波处理10min,然后用烘箱在65℃条件下烘干0.5~1.5h。此法得到的微波荷叶茶的一次性溶出率可达35%,相比常规处理,一次溶出率可提高20%以上,荷叶多糖、荷叶黄酮和荷叶生物碱的浸出含量均随新工艺的使用大有提高。  相似文献   

18.
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又是一年赏荷时,赏荷似乎也成了高温日子里的一件清凉事。放眼望去,荷花池内一朵朵荷花紧紧依偎着荷叶,在阳光的沐浴下,千姿百态,娇艳诱人,有的含笑张扬,有的矜持含苞,与小蜻蜓、小蜜蜂一起在荷塘里摇曳舞蹈。杭州西湖人倚花姿,花映人面杭州西湖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赏荷地。南宋诗人杨万里曾有诗赞曰:"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柳荫浓,  相似文献   

19.
荷叶包美人     
正"荷叶包美人",很缠绵的一个名字。但熟悉该吃食的"老苏州"都知道,早年时,它有一个甚为恐怖诡异的称呼——"荷叶包死人"。"荷叶包死人"?真是一语惊四座,多匪夷所思的一个名字。初闻此名的外乡人,即便没被它吓一跳,也必定大大不解,苏州人居然会用如此一个名称来命名一种点心?所谓"荷叶包死人","荷叶"指  相似文献   

20.
荷叶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干燥叶片,我国南北方均有栽培,夏、秋二季采收,晒至七、八成干时,除去叶柄,折成半圆形或折扇形,干燥即成。《木草纲目》记载:“荷叶性味苦,平,能清热,解毒;散瘀,治暑热”。古代医学文献还记载荷叶具有清暑利湿、生发清阳、止血等功效。1、荷叶既是菜点包裹材料,也是调味香料。用荷叶包裹肉类、鱼类、米面烹调,制成具有特殊风味的菜肴和点心,在中国烹饪中有悠久的历史。《齐民要术·作鱼鲊第七十四回》“作裹鲊法”之注:“脔鱼,洗讫,则盐和糁。十脔为裹,以荷叶裹之……这是用荷叶包裹鱼片,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