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铝蜂窝胶接缺陷的红外热波无损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蒙皮与蜂窝之间的脱粘缺陷使铝蜂窝夹心复合板的强度大大降低,严重影响金属蜂窝胶接产品的应用,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无损检测。用红外热波技术对铝蜂窝夹层胶接结构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技术可对试件夹层胶接质量和蜂窝结构作快速有效直观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陈元迪  崔容强 《无损检测》1993,15(10):277-280,287
介绍用红外热象技术检测大面积硅太阳电池的PN结不均匀性,电极虚焊及裂纺等缺陷的原理,方法和结果。实验证明,红外热象检测法用于太阳电池及太阳电池电源方阵质量的无损检测有明显优点。  相似文献   

3.
针对常规检测方法如压电超声、涡流、漏磁及机器视觉等表面检测方法均无法对钢轨轨头浅表面缺陷进行检测的问题,采用空气耦合超声类瑞利波检测方法,利用回波信号在不同频率、不同缺陷深度下幅值的变化来评估钢轨轨头的浅表面缺陷。通过对空气耦合超声导波检测过程的仿真和试验,证明了该检测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陈桂才  程茶园  井立  郭广平 《无损检测》2005,27(3):121-122,161
采用激光数字剪切散斑和红外热像两种数字成像无损检测方法对碳/环氧板蒙皮与泡沫夹芯结构复合材料的胶接缺陷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数字成像无损检测方法检测此类缺陷是可行的,检测结果便于存储和后处理,而且红外热像无损检测方法效率高、缺陷显示更加直观,判读能力强。  相似文献   

5.
胶接结构的声发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绍海  张树京 《无损检测》1994,16(6):154-156,163
应用声发射检测技术研究金属铝单搭接胶接结构的缺陷检测和强度估计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声发射检测技术和超声检测技术相比,其胶接缺陷识别准确率较高,胶接强度估计精度相差甚微。研究结果为在低应力条件下应用声发射技术检测胶接结构缺陷和预测胶接结构强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5 MHz和10 MHz的聚焦探头对胶接铝板进行超声水浸特征成像检测,以及对扫查数据进行Hilbert(希尔伯特)变换后的特征成像,测量了变换前后的人工脱粘缺陷尺寸,并比较了测量精度。试验结果表明:10 MHz探头检测结果比5 MHz探头的检测结果更好;对粘接层下界面成像与底波成像以及粘接层上界面成像进行对比,脱粘缺陷的检出率更高;10 MHz扫查特征成像经Hilbert变换可得到更好的成像结果,人工缺陷尺寸的测量精度进一步提高,测量结果相比实际缺陷尺寸的误差不大于5%。超声特征成像对铝板胶接层有很好的检出效果。  相似文献   

7.
超声红外热成像无损评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涛  杨小林  阚继广 《无损检测》2009,(11):884-886
超声红外热成像技术是一种新的无损检测方法,它是利用低频超声脉冲波作用在不同的材料或者结构上,然后通过红外热像仪对被测件在脉冲波激励下产生的局部发热过程进行采集,从而判别被测件中缺陷的有无及其位置。简要介绍了国外超声红外热成像无损评估在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和陶瓷材料中疲劳裂纹、分层、脱粘等损伤检测方面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铝蒙皮蜂窝夹层结构的各种无损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脉冲红外热波成像检测方法、锁相调制红外热波成像检测方法、激光剪切散斑检测方法和超声C扫描检测方法针对铝蒙皮蜂窝夹层结构进行检测的过程及结果。通过对比,说明不同方法对其进行检测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复合材料的缺陷检测至关重要,介绍了红外热波成像技术的原理特点,重点论述了脉冲红外热波成像技术和锁相红外热波成像技术,采用上述两种技术对多种复合材料进行了检测。试验结果表明:脉冲红外热波成像技术和锁相红外热波成像技术能对多种复合材料的缺陷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0.
超声波通常借助液体耦合剂透射进入检测对象内部。然而,蜂窝夹芯复合材料板有时不允许采用液体进行声学耦合,导致常规超声检测技术无法应用于复合材料内部缺陷检测。由此,本研究提出蜂窝夹芯复合材料板的空气耦合超声成像检测技术。首先,通过优选探头参数、优化探头布置方法高效接收超声透射波;其次,基于透射波幅值进行超声C扫描成像;最后,结合金相方法分析图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空气耦合超声检测技术可对蜂窝材料进行成像检测,能够直观显示完好蜂窝结构、脱粘、芯层压缩,是一种可避免耦合剂污染的高精度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1.
迟大钊  郭涛  张闰琦  张涛  申浩 《焊接学报》2022,43(11):107-111
为了有效检测胶接结构缺陷,构建了基于声阻法的成像检测系统. 系统包括声学信号采集、声学探头定位、数据处理及绘图三部分. 利用两轮式编码器,实现了动态扫查过程探头位置信息的采集;利用结合质量检测仪采集缺陷信息;采用C + + 编写了数据处理及图像绘制程序,实现了胶接结构缺陷声阻法实时成像检测. 利用声阻法及常规超声C扫描成像方法对铝合金/环氧树脂/铝合金三明治胶接结构进行了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 结果表明,声阻法能更有效识别胶接结构中的缺陷,且单面检测即可满足缺陷表征需求.  相似文献   

12.
超声红外热波技术是一种新型无损检测技术,对金属试件疲劳裂纹、复合材料冲击损伤等缺陷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简述了超声红外热波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特点,然后从试验研究、理论研究和缺陷识别等方面归纳了该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针对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指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红外热波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主动式热激励加热的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热波检测过程中,红外热成像仪所生成的图像对比度低、背景噪声高,造成缺陷判读和定量分析困难。针对红外图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学的分水岭方法,用其对红外热波图像进行图像分割和特征提取。该方法是一种灰值分割方法,具有很强的去噪能力。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地消除噪声干扰,并能对缺陷的位置和面积进行定量分析,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采用超声C扫描成像技术对金属钢板/陶瓷材料胶接缺陷进行了检测,对金属钢板/陶瓷材料胶接的主要缺陷特征进行了描述。将超声C扫描成像技术与制造工艺相结合,可及时发现缺陷并改进生产工艺,对提高产品质量有较大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超声红外热像技术检测激光焊缝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声红外热像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无损检测技术。使用超声作为热激励源,可以实现对缺陷部位选择性热激励,同时用红外热像仪捕捉材料表面温度变化。介绍了超声红外热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对两类激光焊接试件进行了检测。试验结果可用以分析激光功率和焊接速度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超声检测中,对缺陷进行定性分析是无损检测与评价的关键内容。本研究提出一种对缺陷类型进行分类的检测方法,通过对不同类型的缺陷波信号进行特征量提取,实现对缺陷的类型识别。首先使用空气耦合超声检测系统采集无缺陷信号与3种不同类型的缺陷波信号,提取信号的时域无量纲参数和小波包能量系数组成多维特征向量;然后使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对多维特征向量进行降维处理得到特征融合量;最后输入BP神经网络系统进行缺陷类型的分类,并与未经过PCA处理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证明,经过PCA处理的测试结果准确率更高,测试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17.
涂层技术在航空发动机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介绍了一种基于红外热波成像技术的无损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激光扫描作为热激励源,通过红外热像仪采集红外图像序列并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检测结果。将其应用于航空发动机涂层内部缺陷的检测中,结果表明,其能快速检测出涂层的分层缺陷,并对较小缺陷具有一定的检测能力。最后,采用金相技术对试件进行解剖分析,验证了激光扫描热波无损检测的结果,表明该技术可对航空发动机涂层缺陷进行可靠地检测。  相似文献   

18.
超声激发下缺陷红外信号的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声红外热像技术是一种组合功率超声和红外热像技术的新兴无损检测技术。实现其对缺陷信号的自动识别,有利于提高该技术的检测效率。给出了超声激发下缺陷处温度场特性,以此作为识别缺陷信号的依据。通过对实际获取的缺陷红外热像的分析,说明在超声红外热像技术中通过温度场特性进行缺陷红外信号识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内航空用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及制件的无损检测技术获得了较大提高,实现了多种制造工艺、多种复杂结构的可靠检测,同时,除超声、X射线等常规检测方法外,红外热像、激光散斑、空气耦合、超声相控阵等新技术也开始在复合材料检测中应用。今后,航空用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技术还将结合现代电子信息、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向规范化、自动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针对风电叶片在高空、全天候条件下工作时容易产生缺陷的问题,提出在制造阶段对风电叶片进行无损检测,以减少有缺陷的叶片进入风场的概率。介绍了利用低频相控阵超声技术对风电叶片检测的方法,以及一些典型缺陷的检测结果,分析了常见缺陷的相控阵超声图像信号,从而可以看出相控阵超声是检测叶片壳体内部和壳-梁胶接质量的有效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叶片制造过程和在役过程的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