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本文主要介绍了图书审读编辑应该具备的素质:责任心、政治素质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学习意识、合理的审读方法。审读编辑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各种素质,才能胜任审读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构建学术期刊内部审读机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邓军文 《编辑学报》2006,18(3):223-224
审读一直贯穿于期刊的整个编辑、出版工作的始终.审读有外部审读和内部审读之分.构建学术期刊内部审读机制对于提高学术期刊的质量十分必要.学术期刊编辑要树立审读意识,学术期刊刊社要有措施,对审读中发现的编排错误要予以更正.  相似文献   

3.
编辑在审读加工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理校法,对于提高书稿编校质量和编辑审读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这就要求编辑在审读书稿时,始终抱持怀疑主义的态度,对一切文字都作有错推定,稍有蛛丝马迹,即启动推理分析,找出失理之处,再加验证核查。久而久之,编辑就可以形成发现问题的敏锐意识和推理能力,不仅提高审读质量,而且提高审读效率。  相似文献   

4.
陈先军 《编辑学报》2018,30(3):266-267
为了提高科技期刊编辑对图表的审读处理能力,从而提高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从编辑实际经验出发,结合前人的成果,总结、归纳和提炼出一套全面审读处理图表的有效方法.这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从图表的恰当性、科学性、规范性和版面简约性4个方面把握图表的审读处理.  相似文献   

5.
怎样做好科普期刊的编辑工作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林凤生 《编辑学报》2003,15(1):47-48
科普期刊因为要面向市场,所以其编辑工作与学术期刊有所不同。阐明科普期刊编辑工作的特点。认为期刊的定位策划要有前瞩性,选题策划要有市场意识,审读稿件要兼顾文稿的学术性和可读性。  相似文献   

6.
编辑的社会角色是通过作者和读者两个维度来定位的。从作者一方而言.编辑是作者作品的裁决和加工者,编辑的二度创作是作者作品走向社会读者的关键环节。在这个阶段,编辑意识或称编辑的主体意识是决定编辑能力和编辑效果的重要因素。从读者一方而言,他们接受的是编辑产品,是编辑人员经过对各类信息的搜集、选题的设计与构思、作者的发现与选择、稿件的审读与加工以及文化市场的调查与开发等等一系列工作之后的精神和物质的产品。  相似文献   

7.
于方  曹雅坤  汪军 《编辑学报》2007,19(1):73-74
开展科技期刊的刊后制度化审读工作,关键要有一批合格的审读人员.通过实践,认为审读人员的选择应具备3个要素,即要有角色意识,要精通编辑业务,要以出版单位外部人员为主.对审读人员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应当引起重视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8.
科技期刊编辑审读中要注重比较思维的科学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编辑工作中的实例,阐述科技期刊编辑审读中比较思维的科学运用。强调科学运用比较思维,对稿件进行多角度的纵向和横向分析比较,将纵向思维与横向思维交叉使用,形成优势互补,有助于降低差错率,编辑出高质量的稿件,保证期刊的编校质量。  相似文献   

9.
审读,是新闻出版的重要环节,是阻止差错的关键一步。作为党媒审读编辑,不仅要文字业务过硬,更要有很强的政治意识及新闻敏锐度。作者以自身工作经历,就常见字词错误、逻辑错误等,粗浅地谈了一下自己对审读工作的理解以及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10.
审读就是审查阅读,即经过仔细阅看,对审查阅读的对象进行科学分析判断的理性活动和创造性劳动.审读的种类有多样,这里谈的审读是特指编辑的审读.编辑的审读按审读的对象不同,又可分为"选题审读"、"大纲审读"、"样稿审读"、"书稿审读"、"成品书审读"等.可以说,审读活动贯穿于编辑出版工作始终.其中,"书稿审读"是编辑直接介入书稿的创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帮助作者实现创作的目标和任务的过程.因此,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是保证图书质量的一个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1.
中国少儿出版社温航在《编辑之友》1993年第5期上撰文认为,一个编辑成熟的标志是形成自己的独特的风格,而独特的风格则源于创造性的编辑构思。编辑的创造在构思选题和审读书稿两个环节上表现得非常活跃。 编辑的创造性思维是一种能够提供新颖的、前所未有的、具有社会意义的新概念、新原理,新角度的思维活动,它不是只依靠现成的材料进行抽象和概括,而是要在现成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想象、推理、再创造、多维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去认识事物,提出独特的见解和新的方法、设想和方案。能否在构思选题中运用创造性思维,除受知识结构、社会经验、思维能力等才能、才气的制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这就是首先要有参与的意识和创造的欲望,而这意识与欲望,很大程度上来自对事业的热爱。 审读稿件中的创造,也需要编辑人员有积极的参与和创造意识。编辑不能把自己的劳动当成一种被动的和无创造的劳动。如果一个编辑在审读稿件时从未冲动过,那么,他是一个不幸的编辑。 说到创造,不能忘记灵感。创造离不开灵感。编辑的灵感应该说就是日常编辑敏感的升华。职业的敏感度越高,触发编辑灵感的机会就越多,如果具有强烈的创造意识,编辑灵感的进发就具有了必然性。  相似文献   

12.
科技期刊编校合一模式下,责任编辑任务重,二校样中出现错误在所难免,实行二校样交叉审读有助于将错误消灭在付印前,提高出版物质量.本文对多年来二校样审读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类和实例分析,探讨编校加工的原则、重点和应注意的问题,可为提升编辑业务能力和期刊出版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小说的审读一直被出版业内人士,尤其是一线的审读编辑误认为是"读故事""挑错字"的工作,有趣味,难度低。文章通过真实的审读实例来证明此观点的偏颇,并从文学性、逻辑性、规范性三方面浅谈小说审读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审读是编辑工作至为关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选题、组稿的继续,又为微观的精雕细刻的编辑加工作好准备。编辑审读的内容包括选题、基本内容(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或艺术性)、结构方式、事实材料、文字表达诸方面(或要点)。一个编辑倘若只是从理论上了解这些审读要点,未必就能做好审读工作;如能结合编辑实践所积累的  相似文献   

15.
审读稿件是目前编辑工作的中心环节,无论是编辑组织的稿还是自发寄来的稿件,都要审读,审读就是对稿子作出评价和提出处理意见,这是决定稿子是用是退,还是需要修改的一项工作。出版社实行三审制,即责任编辑初审、室主任复审、总编决审。审读稿件后,要写审读报告(也称审稿意见)。审读报告要对稿件的处理提出明确的意见。因此,审读报告是每一个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必然用到的一种编辑应用文体。审读报告是在对稿件进行认真、仔细、全面地审读之后写出的。稿件如何审读,这  相似文献   

16.
编辑人员在确定选题、审读加工诸项工作环节中,无不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意识:为什么要编这本读物?编给谁看?应让读者从中获取点什么?究竟采用什么形式表现才最易为读者接受,并受到他们的欢迎……这些,均是编辑应自觉注意的问题,是编辑工作的主导思想,它无一例外地贯穿于整个编辑工作的始终。少儿读物作为向少年儿童传播文化知识的媒介,其编辑人员应具有怎样的意识呢? 首先,我认为应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相似文献   

17.
编辑审稿误区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稿心理是编辑审读文稿时的心理状态,它贯穿于编辑审读活动的全过程,自始至终制约着编辑的审读活动,影响着编辑的审读质量。审稿心理的优劣好坏是衡量一名编辑是否称职和优秀的一个重要"软件",在编辑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认识编辑的一些审稿心理误区,有助于编辑在审读活动中调整好自己的心理,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提高审稿质量。  相似文献   

18.
科技期刊编辑审读加工方法新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玉艳  刘欢  张晓琴 《编辑学报》2017,29(2):122-125
在阐述编辑审读加工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对科技论文进行审读加工的方法——三“读”四“性”法,即经通读、细读、复读3轮熟读文章,从文章的科学性、严谨性、创新性和规范性等4个方面审读加工文章,同时,论述对科技期刊编辑审读加工中适度原则的认识.建议通过努力拓宽视野、提升自身素养,保持开放心态、调整思维方式、勤于思考总结、创新改进工作,加强与作者的沟通,共同提高稿件质量,使文章在内容和形式上达到出版要求.  相似文献   

19.
编辑的劳动是意识形态领域里典型的意识活动,因为从选题、组稿、审读和文字加工等劳动中,无不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和目的的。它是为实施自已的编辑思想、计划、方针和目的服务的。然而,作为一个党员教育刊物的编辑,其意识活动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即党刊的读者对象主要是党员的特点。斯大林同志说:“共产党员是特殊材料制成的”。这是从共产党员肩负的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应具备的  相似文献   

20.
文稿审读加工的编辑学方法探讨周作新,陈蓓,黄祖唯,马芳莲文稿通过编辑审读加以后,如同噗玉经过能工巧匠的雕琢,即成大器,光彩照人。编辑靠什么来达到这种锦上添花的效果呢?靠的是编辑学方法。下面就文稿审读加工中如何应用编辑学方法进行探讨。1信息方法作者每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