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lytroid-derived factor 2-related factor,Nrf2)是维持细胞氧化还原稳态的中枢调节者,激活Nrf2在细胞水平和动物模型中均能拮抗氧化应激,表现出抗氧化、抗凋亡作用。近年来,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氧化应激与2型糖尿病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密切关系,而Nrf2信号通路在调节胰腺β细胞功能障碍和胰岛素分泌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围绕Nrf2在胰腺β细胞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展开综述,以进一步了解Nrf2在2型糖尿病形成、发展及防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黄芩素(Baicalein,BAI)对核转录因子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的转录激活,以及对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乙醇(ethanol)和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AP)诱导的人正常肝L-02细胞毒性的拮抗作用。方法在肝L-02细胞中,采用瞬时转染报告基因实验检测不同浓度黄芩素对Nrf2转录激活的影响。在L-02细胞上分别用APAP(10 mmol·L-1)、CCl4(10 mmol·L-1)、Ethanol(100 mmol·L-1)诱导肝细胞毒性。黄芩素1、10、25、50、100μmol·L-1分别与细胞预孵15 min后,加入上述肝毒性物质,48 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黄芩素(25、50μmol·L-1)能明显提高Nrf2的转录激活(P<0.01,P<0.05)。与对照组比较,3种肝毒性物质均能明显降低细胞存活率(P<0.01),而黄芩素能剂量依赖性地提高给予APAP、CCl4和Ethanol后降低的L-02细胞存活率(P<0.01)。结论黄芩素可以诱导重要的抗氧化核转录因子Nrf2的转录激活,这可能是黄芩素拮抗外源性肝毒性物质APAP、CCl4和Ethanol诱导的L-02肝细胞毒性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氧化应激被认为是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之一,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 related factor 2,Nrf2)是内源性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关键调节蛋白,在氧化应激条件下核转录因子Nrf2发生核转位,与抗氧反应元件(antioxidant response element,ARE)结合,启动下游大量的抗氧化酶基因的转录,发挥抗氧化的保护作用。Nrf2诱导剂在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模型中能减缓氧化应激,表现出良好的神经保护作用。如何有效地激活Nrf2-ARE通路已经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本文概述了Nrf2-ARE通路的作用机制并具体阐述了激活Nrf2在不同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中所发挥的保护作用,同时统计了目前研究中的Nrf2激活剂。  相似文献   

4.
化学治疗(化疗)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但化疗耐药已经成为临床治疗的主要障碍。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是Nrf2-Keapl-ARE信号转导通路中调控氧化应激反应的关键性转录因子。近年来研究发现,Nrf2能促肿瘤生长,与化疗耐药相关。该文综述了Nrf2与化疗耐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 related factor 2, Nrf2)是诸多细胞信号通路中最重要的一种,是一种基础转录调节因子,主要编码表达多种重要的细胞保护因子,包括解毒酶、抗氧化蛋白、外排型转运体、抗凋亡蛋白、抗炎因子以及其他的应激反应因子。在肝脏或肾脏因外界条件造成损伤时,Nrf2通过调节细胞对毒物的代谢排泄、细胞凋亡以及在应激状态下细胞的抗炎抗氧化进程而发挥作用。对Nrf2在肝脏、肾脏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做一综述,以期为新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作为糖尿病的严重微血管并发症,已经成为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氧化应激及其持续伴随的炎症是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共同特征,也是DN进展的主要机制。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 related factor 2,Nrf2)通路被证实能够减少活性氧生成,并能够通过激活抗氧化级联反应来对抗炎症。因此,使用Nrf2靶向治疗来对抗DN中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对于DN具有明显的肾保护作用,能够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改善肾纤维化,延缓DN进展。本文综述了有关Nrf2通路的最近研究进展,阐释了以Nrf2通路为靶点的有关DN肾的保护机制,以及Nrf2通路的调控和有关该通路激活药的研究,以期为进一步的基础研究提供方向,为发现DN有效治疗手段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红系 2相关因子 2(Nrf2)与选择性自噬接头蛋白 p62/Sequestosome1(SQSTM1)在诊断宫颈癌和上皮内病变中的价值,并且分析二者在不同宫颈病变中的相关性。方法收集 2008年 1月至 2021年 12月南通市肿瘤医院 12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SCC)102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和 101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病人及 49例宫颈良性/反应性鳞状上皮病人的石蜡、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中 Nrf2和 p62的表达,并分析二者在不同宫颈病变中的相关性及评估二者在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Nrf2和 p62在 LSIL、HSIL和 SCC中表达明显高于良性 /反应性宫颈鳞状上皮(均 P<0.05), Nrf2和 p62在 HSIL和 SCC中表达明显高于 LSIL(均 P<0.05),p62在 SCC中表达明显高于 HSIL(P<0.05),而 Nrf2在 HSIL中表达稍低于 SCC(P<0.05)。 Nrf2和 p62在良性 /反应性宫颈鳞状上皮、 LSIL、HSIL和 SCC中均具有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 0.63、 0.58、0.69和 0.38(均 P<0.05)。 ROC曲线结果显示,除 Nrf2在诊断 HSIL与 SCC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 Nrf2、p62以及联合 Nrf2和 p62在诊断良性 /反应性鳞状上皮与 LSIL、良性 /反应性鳞状上皮与 HSIL、良性 /反应性鳞状上皮与 SCC、LSIL与 HSIL、LSIL与 SCC、HSIL与 SCC各个组别中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 Nrf2和 p62在良性 /反应性鳞状上皮中不表达或低表达, LSIL中表达有所增高, HSIL和 SCC中表达最高,二者在不同宫颈病变中均具有正相关性,而且单独使用 Nrf2或 p62就能够有效诊断不同的宫颈病变,二者联用诊断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紫外线(ultraviolet,UV)照射产生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及自由基,与皮肤急性光损伤和慢性光老化发生密切相关。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是调节抗氧化应激反应的重要转录因子,N...  相似文献   

9.
肝脏是一个多方面高度调节的防御性器官,能够抵御多种化学/氧化应激,而在这个防御系统的最前线是一群被称作转录因子的特殊蛋白,这些蛋白能识别并结合于特异性基因启动子区域中特异的DNA元件,从而调节多种细胞保护性基因的基础型和诱导型表达,发挥细胞保护作用。而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rf2)是细胞防御化学/氧化应激的重要调节因子之一。综述Nrf2信号通路中主要调控因子的相互作用、Nrf2的激活与失活机制以及Nrf2信号通路在肝组织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NF-E2相关因子2(Nrf2)是CNC碱性亮氨酸拉链家族成员之一,在维持细胞氧化-还原稳态、调节细胞能量代谢、炎症反应、凋亡和自噬等细胞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线粒体是细胞合成ATP的主要场所,也是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的主要来源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Nrf2通路可通过多种方式或机制调控线粒体功能,进而调节细胞对外源性物质的反应与有害结局,包括调节活性氧自由基水平、抑制线粒体膜电位下降、促进ATP合成、保护线粒体脂肪酸氧化和氧化磷酸化以及线粒体生物合成等,同时也可调节线粒体完整性和线粒体自噬。此外,Nrf2通路对毒物诱导的线粒体兴奋效应也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综述了近年来Nrf2通路对线粒体功能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应答元件(ARE)信号通路在过氧化氢(H_(2)O_(2))致小鼠胚胎成骨前体细胞(MC3T3-E1)成骨分化损伤中的变化及作用。方法(1)将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高剂量实验组(0、200和400μmol·L^(-1)H_(2)O_(2)处理细胞24 h)。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1型胶原(COL1)、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的表达水平。①将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0μmol·L^(-1)H_(2)O_(2)处理细胞24 h)、高剂量实验组(400μmol·L^(-1)H_(2)O_(2)处理细胞24 h)、抑制剂组(5μmol·L^(-1)ML385预处理细胞12 h)和联合组(5μmol·L^(-1)ML385预处理细胞12 h后,用400μmol·L^(-1)H_(2)O_(2)处理24 h)。同法检测蛋白的表达水平,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性氧(ROS)水平。结果(1)低、高剂量实验组和对照组的COL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79±0.09、0.52±0.10和1.32±0.07,RUNX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69±0.04、0.46±0.11和1.16±0.10,核NRF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12±0.14、1.48±0.07和0.65±0.10,HO-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59±0.03、0.77±0.08和0.40±0.07。低、高剂量实验组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联合组、高剂量实验组、抑制剂组和对照组的核NRF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97±0.06、1.46±0.09、0.73±0.08和0.71±0.06,HO-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34±0.04、0.83±0.10、0.48±0.06和0.46±0.04,COL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24±0.04、0.57±0.08、1.35±0.08和1.33±0.10,RUNX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25±0.05、0.48±0.09、1.17±0.23和1.12±0.16,ROS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641.00±12.00、402.00±13.00、290.00±28.00和281.00±18.00。联合组的上述指标与高剂量实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NRF2-ARE信号通路在H_(2)O_(2)致成骨细胞分化损伤时激活,其可能通过抑制ROS水平升高在氧化应激致成骨分化损伤中发挥一定程度的代偿性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热毒宁注射液(Reduning injection, RI)抗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及其机制,本研究在A549和MDCK细胞上采用CCK-8 (cell counting kit-8)法检测药物细胞毒性;采用Western blot和CPE (cytopathic effect)方法检测RI对病毒蛋白、细胞病变和病毒毒力的影响评价其药效; Western blot法检测血红素加氧酶1 (heme oxygenase 1, HO-1)的蛋白水平、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 (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 Nrf2)核转运、P38 MAPK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和ERK1/2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s 1/2)磷酸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FN-α/β (interferon-α/β) mRNA含量;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Nrf2的转录活性。结果显示, RI剂量依赖性地抑制流感病毒诱导的MDCK细胞病变,降低流感病毒M2...  相似文献   

13.
氧化应激普遍存在于肿瘤发生和发展的病理过程中。转录因子红细胞系-2p45相关因子-2(NF-E2 p45-related factor 2,Nrf2)信号通路是人体内重要的抗氧化机制,其产物保护机体的细胞免受毒性和氧化性损伤,对癌症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肿瘤抑制基因p53能显著促进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21转录活性,p53/p21信号通路是控制细胞周期进程以及调节肿瘤细胞凋亡的核心调控途径。然而,目前有关Nrf2和p53/p21信号通路在肿瘤中的相互调控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将从Nrf2信号通路的组成,p53/p21信号通路的结构与功能,Nrf2信号通路与p53/p21信号通路相互调控对肿瘤的作用关系以及相关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Nrf2/ARE信号通路及其调控的抗氧化蛋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机体在应对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损害时形成了一套复杂的氧化应激应答系统,当暴露于ROS时,机体自身能诱导出一系列保护性蛋白,以缓解细胞所受的损害。这一协调反应是由这些保护性基因上游调节区的抗氧化反应元件(antioxidant responsive element,ARE)来调控的。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核因子NF-E2相关因子(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是ARE的激活因子。Nrf2是外源性有毒物质和氧化应激的感受器,在参与细胞抗氧化应激和外源性有毒物质诱导的主要防御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Nrf2-ARE通路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为重要的内源性抗氧化应激通路。  相似文献   

15.
<正>二甲基砜(MSM)的抗炎抗氧化作用近年来逐渐被医学界所关注。百草枯是活性氧(ROS)的有效诱导物,百草枯中毒对肺组织的损伤作用,主要通过促进细胞内产生ROS,导致支气管或肺泡出血、肺间质水肿、低氧血症和白细胞浸润等严重的肺损伤。NF-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2,NRF2)则是ROS介导的病理生理过程中的关键抗氧化转录因子。已经证实,NRF2具有调节氧化应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牟伊  宋雨  文帅  王燕  姜正羽 《药学学报》2022,(2):321-330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Nrf2)是一种多功能的转录因子,在细胞保护机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Nrf2调控新模式和新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 Nrf2在恶性肿瘤中的促癌作用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Nrf2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和预后的整个过程,抑制Nrf2是一种较有前景的肿瘤治疗策略。目前, Nrf2抑制剂的研究尚处在早期阶段。本文简要介绍Nrf2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其在肿瘤发生中的双重作用,并根据结构类型对代表性的Nrf2抑制剂进行综述,为围绕Nrf2调控开发抗肿瘤药物提供借鉴及思路。  相似文献   

17.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是绿茶含量最多、活性最强的有效成分,是绿茶生物学功效的主要研究对象。大量研究表明,EGCG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癌等生物学活性,并参与多条信号通路的调控。核转录因子红细胞系-2p45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Nrf2/ARE)信号通路调节Ⅱ相解毒酶、抗氧化酶和抗炎蛋白等物质转录,直接影响细胞氧化应激水平,是调控氧化还原水平的核心通路。研究表明,EGCG对Nrf2/ARE信号通路具有激活作用,在泌尿、呼吸、心脑血管和消化等众多系统中发挥作用。本文总结了EGCG作为Nrf2/ARE信号通路激活剂的研究进展,为EGCG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肝脏在化学损伤或手术切除组织后可以再生,肝再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细胞因子和多个信号通路。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F-E2-related factor 2, Nrf2)是氧化还原反应敏感转录因子,在细胞抗氧化防御、氧化还原平衡、炎症、中间代谢等过程中起到调控作用,并与细胞增殖密切相关。一些报告已证实在Nrf2缺失的情况下,肝脏切除术后肝再生出现了延迟现象,由此可见Nrf2信号通路参与了肝再生的过程。该文根据已有的研究结果,综述Nrf2信号通路在肝再生过程中的作用,并对影响肝再生或肝细胞增殖的药物进行总结,以期发现更多的治疗肝脏疾病的药物,并为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药房》2019,(23):3302-3307
目的:归纳基于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保护急性肾损伤(AKI)的中药有效成分,为治疗急性肾损伤的新药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急性肾损伤""中药""有效成分""核因子E2相关因子2""信号通路""Acute kidney injury""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ctive ingredient""Nuclear factor E2 related factor 2""Signaling pathway"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03年1月-2019年5月在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PubMed、Elsevier、Springer Link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综述Nrf2与AKI的关系,并归纳基于Nrf2信号通路保护AKI的中药有效成分。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320篇,其中有效文献63篇。Nrf2信号通路与肾缺血再灌注所致的AKI、重金属诱发的AKI、药物性AKI以及脓毒症引发的AKI有重要关系,药物可通过激活Nrf2信号通路有效改善上述AKI的发生。基于Nrf2信号通路保护AKI的中药有效成分有黄酮类化合物(黄腐酚、橘皮素、橙皮苷、木犀草素等)、生物碱类化合物(青藤碱、氧化槐定碱、长春碱、小檗碱等)、萜类化合物(齐墩果酸、桦木酸、茯苓酸等)、苯丙素类化合物(五味子乙素、芝麻素)、多酚类化合物(厚朴酚、丹皮酚、姜黄素等)、多糖类化合物(如香菇多糖、枸杞多糖、黄芪多糖等)等。基于Nrf2信号通路研究防治AKI的中药有效成分,对深入研究Nrf2调控的相关信号通路与肾疾病的关系和治疗AKI的新药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临床治疗AKI提供新思路和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1/2A(PP1/2A)在调节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对缺氧耐受相关信号转导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缺氧预处理诱导HUVEC对缺氧损伤的耐受。采用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评价HUVEC的耐受性。免疫细胞化学联合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的亚细胞定位。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应激蛋白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表达。结果缺氧90 min导致HUVEC存活率及T-AOC降低,LDH释放增加。缺氧预处理(缺氧10 min后4, 8及24 h)可提高HUVEC对随后缺氧90 min的耐受,细胞存活率及T-AOC较缺氧组显著提高,LDH释出显著降低,并诱导Nrf2由胞浆向胞核移位,上调其下游信号分子HO-1的表达。缺氧预处理前用PP1/2A特异性抑制剂冈田酸(40 nmol.L-1)孵育HUVEC 10 min可部分抑制缺氧预处理诱导的Nrf2向核移位、HO-1表达及细胞耐受性。结论 PP1/2A至少部分参与缺氧预处理诱导HUVEC对缺氧损伤的耐受,其机制可能与调节Nrf2向核移位及HO-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