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调查了解某部装甲步兵在长时间谐振环境下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发生情况及腰背肌相对肌力训练后对其改善情况。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及拟定椎间盘源性下腰痛诊断标准,对某部402名装甲步兵在谐振环境下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发生情况进行调查,比较不同专业和军龄椎间盘源性下腰痛人员的发生率及疼痛程度,并对椎间盘源性下腰痛装甲步兵采取腰背肌锻炼方法,明确其改善情况。结果共发生椎间盘源性下腰痛37例,发生率9.2%。其中乘员和载员分别为27例、10例,分别占73.0%、27.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1~2年和≥2年军龄组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发生率显著高于≤1年军龄组(P<0.05),≤1年和1~2年军龄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Ⅰ度疼痛共发生25例,Ⅱ度疼痛发生12例,Ⅰ度疼痛明显高于Ⅱ度疼痛(P<0.05)。通过8周的腰背肌锻炼后,载员的有效率明显高于乘员(P<0.05);锻炼前与锻炼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某部装甲步兵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发生率较高,乘员发生率高于载员,≥2年军龄发生率最高,疼痛程度多为Ⅰ、Ⅱ度,通过适当的腰背肌相对肌力训练,对Ⅰ、Ⅱ度疼痛的缓解有效,可作为治疗并预防Ⅰ、Ⅱ度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的常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消融术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方法。方法应用在CT引导下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28例,随访1~6个月并对其疗效分析。结果所有病例穿刺及治疗顺利完成,术后优良率86%,有效率96%。结论射频热凝消融术联合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是安全、简单、有效的技术,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单忠林  彭宁宁  杨磊  曹同军 《河北医药》2012,34(8):1202-1203
腰痛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能引起腰痛的解剖部位多且复杂,如何判断腰痛的来源,进行定性及定位诊断一直是临床实践中的难点.在众多可能产生腰痛的病因中,近年来椎间盘源性腰痛受到更多的重视,并被认为是腰痛最常见的病因[1,2].但是,如何确诊椎间盘源性腰痛仍是临床工作中的难点.作者在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治疗实践中,发现髋外侧痛在椎间盘源性腰痛中有很高的发生率,因此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观察,并利用腰椎间盘神经传导通路的神经解剖原理对此进行解释,以期通过提高对椎间盘源性腰痛本质的认识,为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正确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合理和准确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正>胃溃疡是消化性溃疡的一种,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临床可表现为腹胀、纳差、节律性上腹痛等,老年患者溃疡面积较大~([1]),常见病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不同分型毒力不同~([2])。临床上以药物治疗为主,但出现出血等并发症时常需内镜治疗~([3,4]),同时应注意非药物治疗,如饮食、休息等~([5]),以往常规  相似文献   

5.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是指不伴神经根损伤、无节段不稳定、起源于椎间盘内部的腰痛。腰椎间盘退变是下腰痛产生的主要原因。估计有60%~80%的成年人经历过不同程度的下腰痛^[1]。本文就有关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病理过程及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6.
<正>椎间盘源性腰痛(discogenic low back pain)是在对腰腿痛诊治过程中逐步被发现、认识的一种疾病。是由于一个或多个椎间盘内部结构和代谢功能异常,如椎间盘退变(包括髓核的紊乱、纤维环破裂及软骨终板损伤)或释放出某些因子(炎症介质),刺激椎间盘内疼痛感受器所引起的腰痛。椎间盘源性腰痛在慢性腰痛患者中的比例高达39%,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近年来发病情况有年轻化趋势[1],  相似文献   

7.
<正>手足口病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又名发疹性水疙性口腔炎,该病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多发生于3岁以下学龄前儿童~([1]),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斑丘疹和口腔溃疡等症状,有少部分患儿会出现心肌炎、神经源性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症状,患儿甚至还有生命危险~([2])。手足口病有流行强度大、传染性强的特点,很容易在短期内造成大范围流行,而且近年来其发病率一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臂机引导下臭氧微创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所有患者均接受过其他保守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58例患者,随机分成C臂机引导下臭氧微创治疗组30例及椎间盘胶原酶溶解术组28例,观察治疗后疗效。结果:C臂机引导下臭氧微创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总有效率为93.3%。结论:C臂机引导下臭氧微创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临床疗效确切,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夏群  梁威 《天津医药》2015,43(11):1244-1249
引起腰痛的原因有很多, 如肌肉韧带损伤、 脊柱关节退行性变、 椎管狭窄、 椎间盘突出、 腰椎滑脱、 椎间盘源性腰痛、 自身免疫性疾病、 感染、 肿瘤、 代谢性骨病等。而椎间盘源性腰痛则是近些年被认识到的, 尤其是磁共振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之后, 对本病的认识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将从病因、 发生机制、 临床诊断及治疗几个方面对近年来关于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腰痛是脊柱疾患中各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中最为常见的政状,正日益成为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一种疾病,60%~80%的成年人均经历过不同程度的腰痛,在发达国家腰痛是失业甚至致残的首要病因,腰椎间盘退变是腰痛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关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病理过程及治疗方法的研究近年有了新的进展,逐渐形成了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理论。本文就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展进行全面综述。  相似文献   

11.
<正>传统产科术后镇痛常选择椎管内镇痛~([1]),但其存在术后低血压、胃肠功能恢复减慢、尿潴留、感染、血肿及产妇腰痛等并发症;静脉用药会产生很多不良反应,如术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便秘、影响哺乳等~([2]),而小剂量用药往往镇痛不全。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引进,使外周神经阻滞的麻醉成功率高,效果确切,且神经阻滞具有对呼吸循环干扰小、镇痛效果好等特点~([3]),在外科手术中应用日渐广泛。笔者通过观察超声引导单次双侧肋缘下腹横肌  相似文献   

12.
<正>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小儿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1]),该病发病迅速、病情急骤~([2]),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患儿将会出现昏迷甚至死亡~([3])。以往,在治疗儿童DKA方面,临床多以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降血糖为主~([4]),然而,在降糖治疗过程中,采用多少剂量胰岛素没有定论,输注胰岛素  相似文献   

13.
<正>中风后肩部疼痛的发生率较高,约有16%~84%的中风患者出现肩痛症状~([1]),对患者的心理及生理均造成很大的影响,影响康复进程,严重影响了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2,3])。目前现代医学对于中风后肩痛的治疗处于探索阶段~([4]),总体认为其发病可能与粘连性关节囊炎、不适当的活动及受压、周围及中枢神经病变、外伤、肩袖损伤等有关~([5]),其治疗包括康复治疗、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等,因中风后肩痛发病机制多样,临床上对因治疗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14.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腰痛是指后背腰骶部的疼痛或不适感,可伴有或不伴有下肢放射痛.椎间盘是下腰痛来源的一个重要部位,这种由椎间盘自身引起的下腰痛,称为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它是单纯由于椎间盘病变刺激椎间盘疼痛感受器而引起的下腰痛.现就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发病机制、诊断及临床治疗3个方面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正>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指胎龄在36周及以下、低体质量出生且长时间吸氧的早产儿,因其未血管化的视网膜出现的纤维血管瘤进而引发增生、收缩等病变~([1]),ROP有引起早产儿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的风险~([2]),指南指出~([3]),对于出生后4~6周的早产儿需行ROP筛查,以避免ROP向严重致盲病变发展,筛查前充分散瞳是保证ROP筛查的必  相似文献   

16.
<正>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耳鼻喉科常见病之一,是以不伴有急性中耳炎症状与体征的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1]),在儿童中有较高的发病率,若治疗不当将导致儿童听力障碍及言语发育不良~([2])。腺样体肥大被广泛认为与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有关~([3]),而低温等离子腺样体消融术逐渐取代了传统的腺样体刮出及动力系统切除~([4])。本研究通过对2010年1月—  相似文献   

17.
腰椎间盘源(非神经根)性腰痛的椎间盘形态与神经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腰椎间盘的组成、形态、神经分布,探讨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发病机制,为腰椎间盘源性腰痛提供解剖生理学基础.方法随机选择选患有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成人20例,在显微下观察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病理方法观察神经浸润程度(实验组).12个正常椎间盘来源于4具尸体,组织学检查椎间盘(对照组).结果椎间盘源性患者的椎间盘均有一条从髓核至外层纤维环的不规则的血管化肉芽组织条带区,血管化肉芽组织和疼痛神经沿着纤维环的放射性裂隙长入。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示:P物质(SP)、神经丝蛋白(NF)和血管活性肠肽(VIP)3种神经肽阳性神经纤维分布数量和比例,较正常对照椎间盘明显增多(P<0.05).结论纤维环撕裂、纤维环裂隙内的肉芽组织以及在肉芽组织中存在丰富的神经纤维分布在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发生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颈椎间盘突出症(cervical disc herniation,CDH)是由慢性劳损和椎间盘退变引起,发病率逐年递增~([1])。经皮穿刺低温等离子消融靶点术与射频热凝靶点术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的微创手术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CDH、椎间盘源性颈痛患者中均有应用~([2])。本研究探讨了经皮穿刺低温等离子消融靶点术与射频热凝靶点术在治疗CDH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差异。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来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骨外科接受治疗的CDH患  相似文献   

19.
<正>癌痛指的是癌症和癌症相关疾病及进行抗癌治疗时所导致的疼痛,通常为慢性疼痛~([1]),是由于已经存在或潜在的部位组织损伤需要调节修复的信息传导至神经中枢后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情绪体验~([2]),癌痛患者中有50%~80%的患者疼痛并没得到控制~([3]),癌痛会引起患者一系列生理病理反应,导致患者出现焦虑、失眠和抑郁等心理问题,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谐振效应引起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相关炎性指标血清含量的动态变化,探讨谐振对椎间盘的损伤机制和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早期血清生物标志物。方法取90只成年健康的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18只。A组为正常对照组;B为造模对照组;C为4 Hz振动组;D为5 Hz振动组;E为6 Hz振动组。分别于2、4、6周每组在清晨空腹下经耳源静脉穿刺抽取5 ml静脉血,装于抗凝试管,离心取上清液在低温下保存,分别用ELISA法进行6-酮前列腺素1α(6-keto-PGF 1α)、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血清含量测定,观察其动态变化。结果振动刺激6 Hz组及5 Hz组血清6-keto-PGF 1α的浓度在第2周末,第4周末、第6周末均明显高于造模对照组(P<0.05),振动刺激6 Hz组血清6-keto-PGF 1α浓度升高时间明显早于血清IL-1β浓度和血清TNF-α浓度。结论谐振与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炎性疼痛机制密切相关,可能导致椎间盘组织通透性增大并产生的高浓度炎性因子;监测血清6-keto-PGF 1α浓度可以较早、稳定地反映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内炎性介质的变化,为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