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05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SCH)对孕期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经甲状腺功能筛查诊断为SCH的孕妇1053例( SCH组),正常孕妇3899例(对照组),比较各组TSH、FT4、TPOAb,孕期并发症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SCH组的TSH水平及TPOAb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t=39.001,P<0.01;χ2=40.753,P<0.01)。 SCH组的早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高于对照组(χ2=8.638,P<0.05;χ2=22.209,P<0.01),SCH组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率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χ2=2.323,P>0.05)。结论 SCH是孕期常见病,可能与流产、早产等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相关,应重视妊娠妇女的SCH筛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对妊娠期糖尿病( GDM)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间就诊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的116例GDM孕妇病例资料,其中妊娠期合并甲减42例( A组),妊娠期甲功正常74例( B组),非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甲减的孕妇46例( C组)。所有研究对象均于入院后进行常规血液生化检查,检测指标包括:胆固醇( TG)、甘油三酯( TC)、高密度脂蛋白( HDL)、低密度脂蛋白( LDL)、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肌酐、尿素氮及胱抑素C;妊娠结局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胎膜早破、早产、产后出血、妊娠期贫血、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室息及新生儿甲减。结果 A组中TC、LDL、肌酐均显著高于B组(t值分别为6.112、4.423、4.457,均P<0.05),其余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t=1.189~3.375,均P>0.05)。 A组中TC、LDL、肌酐均显著高于C组(t值分别为6.382、4.125、5.120,均P<0.05),其余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t值1.887~3.082,均P>0.05)。 A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总体不良妊娠发生率均明显高于B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376、4.710、11.894、8.289,均<0.05);而胎膜早破、胎盘早剥、早产、产后出血、妊娠期贫血、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室息及新生儿甲减发生率A组与B组比较、A组与C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χ2=0.002~1.920,均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加重GDM孕妇糖代谢及脂代谢紊乱,并与GDM孕妇肾功能降低有关;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明显增加GDM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总体不良妊娠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期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SCH)对胎儿宫内发育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以在榆林市第一医院妇产科进行孕期体检确诊为SCH的孕妇9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56例接受左旋甲状腺素治疗的孕妇设为观察组,40例未接受治疗的孕妇设为对照组,随机抽取同期孕检的60例健康孕妇设为健康对照组,分别于孕期进行监测,并比较3组孕妇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及胎儿双顶径发育情况,比较3组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后期TSH低于对照组(t=0.723,P<0.05),胎儿双顶径大于对照组(t=1.673,P<0.05),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贫血、胎盘早剥及早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6.748、6.181、9.412、7.001,均P<0.05),观察组胎儿宫内窘迫、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2.551、5.325,均P<0.05)。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贫血、胎盘早剥及早产发生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139、0.254、0.102、0.002,均P>0.05)。对照组孕后期TSH高于健康对照组(t=0.851,P<0.05),胎儿双顶径低于健康对照组(t=1.355,P<0.05);胎儿宫内窘迫、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χ2值分别为2.927、4.166,均P<0.05)。结论 SCH可影响胎儿宫内发育,易引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早期进行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可改善胎儿宫内发育,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浆抵抗素水平与新生儿结局的相关性,以期通过相关代谢指标异常识别高危病人及预测新生儿结局。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北京市顺义区顺义中医医院产科门诊产检的中晚期孕妇做为研究对象,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GDM组)和健康孕妇两组,分别测定两组孕妇的血浆抵抗素,观察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浆抵抗素水平与新生儿体重呈显著正相关(r=0.817,P<0.05),妊娠糖尿病组血浆抵抗素水平和新生儿出生体重显著高于健康组(t值分别为3.92、2.63,均P<0.01),且妊娠糖尿病组巨大儿、新生儿并发症和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健康组(χ^2分别为11.07、13.41、7.66,均P<0.01),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和健康孕妇血浆抵抗素水平对新生儿不良结局均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804、0.219,均P<0.05)。妊娠糖尿病组新生儿转诊率、早产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健康组(χ^2分别为8.01、11.68、7.55、7.19,均P<0.05),而两组新生儿死亡率和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χ^2分别为6.78、5.71,均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浆抵抗素水平与新生儿结局具有显著相关性,可以利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相关代谢指标预测新生儿并发症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表达对孕期甲状腺疾病及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6年12月妊娠13~20周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产检和分娩的3 774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将TPOAb阳性(+)孕妇作为观察组,TPOAb阴性(-)孕妇作为对照组,分析妊娠期和分娩期的临床资料,探讨妊娠期TPOAb与甲功紊乱疾病的相关性以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TPOAb正常标准依照试剂说明书范围(34. 0 U/ml),甲功异常诊断标准依据2012年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的《妊娠和产后期间甲状腺疾病诊疗指南》。在所有孕妇中,TPOAb (+)孕妇有278例,其中临床诊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有7例(2. 52%),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甲减)发生22例(7. 91%),妊娠期甲状腺毒症9例(3. 24%),与TPOAb (-)组(3 496例)对比,发生率分别为甲减6例(0. 17%)、亚甲减81例(2. 32%)、妊娠期甲状腺毒症6例(0. 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TPOAb (+)的孕妇中,流产(2. 88%)、胎儿窘迫(13. 67%)、新生儿畸形(2. 16%)、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6. 12%)、需要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GDM-A2)(1. 80%)及中重度贫血(2. 16%)的发生率明显高于TPOA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早产、胎儿发育迟缓、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妊娠期糖尿病(GDM)、贫血、肝脏疾病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TPOAb (+)甲功正常组孕妇的妊娠结局与甲功异常组孕妇相似,而妊娠期并发症明显多于TPOAb (-)组孕妇。结论 TPOAb (+)的孕妇,流产、胎儿窘迫、HDCP、中重度贫血和GDM等孕期并发症的发生明显高于TPOAb (-)的孕妇。值得关注的是妊娠中期单纯性TPOAb (+)、而甲功正常的孕妇,也容易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因此妊娠期检测TPOAb,可以加强甲功异常妊娠妇女的孕期管理,及时诊治,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发病时间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ICP)围产儿的不良结局。方法收集在成都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分娩的ICP病例,并回顾性分析522例ICP病例的产科因素与围产儿不良结局之间的关系。结果按发病时间不同将ICP围产儿分成3组,并与早产、出生窒息、羊水污染和小于胎龄儿4种不良结局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1.516、36.110、22.368、24.519,均P<0.05)。卡方分割得出≤32w发病组在早产、出生窒息、羊水污染的发生率均高于另两组(χ2值分别为71.824、36.011、32.178,均P<0.05),32+1~34w发病组的早产和小于胎龄儿发生率高于>34w发病组(χ2值分别为46.652、21.856,均P<0.05)。结论 ICP围产儿的早产发生率随发病时间提前而升高,以32w发病来定义早发型ICP可能比34w更合适。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妊娠期亚临床甲减的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并探究妊娠早期亚临床甲减中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产科常规产检并分娩单胎孕妇,根据孕晚期入院后TSH及FT4水平将其分为亚临床甲减治疗组(67例)、亚临床甲减未治疗组(38例),对其增加TPOAb检测,予同期产检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孕妇中随机抽取99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妊娠结局.同时根据TPOAb检测结果 及是否进行加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分为TPOAb阳性治疗组、TPOAb阳性未治疗组、TPOAb阴性治疗组及TPOAb阴性未治疗组.结果 亚临床甲减未治疗组、治疗组及对照组3组在年龄、孕次及分娩孕周上无明显差别.未治疗组妊娠期贫血的发病率、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病率均高于治疗组(15.8%vs 3.0%,P=0.025;15.8%vs 4.5%,P=0.047),未治疗组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早产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29.0%vs 14.4%,P=0.024;13.1%vs 3.0%,P=0.04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胎膜早破、臀位的发生率在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但未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其发生率均有一定增高,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考虑与样本量相关,扩大样本量后进一步研究.对亚临床甲减孕妇均进行了抗体检查,TPOAb阳性率为43.8%,SCH孕妇TPOAb阳性者中未治疗组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较治疗组明显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5%vs25%,P=0.039;30.7%vs 6.25%,P=0.049),TPOAb阴性者中治疗组与未治疗组相比较,早产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0%vs 20%,P=0.011).结论 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与早产、妊娠期贫血、胎儿宫内窘迫、妊娠期糖尿病等妊娠不良结局相关,亚临床甲减合并TPOAb阳性可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等不良妊娠结局相关,通过及时有效的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可明显降低其发生率.妊娠早期应普查TSH及TPOAb等甲状腺功能,发现异常应积极进行干预,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与贫血之间的关系及治疗是否能改善妊娠期贫血的发生率。方法:选择SCH孕妇1 087例为SCH组;甲状腺功能正常孕妇4 942例为对照组(均排除妊娠早期贫血)。SCH组按是否愿接受药物治疗,分为SCH-治疗组和SCH-未治组,比较SCH组与对照组的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率,根据妊娠晚期血常规检查结果,比较各组的贫血发生率。结果:①SCH组的TPOAb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4% vs. 9.4%, χ2=163.920,P=0.000)。②妊娠晚期SCH组贫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4% vs. 21.0%, χ2=9.459,P=0.002)。SCH-治疗组的贫血发生率低于SCH-未治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9% vs. 26.5%,P=0.204)。结论:SCH会增加孕妇妊娠晚期贫血的发病风险,给予左旋甲状腺激素(LT4)有利于降低SCH孕妇的贫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SCH)合并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邢台市人民医院建档,经甲状腺功能筛查诊断为SCH单胎妊娠妇女285例,同期正常单胎妊娠妇女2181例为对照,依据妊娠24~28周行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结果将其分为四组(对照组1909例、SCH组201例、GDM组272例及SCH+GDM组84例),对四组的新生儿体重及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 GDM组新生儿体重大于SCH组(t=2.264,P=0.032)及对照组(t=2.586,P=0.011)。4组在妊娠期高血压(χ2=49.588,P<0.001)、剖宫产(χ2=30.7736,P<0.001)、新生儿窒息(χ2=9.759,P=0.021)、早产流产(χ2=9.240,P=0.026)总体上有显著差异,组间两两比发现SCH+GDM组在妊娠期高血压发病高于GDM组(χ2=11.197,P=0.001)、SCH组(χ2=25.543,P<0.001)及对照组(χ2=41.480,P<0.001);SCH+GDM组在剖宫产比例高于GDM组(χ2=8.902,P=0.003)、SCH组(χ2=12.170,P<0.001)及对照组(χ2=26.989,P<0.001);SCH+GDM组在新生儿窒息高于SCH组(χ2=4.118,P=0.042)、GDM组(χ2=6.464,P=0.031)及对照组(χ2=9.662,P=0.002)。SCH+GDM组在早产、流产高于SCH组(χ2=8.350,P=0.004)、GDM组(χ2=7.044,P=0.008)及对照组(χ2=11.696,P=0.001)。而4组在胎膜早破(χ2=4.939,P=0.176)、胎盘早剥(χ2=7.485,P=0.058)、产后出血(χ2=6.973,P=0.073)发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CH合并GDM增加妊娠不良结局的风险,应注重SCH妊娠妇女血糖监测及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与贫血之间的关系及治疗是否能改善妊娠期贫血的发生率。方法:选择SCH孕妇1 087例为SCH组;甲状腺功能正常孕妇4 942例为对照组(均排除妊娠早期贫血)。SCH组按是否愿接受药物治疗,分为SCH-治疗组和SCH-未治组,比较SCH组与对照组的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率,根据妊娠晚期血常规检查结果,比较各组的贫血发生率。结果:1SCH组的TPOAb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4%vs.9.4%,χ~2=163.920,P=0.000)。2妊娠晚期SCH组贫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4%vs.21.0%,χ~2=9.459,P=0.002)。SCH-治疗组的贫血发生率低于SCH-未治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9%vs.26.5%,P=0.204)。结论:SCH会增加孕妇妊娠晚期贫血的发病风险,给予左旋甲状腺激素(LT4)有利于降低SCH孕妇的贫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妊娠期孕妇血糖、血脂水平及对母婴不良结局的影响.方法 筛选2014年4月至2015年10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科就诊符合要求的妊娠晚期孕妇160例,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80例,包括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35例(临床甲减组)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45例(亚临床甲减组),甲状腺功能正常孕妇80例(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行血液生化检查,检测甲状腺功能指标(TSH、FT4、FT3)、血糖(空腹血糖、餐后1h、2h血糖)、血脂(TC、TG、HDL-C及LDL-C)及妊娠结局(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羊水量异常、产后出血、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等).结果 80例妊娠晚期孕妇中,亚临床甲减组和临床甲减组孕妇所占比例分别为56.25%和43.75%,且妊娠晚期甲减(亚临床甲减组及临床甲减组)孕妇的TSH水平高于对照组,FT4、FT3水平低于对照组;血糖水平比较,临床甲减组的空腹血糖、餐后1h、2h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亚临床甲减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9~5.776,均P<0.05),亚临床甲减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071、7.049、3.115,均P<0.05);血脂水平比较,亚临床甲减组与临床甲减组的TC、TG及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15~7.962,均P<0.05),且临床甲减组显著高于亚临床甲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15、2.006、2.509,均P<0.05),三组的HDL-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568、0.712、0.279,均P>0.05).不良妊娠结局比较,亚临床甲减组的妊娠高血压及妊娠糖尿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438、5.207,均P<0.05),临床甲减组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胎儿生长受限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3.455、12.121、6.737、6.186,均P<0.05),三组的羊水量异常、产后出血和胎儿窘迫等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3.046,均P>0.05).结论 妊娠晚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引发孕妇血糖及血脂代谢紊乱,增加不良母婴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青岛地区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以指导临床早期干预及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减少母婴并发症.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东区分娩的孕产妇,孕妇24-28周空腹血糖≥5.1 mmol/L或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任意一点血糖异常即诊断为妊娠糖尿病(GDM).收集到病例组(GDM组)670人,其中OGTT结果 仅1项血糖异常为GDM A组,2项血糖异常为GDM B组,3项血糖异常为GDM C组,随机选择同期非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727例作为对照组,对不同组间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 ①GDM的患病率为24.17%;②GDM组的年龄、孕次及产次、孕前后体重及孕前后BMI均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545、2.990、2.782、4.494、3.930、5.355、4.980,均P<0.05);③GDM组孕产妇胎膜早破、早产、剖宫产、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3.928、5.181、26.788、4.975,均P<0.05);④GDM组新生儿巨大儿、胎儿窘迫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6.363、4.299,均P<0.05);GDM组新生儿出生孕周小于对照组(t=-2.844,P<0.05);GDM组新生儿出生体重高于对照组(t=3.664,P<0.05);⑤GDM C组在胎膜早破、剖宫产、巨大儿的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χ2值分别为9.984、8.809、22.971,均P<0.01);而GDM A组和GDM B组仅剖宫产率较对照组升高(χ2值分别为11.749、21.691,均P<0.01);除了巨大儿发生率在GDM A组与GDM C组、GDM B组与GDM 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4.474、7.461,均P<0.01)之外,其他各组之间妊娠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GDM与年龄、孕产史及孕前后体重和BMI有关,OGTT多项血糖异常的孕妇,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更高,应加强对此类孕妇预防保健,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8年1~6月在陕西省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前检查的1 636名孕妇,于24~28周进行50g葡萄糖筛查试验,异常者行75g糖耐量试验,按糖代谢异常情况分为妊娠期糖尿病组(69例)和妊娠期糖耐量受损组(124例);选取糖代谢正常的孕妇300例为对照组,追踪至分娩,分析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为4.21%,妊娠期糖耐量受损发生率为7.58%,妊娠期糖尿病组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胎膜早破、早产等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分别为4.660、11.530、5.193、4.661,均P<0.05);妊娠期糖耐量受损但羊水过多,胎膜早破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分别为12.450、6.325,均P<0.05);妊娠期糖尿病组和妊娠期糖耐量受损组的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分别为17.967、11.861,均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组和妊娠期糖耐量受损组的产科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增高,其剖宫产率亦明显增高.因此,应重视孕期糖尿病的筛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加强孕期指导和监测,以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及射频消融术(RA)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在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采用子宫肌瘤剔除术、射频消融术以及子宫动脉栓塞术3种方法 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349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LM组187例、UAE组76例,RA组86例,比较3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卵巢储备功能以及妊娠结局.结果 RA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最短,同UAE组、LM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为9.23、10.13、9.78、10.03,均P<0.05);临床疗效方面,LM治愈率显著高于RA组、UAE组(χ2值分别为6.04、8.31,均P<0.05);术后1个月,LM组FSH、FSH/LH、E2均明显升高、而AFC显著降低,同RA组、UAE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值6.76~9.32,均P<0.05);RA组、LM组成功妊娠率显著高于UAE组(χ2值分别为7.33,6.36,均P<0.05),其中RA组顺产率显著高于LM组、UAE组(χ2值分别为10.54、7.73,均P<0.05);不良妊娠中,UAE组早产率、流产率均高于LM组、RA组(χ2值分别为6.13、6.09、587、5.91,均P<0.05).结论 LM临床治愈率高于RA、UAE,但其术后初期卵巢储备功能略有下降,RA、UAE对卵巢储备功能无明显影响,RA成功妊娠率最高,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中期血清尿酸水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进行产检及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的资料,收集孕中期尿酸检测结果、妊娠并发症、妊娠结局等数据。结果孕妇检测尿酸平均孕周为21.27±5.67周,平均尿酸水平为246.15±60.17μmol/L,不同尿酸水平组孕妇发生子痫、早产比例不同,尿酸水平≥335μmol/L组发生子痫、早产的比例高于其他组(χ2值分别为20.95、14.02,均P<0.01)。不同尿酸水平组孕妇发生羊水过多、羊水胎粪污染、胎膜早破、巨大儿、剖宫产比例无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2.14、0.97、5.57、4.12、5.25,均P>0.05)。结论妊娠中期血清尿酸水平对妊娠期糖尿病母儿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适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有利于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高龄孕妇异常心电图变化与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杭州市西溪医院进行产检及分娩的130例妊娠晚期孕妇,按照年龄分组,其中65例(年龄≥35岁)高龄孕妇为观察组,另选取65例(年龄<35岁)适龄孕妇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孕妇异常心电图发生率及心律失常类型;分析两组孕妇妊娠结局与异常心电图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孕妇异常心电图发生率(32.31%)显著高于对照组(15.38%),χ2=5.125,P=0.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同时观察组心律失常(26.15%)、ST-T改变(12.31%)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9.23%,3.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392和3.900,均P<0.05);在心律失常类型方面比较,观察组窦性心动过速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3.900,P=0.048);两组孕妇妊娠结局比较,观察组早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809,P=0.028),两组分娩方式及新生儿体重无显著差异;观察组剖宫产率(χ2=4.775,P=0.029)、早产率(χ2=4.188,P=0.041)及新生儿低体重率(χ2=4.306,P=0.03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孕妇妊娠晚期易发生心律失常、ST-T改变等异常心电图改变;异常心电图高龄孕妇的剖宫产、早产及新生儿低体重发生率明显增加,临床上需要关注高龄孕妇妊娠晚期心电图变化,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