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律平致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56岁。因反复胸闷、心悸2年余,复发伴黑朦3个月,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早搏于1998年6月12日收住入院。否认高血压及糖尿病史。体检:T36℃,BP12/8kPa,心率102/min,心界不大,律不齐,可闻频发早搏,有时节律呈快慢不一,各瓣膜听诊区未闻杂音。血清电解质、肝肾功能及X线胸片均正常。心电图:窦性心律,频发室性早搏,短暂性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临床诊断: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入院后经静注利多卡因后并以1mg/min静脉滴注维持,室速、室早消失,改服用心律平200mg每8h1次,第2天复查心电图,窦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随后…  相似文献   

2.
一、病例选择:本文43例,在应用乙胺碘呋酮之前,曾用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异搏停、慢心律、双异丙吡胺、安他心、新福甙、缓脉灵、奎尼丁及普鲁卡因酰胺等)治疗,但效果不好。其中频发房性早搏(房早)3例,频发室性早搏(室早)14例,预激症侯群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例,持续性心房颤动5例,阵发性心房颤动13例,非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1例,心房颤动伴非阵发性结性心动过速1例,心房扑动伴不等比传导阻滞1例,多源性室性早搏伴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频发室性早搏伴阵发性房颤1例。  相似文献   

3.
近3个月,我们用针刺治疗各种病因所致心律失常20例,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病例情况: 本组20例均系我院内科门诊病人。男9例,女11例。窦性心动过速3例、窦性心动过缓1例、房性早搏5例、室性早搏2例、结性早搏2例、冠状窦性心律2例、阵发性房颤1例、慢性房颤1例、Ⅰ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Ⅱ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全部病人针刺治疗前后做心电图对照。原发  相似文献   

4.
一、病例选择本组75例曾用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异搏定、双异丙吡胺、慢心率、苯妥英钠、溴苄铵、心得舒及普鲁卡因酰胺等)治疗未获显效。其中频发房性早搏20例,频发房性早搏伴短阵房速3例,多源性房性早搏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例,阵发性心房颤动6例,持续性心房颤动9例,频发交界性早搏2例,频发室性早搏28例,多源性室性早搏3例。二、治疗方法初服乙胺碘呋酮时,每天0.6克,分三次,1~2周有显效后,改为每天0.4克,二次分服,后渐减至每天0.2克,观察期为4周,服药2周未见效者,增至每天0.8克,时间亦适当延长。观察期间停用其它抗心律失常药物。服药期间由固定医师了解服药情况,复查心率、心律、血压,询问疗效和  相似文献   

5.
本义报道37例各种颅内病变患者,在颅内压升高时所发牛的心电图改变。1临床资料1137例中男28例,女9例,年龄最大者82岁,最小4岁,平均年龄34士3岁;2例有高血压病、冠心病史,4例有低钾血止对例患者均作了开颅手和术前有窦性心动过援者12例,窦性心动过速3例,窦性心律不齐7例,频发室性早搏5例,室性心动过速2例,室颤1例,室上性心动过速2例,交界性逸搏3例,房室传导阻滞2机术前颅内压增高引起的心律失常,经开颅手术、去除形成颅内高压的因素后,一周内复查,心律失常消失25例(676O/),无变化9例(243%),进一步加重3例(8%)…  相似文献   

6.
郭雅娟 《重庆医学》2003,32(7):852-852
患者 ,女 ,5 6岁 ,因阵发性心悸 1年余 ,加重伴晕厥 2次于2 0 0 0年 9月 16日入院。入院时查体 :T36 .5℃ ,P5 1次 /min ,R2 0次/min ,BP12 0 / 5 8mmHg,HR5 1次 /min ,节律不齐 ,心尖区可闻及Ⅱ / 6级收缩期杂音 ;辅助检查 :肝功及肾功、生化、血糖正常。心电图示 :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停搏。动态心电图示 :窦性心动过缓 (平均HR4 3次 /min) ,窦性停搏 (R R间期最长达 10s,发生于 2 3:5 9:39,频发房性早搏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房颤 ,交界性逸搏 ,频发室性早搏 ,短阵室速。患者在 2 3:5 9时清醒 ,处于平卧位 ,当时自觉心悸、…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食道心电监测心律失常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意义。方法开启心电监护仪,42例患者经前鼻孔插入食道电极35~40cm,用中继线连接食道电极和心电监护仪,选择导联,以观察到P波正负双向且振幅最大、QRS波呈Qr型、T波倒置(即食道心电图)处为最佳位置,胶布固定电极,观察食道心电图P、QRS、T波关系。结果42例患者术前常规心电图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0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0例,频发室性早搏2例。食道心电监测示,原2例频发室性早搏中1例早搏的P波隐藏于其前窦性心搏的T波尖端初,该早搏为房性早搏伴差异性传导;3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中11例患者的R—P’间期>70ms,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7例患者的R—P’间期<70ms,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5例为心房率为360次·min^-1(2:1下传心室)的心房扑动,4例为房性心动过速,3例患者为心房颤动;10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中3例患者R—P’间期>70ms,为房室旁道前传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2例患者的R—P’间期<70ms,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伴差异性传导。结论经食道心电监测是一种无创伤性、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痛苦小、实用性强、无并发症的心内科诊疗新技术,可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我院儿科1994年1月至1998年12月住院人数为9703人,其中病毒性心肌炎75例,占0.77%;男40例,女35例;1岁以下月例,1~3岁14例,3岁以上40例。病例诊断标准全部符合1994年威海会议修订的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均为急性期患儿。其中轻型51例,中型11例,重型10例。辅助检查: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早搏30例,频发房性早搏10例,Sf-T改变20例,窦性心动过速19例,窦性心动过缓5例,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1例,阵发性空上性心动过速2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2例,Ⅱ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2例,心肌梗塞样图型1例。…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47岁。因阵发性心悸,头晕4年,复发2小时,以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收入院。查体:心血管无异常体征。ECG:窦性心律,频发室早,短阵室速。动态心电图示:①窦性心动过速。②室性早搏。③频发室性早搏(9051次/24h,其中短阵室速3阵次。)④ST-T正常。二维心脏超声示:心脏各腔室大小正常。肝、肾功能正常。食道心脏电生理诊断:右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房室结双通道。在局麻下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室性心动过速,靶点消融后重复心房及心室递增起搏与程序刺激未诱发出室速,遂以异丙肾上腺素0.5mg加入生理  相似文献   

10.
心肌梗死的心律失常占急性心肌梗死的75%—95%,多发生于起病后24h内,常见的心律失常有室性心律失常如频发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或一过性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室上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及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早搏很常见,利用发生的室性早搏找到其它异常情况即从室性早搏中获得临  相似文献   

11.
1病例报告例1:患者男,41岁,因心悸、胸闷3d来院就诊。既往无晕厥史。心电图示:①窦性心律。②频发室早。体检无其它阳性体征。给予心律平100mg,3/d,口服。当患者第2次口服心律平Zh后,突然头晕、胸闷。心电图示:①异位心律。②交界性心律,心率42/ndn,停药,经治疗后转为窦性心律,心率63/forn,1年后复查心电图为窦性心律,心率73/forn,2年随访无不适。例2:患者女,的岁,既往有阵发性房颤,因心悸就诊,心电图示:①龚性心律。②频发房早、频发室早。口服心律平100Tug后约4(}TTll后,突然胸闷、憋气,心率36/Ann,心电…  相似文献   

12.
<正> 河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科应用慢心律治疗25例用其它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或疗效不佳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其中配对型室性过早搏动20例,室性早搏并阵发性心房纤颤1例,室性早搏并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2例,室性早搏呈并行性心律2例。用药期间(1—6个月)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静脉注射异搏停治疗心律失常55例的疗效和对心电图的影响。55例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7例,心房纤颤21例,心房扑动3例,频发房性早搏3例,频发房性和室性早搏并存2例,频发房性早搏伴短阵房速1例,结性并行心律1例,室性心动过速2例。异搏停一次剂量5~20毫克,最多累加至40毫克。结果:转复成功者33例,以室上性心动过速效果最佳。无效者22例。19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认为异搏停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首选药;对房室传导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室性心动过速无效。房室阻滞、病窦综合征、心原性休克、心功能减退者禁用。  相似文献   

14.
<正> 非阵发性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酷似正常的窦性心律,主要靠心电图区别。对于是心房纤颤病人,洋地黄治疗后突然出现心律规整,除了考虑到房颤转复外,也要警惕交界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本文就所遇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 本文对1995-1997年来我院用地高辛而中毒引起的10例心律失常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都因症状加重心律失常而入院,其中男2例,女8例。年龄42岁—63岁,平均年龄51岁。给药方法均采用每日维持量方法。风湿性心脏瓣膜病3例,服地高辛2年 0.125mg/d。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4例,服地高辛半年0.25mg/d。肺源性心脏病2例,服地高辛1周0.25mg/d。扩张性心肌病1例,服地高辛半年0.25mg/d,其中部分用药前有心房纤颤、偶发室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10例心律失常中有6例发生频发室早、二联律、三联律、多源性室早。Ⅰ—Ⅱ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其中1例合并房颤。1例出现室性逸搏。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1例。  相似文献   

16.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并发室性早搏最为常见,采用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也难以凑效,是临床医师较为棘手的问题。近年来,我们采用胶破四口服治疗,不仅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少,报告如下。1资料及方法1.五一般资料本组共13例,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5~14岁。均有病毒性心肌炎并发室性早搏病史、症状、体征,全部进行心肌酶学及心电囹检查。选择病例均无传导阻滞及其它心律失常。病程2~13个月。室性早搏类型:频发性室性早博8例,其中多源型室性早搏3例,偶发性室性早搏2例。全部病例均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异搏停、心律平、慢心律),3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窦性心律下射频导管消融(RFCA)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室性早搏的临床结果。方法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室性早搏,按消融方法分为两组: 1993年2月至2005年6月间3l例患者,男17例、女14例,平均年龄32.7岁(21.5-48岁)。28例患者均有明确VT发作史,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18例、右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RVOT) 9例、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4例。常规检查均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A组19例为常规技术组,IVT以心动过速时最提前P电位、RVOT以心动过速时最早心室激动点(EVA),或大头刺激记录12道心电图11道相同为靶点,持续放电120 s,术后反复程序刺激不能诱发心动过速为消融终点。B组为窦律下放电组,12例(3例RVOT、5例IVT及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符合上述条件,窦律下试放电过程中出现同形或近似室性早搏及短阵室性心动过速为靶点,在窦律下进行消融;室性早搏10 s内减少或消失为靶点,持续放电120 s,术后反复程序刺激不能诱发心动过速为消融终点.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100%,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方面无明显差别.并发症:常规技术组1例有一过性II度AVB,1例有一过性I度AVB。窦律下放电组无AVB发生;复发:常规技术组1例、窦律下放电组无。结论窦性心律下射频消融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比心动过速下消融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胎儿心律失常的诱因和预后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了解胎儿心律失常的诱因和预后。方法 收集2000年1月~2003年6月在我院产前检查中发现的胎儿心律不齐病例20例,分析母亲疾病史、胎儿心律不齐种类及预后。结果 7 例(35%)母亲孕前和孕期均无疾病,其余有心脏病史、孕期病毒感染史和服抗心律失常药物史。房性、交界性或室性早搏占 66.7%,其余为窦性心率不齐和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3 例未产, 1 例死胎,其余 16 例足月分娩,新生儿体重平均为(3315.0±436.9) g。新生儿中1例房间隔缺损合并持续室性早搏,其余均恢复正常心率和心律,无新生儿心功能衰竭和死亡。结论 大部分胎儿心律失常与孕期心脏发育不完善有关,可在出生后几天内恢复正常心律(率),不需特殊处理,胎儿严重心律失常需积极治疗,合并房间隔缺损者需在婴儿期予手术矫正。  相似文献   

19.
当异位起搏点的自动性受某些因素的影响而增高 ,频率超过窦性心律的频率时 ,即出现加速的逸搏心律 ,亦称非阵发性心动过速 (nonparoxysmal)或异位节律自身性心动过速 (idio-tocal) ,其频率并不很快 ,仅此自身性节律时的频率为快而已。非阵发性心动过速一词 ,是指快速的异位节律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我院1962年1月~1982年1月的20年间60岁以上老年人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1,227例。心电图编码分类仿照广东省人民医院心电图室分类登记法。20年间登记60岁以上老年人异常心电图共3797例,其中心律失常者1227例;男799例,女428例;男女之比为1.86:1。老年人的常见心律失常分析结果:以房性早搏、心房颤动、室性早搏较常见;阵发室上性心动过速,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次之;在窦性带律中,以窦性心动过速和窦性心动过缓较常见。各类心律失常顺列如下:房性早搏为21.7%,交界性早搏占1.1%,室性早搏占15.3%,予激综合征占0.5%,阵发室上性心动过速占2%,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占0.16%,交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