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上海住宅》2006,(4):48-55
记得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描绘的桃园佳境,那种“悠然见南山”的怡然生活和居住环境,可以说是现代都市人所向往的生态住宅。 如今,上海有了第一个生态型住宅社区,这就是由上海万科精心打造的万科朗润园。作为上海市首批一级生态型住宅创建项目,上海万科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致力于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并运用生态技术进行设计、整合住宅内外空间的资源和能源,营造出具有“自然、和谐、健康、舒适”特色的万科朗润园。它一经面世,便引起了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 万科朗润园的成功实践.标志着生态型住宅开始走进都市,走进我们的生活。 让我们走进万科朗润园,零距离地感受“生态科技,创造舒适生活”的“生态”之美。[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苗宏晋 《山西建筑》2001,27(2):6-6,17
概括介绍了住宅设计的发展过程和不同时期人们对它的不同需求,提出了住宅设计应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以适应人们对住宅需求的不断变化。说明在住宅商品化的今天,只有以人性化、空间多样化和可持续性来设计居住空间,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张健 《四川建筑》1997,17(2):26-2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目前阶段,我国修建的住宅大多是多层住宅,多层住宅的顶层,位置特殊,理应采用一些与其它楼层不同的处理方法。但是据大量调查表明,现在已建成的很多普通多层住宅中顶层的居住环境存在着明显缺点,住房普遍反映不佳,不利于分配、销售。本文就如何改善住宅顶层的居住环境这一问题做一下探讨。1.目前住宅顶层的居住环境上存在的问题1.1由于顶层以上就是屋顶,其外围护结构面积比其它楼层大,室内易受自然气候影响,温度波动变化大,保温、隔热效果…  相似文献   

4.
我国人们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大大的改善了,然而在住宅建设和住宅设计中仍存在许我矛盾和问题。 一、面临的困扰与挑战: 首先面临的是城市住宅开发的策略性问题,尤其是在旧城区的住宅建设,见缝插针式的开发,造成居住质量和环境质量的下降,是破坏性的建设;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的进程加速,五十年来增加城市536座,城镇人口由原来只占总人口比重不到2.5%上长到30%,使得城市住宅需求量大增,而另一面却又有大量的空置房;追求容积率提高而忽视居住的质量和环境质量;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物质文明,但同时又带来它的负…  相似文献   

5.
健康住宅     
健康住宅是住宅建设发展的自然结果,它是在满足住宅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提出健康要素,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保障居住者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层次的健康需求,逐步完善和提高住宅质量和生活质量,营造出舒适、安全、卫生、健康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6.
童雪菲 《山西建筑》2007,33(30):62-64
从勒·柯布西耶的住宅研究入手,阐述了其住宅研究的设计路线、技术路线、人文路线,并通过其住宅作品分析来反映其住宅研究的丰富内容,最后进行小结和评价。  相似文献   

7.
日本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独有的文化传统.造就了和式住宅独特的室内外空间形象.众所周知,西方的建筑用墙来界分内外,因此,其空间形象是封闭式的,而和式住宅的空间是开敞式的.其梁柱承重的木结构体系,使它无需坚固,封闭的外墙,而代之以可灵活开启的推拉门及其他各种灵活隔断.因此,可以这样说,它的墙是“软”的,它的室内外空间没有固定的界限.这种空间的模糊性使得室内外空间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人与自然达到高度的统一.由于和式住宅的开敞性,人们总觉得它的私密性较差,但事实上, 对于日本人来讲,由于其独有的传统文化以及住宅本身布局的合理性,使这个“问题”并不成为问题.  相似文献   

8.
浅谈绿色住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春子  刘丽 《城市开发》2002,(8):36-37,39
绿色浪潮全球性的席卷与人们返归真、按近自然的强烈渴求催生了一个新的市场——绿色产品市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住宅产品在浓厚的绿色商业氛围中不可避免的沾染了绿的气息。绿色住宅,这一21世纪新型的住宅形态,不仅迎合了人们亲近目然的心理诉求,更反映了住宅建筑理念和居住文化的升迁。本文简述了绿色住宅的产生背景、内涵、基本要求、衡量标准及在我国的发展实践,并结合实际指出了在我国推广绿色住宅须重视的三大支持要素。  相似文献   

9.
我国由于人口众多,土地有限,在住宅建设上应该有自己的路子和特点。住宅发展的方向应是建设能适应长久的、多种需要的公寓式住宅。住宅是家庭的核心,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要之一。没有住宅,便没有家庭。可见住宅的重要所在。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功能性也越齐全。人们希望能从住宅中获得舒适,温馨和甜美的享受。人们要求住宅区有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并有绿树、草地、水池、建筑小品和健身场地等供居民休闲活动之用。小区道路尽量做成坡道,以方便老人。小孩和残疾病人。同…  相似文献   

10.
住宅被认作为社会消费热点和国民经济新增长点后,房屋开发商们加大了开发力度,设计师们也挖空心思地设计出满足不同社会阶层的套型住宅。错层住宅就在这个阶段内产生了,被誉为“楼中别墅”(图一、图二)。错层住宅占用面积较多,建筑面积较大,它适合于中产阶级——较高收入的人民的需求。下面,分析一下错层住宅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陶亮 《住宅科技》2003,(8):9-10
《雅典宪章》中提出城市的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要素,居住是城市的最基本功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安居才能乐业。进入21世纪,住宅依据可持续发展原则,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注重环境保护和材料资源的复用,减少废弃物,提出了生态住宅的概念。生态住宅,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遵循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来进行设计,组织住宅建筑室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质因素,营造无污染、生态平衡、适宜人居住的建筑环境。应该说,生态住宅是一个非常广义的复合概念。一方面,它不仅涉及住宅所处的自然环境,如空气、水体、土地、绿化、动植物、…  相似文献   

12.
住宅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它是民用建筑中最量大面广的建筑类型,它的用地在城市用地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城市住宅的设计与节约用地有很大的关系,我们有必要在保证居住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居住区的居住建筑面积密度,即每m~2居住用地上的居住面积指标,从而节约城市用地。 提高居住建筑面积密度可从单体设计和群体布置两方面来考虑。 下面先讨论一下哪些因素对住宅的用地有较大的影响。如图1所示,每幢住宅的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建材科技》2002,11(5):61-62
什么是“健康住宅”?有关专家对健康住宅定义为∶在符合住宅基本要求的基顾上,突出健康要素,以人类居住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满足居住者生理、心理和社会多层次的需求,为居住者营造一处健康、安全、舒适和环保的高品质住宅和社区。也就是说,健康住宅应该是能使居住者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状态的住宅。具体地说,健康住宅可能直接释义为∶体现在住宅内和住区内的居住环境两方面,不仅可以包括与居住相关联的物理量值,诸如温度、湿度、通风换气、噪音、光和空气质量等,而且还应包括主观性心理因素值∶诸如平面空间…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住宅建设迅猛发展,随着“小康”居住水平的逐步实现,居民对住宅的要求也逐步从适用型转向装饰型。通过室内设计来改变落后的生活方式,把室内装饰的投资用到“点子”上,以良好的居住环境陶冶情操,使人感受生存的价值、生活的美好,因此,向社会广泛宣传室内设计艺术知识是非常必要的。1室内设计的概念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建筑设计的继续和深化。从管理上看,它与建筑设计的概念本质上是一致的。如果说它们之间有区别的话,那就是建筑设计是创造总体综合的时空关系;而室内设计则是从建筑设计的内部把握空…  相似文献   

15.
健康住宅是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环境居住要求的一种合理自然的需求。Sars的出现,Sars的危害,香港陶大花园的悲剧,让更多的人士在更广泛的层面上认识并了解“健康住宅”对生活安居的真正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健康住宅从理论上向实践中进发成为最具有现实意义的事情。1国外健康住宅的发展(1)美国在1992年设立了国家健康住宅中心,研究住宅建设与环境和公共卫生等问题的关系,以保护人们免受居住环境恶劣的影响。美国政府的住房与城市发展部还下设相关的机构,开展“健康的家”这一建设计划来指导住宅建设…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继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出现小户型住宅热销的现象后,在全国各大、中城市掀起一股小户型热的现象。特别是那些个性鲜明的小户型住宅,受到越来越多的喜欢。现今购买小户型的群体在向低龄化发展,年轻人越来越多地加人到购房群体中。人们对总造价低的房子需求越来越大,原因是小户型住宅是对传统住宅的创新,符合一部分消费人群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董卫 《世界建筑》1996,(2):18-21
挪威是个“福利国家”,为了实现所有公民都“拥有一套合适的住房”的目标在政府统辖下,设立了住宅建设的职能机构-国家住宅银行住宅银行为居民发放建设住宅贷款;通过对对市场的占有,实现国家对土地和住宅市场的控制;通过科技研究鼓励政策,引导住宅建设朝住宅银行设定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思索之九:国外住宅发展的经验 我国城市住宅人均居住面积现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在居住环境、住宅质量和设施配套等方面较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发达国家住宅大发展时期,现在这些发达国家和较发达国家已基本解决了国民居住问题,在这半个多世纪里人居建设取得空前成绩,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国正处于住宅发展的高峰期,也在不断学习借鉴国际上的建设经验,与各国住宅建设上的交流也逐步广泛,我国住宅的国际化倾向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19.
在跨入新世纪的今日,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持续增长,技术迅速发展和思想文化的高度活跃,伴之而兴起的信息化和高科技化对人类社会工作和生活也将引起大的变化,并将刺激住宅建筑和人居环境的建设向更大跨度和更高水平迈进,为此,需要以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方法来迎接新世纪向人类提出的挑战。本文就住宅与居住环境设计如何适应新时期要求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住宅市场已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房消费对居住人性化的观念日益加强,追求健康、崇尚自然、渴望提升居住品质,特别是“非典”疫情爆发以后,人们对居住区建筑和人群密度开始反思。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居住区规划学术委员会举办的“2003中国低密度住宅系列学术活动“,首次对我国各地低密度住宅的发展情况开展全面调查.对低密度住宅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以探讨不同形态的低密度住宅规划设计的合理标准.从而使我国的低密度住宅建设实现既能有效节约土地资源.又能切实提高居住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