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氮磷钾肥配施对遵玉3号产量、施肥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索玉米遵玉3号氮、磷、钾养分的施用量,进行了氮、磷、钾肥不同用量配比施用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肥不同配比施用对遵玉3号产量、肥效有明显的影响.最佳施肥量为N 14.38 kg/667m2、P2O58.61 kg/667m2、K2O 13.83 kg/667m2, N∶P2O5∶K2O=1∶0.60∶0.96,获得了遵玉3号的肥料利用率、肥料农学效率、肥料偏生产力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2.
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对蓖麻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施肥能明显改善蓖麻生长状况并提高产量,为了探明蓖麻高产施肥中氮磷钾最佳配比用量,通过大田试验,采用"3414"肥料试验设计,研究了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蓖麻植株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蓖麻生长过程中,植株地上部干物质不断增加,植株各部分之间干物质分配比例呈动态变化;不同处理N、P2O5、K2O吸收比例为2.89:1.00:1.75;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显著提高蓖麻产量,各施肥处理产量较不施肥处理增产27.9%~43.2%;蓖麻高产最佳肥料配比用量N50.0kg/hm2,P2O5105.0kg/hm2,K2O90.0kg/hm2和3种肥料施用比例N:P2O5:K2O=1:2.1:1.8可作为蓖麻生产氮磷钾肥配施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氮磷钾平衡施用对大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311-A拟饱和最优回归设计和{3,2}单形格子饱和设计,通过氮磷钾肥配比和氮肥分期施用田间试验,拟合大葱施用氮磷钾肥对经济产量、施肥利润及氮肥分期施用比例的效应函数,寻优结果表明:大葱最高产量施肥量分别为N 317.25 kg.hm-2、P2O5kg.hm-26.26和K2O 93.34 kg.hm-2,最佳经济施肥量则分别为N 310.76 kg.hm-2、P2O51.53 kg.hm-2和K2O 89.93 kg.hm-2;氮肥各时期(基肥、前期追肥、后期追肥)较佳施用量分别74.08 kg.hm-2、112.24 kg.hm-2和124.68 kg.hm-2。在相同的肥底下,大葱品质受氮磷钾施用量及氮肥施用时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氮、磷、钾肥料施用量对玉米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肥不同用量配比对玉米产量、效益有较大影响。合适地配施氮、磷、钾肥玉米增产增收效果明显。经回归分析,其最佳施肥配比为N∶P2O5∶K2O=1∶0.74∶1.23,最佳经济施肥量是N 14 kg/667m2,P2O59 kg/667m2,K2O 14 kg/667m2。试验获取了有关相对产量、肥料利用率、土壤丰缺指标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5.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苏北地区高产夏玉米苏玉29氮磷钾的适宜用量及其配比优化。结果表明,在江苏省滨海县滨淮镇沈滩村,为实现苏玉29高产目标,施肥量以N 300 kg·hm-2,P2O560 kg·hm-2,K2O 54 kg·hm-2最佳,即氮∶磷∶钾配比5∶1∶09。该地区氮肥对苏玉29产量贡献最大,其次是磷钾肥。优化施肥区(N2P2K2)的空秆率低于其他施肥处理,而穗长、单穗粒数、千粒重高于其他施肥处理。优化施肥区(N2P2K2)的籽粒产量为7 926 kg·hm-2,分别比无氮(N0P2K2)、无磷(N2P0K2)、无钾(N2P2K0)施肥区增产190%,140%与70%;优化施肥区(N2P2K2)产值可达19 736 元·hm-2,显著高于其他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3414”肥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铃薯施用N、P、K肥"3414"肥效试验表明,在厦门市翔安区当地试验条件下,N、P、K肥均影响马铃薯产量,且N、K肥对产量的影响较P肥大;通过建立回归方程并对回归方程进行分析显示,马铃薯产量与N、P、K施肥量之间存在显著的三元二次回归(F=8.1025F0.05=5.9988;R=0.9737**)关系,推荐N肥马铃薯最高经济产量施肥量为277.64 kg.hm-2,N∶P2O5∶K2O=1∶0.24∶1.93,最高经济产量36657.24 kg.hm-2;N肥最佳经济效益施肥量为229.32 kg.hm-2,N∶P2O5∶K2O=1∶0.30∶1.85,最佳经济效益为36285.41元.hm-2。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甜菜高产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提高甜菜生产水平,为高产施肥提供技术支撑,在黑龙江省黑土和白浆土甜菜主产区,采用3×3优化施肥设计开展甜菜优化施肥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甜菜高产施肥中氮和钾的适宜用量为90~135kg.hm-2,磷的适宜用量为80~120kg.hm-2,氮磷钾的适宜比例为N∶P2O5∶K2O=1.13∶1.00∶1.69。不施氮肥平均减产33.8%,不施磷肥平均减产21.1%,不施钾肥平均减产21.6%。从产量上看,最佳处理为N2P2K3,即N 90kg.hm-2、P2O 80kg.hm-2、K2O 135kg.hm-2,较对照平均增产31.9%。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马铃薯采用氮磷钾肥3414试验方案进行肥效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最高经济产量施肥量为N 281.775 kg/hm2,N∶P2O5∶K2O=1∶0.55∶1.08,最高经济产量为29702.4 kg/hm2;马铃薯最佳施肥利润施肥量为N 279.48 kg/hm2,N∶P2O5∶K2O=1∶0.56∶0.99,最佳施肥利润为35556.3元/hm2。  相似文献   

9.
甘薯氮磷钾肥效与适宜用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甘薯氮磷钾施肥效应和适宜用量,结果表明,甘薯施用氮磷钾肥平均分别增产27.2%、15.8%和26.4%,增产效果是N>K>P;氮磷钾平衡施肥处理的大中薯重量与小薯重量比达到6.7,明显高于氮或磷或钾缺素区;氮钾肥在夏薯有较高的产投比,而磷肥的产投比则是秋薯高于夏薯;夏薯氮磷钾适宜用量为N 168 kg.hm-2、P2O548 kg.hm-2和K2O 168 kg.hm-2,比例为1∶0.3∶1.0,秋薯则分别为N174 kg.hm-2、P2O557 kg.hm-2和K2O 200 kg.hm-2,比例为1∶0.3∶1.2,但不同土壤类型的适宜用量有一定差异,与土壤肥力和产量水平有关。与习惯施肥相比,氮磷钾平衡施肥在高产田平均增产14.9%,每公顷净增收3 600元;中低产田则增产12.0%,每公顷净增收2200元。  相似文献   

10.
永定六月红芋氮磷钾施肥效应和适宜用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田间试验研究永定六月红芋的氮磷钾施肥效应和适宜用量。10个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基础肥力对芋头产量的平均贡献率为58.7%,且产量与土壤肥力水平成正相关。施用氮磷钾平均分别增产23.7%、14.9%和14.6%,达到显著水平;氮磷钾肥的平均产投比分别为10.9、11.2和6.3。氮磷钾的平均推荐施肥量为N167 kg.hm-2、P2O574 kg.hm-2和K2O 179 kg.hm-2,三要素比例为1∶0.44∶1.07,但不同土壤肥力等级的适宜用量有明显差异,与土壤速效氮磷钾水平有关。研究结果可为六月红芋测土配方施肥示范推广和配方肥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应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氮、磷、钾配施对绿豆的产量效应,并建立氮、磷、钾施用量与绿豆产量关系的肥料效应函数模型,以确定绿豆的最佳施肥方案。结果表明:三因素对绿豆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磷肥氮肥钾肥,且氮磷、磷钾的交互作用达显著水平,通过方程模拟寻优得出,绿豆产量大于1 200 kg.hm-2的施肥方案:N施用量91.0~94.4 kg.hm-2,P2O5施用量112.0~133.9 kg.hm-2,K2O施用量54.8~84.9 kg.hm-2,N∶P2O5∶K2O的比例为1.00∶1.33∶0.75。  相似文献   

12.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磷钾配比对‘湘杂油763’养分吸收、碳氮代谢产物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游离氨基酸总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总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而磷钾肥对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的影响没有表现出一致规律.随着氮肥和磷肥施用量的增加,氮磷积累量和籽粒产量都呈增加的趋势,而磷钾肥对其影响不及氮肥有规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氮肥和钾肥利用率都呈减少的趋势,而磷肥利用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供试7种氮磷钾配比中,以处理E (N∶P2O5∶KO=1.00∶0.5∶0.5)的籽粒产量最高(2 231 kg·hm-2),其次是处理K(N∶P2O5:K2O=1.00∶0.43∶0.57),籽粒产量为2 065 kg·hm-2.产量构成因素中单株有效角果数对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每角果粒数,千粒重对产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种植密度和氮磷钾肥对育苗移栽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探讨玉米高产栽培措施,采用四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对寒地育苗移栽玉米产量与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的定量及种植密度的定量关系进行初步研究,建立产量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建立的回归模型氮、磷、钾肥和种植密度对产量达显著水平.各栽培因子对育苗移栽玉米产量的影响大小顺序为:氮肥>密度>钾肥>磷肥,通过方程模...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江汉平原腹地江北农场5个分场布置中稻的"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对中稻产量和经济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对中稻的增产效果明显,中稻施用氮肥的效果最好,磷肥次之,钾肥最小。稻谷最高增产695.1~2 414.7kg.hm-2,相应增产率为8.6%~37.8%,纯增收1 011.2~3 563.5元.hm-2。通过配置三元二次和一元二次肥效模型,结合田间试验实际情况,确定中稻的最佳施肥量为纯N180~200kg.hm-2,P2O555~60kg.hm-2,K2O 50~60kg.hm-2。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玉米配方施肥,通过耕地地力调查,依据耕地地力评价标准,将青冈县耕地划分成4个等级.同时按其评价等级、≥10℃活动积温和玉米产量,并结合"3414"试验基础数据,将青冈县耕地划分成高产田施肥区、较高产田施肥区、中产田施肥区和低产田施肥区4个施肥区域,进而做出与其相对应的适合玉米种植的推荐施肥量,即高...  相似文献   

16.
氮磷钾肥平衡施用对素花党参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党参高产栽培的最佳施肥量和施肥配比,建立氮、磷和钾肥肥料效应模型,以素花党参为试验材料,采用"3414"肥料效应试验设计方案,研究氮、磷和钾肥平衡施用对素花党参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处理党参产量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增产率达29.7%;缺氮和缺钾处理其产量显著低于缺磷处理,对党参产量的影响依次为氮钾磷;氮、磷及钾肥之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互相影响肥效的发挥,任一因素过量施用均会导致产量显著降低。根据一元二次肥效模型得出党参氮(N)、磷(P2O5)和钾(K2O)的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97kg/hm~2、140kg/hm~2和298kg/hm~2,适宜的氮∶磷∶钾为10∶7∶15。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氮、磷、钾不同肥料配比对一年生桔梗根部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及初步筛选试验范围内最佳氮、磷、钾施肥配比,采用“3414”田间肥料的试验设计方法对一年生桔梗的根长、根径、侧根数、单根鲜重等性状加以调查,利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结果表明:14种处理的桔梗根部性状等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施肥处理的根部外观品质和桔梗产量综合表现好于不施肥处理CK,合理的氮、磷、钾配施可以提高桔梗的产量和根部外观品质,外观品质最好和产量最高的施肥配比为T9(N∶P2O5∶K2O=88∶174∶450,kg/hm2)、T5(N∶P2O5∶K2O=88∶174∶300,kg/hm2),且钾肥对一年生桔梗的增产有重要影响。经回归分析建立了在试验设计范围内最佳氮、磷、钾施肥配比为N∶P2O5∶K2O=67.2∶190∶450(kg/hm2),可为今后桔梗栽培施肥方案的制定和专用肥料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科学准确地施肥,对测土配方施肥法与常规施肥方法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N2P3K2产量最高为10 422.9kg.hm-2,其次是N2P2K2产量为10 366.9kg.hm-2;N2P3K2产投比为14.9∶1,N2P2K2产投比为16.8∶1,因此就其经济效益来说N2P2K2比例较为合理;氮肥最佳施用量为198.7kg.hm-2;磷肥最佳施用量为136.0kg.hm-2;钾肥最佳施用量为152.9kg.hm-2。  相似文献   

19.
华北地区夏玉米滴灌施肥的肥料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研究华北地区中低产土壤条件下不同氮、磷、钾肥施用量在滴灌夏玉米上的肥料效应,从而优化滴灌施肥系统,为夏玉米高效滴灌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推进水肥一体化技术。方法 通过两年田间试验,以郑单958为供试品种,滴灌带设置为一管带两行,氮磷钾分别设4个处理,其中氮肥处理为0、144、180、216 kg·hm -2(记为N0、N1、N2、N3),磷肥处理为0、72、90、108 kg·hm -2(记为P0、P1、P2、P3),钾肥处理为0、72、90、108 kg·hm -2(记为K0、K1、K2、K3),氮磷钾肥料分4次滴施,以研究不同处理对夏玉米产量及不同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分析不同处理下肥料的利用率。结果 (1)华北地区中低产田条件下夏玉米产量随施氮磷肥的用量呈抛物线性变化,当施氮量为180 kg·hm -2,施磷量为90 kg·hm -2时,作物产量最高;当氮磷肥施用量超过最高产量施肥量时,作物产量随施氮磷用量的提高呈下降趋势,但氮肥处理的下降程度差异不显著,而磷肥施用量超过90 kg·hm -2时,作物产量随施磷量的提高显著下降(P<0.05);在本处理中,夏玉米产量随施钾量的提高,均呈增加趋势。(2)不同施肥处理对夏玉米生育前期干物质积累几乎没有影响,在灌浆期与收获期时干物质积累与施氮量、施磷量均呈抛物线性变化,变化趋势与产量基本相同。(3)不同处理的氮磷钾肥利用率不同,分别为33.39%—58.44%、14.15%—28.88%、54.70%—65.75%,当夏玉米产量最高时的氮、磷、钾肥利用率两年平均为51.21%、28.88%、65.75%;在最高产量条件下,氮、磷、钾肥的平均农学效率分别为8.08、11.41和8.83 kg·kg -1;偏生产力分别为59.88、119.75和100.65 kg·kg -1结论 在华北地区中低产土壤滴灌施肥条件下,最适宜的氮磷施用量分别为180 kg·hm -2和90 kg·hm -2,当施氮量超过180 kg·hm -2、施磷量超过90 kg·hm -2时,夏玉米产量会出现下降,但随施钾量的提高,产量有增加的趋势。滴灌施肥可获得较高的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为51.21%和28.88%和65.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