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提出一种基于搜索矩阵的自适应防碰撞算法.该算法有效利用碰撞信息,通过构造搜索矩阵,克服自适应二叉树搜索算法逐位搜索效率低的缺点.同时提出碰撞堆栈的概念,根据时隙状态,来自适应调整搜索路径,从而减少碰撞和空闲时隙数以及传输的比特量.理论和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有效实用,可有效减少识别时间,提高搜索效率.  相似文献   

2.
徐海峰  姜晖  刘振 《计算机工程》2012,38(17):290-292
当读写器响应范围内的标签数目较多时,自适应搜索矩阵算法的性能会迅速下降。为此,提出一种改进的无线射频识别自适应防碰撞算法。采用查询机制,利用碰撞信息,获得查询前缀,通过构造动态搜索矩阵进行逐段查询,并根据时隙状态自适应调整搜索路径,对算法的碰撞时隙数、空间时隙数、吞吐量和传输比特数进行性能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提高系统吞吐量和识别效率。  相似文献   

3.
基于先验知识的自适应多叉树防碰撞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无线射频识别(RFID)系统快速识别大量标签的能力,提出一种基于先验知识的自适应多叉树防碰撞算法。利用标签访问的规律性和标签分布的随机性,在不同的搜索深度,根据已有的先验知识和碰撞比特信息估计待识别的标签数量,从而动态地自适应选择搜索叉树。通过有效减少碰撞和空闲时隙数,大幅提高读写器搜索和识别标签的能力。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克服传统自适应多叉树防碰撞算法的缺点,合理选择初始搜索叉树,尤其在待识别标签数量较多的场合,可有效提高RFID系统的吞吐率。  相似文献   

4.
基于二进制搜索算法的RFID系统防碰撞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RFID系统中最常见的防碰撞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进制搜索的防碰撞算法.算法能动态调整指令发送长度和发送值,并在发生碰撞时,首先通过碰撞位中"1"的个数来识别标签.该算法能有效解决RFID系统中多目标识别的防碰撞问题.  相似文献   

5.
针对典型二进制搜索算法存在的搜索次数多、数据传输量大、系统识别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二进制一维矩阵搜索防碰撞改进算法。该算法根据检测到的标签碰撞位信息构造二进制搜索矩阵,并确定相应的碰撞位对应值矩阵对标签进行搜索,通过对搜索前缀进行改进,使得读写器与标签之间传输量减少,且在标签识别过程中,碰撞位矩阵及其对应值矩阵需根据碰撞位的改变进行修改,以实现读写器对标签的连续搜索及识别。实例说明及Matlab仿真结果表明,随着标签数目的增加,改进算法的搜索次数和总的数据传输量增加相对较少,系统吞吐率提高,可达66%~78%,系统的识别过程加快。  相似文献   

6.
为克服传统二叉树防碰撞算法搜索效率低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启发式函数的自适应多叉树防碰撞算法。新算法通过定义和计算启发式函数,有效地利用碰撞比特信息来估计节点内待识别标签的数量。新算法根据节点内的标签数量,可在不同节点和深度,自适应地调整搜索叉数,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算法的搜索效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证明:新算法克服了传统防碰撞算法的缺点,尤其在待识别标签数量较多场合,可有效地减少搜索和识别时间,提高射频识别系统的吞吐率。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二进制搜索防碰撞算法存在查询搜索次数多、数据传输量大、识别时间长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计数机制的多状态二进制搜索防碰撞算法.经过预处理得到标签的冲突信息,在多状态二进制搜索中引入最高冲突位计数机制.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二进制搜索防碰撞算法相比,该算法减少了读写器的查询搜索次数、读写器发送命令和标签每次响应命令的数据长度,以及识别读写器读写范围内标签的时间.  相似文献   

8.
针对自适应多叉树防碰撞算法在标签识别过程中存在空闲时隙过多、系统吞吐量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前缀分组的改进自适应多叉树防碰撞算法.算法分为前缀分组与标签识别两个阶段,前缀分组阶段阅读器使用一个查询周期确定范围内标签的查询前缀,每个前缀代表一个分组.标签识别阶段采用一种改进自适应多叉树防碰撞算法,通过计算碰撞因子,动态...  相似文献   

9.
针对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系统中的标签碰撞问题,采用对碰撞位锁定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后退锁位式自适应多叉树防碰撞算法。在自适应多叉树防碰撞算法的基础上,通过碰撞锁位指令判断标签碰撞信息并将碰撞位信息提出来,结合后退式寻呼机制,在减少碰撞时隙的基础上,同时也减少了传输的数据量。仿真结果显示,该算法有更快的识别速度和更少的传输数据量。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工程》2018,(3):294-300
针对现有基于树的防碰撞算法碰撞时隙多、识别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信息位分组的标签防碰撞算法。按照标签信息位中比特"1"的数目将标签分组,发生碰撞时若有多个标签满足标签预测识别条件,则可直接全部识别,否则根据碰撞位还原机制跳过无效碰撞时隙,确定新的搜索前缀。仿真结果表明,相对查询树、自调整混合树及改进的多比特识别算法,该算法能降低阅读器的搜索次数和系统的通信复杂度,有效提高系统识别效率,且随着标签数量增大其优势更明显。  相似文献   

11.
基于冲突树的RFID自适应防碰撞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天娥  程载和 《计算机应用》2010,30(7):1728-1730
防碰撞算法是射频识别(RFID)系统中提高识别效率的关键技术。在对二进制搜索算法及其各种改进算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冲突树的标签自适应防碰撞算法(ACT)。算法首先判定标签反馈信息冲突位,然后把首个冲突位作为冲突树的新节点,也就是标签分组的依据,合理利用堆栈和后退索引技术,把首尾冲突当做进一步搜索的条件。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有效性。ACT算法通过去除空时隙,减少重复信息,降低了识别通信量,提高了标签识别速度,适用于标签数量多、标签信息长度较长的RFID应用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一种改进的基于二叉树搜索的防碰撞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文胜  刘婷 《计算机工程》2011,37(10):257-259
通过对现有防碰撞算法的分析,在二叉树搜索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以矩阵形式为搜索结构的混合树防碰撞算法。该算法采取段式搜索,即每次发送的碰撞前缀为多个非碰撞位与碰撞位的组合,在碰撞位位数的选取上采取遇到单个碰撞位进行二叉树分裂,遇到连续碰撞位进行四叉树分裂的策略,从而缩短标签识别时间,并通过理论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物联网中RFID位匹配防碰撞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现有的二进制搜索算法、4线树形查询算法及混合查询树算法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碰撞位匹配的自适应混合树防碰撞算法。新算法是根据检测标签EPC编码最高碰撞位连续个数的匹配信息,在二叉树和四叉树中进行动态自适应地选择分叉数,引入堆栈和后退策略,使得搜索性能进一步改善。通过对算法的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新算法有效地减少了识别总次数,缩短了识别时间,大幅提高了搜索效率和吞吐率。  相似文献   

14.
该文在动态二进制搜索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防碰撞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已得到的冲突信息,有效减小判断过程中数据的传输量。通过对新算法的分析,可知本算法相对于动态二进制搜索算法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为防止隧道人员定位系统中多个射频标签同时向阅读器发送识别信息时产生的碰撞问题,在二进制搜索算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改进算法采取后退策略,减少了碰撞发生次数;去除寻呼过程中的信息冗余位,缩短了数据传输的时间。通过对改进二进制树防碰撞算法搜索次数以及传输时延的分析表明,碰撞概率较二进制搜索算法及动态二进制算法大大降低,传输时延也减小,可以有效解决多目标识别的防碰撞问题。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多无人机协同运动目标搜索问题,本文设计了改进鸽群优化算法的协同搜索决策.首先,基于运动目标的独立性,建立了服从正态分布的目标概率信息图模型;为了提高环境中目标存在的确定度,建立了搜索环境的确定度信息图.其次,通过建立的吸引和排斥数字信息素图,引导无人机向未搜索区域飞行,减少重复搜索概率,提高协同目标搜索效率,并基于传统的鸽群算法,通过加入速度更新修正机制和精英代机制对其进行改进.然后,结合环境中目标的存在概率信息以及无人机搜索目标的探测信息,使用改进鸽群优化算法,规划无人机的最优搜索飞行路径.并设计避碰机制,以有效防止无人机搜索过程中的碰撞.最后,通过比较仿真实验验证了改进鸽群优化算法对运动目标协同搜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自适应多叉树防碰撞算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多叉树防碰撞算法. 新算法在动态二叉树和四叉树搜索算法的基础上, 利用曼彻斯特编码可以准确识别碰撞位的特性, 通过计算碰撞因子, 估计标签数量, 从而在标签数较多的分支内选择动态四叉树搜索, 反之选择动态二叉树搜索. 理论和仿真分析表明: 新算法克服了动态二叉树和四叉树搜索算法的缺点, 在减少碰撞时隙数的基础上, 又减少了空闲时隙数, 大幅度地提高了搜索效率和时隙的吞吐率, 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