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分析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手术病理确诊的40例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此之前,所有患者均经超声诊断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超声诊断检查在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中的诊断准确率。结果:40例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经手术病理确诊,其中包括12例良性病灶、28例恶性病灶。40例患者经超声诊断检查出10例良性病灶、26例恶性病灶,诊断准确率为90%(36/40),漏诊4例(10%)。其与手术病理诊断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针对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患者,可通过超声诊断检查,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可作为诊断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甲状腺癌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在2011年7月~2014年1月收治经超声检查诊断的甲状腺癌患者46例,对超声表现及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6例患者经超声检查诊断为甲状腺癌,其中低回声型18例,等回声型3例,低回声合并钙化型16例,囊实性并钙化型9例;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超声检查确诊42例,误诊4例,临床诊断率为91.3%。结论甲状腺癌超声表现有一定特异性,利用超声检查临床诊断率较高,可为甲状腺癌的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照彩色多普勒超声与临床病理诊断甲状腺癌的结果,分析超声诊断甲状腺癌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4年2月~2017年8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96例甲状腺癌患者术前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参照,回顾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癌影像学特征。结果本研究96例甲状腺癌患者中,超声诊断75例,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为78.1%;误诊为甲状腺良性肿瘤18例,漏诊3例。超声确诊乳头状癌60例,滤泡状癌11例,髓样癌4例,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87.0%、64.7%、40.0%。超声检测肿块内部形态不规则80例,边界模糊79例,低回声区77例,微小钙化68例,淋巴结转移12例;96例均可探及血流信号,其中82例血流分级为Ⅲ级。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癌的价值较高,掌握影像学特征,提高诊断准确率,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伍岗泉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6):1601-1602
目的: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1992-2003年收治4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诊断及治疗。结果:分化型甲状腺癌42例,均手术治疗,误诊5例,6例2次手术。手术后随访时间1~1O年,中位随访时间6年。5年生存率95%,10年生存率91%。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前诊断困难,容易误诊。常规快速术中冰冻切片检查能有效减少误诊误治。手术切除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多发性甲状腺结节伴甲状腺癌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多发性甲状腺结节伴甲状腺癌的发生率、肿瘤大小、诊断方法和手术方式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4年12月治疗的186例多发性甲状腺结节伴甲状腺癌的诊断方法、病理类型和手术方式。结果同期中共手术治疗367例甲状腺癌中,甲状腺多发结节伴甲状腺癌为186例(48.1%),其中90例微小甲状腺乳头状癌,92例为乳头状甲状腺癌,4例为滤泡状甲状腺癌。结论多发性甲状腺结节中甲状腺癌大多为乳头状癌,患病年龄偏大,病灶多与良性病变并存。对多发性甲状腺结节应想到恶性的可能,术中常规冰冻病理切片,诊断性质明确,争取手术根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MRT联合CT对甲状腺癌患者的诊断效果以及二者的病理对照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2月到2017年8月收治的21例甲状腺癌患者,将这21例患者平均分为三组并分析患者的CT和MRI资料,比较使用CT、MRI以及二者联合检测对甲状腺癌患者的诊断符合率。结果:分析显示MRI对甲状腺癌的诊断符合率为71.4%(5/7),CT对甲状腺癌的诊断符合率为42.9%(3/7),MRI联合CT检查对甲状腺癌的诊断符合率为85.7%(6/7),MRI对甲状腺癌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CT,MRI联合CT对甲状腺癌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二者单独进行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联合CT检查对甲状腺癌的诊断符合率明显提高,有助于更好的诊断,避免出现误诊等状况,带来医疗事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隐匿性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隐匿性甲状腺癌患者72例,男13例,女59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高频彩超检查,25例术前行细胞穿刺,对拟诊断隐匿性甲状腺癌患者行常规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所有患者均接受患侧甲状腺全切术及峡部切除术,根据诊断结果加行其他手术方式。结果72例患者经术后慢速病理显示皆为隐匿性甲状腺癌,行影像学及细胞穿刺学检查,拟诊断隐匿性甲状腺癌患者69例,诊断准确率95.83%。术后71例患者至今健在,1例早期诊断已出现颈淋巴结转移患者死亡。讨论高频超声、细胞穿刺及术中冰冻病理检查能有效地提高隐匿性甲状腺癌的诊断率,首次手术应行患侧甲状腺全切术及峡部切除术,有淋巴结转移者加行颈清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河南宏力医院2006年12月—2009年12月3年间手术治疗的9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均行B超检查,拟诊为甲状腺癌70例(70/98),行术中冰冻切片检查98例,诊断甲状腺癌90例,阳性率为92%。98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恢复好。结论彩超检查提示甲状腺结节内微钙化灶对甲状腺癌的术前诊断有重要提示意义,发现淋巴结肿大亦可作为是否行颈淋巴结清扫的指征之一。术中冰冻切片检查是确诊甲状腺癌的最佳方法。患叶加峡部和对侧大部切除是甲状腺癌的主要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应用于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8年3月至2011年9月期间接受诊治的70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合其他临床资料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并对照术后的病理结果。结果 70例患者中,经术后病理分析诊断出甲状腺癌64例,超声诊断的符合率为91.43%。70例甲状腺癌患者的声像图表现为弥漫性或结节性病变,结节性病变边界模糊,或形态不规则,结节的内部结构较致密,可见砂砾样钙化,有些表现为后方回声衰减。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应用于对甲状腺癌的诊断表现出一定的特异性,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做到早期诊断,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王丽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3):175-176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超声诊断的30例甲状腺癌,观察甲状腺癌的声像图特征,总结规律进行分析。结果 30例超声诊断甲状腺癌患者中低回声型12例,低回声并钙化型11例,等回声型2例,囊实性并钙化型5例,血流丰富型17例,乏血流型13例,术前诊断与病理符合率83%。结论超声诊断甲状腺癌准确度高,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ETC(发射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结合高频超声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1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50例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均进行ECT和高频超声检查,分析两种检测方法及其相联合的诊断率。结果 50例患者高频超声检查提示甲状腺癌38例,诊断率为76.0%。50例患者ECT检查提示甲状腺癌34例,诊断率为68.0%。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采用ECT结合高频超声提示提示甲状腺癌44例,诊断率为88.0%,显著高于ECT、高频超声单项诊断,P<0.05。结论 ECT、高频超声都是术前诊断甲状腺癌的可靠方法,但两者联合可显著提高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癌螺旋CT与B超诊断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与B超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5例甲状腺癌的螺旋CT与B超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结果螺旋CT、B超诊断甲状腺癌分别为35例、29例,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7.78%、64.44%,二者无显著性差异。而螺旋CT与B超联合诊断甲状腺癌共42例,诊断准确率提高到93.33%,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螺旋CT联合B超诊断甲状腺癌可明显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医药科学》2016,(15):186-189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诊断中D2-40免疫组化检测和彩超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广东省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甲状腺癌患者设为A组,40甲状腺腺瘤患者设为B组,40例甲状腺组织正常者设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D2-40免疫组化检测和彩超诊断,对比三组患者诊断效果。结果手术病理检查,40例甲状腺癌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率为100.0%。超声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与术前触诊相比明显较高(P0.05)。A组患者颈淋巴结密度与B组、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临床上彩超诊断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诊断准确率高,甲状腺癌患者D2-40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时患者颈淋巴结密度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临床可采取D2-40免疫组化染色辅助诊断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诊断,提高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超声诊断甲状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甲状腺癌患者55例,共计甲状腺结节100个,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患者在术前均接受常规超声以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并在术后经病理诊断确诊,对其超声诊断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常规超声诊断甲状腺癌的准确率明显高于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的准确率(P<0.05)。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癌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诊断的准确率(P<0.05)。结论甲状腺癌患者接受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相结合诊断,可以促进疾病诊断准确性的提高,为其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李霞 《北方药学》2011,8(11):56-56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甲状腺结节钙化与微钙化在诊断甲状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1年7月间收治的32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资料。结果:32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甲状腺癌104例,钙化率84.62%,甲状腺良性结节221例,钙化率35.29%,甲状腺癌患者钙化率明显高于良性结节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癌患者甲状腺结节微钙化占钙化总数的50.96%明显高于良性结节微钙化率9.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甲状腺结节钙化与微钙化对诊断甲状腺癌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甲状腺结节微钙化是甲状腺癌的特征性诊断标志,临床医生需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超声诊断的特点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甲状腺疾病患者142例。所有患者均经穿刺细胞学、手术病理学等检查确诊。142例患者术前均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分析超声检查准确性。结果彩超检查显示,甲状腺癌57例,甲状腺良性肿瘤40例,甲状腺炎31例,诊断符合率为90.14%。其中,9例甲状腺癌误诊为良性肿瘤,4例甲状腺良性肿瘤误诊为甲状腺炎,1例甲状腺良性肿瘤误诊为甲状腺癌。甲状腺癌患者中,超声检查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符合率分别为93.62%、70.00%、44.44%。髓样癌符合率明显低于乳头状癌、滤泡状癌,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诊断甲状腺癌准确率高,且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异性,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2010年5月在本院因甲状腺肿物进行手术治疗的1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甲状腺超声资料,同时对术后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198例入选对象中甲状腺癌161例,其中乳头状癌78例,髓样癌共38例,滤泡癌共45例;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甲状腺癌的敏感度为89.2%、特异度为86.5%、阳性预测值为60.0%、阴性预测值为2.8%,约登指数为0.747。结论:超声作为诊断甲状腺癌的方法,能早期发现甲状腺癌的微小结节,其方法简便、有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癌中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65例甲状腺癌患者,结合甲状腺癌的声像图表现,总结其规律并进行分析。结果本组65例甲状腺癌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诊。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43例,滤泡状腺癌12例,髓样癌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例。65例中有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误诊为甲状腺癌,诊断准确率为96.9%。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查,能较好的了解甲状腺疾病病灶周围及其内部血供情况,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可作为诊断甲状腺疾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彩超在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颈淋巴转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58例疑似分化型甲状腺癌颈淋巴转移患者,对患者进行颈淋巴改良型清扫术,并在手术前患者应实行彩超检查,手术对其病理进行检验。结果在疑似分化型甲状腺癌颈淋巴转移的58例患者中,通过彩超检测出52例患者为颈淋巴转移,通过病理诊断后56例患者为颈淋巴转移,彩超诊断准确率为92.86%,彩超诊断结果和病理诊断结果经对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前对疑似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采用彩超进行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具备一定的诊断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甲状腺癌是一种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多数甲状腺癌患者甲状腺功能正常,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给诊断带来困难。本文回顾分析超声诊断为甲状腺癌且经病理证实的90例,以探讨甲状腺癌的超声表现,提高诊断甲状腺癌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